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在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期间被孙凤鸣枪击后,伤势虽重,但所中的三枪并非致命伤。南京中央医院将汪精卫左臂和左颊的子弹取出后,由于受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没能将胸脊柱骨旁的那颗子弹取出来。也正是这颗子弹不时发炎,它所产生的疼痛使汪精卫时常心神不安。汪精卫在遇刺后会见报社记者时说:“窃思本人生平并无私仇。而最近数年,承乏行政,正值内忧外患重重煎迫之际,虽殚心竭力,而艰难周折,外间何从得知?”由于内心闷压积聚太多,加上枪伤又久治不愈,汪精卫在考虑了多方因素后决计去欧洲疗养。去欧洲前,汪精卫辞去了行政院长和兼任的外交部长的职位。
汪精卫到欧洲不久,国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被解决后,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以前和蒋介石有很深恩怨的各路军阀,都以国家利益为重表示无条件支持蒋介石。就在“西安事变”提高了蒋介石在国内的威信后,汪精卫结束了在欧洲的疗养回到了国内。回国后。因为身体的原因,汪精卫没有在政府内任职。但汪精卫仍然是国民党最高决策机关的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在政治上还在蒋介石之上,对国民党的方针政策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不过,随着日本军队利用“芦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后,汪精卫又站到了政治舞台的前面。在国民党临时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蒋介石以加强军事为由要求修改党章,规定国民党设总裁和副总裁各一人。随后,大会选蒋介石为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就这样蒋介石名正言顺地取得了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但是,这并没有扭转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被动的局面,使蒋介石不得不铤而走险。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国民党军队突然炸开了黄河大堤。泛滥的黄河水没有淹死一个日军,却淹死了十多万中国老百姓,上百万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不久,国民党军队又在预定撤出长沙时误放火,烧死平民数万。汪精卫对这种建立在人民惨痛牺牲基础上的焦土抗战越来越不安,他觉得自己多次提出的“和平救国”的理念是正确的。当然,在国民党内部持“和平救国”观点的不止汪精卫一人,还有周佛海、顾祝同、梅式平、雄式辉、高宗武、胡适等人。他们组成了一个“低调俱乐部”,主张“和平救国”。汪精卫虽然不直接参加“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却是这个组织的灵魂,无形中形成了以汪精卫为中心的“和平运动”。
一九三八年十月初。日本军队想在武汉战役中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主力,但中国军队主动撤退,并且中国政府也迁都重庆,使日本政府想通过武力高压迅速解决中国问题的企图破产。日本非常不愿意打持久消耗战,持久战拖的越久对人口资源丰富的中国就越有利,日本就有可能在消耗战中被拖垮。此时,日本用在中国战场的兵力已增至二十四个师团,军费激增,财政困难,国内危机日渐困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内部要求“重新检讨对华政策”的呼声抬头。