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第十九章 蕴韬养晦
硝烟散尽功显赫,威隆受命驻东德;著作甚丰论战术,严明治军传美名。
1945 年5 月9 日,红场的1000 门火炮齐鸣30 响,庆祝红军的胜利;法西斯德军的崩溃,5 月9 日也被宣布为苏联全民的节日——胜利日。
6 月24 日,苏联政府又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式。卫国战争期间,曾有200 多人担任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职务,66 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1 人获得两枚“金星”奖章,4 人成了苏联元帅。崔可夫作为这一群体中最杰出的代表,理所当然地参加了这一盛典。阅兵式结束后的第二天,苏联政府在大克里姆林宫为参加阅兵者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
在宴会上,与会者纷举酒杯庆贺红军战士和指挥员取得的辉煌胜利,并祭奠那些为争取胜利而牺牲的人。斯大林带着政府成员向各方面军首长、集团军司令员——祝酒。当举杯祝贺白俄罗斯第1 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索科洛夫斯基将军、崔可夫将军时,斯大林知道崔可夫的酒量惊人,便从崔可夫手中拿过小杯,对崔可夫说:您用这么秀气的小杯,哪能解渴!来,我给您换只大杯,我们碰一杯。崔可夫接过斯大林递过来的已斟满了酒的大杯子,与斯大林碰杯后,一饮而尽。宴会在欢快、隆重的气氛中一直进行到傍晚。崔可夫作为卫国战争中200 多名担任过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的杰出代表,为能参加如此隆重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宴会而感到自豪。
德国投降后,纳粹党及其分支机构被粉碎,原国家行政机关也全部停止了活动。苏、美、英、法四国在这块土地上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从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到地方基层的德国全部公共权力。
管制委员会由各占领区总司令组成,下设一个协调委员会作为辅助机构,执行管制委员会的决定,并监督其执行。1945 年6 月10 日,驻德苏占区的苏军部队统编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朱可夫任总司令,崔可夫任副总司令。11 月,索科洛夫斯基接任了朱可大的职务,崔可夫升任第一副总司令。
在此期间,崔可夫协助朱可夫、索科洛夫斯基担负下列任务:守卫苏占区边界,落实苏联军管局制定的各项措施,解除德境苏占区的德军武装,取缔一切纳粹党团和准军事组织,逮捕、审判和严惩战犯及纳粹骨干分子,没收克虏伯、法本、弗利克等垄断大企业资产,对一些大银行、保险公司、煤钢和动力基础工业企业实行国有化以及建立各州、县、乡的行政机构,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德国败降,其命运已掌握在苏、美、英、法四国手中,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因素,各国各有所谋,德国将被肢解的前景已日益明朗。1946 年12 月,美、英“双占区”正式成立,德国的分裂已露征兆。1948 年2 月,西方三大国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代表在伦敦会晤,法国同意把自己的占领区并入“双占区”而成立“三占区”。同年6 月通过伦敦议定书,决定建立独立的西德国家。
苏联政府对西方各国的这一举措,立即作出了反应。6 月18 日当晚,苏占区和西占区的全部客运列车及柏林至赫尔姆施泰特的公路交通都因“技术困难”而停驶。6 月19 日,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宣布各占领区之间的贸易将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来管理。6 月23 日,中止了柏林和西占区之间的各种铁路交通。8 月4 日,停止公路和水路交通。这样,西方三大国与西柏林的联系只能单靠三条空中走廊来维持。到1948 年底,柏林已正式分裂为各有立法、行政系统和货币制度的两个城市。柏林分裂后,杜鲁门政府虽然十分清楚苏联不会为柏林问题打仗,但借机喧嚷,似乎战争将一触即发,极力渲染紧张气氛,以促使国会通过扩军预算,并把西欧各国拉到自己一边,加速建立西德政府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这种形势下,苏联政府决定改变策略,从1949 年初开始,采取步骤解决柏林封锁问题,并大力开展世界和平的宣传运动,并就解除柏林封锁开始秘密谈判。
