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戴笠注定要成为赢家。
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第三天,军统局所属的“特种技术研究室”破译了几份从越南西贡起飞的日本轰炸机上发回西贡空军基地的电报。其中有一份电报说:“我飞机已飞临x上空(距新加坡百余海里外),英海军舰只正向南移,我第一批轰炸机正开始向主舰”威尔斯亲王号“攻击,已炸中舰面。英舰高射炮火力微弱……”另一份电报说:“‘英威尔斯亲王号’锅炉被击中,引起弹药库爆炸,逐渐沉没。英‘却敌号’亦被炸沉……”戴笠得到这些情报后,立即呈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马上叫下面的人,打电话通知了英国驻华大使柯尔。柯尔接电话后根本就不信,连连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在中国人面前,英国人有时比美国人还要傲慢。在柯尔的眼里,中国破译密电的技术是不值一提的,更何况“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是英国最新和威力最大的两艘军舰。其中“威尔斯亲王号”的排水量五万多吨,时速三十海浬,舰甲板共有三层,舰上配有十门十四吋口径的大炮和十六门高射炮,还有三十多挺高射机枪及四架飞机,前不久还在南美的乌拉圭外海击沉了德国的俾斯麦号战舰。象这样一艘被英国人称为“炸不沉”的战舰,柯尔是怎么也不会相信会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沉的。为此,他放下电话后根本就没有当回事,甚至有些怀疑中国人的用心。可是,第二天柯尔从英国政府发来的电报得知刚派到远东的“威尔斯亲王号”确实已经炸沉,这证实了中国方面提供的情报是准确的。
柯尔在震惊之余,连忙打电话向中国有关方面表示致谢。
当柯尔将此事向国内汇报后,英国政府当即决定在中国设立中英情报研究所和建立一支游击队,由中国出人,英国负担经费和武装。蒋介石对此也深感兴趣,就把此任务交给了戴笠。英国人是否真的对中国的情报研究有兴趣戴笠心里没有数,但通过合作达到保护他们在远东的利益是很显然的。戴笠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把发展自己的特务武装与英国人的合作联系到了一起。于是,戴笠急令忠义救国军总指挥周围龙,赶到重庆与英方代表谈判,并很快在重庆小龙坎成立了“中英合作情报研究所”以及“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由周围龙任司令,同时由周围龙牵头举办了西南游击干部培训班,重点培训由英国远征军蒙巴顿元帅派来的四十多位英军年青军官,为日后中英合组的游击队做准备。其实在这之前,戴笠的军统局已与苏联方面进行过合作,建立了中苏情报合作所。也由苏方提供主要的电讯器材,主要侦收和研究日本军队的电讯密码。后因德国对苏联发动了战争,苏方无暇顾及,加上苏方提供的电讯器材不够先进,合作也就逐渐地停止了。也许是有了这方面的教训,在与英国人的合作上进展始终不快,而且戴笠全让周围龙去与英国人接触很少自己出面。这并不是戴笠担心与英国人的合作也会与苏联合作那样不了了之,而是此时美国人向他伸出了要求合作的手。
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机构中都有美国的顾问从中主持和操纵,只有戴笠所管辖的情报机构与美方没有任何关系。这对戴笠来说无疑是件憾事,他为此曾多次示意在美国的肖勃,要他动用所有关系以引起美国情报部门的注意。戴笠当时主要的想法,就是想用美国的势力和技术来充实军统的武装和所用电讯器材上的不足。肖勃应该说是非常努力的,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后仍然没有任何结果。使戴笠没有料到的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却帮了他大忙,美国人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美国海军部情报署是首先对戴笠感兴趣的。
