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杜甫评传 > 第四章志在天下的人生信念与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 六、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

  六、沉重深广的忧患意识

  那么,杜甫所怀有的忧患意识是不是有所从来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忧患意识的起源。

  远在生民之初,忧患就是与生俱来的。初民们的忧患意识,正是严酷的客观现实打在他们心灵上的烙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首领几乎都以夙夜忧勤的形象出现,并非仅仅出于儒家的虚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乱频仍,从王公大人到黎民百姓都对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因为国家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总是形影相随的。既然忧患意识笼罩着整个时代,反映着时代意识的诸子百家当然都难以摆脱忧患的阴影。那些主张入世的思想流派无一例外地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彩,孔子栖栖惶惶,墨子摩顶放踵,诚如《庄子·骈拇》所言,"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毫无疑问,在春秋战国时代最深沉地体现了时代的忧患意识的学派首推儒家。我们读儒家经典时,总是能感觉到字里行间有一种深重的忧患感。《易·系辞下》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尚书·君牙》篇说:"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礼记·儒行》篇说:"虽危,起居尚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诗经》中更是充满了忧危之词:"人之云亡,心之忧矣"(《诗经·大雅·瞻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鄘风·载驰》),等等。而首次明确指出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则是孔子,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孟子继而提出了"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的著名命题。更重要的是,儒家的忧患意识是与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密不可分的。儒家思想家们敢于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敢于承担起救世补天的重大使命。孔、孟都没有真正掌握过政权,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正因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他们在"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的情形下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春秋公羊传》宣公八年),甚至不惜用"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献身精神为理想而奋斗。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精神,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积极的因素,也是杜甫从儒家思想中汲取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但他把这种深沉的忧患意识用文学样式表达出来,却是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传统。在杜甫以前的古代文学中,体现了忧患意识的作品是很多的。这些作品大体上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所体现的主要是对于自己及亲友的命运的忧患意识,从宋玉《九辩》、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到曹植、阮籍的"忧生之嗟"①都蒙上了这种忧患的浓重色调。第二类则是内涵更为深广的忧世之作,例如《诗经》中的《载驰》、《正月》等篇与汉代梁鸿的《五噫》、张衡的《四愁》,所表达的忧思都不仅仅止于诗人自身。这后一种倾向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其代表人物是屈原和贾谊。

  屈原的作品,无一例外地蒙着一层浓重的忧患情调。关于《离骚》,司马迁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史①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诗序:"公子不及世事,但美邀游,然颇有忧生之嗟。"(《文选》卷三○)阮籍《咏怀诗》颜延之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发兹咏,故每有忧生之嗟。"(《文选》卷二三)。

  记·屈原贾生列传》)关于《九章》,从首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到末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忧患之感与《离骚》完全相同。②此外,《天问》仰问苍天以抒胸中之愁怨,《招魂》呼号四方而愁魂魄之不归,即使是《九歌》那样的祭神乐歌,其中又夹杂着"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朱嘉《楚辞集注》卷二)的男女恋情,然而如《云中君》云"极劳心之忡忡",《山鬼》云"思公子兮徒离忧",也常有哀怨忧伤的情调。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严羽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沧浪诗话·诗评》)屈赋对读者的强烈感染力主要来自它所蕴涵的忧患意识,这里面当然包含着诗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痛苦以及美人迟暮的惆怅,但是更重要的则是诗人对于国家、人民命运的危机感:"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九章·哀郢》)"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九章·惜往日》)那么,在屈原的时代,楚国是不是已经岌岌可危了呢?据史书记载,它当时还是一个"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强国,当时在说客之间流行着"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说法(《见《战国策·楚策一》),可见它仍足以与秦国相抗衡。即使到屈原沉江五十余年之后,①其时楚已损兵失地,国势衰微,但秦始皇命老将王翦率师伐楚,王翦还一定要有六十万士兵才肯出师,从中不难窥见楚国的实力。总之,在屈原生前,楚国虽然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几次失利,但并未濒于灭亡的危险。屈原作品中那种仿佛大难已经迫于眉睫的气氛,与其说是反映了当时楚国的实际形势,倒不如说是体现了诗人心中的忧患意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强烈的责任感。

  贾谊生活的汉文帝时代,是被史家称为"文景之治"的盛世,西汉帝国正蒸蒸日上,日趋富强,朝廷上下都以为可以坐享太平,独有贾谊深谋远虑,时发忧世之言。他上疏文帝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汉书·贾谊传》)贾谊的赋虽然没有直陈时事,但其中充满着悲愤抑郁之情,其忧患的情调是与他的忧国之念完全一致的。