不久,日本政府近卫首相发表了第二次对华声明,一改过去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随即,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对华方针由“军事打击为主,和平谈判为辅”,改为“和平谈判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否认重庆国民政府改变为承认重庆国民政府。日本政府并且考虑作出一定的让步,和中国政府谈判以尽早结束战争。日本对华政策改变后,开始发出和谈的信号,这正好与汪精卫等人的“和平救国”论的看法不谋而合。此时,国民党内部对“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发生了重大分歧。但由于“主战”和正义联系在一起,“主和”不免要戴上投降卖国的帽子,所以国民政府内“主战”派还是占绝对多数。为此,汪精卫等“主和”派开始了自己独自的“和平工作”。不过,蒋介石在“主战”和“主和”之间持机会主义的态度,一方面高唱抗战到底的高调,另一方面对汪精卫等人的“和平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中日战争的结局留一条后路。蒋介石并没有制止和惩处参与“和平工作”的官员,使汪精卫的“和平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于是,汪精卫委托“低调俱乐部”的梅思平和高宗武等人,与日本私下接触谈判停战的条件。
这年的十月底,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日本科科长董道宁依照汪精卫的意思,通过私人关系与在上海的日本南满铁路驻京办事处主任西义显和同盟通讯社上海支局长松本重治等人进行接触,摸索与日本和谈的可能性。西义显和松本重治明白了懂道宁的意图后,劝董道宁直接到日本与军方人士会谈。于是,在松本重治的安排下,董道宁来到日本与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影佐祯昭大佐进行了会谈。由于董道宁是个小科长,虽然影佐祯昭并不清楚董道宁的背景是什么,但他可以肯定董道宁是在某个高层人士的指派下来日本秘密谈判的。影佐祯昭是日本国内的主和派,也是早期参与“和平工作”的惟独的一名军人。当董道宁向影佐祯昭询问,日本政府是否会改变近卫首相提出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政策时,影佐祯昭告诉说:“尽管军部中有很多人反对近卫首相发表的声明,但近卫首相的声明是事出有因的,不可能会简单地取消。其实日本国内希望和平的人也大有人在,非常愿意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期望中国也能够表示出具有和谈的诚意。”董道宁在了解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走向后,要影佐祯昭给蒋介石写信以示他这次来日本的收获。影佐祯昭认为他一个课长的身份给蒋介石写信不合适,而是给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老同学何应钦和张群分别写了信。影佐祯昭在信中写道:“董道宁此次来日本表示了中国的诚意,日本深为感谢。”
董道宁回国后,将影佐祯昭的信交给了上司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高宗武很快把此信交到了国民党宣传部长周佛海的手上,而后由周佛海分别将信转给了蒋介石和汪精卫。蒋介石知道这信的来龙去脉后,要高宗武通过西义显转达他向影佐祯昭的好意所表示的感谢。不久,周佛海向蒋介石进言派高宗武到上海进一步开展秘密外交。蒋介石同意高宗武到上海进行秘密外交,并从军委会秘密军费中每月支出六千元作为高宗武的活动经费。高宗武到上海活动了一段时间后,周佛海又背着蒋介石密派高宗武直接到日本会谈。
