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 > 第八章 大汗之死

  第八章 大汗之死

  丘处机西游

  成吉思汗西征前,忽阑的一席话让成吉思汗作出重大决定,一旦不测,将由窝阔台来继承他的基业。西征路上,成吉思汗叹息声声,他对人说:“毕竟是凡人,终有一死啊!”

  这是每个凡俗夫子在暮年都会考虑的问题,尤其是英雄人物。对死亡的恐惧和对长生的渴望在英雄人物身上显得更为突出,成吉思汗自然也不例外。他叹息时,一个叫刘仲禄的亲信马上为他排忧解难。刘仲禄说,中原有个叫丘处机的道长,已经三百多岁,仍然如六十岁一般,可见他有养颜长生之术,不如把他找来,让他命令时光倒流。

  成吉思汗没有文化,或者说他不知道中原文化中还有这种神奇的文化,心花怒放,马上命令刘仲禄手持天下通行证金虎符去中原请丘处机。

  刘仲禄根本不了解丘处机,因为丘处机根本没有三百岁,他生于1148年,1219年时不过七十二岁。丘处机是山东蓬莱人,二十岁入山跟随王嘉学道。这个王嘉就是金庸小说中的王重阳,他是个有创新力的道士,将儒教的忠孝、佛教的戒律和道教的丹鼎熔于一炉,创建全真教。自此后,全真教成为道教中最鼎盛的一派,门下弟子七人,金庸称他们为全真七子,这其中就有丘处机。丘处机有一种诡异的天赋,十几年时间里就把自己锻造成一个超凡脱俗的全真教真人。金国皇帝知道他后,派人来请他去讲道,他拒绝。南宋的皇帝知道他后,也派人来请,他仍然拒绝,理由是,他是世外之人,不想涉入世俗。

  刘仲禄带着成吉思汗的诏书来请他,他动心了。成吉思汗的诏书大气磅礴,字里行间透着一代天骄的霸气。大概是成吉思汗的想法、耶律楚材的手笔感动了他。这封诏书大致是说:虽然我天下无敌,把无数人都踩在脚下,可我在你们中原人眼中仍是野蛮人,我也知道这点,所以特别希望中原文化能塑造我,如果老先生您不以沙漠悠远为念,到我成吉思汗的帐下,我不仅希望能从您那里得到长生之术,还希望能得到您的文化育人和辅佐。

  丘处机被这封激情澎湃的信所打动,又看到刘仲禄汗水淋漓、言辞恳切,再看到天下生灵涂炭,全是成吉思汗造的孽,所以希望能用毕生所学,劝说成吉思汗停止杀戮,用慈悲治天下,于是他带领十八名道士跟随刘仲禄欣然上路。

  1220年春,丘处机和刘仲禄来到金中都,他受到蒙古人的热情招待。可当他听说成吉思汗已西征时,不禁表示出遗憾来。

  他问刘仲禄:“你不是说成吉思汗在大蒙古国和西辽边界等我们吗?”

  刘仲禄回答:“成吉思汗已经开始对花剌子模用兵,咱们要快点赶上。”

  丘处机大摇其头,如拨浪鼓。他说:“我已经七十二岁,老胳膊老腿,哪里能如此长途跋涉,还是等成吉思汗回来再说吧!”

  刘仲禄好不容易把他请出山,哪里会轻易放过他,急忙快马加鞭把自己的信和丘处机给成吉思汗的信送到成吉思汗处。

  丘处机的信大意是说,我年纪太大,根本不适合远行。即使我能远行,荣幸见到您,可您正在打仗,我对战争一窍不通,我所能做的只是以道德之心劝人戒欲,这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事,所以去和不去,效果一样。

  成吉思汗较真起来,让耶律楚材回信丘处机,希望丘处机能效仿释迦牟尼东行、老子西行的故事,务必前来。来的目的当然不是指导他作战,而是文化育人。

  丘处机收到成吉思汗的诏书时,已是一年后的1221年二月了。看到成吉思汗的信,他无可奈何,只好跟随刘仲禄上路。

  今天北京白云观中有石刻“长春真人西游路线”图,该图即是丘处机万里跋涉去见成吉思汗的地图。我们从这张地图中可以看见路途之遥远,想见路途之艰辛。

  1221年二月,丘处机从宣德出发,过野狐岭,四月一日,丘处机抵达成吉思汗大本营克鲁伦河,在家坐镇的帖木格请求丘处机向他传授长生之术。丘处机笑说:“你浑身杀气,需斋戒十五日,我才可和你说。”帖木格很听话地斋戒半个月,可约定之日,天降大雪,帖木格必须要出去巡视牲畜,只好作罢。巡视回来后,帖木格突然开窍说:“成吉思汗遣使者不远万里邀请您,是想第一时间听到您的长生之术,我怎敢抢先,您还是上路吧。”