戴笠是从肖勃那里得知此消息的,接着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武官迪帕斯上校按照国内的指示也上门来,话题就是肖勃已告诉过的:在对日作战中进行情报合作。戴笠对机遇的把握即敏感而又很有分寸,他明白上门来的迪帕斯虽然是照章办事,但迪帕斯对他戴笠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与美方的合作。戴笠不想让机遇在自己的手里溜走,当晚他在曾家岩自己的公馆里宴请了迪帕斯并邀请了军令部第二厅厅长杨宣诚和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等人作陪。席间,戴笠很少说军统的事,杨宣诚和周柔至说到军统的事时又恰到好处。所以,初次与戴笠见面的迪帕斯,对戴笠本人和军统局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过后,戴笠加紧了与迪帕斯的联络,同时密令肖勃抓紧时机在美国进行活动。因为此时蒋介石已向美国建议,成立中、美、英、苏等国的军事同盟,联合抗击日本军队。由于珍珠港事件的发生,美国此时已放弃了利用中国抵抗日本而自己不参战的意图,美国总统罗斯福很快同意了蒋介石的建议。
为此,戴笠感到如果再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就很难抬高自己和军统局的身价。就在戴笠焦急等待美国方面的消息时,肖勃来电说,美国海军出于战略考虑有意援建中国海军,决定派还军情报署的要员梅乐斯中校访华。戴笠还从肖勃的电文里了解到,梅乐斯来华的主要目的是考察中国海军的现状,提出帮助建设中国海军的计划。尽管美国来人并不是为了戴笠的军统局,但他读着肖勃的电文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油然而生了。是的,随着戴笠以及他的军统局的地位的越来越稳固,他内心里想的就不是仅仅当个特工头目了,而是要在蒋介石身后出现的最高权力的角逐中能有他说话的地位。然而要做到这点,必须手中要有兵权。也正因为这样,戴笠在发展特务武装上做了许多的努力,但这毕竟还不能成大事。于是,戴笠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考虑如何能打进军界去,以争取自己的地盘,但这又谈何容易。陆军素来是黄埔系的天下,前有何应钦“一夫当关”,后有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三强鼎立”,不可能有他戴笠的立足之地。至于空军向来由宋美龄“主持”,他戴笠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与“夫人”去争高下。余下的就是海军,海军司令是陈绍宽,这个人没有后台也不讨蒋介石喜欢,戴笠觉得只有在这里可作些努力。可以说在这之前,戴笠在插手海军的事务上曾动过多次脑筋,但都由于时机还没有成熟也就没有去实施。
此刻,美国海军情报署的梅乐斯要访华,戴笠认为正是天赐的良机,一方面可开展正常的情报合作,另一方面他可依靠美国海军的力量支持自己出掌海军大权。为此,戴笠明白把来访的梅乐斯紧紧地控制住至关重要。
戴笠缜密地拟定了自己的计划。
按一般的外交惯例,美国海军派出的代表应由中国海军部门负责安排和接待,如果这样的话戴笠的计划很有可能落空。所以,戴笠一再地密令肖勃,要他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武官的便利身份加强与梅乐斯的接触,至时陪同梅乐斯来华访问,并具体安排梅乐斯的访问议程,切断梅乐斯与中国海军司令部方面的联系。接着,当梅乐斯访华的公文从外交部转到军委会一厅,军委会一厅正准备转到海军司令部办理时,戴笠得知后抢先一步取走了公文,而后直接找到了蒋介石。戴笠向蒋介石报告说,“军统局的客人”梅乐斯将访华。蒋介石不明底细,加上此时蒋介石对戴笠是最信任时期,也就把接待梅乐斯的公文批转给了戴笠。
一九四二年四月底,梅乐斯起程来中国了。