由于形势和策略的变化,为表明苏联缓解“柏林危机”的姿态,1949 年3 月,苏联政府决定:索科洛夫斯基调任苏联武装部第一副部长,崔可夫接任索科洛夫斯基的职务,由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第一副总司令升任总司令,兼任驻德军管局总指挥。
苏、美、英、法四国经过数度周旋,终于达成协议。
1949 年5 月5 日,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关于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限制的公报,宣布在5 月12 日结束“封锁”。5 月9 日,崔可夫颁布命令:取消自1948 年3 月1 日起施行的对柏林与西占区及德国东占区与西占区之间交通、运输、贸易的限制。命令主要有下列要求:
1.恢复行使有关柏林与德国西占区、德国东占区与西占区之间运输、交通与贸易的规定。
2.恢复柏林一马格德堡一赫姆斯特之间的铁路交通。
3.恢复柏林一杜肯多夫桥一赫姆斯特之间的汽车运输。
4.恢复行使有关美英法占领军的军事或非军事雇员在马林邦及、诺伐、未斯等管制站可以无须持通行证越过分界线,在其它管制站须持德境苏联军政府总部所发行之通行证的规章。
5.恢复德国苏占区与柏林之间的货物运输,并对一些物资实行免检。
6.载人及运货车辆可在规定的管制站穿过德境苏占区的分界线。
7.在柏林货币问题解决之前,仍可携带德国发行的银行马克、西德马克、外币以及其他货币通过分界线。
8.在规定的铁路线上,恢复柏林、苏占区及西部占领区之间的邮政寄送。
9.取消大柏林区内的区际警察哨所。
10. 改进柏林一赫姆斯特的服务站、加油站。
11. 发表技术性训令,保证对有关指令的监督执行。
5 月12 日零时,命令执行,历时一年的柏林危机顿时消解。但是,德国的分裂已成定局。崔可夫作为苏军驻德占领军集群总司令和军管局总指挥在制宪和选举,筹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9 月21 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成立。10 月7 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10 月10 日,威廉·皮克当选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
当天,崔可夫会见了临时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狄克曼、主席团全体人员及临时政府总理格罗提渥。狄克曼向崔可夫谈到人民议会成立的目的、经过和工作情况,以及人民议会通过的各项法律,希望人民议会的各项措施能获得苏联的支持。
崔可夫就德国人民委员会实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在柏林建立德意志临时政府的决定发表了声明,声明指出:苏联政府认为,建立分立波恩政府是对波茨但决定的重大违反,是在加深德国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政府决定支持德国人民委员会关于实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成立临时政府的决定,并把属于苏联军政府的行政职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
11 月6 日,崔可夫宣布成立德境管制委员会代替苏联军政府。苏联部长会议任命崔可夫上将任主席。11 日中午,崔可夫在会见格罗提渥、副总理乌布利希及各部长时,宣布将以前属于苏联军政府的行政权移交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撤销苏联军政府及其中央与地方机关,其职权移给德国的有关部门及其它德国权力机构。明确规定了新成立的苏联管制委员会的任务:
“苏联管制委员会的任务在于监督波茨但协定及四国间关于德国其它联合决议的执行……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可以根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宪法,自由行使职权,只要这种活动不违反波茨但及四国联合决议所引起的义务。
苏联管制委员会保留监督的职权:即监督临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不得违反四国关于肃清德**国主义、关于德国民主化、关于德国赔偿义务的决议,以及关于囱德国机关获取所需情报之权利的决议。”崔可夫就任苏联驻德军队总司令和管制委员会主席期间,由于采取了比较机动灵活的外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西方关系,解除了柏林封锁。