高宗武在松本重治的陪同下来到日本,到日本后他首先表示此次来日本并不是代表蒋介石来的,而是中国主和派的代表。在影佐祯昭的斡旋下,高宗武与日本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进行了会谈。会谈时,高宗武提出由汪精卫出马,从政府外部掀起“和平运动”的计划,希望日本方面为汪精卫的出马提供有利条件。日本方面同意,以“不要领土,不要赔款”的优惠条件,支持汪精卫出马进行“和平运动”。高宗武回国后,因未经蒋介石允许擅自去了日本,而且这次得到的结果对蒋介石也不利,所以只向周佛海报告了日本之行的情况。周佛海很快把高宗武提交的报告给了汪精卫,汪精卫对日本支持他出面进行“和平运动”很高兴。
不久,高宗武因肺病住院,周佛海改派军委会政略部主任秘书梅思平接替高宗武继续进行秘密谈判。梅思平与日本近卫首相的私人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共进行了五次谈判,初步确定日本政府除“不要领土,不要赔款”外还答应二年内撤军,以此支持汪精卫搞“和平运动”。当梅思平将日本方面的条件交给汪精卫后,汪精卫同意在此条件下出面主持“和平运动”。随后,汪精卫与周佛海和梅思平等人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和平运动”的具体计划,准备分五个阶段进行:一是汪精卫离开重庆在外宣布下野,并脱离国民政府。然后日本政府立即发表声明,提出不要领土、不要赔款和两年内撤军的条件,倡议与中国进行和谈;二是汪精卫以个人名义发出响应日本政府的和平倡议,建议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条件和平停战;三是云南等地的地方实力者通电响应汪精卫的和平号召,在云南等日本军队未占领的地区建立新的独立的政府;四是日本承认新政府并与新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同时,日军撤回长城以北,将日军占领区转交新政府;五是新政府统一全国,实现中日两国间的真和平。汪精卫明白要实现这个和平计划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得到云南政府主席龙云的支持。
为此,汪精卫派夫人陈壁君找到龙云进行秘密商谈。龙云本来就对蒋介石改变他的军队和调用云南的大量物资耿耿于怀,当明白了陈壁君的意思后即表示支持汪精卫建立新政府。有了龙云的许诺后,汪精卫派梅思平和高宗武等人为代表,与日本派出的代表影佐祯昭等人,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的重光堂进行了最后谈判,并签署了“重光堂协议”。当时,梅思平把“重光堂协议”抄写在丝绸上,而后缝在西装里带到了重庆。汪精卫见了“重光堂协议”后,犹豫了好长时间。后在周佛海等人的反复劝说下,最终下决心选择走“和平救国”的道路。
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八日,这天是汪精卫原定想离开重庆的时间,因为蒋介石外出不在重庆。可就在汪精卫准备动身时,蒋介石突然从桂林飞回了重庆。蒋介石的回返打乱了汪精卫的计划,以为事情已败露,他只好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其实,对汪精卫与日本人的频繁接触蒋介石已有所警觉,曾当面试探地询问过,而每次汪精卫总是支支吾吾的不作正面回答,这自然加重了蒋介石的疑虑。为了打消汪精卫亲自出马搞“和平运动”的妄想,蒋介石特意在国民党纪念周集会上,明确表明了要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但过了十天后,在蒋介石飞往陕西出席军事会议时,汪精卫见时机已到即以外出演讲为名,偕同夫人、女儿和秘书等人飞往昆明。
汪精卫到达昆明后,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率大小官员到机场迎接。当天晚上,汪精卫与龙云作了次非常恳切的谈话。谈话中,汪精卫把“和平运动”的计划向龙云交了底,龙云听后也满口表示赞同。第二天,汪精卫一行与随后而来的周佛海等人,登上龙云代为包租的专机离开了昆明,抵达当时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河内。