当梅乐斯在肖勃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后,戴笠以军统局的最高规格安排和接待梅乐斯,并通过肖勃明确地告诉梅乐斯:“在中国这块地盘上找陈绍宽没有用,他老了,不行了。要搞海军,我来做,首先从人做起。”梅乐斯来中国之前,已经知道戴笠这个人了,这主要是肖勃从中起了作用。肖勃曾对梅乐斯说:“戴笠将军是蒋介石委员长幕僚中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个很好的人完全可以安排你在中国的一切,也只有在戴笠将军的协助下你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肖勃的这些话很起作用,所以当戴笠说了上面那段话后,梅乐斯一点也没有奇怪的感觉,反而觉得戴笠是个非常爽直的人。结果,梅乐斯在整个访问期间,只是礼节性地与陈绍宽见了三次面,其余时间全由戴笠陪同着,包括梅乐斯拜见蒋介石、参观军统局的下属单位和游览重庆和西安的风景名胜等。
梅乐斯此次访华有一个实地视察中国沿海海湾和东南沿海军港的计划,中国海军方面已安排好人员准备陪同前往。但此时的梅乐斯对戴笠已是十分信任,已不把援助中国建设海军的计划放在心上,更不把中国海军司令部的安排放在眼里。为了能在面子上过得去,梅乐斯只是跟着中国海军司令部的人员走了几家水雷厂就草草了事了。不过,梅乐斯对去东南沿海仍兴趣很浓,因为来华前美国海军部要他在这一带寻找可靠位置,以便为美国海军在中国沿海登陆作准备。当梅乐斯将此意思告诉戴笠后,戴笠不但答应了梅乐斯的要求,而且还愿意陪梅乐斯前往。梅乐斯见戴笠如此干脆有些出乎意料,望着戴笠好长时间不知说什么好。其实,梅乐斯不知,在他来华之前戴笠就已准备去东南沿海一带。主要原因是“中英合作情报研究所”英方要技术控制权没达目的后,拒绝提供原来答应的物资和器材并撤走了所有的人员,使蒋介石同意建立的“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成了空架子。戴笠自然不愿放弃已经批准的特务武装机构,他下令在东南沦陷区内的特务武装——便衣混编队,全部到江西的上饶集中,而后将他们全都编进了“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尽管此事已经办妥,但戴笠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再加上潜伏在上海和南京的军统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原本早就赶赴东南沿海一带这些处理事务。由于梅乐斯的到来,戴笠只好推迟了自己的行程。
没想到梅乐斯也急着要去东南沿海,这刚好与戴笠不谋而合。
由于从重庆到东南沿海要途经好几个省份,而且其中有些已陷入敌人之手,戴笠带着梅乐斯经化装后,潜越了多道封锁线后才到达闽浙沦陷区考察。这期间,戴笠在福建的浦城召集了一次军统各潜伏组织的负责人会议。会上,这些负责人根据梅乐斯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回答。梅乐斯听后非常满意,对军统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大大嘉奖了一番。其实,戴笠离开重庆前已电令东南沿海的各潜伏组织,告诉了梅乐斯到后所要了解的主要问题,这就使辛苦而来的梅乐斯有了满意的答复。在浦城的第二天,戴笠接到情报说日本的飞机要来轰炸县城,他立即与梅乐斯驱车到城外的田间躲避。果然,没一会有十多架日本人的飞机来浦城上空轰炸。过后,梅乐斯对戴笠说:“你们的情报很准确。”戴笠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清楚梅乐斯能说出这样的话,这说明军统局的实力已经在梅乐斯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于是,戴笠通过翻译对梅乐斯说:“你们美国希望在中国做的许多事情,比如像气象的报告和海上军舰、飞机的指示,以及掌握敌军的行动意向与作战活动情报等,这些都要有人来操作和保护。所以,我希望你们美国能给我装备,让我训练五万游击队,这样就有人来保护你们美国军人作业了。同时,还可以利用这游击部队打击日本军队。如果美国允许梅乐斯先生接受中国军队任命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共同来运用这支游击队。”梅乐斯明白了戴笠说话的意思后,认为戴笠的要求也符合美国的利益,也可以为日后美国军队在中国的登陆创造条件,为此他答应回美国后向海军部汇报。