但是,苏联政府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影响甚深,制约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人民的不满。1953 年3 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去世,布尔加宁元帅任国防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朱可夫元帅任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各大军区的将领也相继调任。5 月28 日,苏联取消了对德管制委员会,并把苏军指挥部与占领区的其它职能部门严格分开,崔可夫的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的职位相应地被解除,调任基辅军区司令员,他的驻德军队集群司令一职由原基辅军区司令格列奇科接任。
崔可夫就任基辅军区司令员期间,在改善部队的日常生活、训练条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修复和新建了许多军营、野营、车场、靶场、机场、坦克教练场等设施。他十分注意研究和总结战争经验,并结合部队不断装备新式军事技术装备的情况,将这些经验运用于部队和司令部的训练实践。身经百战的崔可夫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训练、演习中,从不囿于现成的战术,不死搬教条,总是依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他善于设置各种复杂情况,经常采用一些出人意料的训练方法,着重培养指挥员的应变能力。
有时候,他在听取某个指挥员的汇报时,会突然打断对方的话,问:“你中了弹、负了重伤,现在由你的代理人负责指挥。”新指定的代理人遭此突然袭击,常常是张皇失措,但轮到下一次检查时,情况则完全变样了。崔可夫还善于设置意外情况,诸如桥梁被“破坏”、指挥所遭敌航空兵“轰炸”、道路被“封锁”、与上级指挥机关失去联系等。由于训练时基于实战考虑,付划周全,基辅军区诸部队的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由于崔可夫的卓越战功和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他在苏联军队和政府中的声望也日益增高。1952 年,在苏共十九大上,他当选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55 年,晋升元帅军衔。1960 年4 月,调入国防部,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7 月,兼任苏联民防司令。
1961 年,在苏共二十二大上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成为苏联武装力量的中坚人物。
就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苏联民防司令期间,崔可夫针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最发达国家用导弹、核武器装备军队等新形势,他主张质量建军,大举更新陆军装备,使陆军装备了大量先进的战术导弹、战役战术导弹、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使陆军实现了全部摩托化,为苏联谋得与美国的核均势,抗衡北约立下殊功。
为了适应新的作战条件,崔可夫还对陆军的组织体制、在战役战斗中的使用方法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作了大量变动,使各兵团、部队的战斗力、突击威力、火力、机动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赫鲁晓夫上台后,崔可夫受到赏识,成为赫鲁晓夫的得力帮手。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赫鲁晓夫采取退却策略,使苏联军方中的许多持强硬立场的人十分不满。为了抑制军方的不满,赫鲁晓夫指派自己信任的苏联陆军司令崔可夫元帅,去提醒武装部队,党有监督和指挥军队的权力。崔可夫引用了列宁和斯大林在1920 年苏波战争中的一次谈话,斯大林当时诉苦说,“我们的外交有时把我们通过军事胜利所得的成果破坏得很厉害。”列宁反驳说:
“我们的外交是听从中央委员会的,它决不会破坏我们的胜利。”崔可夫暗示那些觉得在古巴事件的后果上“受骗”、“持正确态度和正确意见”的人是在抗拒党的领导,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崔可夫围绕战时保障居民不受大规模杀伤、提高国民经济部门战时工作的稳定性、消除敌人使用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后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苏联的民防工程等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1972 年开始,崔可夫改任国防部总监小组总监。国防部总监小组是1958 年经苏联部长会议批准成立的,它的成员是苏军中具有丰富领导经验和政治工作经验的高级军官和武装力量中的其他权威专家,每一个总监小组的成员均需苏联国防部长个别推荐。该小组是苏联国防部长领导的为完成与加强战备、完成与武装力量的建设和发展有关的某些任务而设立的。