  对于屈原,杜甫怀有深深的敬意。"窃攀屈宋宜方驾"(《戏为六绝句》之五)、"骚人嗟不见"(《偶题》)的诗句说明杜甫是把屈原视为文学创作的典范的。但是我们把屈赋与杜诗相比一下,不难发现它们在艺术上很少相似之处。就艺术形式而言,倒是李白受屈赋的影响更深一些。这个情况前人早就看出来了,宋人曾季狸说:"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艇斋诗话》)黄庭坚更明确地指出:"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大雅堂记》,《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七)这也就是说,杜甫在学习《诗经》、《楚辞》这些典范时,主要的着眼点不在于它们的艺术形式而在于它们的精② 今天看来,《九章》中的作品不尽出自屈原之手,但唐人尚无此疑,杜甫显然是依照刘向、王逸的看法来认定屈原的作品的。

  ① 此处从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把屈原卒年定为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王翦伐楚事在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

  神实质。就《楚辞》来说,这种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深沉的忧患意识。对于贾谊,杜甫也同样怀有深挚的敬意。当然,杜甫很重视贾谊的文学才能与政治才能,称曰:"贾傅才未有。"(《发潭州》)但是,真正在杜甫心中引起共鸣的还是贾谊那颗居安思危的忧世之心:"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别蔡十四著作》)

  与屈骚、贾赋一样,深沉的忧患意识构成了大部分杜诗的基调。我们在第三章第六节中已经论述过,杜诗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就是这种风格最本质的内涵,也是它形成的基础。终杜甫的一生,除了裘马清狂的青年时代之外,几乎无时不在忧患之中。黄庭坚题杜甫画像说:"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老杜浣花溪图引》,《山谷外集》卷一六)后人以为这两句诗"状尽子美平生矣"(俞文豹《吹剑三录》),当我们读到"登兹翻百忧"(《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忧端齐终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多忧增内伤"(《入衡州》)、"独立万端忧"(《独立》)之类的诗句时,浮现在眼前的不正是一位"醉里眉攒万国愁"的老人吗?

  屈原生前为楚国的安危日夜忧虑,在他自沉五十年之后,楚国果然被秦国吞并了。贾谊生前虽未得重用,但后来"谊之所陈略施行矣"(《汉书·贾谊传》),他为之痛哭流涕的祸萌终于被朝廷逐一消灭,汉王朝由"文景之治"进入了鼎盛的武帝时代。而社甫则亲身经历了他所忧惧的巨大灾难,亲眼看到了唐帝国由极盛转入衰微。也就是说,杜甫与屈、贾的时代不同,其忧世预言与历史实际进程相符合的程度也不一致。但是杜甫与屈、贾有重要的共同点:他们都怀着对国家、人民的命运的巨大关切,都具有对于现实生活的深邃的洞察力,因而都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社会中各种形式的隐患。这种对于历史演变的深刻预感和忧患意识是难以为常人所理解的,所以屈原的忠谏始终不被楚王采纳,贾谊遭到绛、灌之属的谗毁,杜甫则除了谏房琯一事引起肃宗大怒之外,根本没有机会让朝廷听到他的声音。于是,他们在当时就处于一种非常孤独的境地。屈原悲叹:"国无人莫我知兮!"(《离骚》)贾谊说:"国其莫我知,子独壹郁其谁语?"(《吊屈原赋》,《汉书·贾谊传》)杜甫也说:"众宾皆醉我独醒"(《醉歌行》)、"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这种深沉的孤独感主要地不是由于自己的才能、品德不为社会所承认,而是由于拳拳忠忱和侃侃谠言不被社会所接受。所以要抗拒这种孤独感,仅靠对自己的天赋、操守的孤芳自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国家、人民的命运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事业、理想怀有强烈的自信心,才能产生足以抗拒这种孤独感的精神力量。我们在第二节中说过,杜甫对国家、人民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一生穷愁潦倒,但他"忧在天下,而不为一己失得"(黄彻《溪诗话》卷一○),直到晚年飘泊西南时仍壮心不已:"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构成了杜甫的精神支柱,使他能够承担起人间的一切苦难和忧患,既没有佯狂避世,也没有遁入空门。

  由此可见,杜甫的忧患意识既来源于孔、孟的思想体系,也来源于屈、贾的文学传统。这种忧患意识与对国家、人民的责任感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正因为杜甫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他更能洞察国家、人民的隐患祸萌,从而具有更深广的忧患意识。反之,正因为杜甫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他就更强烈地希望为国家、人民排忧解难,从而产生更强烈的责任感。在杜甫心中,本来是低沉压抑的忧患意识已升华成为一种非常积极、非常坚毅的精神力量。阮籍《咏怀诗》中的忧患意识给读者带来的主要是压抑和绝望,而杜诗中的忧患意识却能给读者带来激昂和希望。所以风格沉郁的杜诗对于后代读者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成了志士仁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宋人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范文正公集》卷七),清初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卷一三《正始》),都可视为这种忧患意识的不同表述方式。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