此后,戴笠因有要事赶回重庆,由他手下的人继续陪同梅乐斯在东南沿海一带考察。梅乐斯在实地勘察了多处地区的地形后,拍摄了许多的照片,还收集了很多关于水文和气象方面的资料。考察结束后,梅乐斯已深切地认识到,要完成美国海军部的任务只能和戴笠合作。
梅乐斯回到美国后,已不提如何援建中国海军的事,而是在海军部和情报署汇报到中国考察后的情况时,一再说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是个强大的特工组织,其组织遍布中国城乡的每一个角落和世界的主要国家。梅乐斯说的最多的是戴笠个人的能力,其次是军统局在电讯方面的力量和破译技术上的先进性。为此,他极力主张与中国的军统局进行情报合作,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梅乐斯的主张赢得了海军部和情报署许多人的赞同,为此当他将再次去中国对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进行考察的计划报上去后,很快就获得了批准。
一九四二年的秋天,梅了斯又一次来到了中国。
这次,梅乐斯是带着美国海军情报署的十多个特工人员一道来的。这些同行的人员中,大多数是电讯技术专家,主要是来与戴笠的军统局进行密码破译技术方面的合作的。说是合作,其实这些美国海军情报署的人就是想搞清楚军统局的人,是用何手法破译了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码的。对这点戴笠心里有数,为此他让魏大铭非常热情地对待这些美国人,但就是不涉及破译日本密电的核心内容。由于梅乐斯此次来有自己的任务,对美国海军情报署的特工人员是否了解到了事实真相很少过问。因为美国迫切需要的是在中国的沿海建立情报组织,搜集有关日本军队动向的情报,特别是要把气象资料提供给美国海军,以有利于美国军队在太平洋区域的作战。为此,梅乐斯到重庆后,找的最多的是戴笠。
通过第一次与戴笠的接触,梅乐斯完全明白只有戴笠才能帮美国人完成在中国所要做的事。戴笠的心计大都来自与他的敏感,当他从梅乐斯谈吐中感觉到美国人真的需要他时,戴笠与梅乐斯说出了早就想说的话:“只要我当了中国的海军司令,你们美国人所要办的事可能会更方便。”这话是戴笠在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与梅乐斯说的,尽管梅乐斯没有当即说什么,但对戴笠的心情表示了理解。为此,当第二天梅乐斯在与中国海军司令部的一位官员见面时,就直言不讳地说:“你们的蒋委员长已经对陈绍宽将军不信任了,我看是要另换可以信任的人吧。”梅乐斯的话让中国海军司令部的那位官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这话传到戴笠那里后他对美国人似乎更有底了。
不过,此时中国海军司令陈绍宽从梅乐斯的话里听出了些名堂,尽管梅乐斯对他和中国的海军表现出相当的冷淡,但为了中国海军的地位,陈绍宽仍然希望能得到美国方面的支持。于是,陈绍宽亲写请柬邀请梅乐斯到海军赴宴。但此时此刻的梅乐斯已完完全全地成了军统局的客人,陈绍宽的请柬发到军事委员会二厅后马上被退了回去,理由是请梅乐斯赴宴须军统局的戴笠批准才行。陈绍宽秉性刚直,吃了这个闭门羹后不再理会梅乐斯。
从此,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部没有了更深的关系,而戴笠却如愿以偿地把梅乐斯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而梅乐斯在与戴笠和军统局进行了密切的接触和深入的洽谈后,他还到军事、行政和外交等部门对军统局的情况作了全面的了解。在掌握了大量的材料和数据后,梅乐斯在重庆就起草了给美国海军部的报告,他对戴笠的军统局主要印象有三个方面:一、军统局无线电设备虽然受条件限制够不上一流水平,但制度管理好效率高。尤其是军统局的密码破译技术确有先进之处,在有些方面比美国的经验还要丰富;二、军统局在中国沦陷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布置有强大的力量,对日本军队的情报工作做得很好,这对美国海军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三、军统局是个庞大的特工组织,几乎控制了国民党政府所有重要的部门,通过军统组织可以窥视到蒋介石统治幕后的所有秘密。