汪精卫搞“和平运动”由来已久,蒋介石不以为怪。但汪精卫竟然放弃国民政府副总裁的职位不辞而别,则是蒋介石和其他国民党要员做梦也不曾想到的。消息传来,莫不万分震惊,谁也猜不透汪精卫出走的真正原因。直到日本政府近卫首相发表第三次声明,并汪精卫发“艳电”通报响应之后,蒋介石等人才明白了汪精卫出走的真实意图。尽管蒋介石与汪精卫争权夺利多年,但国民政府副总裁出走投敌,这将给国民政府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对这点,蒋介石是非常清楚。为了挽回局面,蒋介石下令封锁消息,谎称汪精卫告假去河内治疗,并派汪精卫的好友陈布雷和外交部长前往河内劝其回国。同时,蒋介石暗地里则命令戴笠严密监视汪精卫一行,防止他们公开投敌。蒋介石要戴笠,既要达到监视和警告汪精卫及其追随者的目的,又不能让汪精卫抓到任何把柄,以致公然与老蒋决裂,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这无疑是项非常棘手的任务。
蒋介石找过戴笠的当天下午,戴笠悄悄地到了香港。
戴笠在对汪精卫出走河内的所有情报进行分析后,决定在严密监视汪精卫等人的同时,来个声东击西和杀一儆百的行动。他亲自出马打电话给汪精卫的追随者《华南日报》负责人林柏生,以及拥护汪精卫“和平运动”的香港中央通讯社社长肖同兹,指责他们不该发表支持汪精卫的文章,与重庆政府公开唱对台戏。与此同时,戴笠还派人上门扬言要烧毁《华南日报》社。但戴笠所做的并没有吓住林柏生,他继续在报上写文章攻击重庆政府。这可激怒了戴笠,他派人在林柏生回家的路上,将其打伤以示警告。过后,戴笠又把特务处上海区区长王天木约到香港,密商在上海尽快地派人杀一两个大汉奸,给企图投敌叛国者以威慑。
不久,按照戴笠和王天木的安排,伪维新政府的外交部长被击毙在上海的寓所里。也就在这时候,戴笠早先派到河内去的特务处天津站站长陈恭澍、临灃特训班副主任余乐醒和自己的贴身警卫王鲁翘等人,在监视汪精卫的工作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截获了一封汪精卫煽动龙云脱离国民政府,拥护其在西南成立伪政权的密函。原来,汪精卫逃到河内并发表了“艳电”后,实指望如周佛海等人以前所说,云南、四川和广东等拥有军队的实力人物会出来响应他的“艳电”,拥护他回西南成立一个与蒋介石抗衡的新政权,然后再进一步与日方谈“和平”之事。可是“艳电”发表了三个多月,云南、四川、广东均无动静。汪精卫有些耐不住了,冒险给龙云写了此封密函。密函中写道:“……弟蛰居河内,非有所谓,然寄人篱下,言论行动,不能取信于国人。若回到内地,则声势迥然不同。各方趋附,有其目标;国际视听,亦有所集,事半功倍。日本对弟,往来折冲,亦比较容易有效。此弟三个月前不敢求之先生,而今日始求之先生,未知先生能有以应之否?……如先生予以肯定,则弟决然前来;如先生予以否定,则弟亦不能不谋他去。盖日本一再迁延,已有迫不及待之势……”密函中,汪精卫投敌叛国之心昭然若揭,成了他当汉奸的铁证。
戴笠得此密函后,急将此密函亲呈给了蒋介石。
一九三九年一月初,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的临时会议上作出罢免汪精卫公职的决定,并剥夺其国民党党籍,动员全国报纸对汪精卫进行揭露,下令“严缉惩办汉奸”。此后,蒋介石密令戴笠立即拟订制裁汪精卫的行动计划,抓紧时间进行布置,一定要抢在汪精卫离开河内去南京组织伪政府之前把他除掉。戴笠在这之前虽然已成功地组织了多次暗杀行动,在布置行动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要完成对汪精卫的刺杀执行难度实大。首先,这是次国际行动,如何组织越境暗杀,这在戴笠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历来对殖民地的治安抓的很紧,连武器也禁止携带。再加上语言不通、地形不熟和风俗不懂,这就使行动人员办事很不方便。戴笠深知在这种环境下,只要在任何一个细节上稍有疏忽就可能招徕全盘大错。戴笠手下虽有不少国际情报人员,但是没有一个国际行动人员。况且过去在国内组织的暗杀行动,不但有大批军警宪人员进行配合,而且参加行动的人员大都是当地熟悉情况的“老地方”。另外,制裁汪精卫的行动必须要抢在他潜回南京之前,准备的时间实在仓促,难以周密筹划。汪精卫此时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是个国内外都有影响的著名政客,他的一举一动必然会受到法国和日本当局的密切注视。此外,汪精卫一生中与暗杀有着不解之缘,既暗杀过别人也被别人暗杀过,是从炸弹和子弹中滚爬过来的。以汪精卫的机警,他不可能不清楚蒋介石会采取何种方式来对待他。为此,戴笠从蒋介石那里回来后即与军令部二厅的郑介民,认真仔细地研究和拟定了此次行动的计划与具体方案。过后,戴笠率特务处甲室的毛万里等人直飞香港,在铜锣湾晚景楼一号公寓内设立了指挥中心,并在香港高街六号也设了联络站。该联络站里有两部电台,由戴笠指定报务人员日夜值班,不间断地与河内和重庆之间联系。