崔可夫担任总监期间,虽然已是72 岁高龄,仍然参加军事理论问题研究,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卫国战争的经验,大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和实兵演习的经验,分析和评论军事理论、军事政治、军事历史、军事技术等方面的著作和教科书,向苏联国防部和各勤务部门首长提建议等。他还担任过军事出版机构编委会委员,做过许多次关于军事学术和军事建设问题的报告和演讲,并在对人民进行军事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多年来,崔可夫勤于笔耕,著述甚丰。他以自己丰富的经历撰写了10余部著作:《在战火中锤炼青春》忆及了他的童年和自己怎样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儿子成长为一名红军优秀指挥员的历程;《在华使命》回忆了他1926年作为苏联外交信使,1927 年作为军事顾问,1929 年作为远东特别军司令部工作人员,以及1940 年作为苏联驻华武官和担任蒋介石的军事总顾问,前后四次来华活动的情况。
崔可夫对自己参加的历次战役也作了叙述和总结,撰写了《集体英雄主义的集团军》、《斯大林格勒:经验与教训》、《战火中的180 天》、《空前的功绩》、《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斯大林格勒近卫军西进》、《在乌克兰的战斗》、《本世纪之战》等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他在各个阶段的经历,总结阐明了他的军事思想和战役战术理论。例如,《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围绕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经历,比较全面翔实地记录了他的战斗历程。《斯大林格勒近卫军西进》详细地阐述了他所领导的集团军处在主要作战方向上,与其它友邻部队密切协同,夺取马格努舍夫登陆场,鏖战维斯瓦河、奥得河,直捣法西斯老巢柏林,最后夺取辉煌胜利的历程。《在乌克兰的战斗》一书则以翔实材料记载了近卫第8 集团军强渡北顿涅茨河、激战扎波罗热、夺取尼科波尔、解放敖德萨的曲折历程。《本世纪之战》则以较多的笔墨,总结了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教训,读来亲切感人。崔可夫的上述著作资料翔实,战例丰富,是研究、总结集团军战役战术理论和经验的重要著作。
崔可夫在战役战术方面有颇深的造诣。崔可夫认为,一支部队要想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夺取战斗的胜利,除了需要有兵力、兵器的物质保障外,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战术。在戎马生涯中,崔可夫从担任指挥员的第一天起,就严格要求他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必须与前沿的战士在一起,要让战士们感觉到,他们不是孤立的,各级指挥员与他们一起战斗在同一条战壕、同一个掩体、同一个射孔。崔可夫对政治工作十分重视,他认为,集团军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的核心,每个连必须有一个坚强的党小组。第62集团军有来自全国各边区、各州的9000 余名**员,其中区委、州委和市委书记、部门主任和指挥者、集体农庄和工厂的书记以及其他党务工作者,就有500 多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基里洛夫和克鲁格洛夫、俄罗斯联邦国营农场副人民委员斯图波夫等也在第62 集团军的政治部门工作。**员、共青团员是战斗中的中坚力量。在第62 集团军中,**员和共青团员只有一种特权,那就是冲锋在前。为了表彰和纪念共青团员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斗中的杰出贡献,战争尚未结束,崔可夫就请求斯大林格勒市委、市执委,在斯大林格勒重建后,把最美丽的大街命名为共青团大街。针对巷战的分散性特点,崔可夫认为,党政工作者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从营、团转移到连、强击队,在传达党的重要决议和首长命令时,必须雷厉风行。
灵活战术是战役战斗的灵魂,是取胜的法宝。崔可夫认为,实施周密细致的侦察是取得一场战斗胜利的重要保证,进攻需要侦察,防御也需要侦察,准确及时的情报对于部队组织起有力的防御起很大作用,只有获得及时、准确的情报,才能适时采取对策,先发制人实施隐蔽的机动,达成作战的突然性,是夺取胜利的重要途径。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第62 集团军被挤压在十分狭小的地域,实施机动十分危险,崔可夫仍然利用夜幕或烟幕的掩护实施隐蔽的机动,使苏军总是能在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有效的防御,遏阻敌人。高度的创造性,不囿于现有的战术,针对具体战斗环境,采用不同的战术,是一名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历次战斗中,崔可夫强调:
攻防必须为一体,在防御中,实施单一的消极固守,只会使部队遭受更大的损失。在他刚刚投入斯大林格勒战斗时,他就写信给东南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建议部队“不要限于消极防御,而要抓住每一个有利时机转入反攻,实施反突击”。在阿克赛河防御中,他曾成功地实施反突击,将敌人赶过阿克赛河,恢复了防御态势,迟滞了敌人,为苏军组织起更有力的防御赢得了时间。市区战斗有其独特的特点,各部队应针对不同的作战目的、地形、敌情等,组织人数不多、行动灵活、突击性强的强击队。战后,崔可夫就强击队兵种的编成、人员的数量、武器种类的配备、战术运用等问题作了详尽的研究,并总结了野战地域作战中将战斗侦察直接演化为大规模进攻和把强击队战术扩大到大规模夜战的经验。炮兵是战争之神,是战争的上帝。崔可夫对炮兵的运用有颇深的研究,长期的战斗经验不断丰富了他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他主张,不同口径的火炮应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因此,在运用各种火炮时,必须采用不同形式的指挥方式,或分散、或集中。开展广泛的狙击手运动,是扰乱敌人的有效途径。崔可夫曾直接参与领导过狙击手运动,制定了各种措施。他曾亲自会见过许多著名的狙击手,经常与他们交谈,并尽其所能帮助他们。后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狙击手扎伊采夫、梅德韦杰夫、库利科夫等人就经常受到崔可夫的召见。崔可夫本人对狙击手们射击、隐蔽的特点十分了解,他能很快辨认出哪些人是有经验的,哪些是新手,哪些是胆小鬼,哪些是执拗、果敢的敌人,他本人就亲自做过狙击手,率领狙击群成功地狙击了德国的“超级狙击手”。
崔可夫除对步兵狙击手尤为关注外,对炮兵狙击手、迫击炮狙击手以及反坦克狙击手也十分重视,他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狙击手。舒克林曾以自己准确的射击驰名苏军;别兹季德科的迫击炮“能穿过烟囱击中敌人”。反坦克神炮手普罗托季亚科诺夫则使敌军坦克闻风丧胆。
崔可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所走过的战斗历程使他赢得了许多荣誉。原苏联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在谈及崔可夫时评述说:“他的意志和坚定性也是堪为表率的。”什捷缅科曾两度与崔可夫共事,做过崔可夫的第一副手和参谋长,第一次是崔可夫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的时候;第二次是崔可夫担任苏军陆军总司令。因此,什捷缅科对崔可夫有很深的了解,他认为,崔可夫具有充沛旺盛的精力,“他能同时干几件工作,能不分昼夜地干,必要时几天几夜不睡,直到工作结束。”战斗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崔可夫曾同时出色地指挥了对波兹南的进攻和扩大奥得河的登陆场。波兹南距奥得河整整160 公里,他总是及时地出现在战斗紧张的地段。
崔可夫在处理一切问题的时候都坚持原则。执行命令的时候,他总是按自己认为正确的和必要的去做,并且坚持自己的立场。有时总参谋部不支持他的意见,他也坚持要让总参谋部知道他的不同意见,而且坚持应按他的意见办,从不顾虑是否会引起总参谋部的不快。
作为一名出色的战术家,崔可夫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于许多具体的问题,他常常是一语破的。他的知识面广,在与空军人员一起研究空军后勤方面的问题时,他频频发问,专业人员都常被问住而发窘。他与坦克兵的交谈甚至令什捷缅科这位曾当过坦克部队将领的人,也不得不惊叹他对坦克兵的深入了解。
崔可夫勇敢且有独创精神,善于抓住事情的关键,进行合理的冒险。在戎马一生中,他打的每一仗都有独创性。由战斗侦察直接发展为大规模进攻、由强击队的夜间袭扰直接发展为夜间的大规模袭击是他用兵的最具创意的佳作。他不作教条、条令的俘虏,擅长根据作战的目的、任务、兵力兵器的敌我对比情况、地形、时间、气候及士气、装备补给等情况,作出切合实际的决策,灵活制敌。
但崔可夫并非常胜将军,在苏芬战争中,他曾败在芬军的手下;在外交舞台上,他也无甚建树。他四度出使中国,秉承政府的意志,对中国**有许多的误解。他是一个军事家,但不是一个外交家。9 枚列宁勋章、1 枚十月革命勋章、4 枚红旗勋章、3 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 枚红垦勋章以及无数枚其他奖章和外国勋章,将他永远地载入军事家的行列。
1982年3月18日,崔可夫逝世,享年82岁。
正是:历经战火多磨炼,出生入死屡立功;灵活战术垂青史,多次受勋获殊荣。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