就在梅乐斯完成这份报告的同一个时间里,美国十六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首次对日本本土东京等地进行了轰炸。完成任务后,原预定到中国浙江的衢州机场降落。但由于对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气象和地形等资料不熟悉,飞抵浙江上空后因风雨交加一时找不到机场,在所有的飞机燃尽油料后机上人员只得弃机跳伞。结果七十五名机上人员中,六十七人被中国军民救起,另有八人落入日本军队的手中并很快被杀害。这事对美国海军的震动很大,为此当美国海军部收到梅乐斯的报告后,很快被转报给了总统罗斯福。
美国海军决定,加快与戴笠所领导的军统局的实质性合作。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下旬。
梅乐斯根据美国海军部的指示,在重庆杨家山的戴公馆正式向戴笠提出,由中美双方共同成立一个情报机构,这个情报机构的名称叫“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梅乐斯要求通过这个情报机构,要军统局在配合美国海军方面做到:日本陆海空军在中国沿海及大陆活动的所有情报;协助美方在中国沿海及内地指定地区建立气象和水文研究机构及无线电台;美方人员在中国如有失踪及死亡或有意外事件发生时,军统局应设法寻找和救护。作为合作条件,梅乐斯答应戴笠,美国海军方面将无偿供给军统局必要的武器、无线电和气象器材、交通及医药器材等。当戴笠把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计划报给蒋介石后,蒋介石并没有马上批准。蒋介石对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大规模开展中美之间的情报合作活动是支持的,他也希望这种合作能不断扩大和加强。但是,蒋介石对戴笠与美国特工间的合作又带有一种警惕的心理。对美国人企图直接控制国民党的军队和政府重要机构,蒋介石一直是心中有数的,而且始终是高度警觉的。此刻,美国方面主动上门来要与戴笠的军统局合作,他们会不会另有所图呢?虽然,在这期间戴笠向蒋介石作了许多的解释,甚至戴笠还让宋子文帮忙出面讲话,但并没有减轻蒋介石内心的疑虑。这并不是说,此时蒋介石已看出了戴笠个人企图,而他对美国人的过度热心确实有些不安。不过,此时此刻的蒋介石非常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来抗衡日本军队,考虑再三后还是在戴笠递交计划上签了字。过后,国民政府与一九四三年一月正式行文,批准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按照原先的商定,戴笠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梅乐斯为副主任。
一九四三年四月十五日,在重庆缫丝厂军统局乡下办事处大礼堂,中美之间举行了签字仪式。美国方面除梅乐斯外还有美国海军部部长等人,罗斯福总统也派来了美国生活杂志老板鲁斯作为他的私人代表。中国方面原定由外交部长宋子文和戴笠共同主持签定仪式,后因宋子文临时有要事不能出席,改派外交部常务次长胡世泽参加,这无意中形成了中美两国参加人员在规格上的不平等。宋子文当时是否真的有要事没人能知道,但他确是在接了蒋介石的电话后才临时缺席的。不管怎样,从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这次中美间的合作确实有着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其实,按原来戴笠和梅乐斯的意思,为了保密起见,彼此之间秘密合作就行了,无须正式签定什么合同。因为所有合同的内容,早在梅乐斯考察东南沿海期间及他返回重庆的那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已经确定下来并已付诸实施。
那么为何还要搞个合同签订仪式呢?
