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商界铁娘子董明珠 > 第六章 工业精神就是吃亏精神(8)

  第六章 工业精神就是吃亏精神(8)

  第六章  工业精神就是吃亏精神(8)

  福特喜欢机械,有一个不需要用马拉车的梦想。他总梦想着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做些什么,在自己的小车间里不断地研究、实验,凭借着不多的资料,摸索着将一个个别人从来没想过的构思变为现实,在1892年成功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此后的长期岁月里,他立志为美国人民造出轻便、牢固和廉价的汽车,为此他不惜放弃稳定的工作和安乐的生活,牺牲了家庭,不断地研究、实验、再研究、再实验。而在许多人看来,只有傻子会放弃安逸的生活去追求一个前景不明的梦想。终于在1903年,黑色的T型汽车问世,并迅速在美国流行开来。美国成为第一个汽车王国,世界从此进入汽车时代。

  从福特的身上,董明珠看到了与自己和格力类似的执著精神。福特的事业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他放弃了很多“聪明”的生活方式,对人生怀有伟大的梦想,无畏艰辛,肩负社会责任。但是,其他的人都很聪明,很现实,以致他们总是满足于生活安逸,他们做企业也不会感到责任的沉重,能赚到钱即可。

  福特在美国是孤独的,而同样,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格力也很难找到与己相惜的同行知音。很多人无法理解格力只做空调不搞多元化的战略,无法理解格力与国美划清界限的做法,无法理解格力低调的做事风格。在国内,众多企业用纯粹的“商业精神”来决定发展思路,导致了追逐短期利益的做法,什么赚钱做什么,简单的利润追求将企业推向了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的泥沼。过于强势的商业精神使企业更富于投机性,更短视,产生更多的不正当竞争,会使工业家们也像商人们一样行事,其结果必然是工业行为的短期化和商业化。

  董明珠对于新时期中国商业伦理的思考由来已久。格力这么多年的发展历程,让她深刻体会到,企业的发展不仅要具备核心竞争力,更需要一种灵魂。她认为一百多年前福特因为执著的“工业精神”而成功。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做企业、做事也同样需要工业精神。

  董明珠说:“我始终认为,在人类的优秀品德中,责任感应是最可珍贵的,我最痛恨的是缺乏良心和责任感。”所以做企业,就要有社会责任感。

  她认为,真正从事工业的人,必定是“工业精神”的实践者,即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了这些而放弃眼前的利益。真正从事工业的人,会把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事业的核心,而非简单地赢取利润。中国要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真正从事工业的人和他们的“工业精神”,他们获得利润,但并不仅仅为了获得利润!他们的利润来自于自主创新而实现的核心技术的发展。而且,眼前不挣钱的并不代表永远没有钱赚。

  董明珠经常呼吁,制造业不要有投机心理,不能盲目地急功近利,追求眼前效益。我们要让商家意识到,格力所倡导的不是惟利是图,商家可以赚钱但不能赚暴利。大家是在经营一项事业,产品卖出去以后还要服务到位。

  在内部,“工业精神”成为格力上下一致强调的企业精神。格力一直强调“老老实实做产品”,在家电业大战中显得低调内敛,在很多方面甘于“吃亏”。格力在用材方面绝对不“节约”,不一味砍原材料的价钱,主张上下游彼此要有合理的利润,共同维护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事实上,格力用自己的成长带动了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在企业纳税方面格力强调不要钻空子,坚持遵纪守法。2001年,广东一家家电企业的销售收入高于格力,但只缴纳了900多万元的所得税,而格力却缴纳了5000多万元。格力的看法是每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社会就一定会和谐,每个人都从自我做起是真正实现和谐的根本。格力电器2005年纳税额39亿元,在中国纳税五百强中排名第377位,也是家电企业中的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纳税排行榜上以石油、烟草、电力、电信、银行等垄断行业的企业居多,像家电这样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鲜少有进入该榜的企业。格力电器连续多年在家电行业中保持纳税额第一,成为中国家电企业稳健发展、诚信纳税的典范,2008年上半年的纳税额就超过了10亿元。

  董明珠认为,一家企业效益好不好,对国家贡献大不大应该看纳税额。缴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企业快速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还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无论哪个方面,企业都要对得起国家与社会。

  董明珠经常感慨,格力的方向就是自己的方向,就是制造出中国乃至世界的好空调的方向。不知道还要放弃多少、付出多少才能完成格力的梦想,即格力空调能成为世界上的知名品牌,让中国的空调业在国外扬名,但是只有坚持“工业精神”,勇敢地走下去,才有可能到达彼岸,因为福特就是这样的榜样。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