同年一月中旬,戴笠经化名取得护照后从香港乘飞机到了河内行动组所在的密点。
在召集余乐醒等行动组人员开了会后,单身一人去拜会了国民政府驻河内总领事许念曾。戴笠向许念曾说明了此次来的意图后,许念曾同意总领事馆作为刺杀汪精卫的临时指挥部和联络点。随后,行动组的人员带着电台驻进了领事馆。当天晚上,戴笠又秘密会见了一位姓徐的直属联络员。此人因在欧美留过学,与河内法国殖民当局的关系非常好,而且在当地华侨社会中也颇孚众望。戴笠过去交给他的任务是长期潜伏,发展关系,以为后用,平时只由戴笠单线联系。此时正是用人之时,戴笠要他全力配合行动组工作。为确保刺杀汪精卫行动的成功,戴笠指令特务处美国站购买了两支新制的左轮手枪。这种手枪的特点是射程远和杀伤力大,很适合在狙击行动时使用。这两支枪,由曾为法国空军作出过贡献的法国援华志愿大队联络官曹师昂,通过其法国的妻子带到了河内。
四天后,戴笠又回到了香港。
戴笠离开河内时,尽管再三提醒行动组的人员“做好必要的准备,千万不可轻举妄动”。但余乐醒等人在紧张而又难耐的等待中,还是采取了“软性行动”,就是想用毒药在不知不觉中把汪精卫毒死。那么怎么才能把有毒的食品送到汪精卫的住处去,成了余乐醒等人很费心事的难题。当时,汪精卫夫妇住在河内高朗街二十七号,与他们同住的只有仆人和几个亲戚。余乐醒明白,要收买汪精卫身边的仆人和亲戚是不可能的。为了寻找下手的机会,余乐醒要行动组的人进一步加强对汪精卫住周围的监视。不久,行动组的人发现高朗街上的一家面包店,几乎每天早上都派人给汪精卫家送面包,而且汪精卫每天早上也必用面包。于是,余乐醒让人买了几只面包进行注毒试验,没想到当毒液注入面包后很快就结成了黄豆般的小块。用有毒的面包,毒死汪精卫这方法显然不行。接着,余乐醒利用汪精卫所用的浴室水龙头漏水的机会,派人把一瓶有剧毒的气瓶放到了浴盆和墙角的夹空间,欲利用缓慢散发的毒气致汪精卫于死地。不料,汪精卫的一位侍从在检视浴室时发现了毒气瓶。当汪精卫得知此事后,认定是蒋介石派人干的,为此增加了防范的措施。就在余乐醒等人再次想法下手时,戴笠发来了密电:“着即对汪精卫予以严厉制裁,不得延误。”行动组收到密电后,当对原先制定的行刺方案确认无误后,决定在第二天的夜里突袭汪精卫住宅,并处死汪精卫。
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负责监视汪精卫住宅的行动人员报告说,汪精卫正在打理行装有全家逃离河内的迹象。过了约两个小时后,又报告说汪精卫一行坐了两辆黑色轿车往河内达莫桥方向驶去。余乐醒即令陈恭澍,带领行动人员驱车追赶。当陈恭澍开车追过达莫桥后,发现在前面不远的空地上停着两辆黑色轿车。由于不能靠的太近,加上当时阳光又相当耀眼,陈恭澍等人看不清哪辆车里坐着汪精卫。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那两辆黑色轿车迅速起动并朝原来来的方向疾驶而去。等陈恭澍调转车头再追时,那两辆黑色轿车已经没有踪影了。显然汪精卫已经对戴笠手下要采取的行动已有察觉,要不然不会出现刚停车又急促离去的情况。好在这时,监视汪精卫住宅的报来说两辆黑色轿车已回,汪精卫夫妇俩正在住宅外的草地上争吵着什么。可是当陈恭澍带人赶到时,汪精卫夫妇已回到了屋里。此后的整个白天,行动人员的眼睛再也没有离开过汪精卫的住宅。