原来,当时梅乐斯到东南沿海考察时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曾派人陪同,这人叫鲁赛。鲁赛不但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是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杜诺万的耳目。他随梅乐斯东南之行期间,不仅对梅乐斯与戴笠秘密达成的协议一清二楚,而且对戴笠在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有了相当的了解。回重庆后,鲁赛立即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杜诺万写了详细的报告。杜诺万原为美国军方情报协调处处长,珍珠港事件后该处改组为美国战略情报局,杜诺万自然也就成了局长。此人不仅野心极大,而且有严重的妄自尊大的“白人至上”的种族偏见。他得到鲁赛的报告后,便一心想把美国海军部与中国军统局组成的中美合作所,置于战略情报局的领导之下。杜诺万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要说服海军部,同意让梅乐斯兼任战略情报局驻远东的代表,企图借梅乐斯之手,达到由战略情报局控制“中美特种技术研究所”的目的。杜诺万采取的第二步则是要美国陆军方面直接与梅乐斯交涉,由陆军派教官来华协助军统局训练游击队。与此同时,杜诺万还乘美国副总统访华之际,派进一些美国特务,企图在中国西北地区另建据点,而且还私拟了一份“神龙计划”想与戴笠合作……然而,由于戴笠和梅乐斯有协定在先,成立“中美特种技术研究所”的目的是配合美国海军对日作战,为日后美国海军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做准备。所以,杜诺万所有的计划都分别被美国海军部、梅乐斯和戴笠否定了。
杜诺万仍不死心,他利用美国海军部与陆军部多年来存在的矛盾大做文章。他一方面怂恿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及陆军中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让他们出面要把“中美特种技术研究所”的美方人员划归中印缅战区司令部管辖。另一方面,杜诺万在美国军界大肆宣扬说中美合作的业务控制权由中国人掌握不是明智之举,言外之意就是应该由美国人领导一切。杜诺万的举动无疑对戴笠和梅乐斯已经开始的合作是一种干扰,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杜诺万的干扰戴笠和梅乐斯决定正式起草一份合作协定,交由中美双方的首脑签署。可是按照美国的法律,凡由总统签署的涉及外国政府的文件,均需参议院先同意。此事在美国海军部长这里当然没有异议,可是到了马歇尔那里问题来了。他不但迟迟不肯签字,而且电告史迪威说:“由于战略情报局的工作遍及世界各地,分别隶属各战区司令官之下,因此联合参谋本部考虑,中美合作协定内容应为,梅乐斯及其率领的美方人员归属阁下系统,戴将军所率的中方人员归蒋委员长节制。”在马歇尔看来,同意戴笠及中方人员归蒋介石节制,就已经够宽宏大量的了。而史迪威,又是个最藐视国民党的人。因为他曾在中国待过好长一段时间,所以懂中文,会讲中国话,被美国人称为“中国通的中国通”。也许正是史迪威对中国了解的太多了,他始终看不起蒋介石所领导的中国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珍珠港事件后,史迪威作为美国总统的代表来到中国。此时,他还兼任驻华美军司令官、中国战区总司令和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到中国后,就向蒋介石提出正在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军要由他全权指挥。蒋介石对史迪威的傲慢无礼非常生气,但又急欲借美国人的军事和物质力量来打败日本军队,所以表面上同意他提出的要求,暗地里却坐在重庆遥控着中国远征军。为此事,史迪威气得大骂蒋介石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
不过,史迪威收到马歇尔的电文后并没有意气用事,他觉得如果美国通过中美合作完成有利于美国利益的任务的话,让戴笠为主任控制业务管理上的权利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史迪威也清楚在中国的许多事情上如果得不到戴笠的首肯,就很难行得通。惟有让史迪威不赞成的是,梅乐斯帮助戴笠训练特务武装,进行游击战争。恰逢此时,史迪威指挥的部队在缅甸战场被日本军队击败,致使整个缅甸失陷。这时,美国国内有篇评论文章说:“……日本在缅甸的战斗部队不过四、五万人,所以缅甸失陷不过是使日本可以多调动五万人以内的部队来对中国作战。但是整个中国失陷了,则将有一百万以上的日军可以抽调出来,进攻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夏威夷乃至美国的太平洋海岸。