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杜甫评传 > 附录 后记

  后记

  杜甫的传记已经有很多种了,其中冯至先生的《杜甫传》、朱东润先生的《杜甫叙论》和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等几种,我都曾认真阅读且甚感钦佩。但是去年八月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约我撰写《杜甫评传》时,我还是很爽快地应承下来了。这当然不是因为我自信可以写出一部超过上述著作的书来,而是另有原因: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的一种,这本《杜甫评传》在写法上必须与一般的社甫传记有所区别。《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主编  匡亚明

  先生在丛书总序中指出,这套丛书的任务是"通过对每位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所以本书在把杜甫当作一位文学家进行评述的同时,必须着重阐明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树,而且必须对杜甫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予以特别的关注,而这正是其他的杜甫传记注意得不够的地方。不言而谕的是,本书作为丛书的一种,只能以《杜甫评传》为书名,尽管至少有三种同名著作早已问世了。

  本书从去年八月下旬开始动笔,到今年六月中旬完成初稿,其间除了教学之外,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了。如今书已写完,对于它自身的长短得失,只能留给读者去评判,我觉得意犹未尽而想再说几句的是一些题外话。我热爱杜甫,我很乐意借写评传的机会向这位伟大诗人献上一瓣心香。也许是由于我命途多饵,又缺乏浪漫气质,虽然我对李杜之优劣从不敢妄置一词,但总觉得飘逸的李白离我较远,而沉郁的杜甫离我很近。特别是当我尝到生活的艰难时(比如躺在被大风刮去茅草的茅屋里仰望着满天寒星),更深切地体会到杜甫是一位最可亲近的诗人,他的伟大即在于他的平凡之中,他的大部分诗都是为我们普通人写的。当我听说一位身居高位的学者肆意贬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作品且声称要追问凭什么称杜甫为"人民诗人"时,不禁哑然失笑:究竟是谁在这个问题上更有发言权,是养尊处优的他呢还是千千万万正住在茅屋里的普通人?长期以来,学术界形成了一种习惯:在评价古代文学家时,要不厌其烦地指出其"局限"--阶级的、时代的,等等,似乎不这样做便不具备现代意识、不体现理论深度。于是,杜甫便常常因"忠君意识"而受到种种责备,更其甚者,有人竟指责他没有为解决封建社会固有的社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等等。我对此一向感到困惑: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人类的文明史是一个不断地积累、发展的过程,在它的各个分支上,都必然体现出后来居上的总趋势,所以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总是要被后人超越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而现代的科学家已能用卫星遥感技术来预测地震了;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七位,而现代的数学家借助电子计算机已把,π值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万位以上了。如果我们说张衡"受到时代的局限"而没有发明更好的地震观测及预测方法,或者说祖冲之"受到时代的局限"而没有把圆周率推算得更加精确,这样的话当然不会有什么错,可是那不是等于什么也没说吗?据我所知,关于科技史的著作中很少见到此类"论述"。但是在文学史、哲学史的研究领域内,这样的"论述"却是大量的、经常的,有时甚至是喋喋不休的。仿佛越是把古人的"局限性"说得痛快淋漓,便越能显示论者自身的高明。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对主体诠释和现代意识的极大误解,伽达默尔说:"真正的历史对象不是客体,而是自身和他音的统一物,是一种关系,在此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真理与方法》)

  文学史研究当然是应该体现现代意识的主体诠释,但在具体的诠释过程中却必须时时牢记着对象的"历史"性质。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做的是用现代意识去理解、诠释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而不应该用现代意识去指责历史人物与现代的差距,因为后者事实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我在本书中力图做到的是:以现代意识为指导,把社甫置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予以审视,且诠释社甫的文学业绩及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意义。

  程千帆老师始终关心着本书的写作,在我动笔之前,他听取了我关于全书框架的构想。在全书完稿之后,他在病榻上审阅了第六章,指点我许多修改意见。更需要指出的是,我曾聆听千帆师讲授"杜诗"课,又曾在他指导下撰写过一些关于杜甫的论文(这些文章都收进了《被开拓的诗世界》一书),这对我撰写本书有极大的帮助。周勋初老师也始终关心本书的写作,并在百忙之中仔细审阅了全槁,提出了很具体的修改意见。愿两位老师接受我由衷的感谢。此外,我妻子陶友红女士利用休息时间帮我誊写了大部分初槁,使原来被我涂改得难以辨认的草稿变得整齐清晰了,我也对她表示感谢。

  莫砺锋

  1992 年7 月19 日,"安得赤脚踏层冰"之时

  [补记]

  本书交稿后,丛书主编匡亚明先生亲自审阅了全稿,责任编辑巩本栋同窗还提出了很细致的修改意见,作者理应对他们表示感谢。

  当我开始写第五章时,母亲不幸患了癌症,且日益沉重,经医治无效,终于在9 月初溘然长逝。母亲一直关心着本书的写作,在病榻上还多次问我书写成了没有。如今言犹在耳,而形神永逝,风树之感,不知所言。

  谨以此书献给父母亲在天之灵。

  莫砺锋

  1992 年10 月30 日,"秋风淅淅吹我衣"之时

上一章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