到了夜晚十一时许,按照预先的方案,负责刺杀汪精卫的人员越墙后直奔汪在三楼上的卧室,其他人员在院内巡查和放哨,陈恭澍驾车在外围接应。当负责直接刺杀汪精卫的王鲁翘带人奔到三楼时,由于汪卧室的门非常结实怎么也踢不开,只得用板斧将门砸开。也许是砸门的声音惊动了楼下的佣人,或者是行动组的人员撞见了佣人,楼下一阵争吵后有了枪声。这枪声一响可急坏了王鲁翘,没待门完全砸开就从已有的窟窿里钻了进去。他用手电往房内一照,只见有个男人光着大腿颤动着身子躲在床底下。王鲁翘以为他就是汪精卫,便对其腰和背就是三枪。当他刚想转身时,发现床下还有个女人,以为是汪精卫的妻子陈壁君,便甩手又是三枪。当王鲁翘正准备上前验证时,因为先前的枪声已经惊动了周围的警察,远处已有了警车的呼叫声。王鲁翘等行动人员只得匆忙撤离,上了陈恭澍的接应车回到了驻地。回到驻地后,王鲁翘对陈恭澍说,凭他的枪法汪精卫夫妇必死无疑。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天亮后传回的消息是汪精卫夫妇没死,被枪弹击中的是汪精卫的秘书曾仲鸣和他的妻子方君壁。原来,曾仲鸣听说汪精卫的车被人追踪,就带着妻子来汪宅来探问。也许是为了宽慰汪精卫,曾仲鸣当晚与妻子留住了下来并住在了汪精卫的卧室,结果替汪精卫挨了子弹。后来,曾仲鸣死在了医院的手术台上,他妻子虽然胸部和手臂及大腿都中了子弹,但经医院抢救活了回来。曾仲鸣死后,汪精卫亲笔写了悼念曾仲鸣的文章《曾仲鸣先生行状》,接着又在《华南日报》上发表了《举一个例》的文章。汪精卫在此文中举例说明,与日本谋和并非自他开始,以蒋介石为首的的领导集团早已秘密进行了。《举一例文章》发表后,日本政府在分析了河内暗杀汪精卫事件的基础上,召开了由首相、陆相、海相、外相和藏相参加的“五相会议”,决定派影佐祯昭等人到河内营救汪精卫。不久,汪精卫在日本人的保护下,经海防乘船到达上海。
刺杀汪精卫的行动失败后,余乐醒和陈恭澍等人旋即离开河内经香港回到了重庆。戴笠听了全面汇报后,就到蒋介石处自请处分。蒋介石听了戴笠的叙述后,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好久后,他才对戴笠说:“事情虽然没有成功,但你们是尽了力的。汪精卫这次不该死,将来还是要上断头台的。”应该说,这次河内的刺汪行动调动了戴笠的全部智慧和行动经验,他大部分时间都坚守在香港的指挥中心里,甚至连春节也是在香港过的。为此行动的最终失败,对戴笠的心里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多年以后,戴笠在总结河内行动的教训时说:“……如果说要检讨当时的得失,那就是计划不周密,以致汪逆漏网,只打死了汪的副手曾仲鸣。当时,应该在达莫桥上把他打死。不在桥上打,而在晚上行动,已经失策。”
戴笠的话里虽然有着许多的遗憾,但他追杀汪精卫的心没有死。
一九三九年五月初,汪精卫一行抵达上海后即与原中统局的高级特务丁默邨和李士群为首的汉奸特工组织合流,使军统局在上海的组织和人员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和损失。在此情况下,戴笠非常清楚仅靠上海区域的外围组织实施对汪精卫的阻击是很难得手的。为此,戴笠决定另辟蹊径,派曾参加过“和平运动”的军统局特务戴星柄打入汪精卫的身边伺机下手。
戴星柄与戴笠是老乡,他接到戴笠的指令经香港到达了上海。尽管戴星柄利用原来的关系靠上了汪精卫,但由于河内的暗杀阴影仍在汪精卫的心里难以挥去,对身边的人时时严加提防。结果半年后,戴星柄的工作始终没有进展。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对不起戴笠,就以回广东策反粤系高级将领为名给汪精卫写了信后离开了上海。但戴笠决意要刺杀汪精卫,他派军统局书记长吴庚恕带了十多名行动人员,随戴星柄再次秘密地进了上海。按照戴笠的计划,如此次刺杀汪精卫的行动一时不能得手,可以先打击其他仅次于汪精卫的大汉奸。
于是,戴星柄和吴庚恕把目光盯在了上海特别市市长傅筱庵的身上。但因事先机密外露,戴星柄被丁默邨和李士群的手下逮捕。当丁、李清楚了戴星柄的身份后,想通过他与戴笠取得联系,目的是与军统局能暗中携手合作。戴星柄答应了丁、李的要求,并给戴笠写了信。不久,军统局来了复函,表示同意丁、李的提议。但复函运用了文字笔划上的粗细不同,另给了戴星柄秘密指示,要他伪装合作,寻找机会除掉丁、李,同时还要他抓紧落实除掉汪精卫的行动。但这秘密指示很快被破译,丁默邨和李士群得知后恼羞成怒,当即将此案密报给汪精卫。汪精卫本来就对戴笠和他的手下极为痛恨,立刻大笔一挥“立予枪决”。就这样,戴星柄成了刺杀汪精卫行动中第一个被对方处死的军统特务。
戴星柄的死,并没有使戴笠放松刺杀汪精卫的部署。他电令吴庚恕,要他继续活动,寻找时机刺汪。