五月间,仅在中国金华一地集结的日军,就多于缅甸战场的日军人数的两倍……”为此,梅乐斯就拿着这篇评论去找史迪威,向他说明在中国东南沿海训练特务武装并进行游击战的重要性。史迪威听后无话可说,尽管心里仍然不满意梅乐斯和戴笠间的合作,但他已提不出反对的理由。于是,史迪威给马歇尔发去电报说:“如果按将军所言‘分而自之’的话,我们将无法获得戴笠将军的合作。戴笠是个极端保守和极端多疑的人,他决不会允许自己与梅乐斯之间再有个第三者……”马歇尔对史迪威一向信任,既然史迪威不同意“分而自之”,他也不再坚持。但马歇尔仍旧坚持把中美合作中的美方人员及梅乐斯,作为史迪威管辖下的一个海军组。不过,该海军组在中美合作中无须受史迪威和美国战略情报局的领导。这样,戴笠和梅乐斯拟定的合作协定很快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批准,也就有了中美之间在重庆签订合作协议的仪式。
但是,美国内部的争斗并没有结束。
缅甸战役失败后,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对日作战、美国援华物资的分配和国共合作等方面,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在蒋介石的施压下,罗斯福总统只得召回史迪威,其位置由魏德迈将军继任。魏德迈到中国后,对美国海军部与中国军统局的合作仍然成见很深。他对“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主任一职由中国人担任很不满,并坚持“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必须受他的指挥。当这要求遭到了梅乐斯和戴笠的反对后,魏德迈以辞职相威胁。美国参谋本部在协调无用的情况下,只得发布命令: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工作的美军人员,自梅乐斯以下均接受魏德迈指挥。对这样的命令梅乐斯表面上是无法抗拒的,但实际上仍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就没有把魏德迈放在眼里。魏德迈对此毫不犹豫地用釜底抽薪的办法进行报复,即严密控制空中航线,使美国海军每月提供给“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一百五十多吨物资,连半数都到不了中国。美国海军无奈之下只好自己组织飞机和车辆,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运输物资。但这也被魏德迈坚决地阻拦了。美国海军部愤怒之下,表示要用军舰先把给“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物资运到印度,再经雷多公路运往重庆。但要真正做到,实在不是件易事。美国海军部原准备调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工作人员为三千多人,因为得不到魏德迈的支持,有两千人左右滞留在印度,不能飞越驼峰。直到抗战结束,又由印度返回了美国。为了能得到美国陆军和空军的支持,美国海军部要梅乐斯整理了与中国军统局的合作成果,准备在国内外的报纸上发表,结果遭到了美国国内主持军方新闻发布机构的反对。梅乐斯知道此事后气得发抖,准备在重庆举行一次新闻记者招待会,揭露魏德迈和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上所做的不道德行为。此事,被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察觉,美国政府担心梅乐斯如此下去会损害美国利益和形象,就以梅乐斯神经错乱为由,派人把他押回了国内。
戴笠在这场美国内部竞相争夺与军统的角逐中,本来完全可以保持沉默,因为不管美国方面的结果如何,最后得利的还是他戴笠。但由于戴笠与梅乐斯事先已有了较好的私人关系,并有通过美国海军支持他出任中国海军的默契,所以不论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站在美国海军一边。据说,当时美国战略情报局杜诺万为了争得与军统局的合作,来中国找过戴笠。在酒会上,杜诺万离座举杯与戴笠走到一旁交锋了起来。杜诺万对戴笠说:“如果你在与美国海军部的合作中,阻碍了美国战略情报局特工人员在中国搜集情报,那么战略情报局将单独行动。”戴笠听后微微一笑说:“你一定要这样做的话,那我会杀死你们所有的人。”杜诺万也笑着回敬说:“你若杀死我手下一个人,我会杀死你一个将军来抵偿。”戴笠的脸上顿时没有了笑容,声音冷冷地说:“你不能这样与我说话。”杜诺万毫不犹豫地回话说:“我就是这样对你说话!”是否真有这场针锋相对的对话已不得而知,但不管怎么样通过这场美国内部的角逐,使更多的美国人知道了戴笠。