吴庚恕在军统局里有很老的资格,因其骄横凶狠很受戴笠的器重。这次他来上海之前,曾向戴笠发誓不取汪精卫的首级不回重庆。戴星柄一死,他到处活动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在伪维新政府中当科员的同学陈承纶。因汪精卫在广州农运所任教官时与陈承纶有师生关系,吴庚恕便威逼陈承纶利用这关系去接近汪精卫,寻机在汪精卫的住宅或办公室里安放定时炸弹和放毒。陈承纶本来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根本就没有胆量去做谋害汪精卫之事,但面对吴庚恕的凶野蛮横又不敢拒绝。他经再三考虑后,觉得最妥当的办法就是让汪精卫直接来对付吴庚恕,自己好从中脱身。于是,陈承纶将此事的经过全向汪精卫作了密报,汪精卫即将此事批转给丁默邨和李士群。过后,丁、李俩人设计将吴庚恕抓获,没经任何审查就枪决了。
戴笠得知吴庚恕的死讯后曾伤心了好久,也更激起了他对汪精卫更强的报复心理。他让在河内刺汪行动中失手而被冷落的陈恭澍接任了军统局上海区区长,同时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北极冰箱公司,作为刺杀汪精卫行动的密点和联络站。通过北极冰箱公司经理陈三才的工作,收买了投靠汪精卫的原军统局特务诸亚鹏,由他出面在汪精卫乘车出入时开枪射杀。考虑到汪精卫所用的车辆是防弹保险汽车,戴笠还专门为此次行动配备了一支穿甲专用手枪,以作为阻击汪精卫的专车之用。这次行动方案仔细周密,不料就在行动之前军统内部有人出卖了情报,结果陈三才和诸亚鹏相继被捕。
多次刺杀汪精卫行动的失利,并没有动摇戴笠信心。经分析上几次失手的原因后,戴笠想挑选一位能接近汪精卫的武士或侠客,在与汪精卫见面时凭借功夫当场要汪的命。这样既能通过汪精卫处警卫人员的严密检查,又能在准备过程中减少暴露行迹的风险。经过军统局行动处的多方寻找,物色到了一位理想的人物。他叫黄逸光,其手腕力量极大,据说曾打死过老虎。黄逸光平时从事童子军活动,抗战前组织过徒步旅行团。抗战开始后从广东移居到南京,当时还任行政院院长的汪精卫接见过他,还在一起合过影。当戴笠派人向黄逸光布置任务时,汪精卫已“还都”南京。黄逸光就带着原来和汪精卫的合影,到伪政府里想见汪精卫。因多次破获军统局组织的刺杀汪精卫的案件,汪精卫更是对前来投靠的各种故旧亲朋严加分别和防范。所以,黄逸光仅凭当年一张发黄的照片便要求晋见,汪精卫是怎么也不能放心的,他要丁默邨和李士群派人对黄逸光的情况进行查证。果然,丁、李派手下的人对黄逸光临时开在中央饭店的房间秘密搜查后,从房间里搜出穿甲手枪一支及照相机一架,还有小型电台和密码本。旋即,黄逸光被逮捕,并从他的身上查出毒药一包。按戴笠的安排,当汪精卫同意见黄逸光,那么黄逸光就利用见面的时机用巨大的臂力将汪精卫掐死。完事后,万一黄逸光脱不了身,就用随身带的毒药自杀。汪精卫得知确切报告后,毫不迟疑地批示枪决。
黄光逸的死,使戴笠不得不承认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财物的刺汪行动是失败了。虽然戴笠对汪精卫仍然恨之入骨,但已很难拿出更好的计划来突破汪精卫的严密防范,为此决定将刺汪行动暂时搁放一边。
不过,汪精卫最终还是死在了戴笠的手上。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日本在东京召开大东亚会议,汪精卫参加了这次会议,并会见了首相东条英机。会谈结束时,汪精卫向东条英机提出了一个请求,要东条英机派几名医生去南京,为自己取出留在后背上的那颗子弹。东条英机答应了汪精卫的请求,派黑川利雄等人带着医疗器械来到了南京。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黑川利雄告诉汪精卫,他后背的那颗子弹已伤极骨头,但并没有大的危险还是不取出来为好。黑川利雄回国后,汪精卫仍旧不放心,他总觉得子弹留在体内就是个威胁。没过多久,汪精卫到南京日本陆军医院,坚持要医生取出背上的子弹。当年十二月底,南京日本陆军医院的后勤部长、中将医生铃木小荣亲自操刀,替汪精卫取出了背上的那颗子弹。但可能是手术伤及了中枢神经,汪精卫手术后双腿变得不听使唤,而且大小便失禁,使用任何药物全都无效。陈壁君见汪精卫病情加重十分着急,在西药没有用的情况下,她想到了用中医秘方救治。陈壁君托付亲朋好友,寻找民间中医。经多方辗转打听,终于在江苏无锡找到一位治骨伤疮毒的名医刘一贴。
刘一贴到南京给汪精卫仔细把脉检查后,发现汪精卫的创口已经平复,只是内侧发烫,并且脉象细促。于是,刘一贴开了两剂退火的药,接着从贴身的内衣袋里拿出一张膏药,在酒精灯上烤了一会后贴在了汪精卫的背上后去了旅店。第二天,汪精卫感到后背凉飕飕的,原有的疼痛减轻了一半。陈壁君见此暗自高兴,即派人给刘一贴送去了厚礼,并把他从旅店接回了医院给汪精卫复诊。刘一贴到医院后,重又检查了汪精卫背后的创口,面露喜色地告诉陈壁君说:“汪先生的创毒不重,只要再照原方服上两剂,等两个时辰后再贴一帖毒散膏,便可一劳永逸了。”刘一贴说着从小药箱里拿出膏药交给了陈壁君,交代了几句后便告辞回旅店去了。汪精卫以为那张毒散膏贴了之后便可消灾纳福,也就等不及过两个小时再贴的嘱咐,马上要陈壁君给他背上贴上。谁知这张膏药贴上不久,汪精卫就四肢抽抖,贴膏药的地方火烧般的难受,原来的疼痛加剧。
陈壁君见状慌了手脚,当她让人到旅店去找刘一贴时,刘一贴已离开旅店不知去向。三天后,陈壁君收到了刘一贴的一封信,白纸上写着四行字:厚礼不该收,既收亦不愁,平生药一贴,宜人不宜狗。陈壁君见此信后,大呼上当。可刘一贴的那帖膏药已将子弹的铅毒扩散入骨,汪精卫的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而且高烧不断。日本政府考虑到汪精卫病情的严重性,用飞机把汪精卫接到了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院,并很快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汪精卫的三节胸椎骨已严重变形,骨膜发炎溃烂。手术后,汪精卫的身体和头部全用石膏固定,此时的他已元气丧尽看上去形如僵尸。汪精卫自知来日不多,由他口授,陈壁君记录,留下了《最后之心情》的遗嘱。那时,美国的轰炸机已开始大规模轰炸名古屋,为躲避轰炸已奄奄一息的汪精卫连人带床被送到了阴暗寒冷的地下室。不久,汪精卫因地下室寒气侵袭加上又惊又吓病情急剧恶化而死。
汪精卫的死讯见报半个月后,戴笠在重庆秘密会见了刘一贴。
刘一贴的真名叫刘永好,爷辈手上就用祖传秘方闯荡江湖为民治病,到他的手上用祖传秘方治疗刀伤和枪伤已经很有名气了,再难治的伤只要他的一帖药膏就很快可以见效。时间久了,人们只叫他“刘一贴”,而忘了他的真名实姓。戴笠在这之前并不知道刘一贴,但他清楚陈壁君为了汪精卫的病情急找民间秘方的事。就在陈壁君手下的人找到刘一贴的第二天,戴笠手下的人也紧跟着上了门。刘一贴原本不了解到南京是给谁治病,经戴笠手下的人一点拨才恍然大悟。日本人在中国作的恶刘一贴心里清楚,汪精卫跟着日本人走他早就深恶痛绝。为此,戴笠手下的人只说了个开头,刘一贴就多次点头,再三说他已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过后,戴笠接到报告说刘一贴已按计划前去南京,接着又得到报告说下毒得手汪精卫必死无疑。对此,戴笠始终不动声色,他需要的是最后结果。当日本政府用飞机把汪精卫接走后,戴笠知道留给汪精卫的日子不多了,不过他仍然谨慎地等待着最后的消息。直到在第一时间里确认汪精卫已死在日本时,他才喜不自禁地把此事的经过报告给了蒋介石。
汪精卫的死了却了戴笠多年的一桩心事,他终于想到了刘一贴,为此也就有了在重庆秘密会见刘一贴的事。刘一贴因自小就在江湖上混,为此对酒有种很特别的感情。在重庆的那几天他心情特好也就每次都要多喝几杯,喝多了他哪里也不去就去茶楼。茶楼里人多,而刘一贴的话也多,话多了就慢慢地把汪精卫的事说了出来……重庆的茶楼本来就是三教九流的聚集之地,刘一贴说的事自然成了这些人品茶时多嘴的话题,加上报纸上这类文章的时不时的刊登,也就没有人怀疑汪精卫的死确与戴笠有关系的事实了。为此,当戴笠坠机而亡后,重庆茶楼里的人把这事与汪精卫的死联系在一起也就能理解了。但茶楼里也有脑子清楚的,他们把汪精卫死的时间和日本宣布投降的时间细算后,觉得这期间已混乱的伪政府不可能还会有人去暗杀戴笠,就算有这样的念头也办不了这样的事。从丁默邨和李士群手下人员后来写的材料看,丁、李是有过刺杀戴笠的计划,但要么只停留在纸上要么还没实施就已流产。
那么戴笠究竟是死在谁的手上呢?
这与戴笠组织的几起全国影响很大的暗杀事件有关。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