是的,戴笠成了最大的赢家。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后,戴笠下令把重庆磁器口的钟家山一带划为禁区。这禁区的范围大约有十多公里,包括渣滓洞、白公馆、梅园等地也均列入了禁区。禁区内先后建有能使一千多名美国特工人员生活的宿舍、办公楼、大礼堂、军火库和监狱等,整个“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人员在不长的时间里达到了六千多人。美国海军方面也按照戴笠所提出的要求和开具的清单,很快运来了中小吉普车二百多辆和十轮大卡车二千多辆。过后,又先后向军统局提供了可建一百五十六座气象台的器材设备,可供一千张病床使用的全套医疗设备和药品,调拨了九千余吨的特工器材和武器。这些全由美国海军无偿地赠送给军统局,这大大缓解了军统局因经费紧张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也有利于中美之间合作的全面展开。
戴笠完全明白,要想通过这种合作从美国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就要更多而又准确地获得日本军方的情报。为此,在他的策划下军统局在利用沦陷区潜伏的特工网络和一批汉奸的关系外,还在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等国家设立了工作站,通过美国提供的电台日夜侦收,搜集到了大量质量较高的日军情报。这些情报,通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很快转报到了美国海军部,对美军的作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九四四年八月,美军就是根据“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提供的情报,奇袭了日军的塞布基地,一举击毁了日军飞机七十多架和军舰十一艘,从而保证了顺利进驻菲律宾。同年十月,日军集中了一部分海空军,企图固守雷伊泰岛,待机夹攻美军。其中一路舰队,在穿越海峡时被“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侦悉。美军据此发动了突然袭击,整个舰队除一艘巡洋舰负伤脱逃外,共击沉航空母舰四艘,驱逐舰四艘,其它战舰二艘。此外,美国海军还利用“中美特种技术研究所”提供的情报,顺利地击沉日军大型军舰有二十多艘,所击沉的小型军舰和货运船只也就更多了。抗战结束前,美国海军部在一份总结性的材料中写道:“中美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简称)在中国沿海岸地区的侦察人员,在帮助美国潜艇对日本航运的攻击中也贡献很大。他们经常将日本船只的行动探查确实后,迅速报告给合作总部。美潜艇即根据此项情报,能按时出击,在预知地点将航行船只击沉。”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与美国打了几次海战后损失惨重,就把剩余的舰只隐蔽了起来,准备休整后再作最后的挣扎。美国海、空军联手欲将其消灭,可是多次侦察后就是找不到目标。后来还是军统局搞到了准确情报,原来日本把那些军舰伪装成了一个岛屿。美军轰炸机按照这情报,把那“岛屿”夷为平地。事后知道,此次轰炸共击毁日方大小舰只八十多艘,还有飞机二百多架。
为此事,美国总统罗斯福还专函,向中国表示感谢。
于是,就有了在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总统向参加会议的蒋介石提出,他想见戴笠。在美国人的眼中,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是无能和低效的,而戴笠的军统局以极高的工作效力,给美国在军事上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这不能不使美国人另眼相看。所以,美国总统想见戴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至于,当时蒋介石是如何答复罗斯福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戴笠至死也没能与罗斯福见上面。
不过,戴笠更多的心事是在利用美国人的钱和技术,来加速训练和发展自己的特务武装上。当时,在梅乐斯的努力下美国人帮戴笠开办了各类特种技术培训班二十多个。特别是对戴笠手下的五万多忠义救国军进行了全面的正规化训练,并全部配备了美国的武器。过后,戴笠继续在帮会和三教九流中招兵买马,利用美国人的训练方式和武器装备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特务武装。到抗战结束前,军统局的内外勤职业特务已有二十余万人,拥有的各类特务武装也接近二十万。据军统局的统计,在整个抗战期间戴笠用手中掌握的特务武装,共对日伪军突袭二千八百十四次,击毙敌方人员一万八千多人,击伤六千多人;炸毁火车机车四百九十多辆,火车车厢一千六百多节;摧毁汽车五百多辆,飞机七十多架。应该说,对这个结果蒋介石是满意的,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满意的结果,戴笠在事业上达到了他最得意的时期。
但戴笠绝不会想到,此时的蒋介石已对他有些不放心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