  1221年四月十七日,帖木格献给丘处机牛马百数、大车十乘,派兵一千送丘处机上路。丘处机一行沿克鲁伦河西上,过图拉河、鄂尔浑河,来到成吉思汗在乃蛮的斡耳朵。此时,斡耳朵有很多妃子在等他们的男人成吉思汗凯旋,丘处机眼见这群争奇斗艳的妃子们,大为惊叹。他大概从未想过,成吉思汗这个野蛮人会有这么多美女。

  从斡耳朵离开前,刘仲禄挑选了一百名处女准备西行。丘处机很不愿意,他说:“我乃山人,怎么可以和一群女子同行?”

  刘仲禄吃了一惊,很为自己的冒失感到羞愧。不过他还是偷偷把一百名处女带上了,只不过走在后面,没有在丘处机眼前晃来晃去。

  十天后,丘处机一行抵达镇海城(今蒙古国科布多城东南)。此时是1221年六月份,丘处机实在不想继续西行,喘息不停地请求镇海城城主镇海:“我远行千里到达此处,鞋子都穿坏了好几双。沙漠中看不见耕稼,来到这里见秋稼已熟,十分欢喜。我想在这里过冬,恭候成吉思汗归来,可否?”

  镇海委婉地拒绝道:“成吉思汗已向沿途发布命令,凡遇真人路过,不得延误其行程,这是成吉思汗迫切想见真人。如果您留在这里,那就是让我犯罪。我愿意跟真人同行,照顾真人如照顾我老爹一样孝敬。”

  丘处机还能说什么,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只能上路。他们一行过金山,进入今新疆境内,循天山北道西进,沿着察合台和窝阔台开辟的道路吃力前进,依次渡过伊犁河、垂河、锡尔河。1221年十一月十八,丘处机抵达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罕。

  成吉思汗当时正进逼申河,军事问题比长生不老这个生理问题重要,所以命丘处机在撒马尔罕等他。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中旬,他才想起丘处机,于是命人把丘处机送到其行在。四月五日,丘处机抵达成吉思汗在八鲁湾的临时住所,经历了两年多的艰苦奔波,终于和成吉思汗见面了。

  虽然丘处机在来见成吉思汗的路上,有几次想撂挑子,可成吉思汗仍极度欢喜丘处机的到来,因为:“金国和南宋都请过您,您置之不理,而现在却来见我,我很高兴啊!”

  丘处机内心翻滚,这一路可谓吃尽苦头,大雪纷飞,能把人冻成冰棍,高原反应,让人半死不活。进入花剌子模境内后,到处可见尸骨,俨然地狱。但丘处机是世外高人,拥有一片不抱怨的世界,而且道家讲既来之则安之,旅途劳累已成烟云。况且,让所有人快乐是道家的追求,他露出不卑不亢的笑容,不露痕迹地拍成吉思汗马屁道:“贫道奉诏而来见陛下,这是天意。”

  成吉思汗闻言大悦,命赐坐给丘处机。他开始认真打量这位三百多岁的人,骨瘦如柴,估计是万里跋涉的缘故,精神矍铄,真不像三百岁。打量完毕,他迫不及待地问道:“您远道而来,带着长生之药吗?”

  一千多年前,魏国梁惠王问千里而来的孟子:“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回答:“王何必谈利,有仁义就够了。”

  这是避实就虚,丘处机现在也玩这个:“可汗为何要长生不老之药?世上根本就没有这种药,只有延年益寿之方。”

  对丘处机的回答,成吉思汗无疑大为失望。他从万里之外把眼前这个三百岁的老头召来,仅仅是想得到长生不老药,可他得到的却是这样一句扫兴的话。但他对丘处机的坦诚印象深刻,所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考验一个人的气量,有个最简捷的途径,就是让他的希望破灭。如果他依然心平气和,就说明他是个品格崇高、宽宏大度,并且有绝对自制力的人。成吉思汗就是这样一个人,表面看,他是半个野蛮人,实际上他已具备贵族的气派。

  在这之后,他更加尊敬丘处机。他问镇海:“我该怎么称呼这位世外高人呢?”

  镇海回答:“有人称他为真人,有人尊称他为师傅,还有人称他为活神仙。”

  成吉思汗点头说:“以后,咱们就叫他神仙吧。”

  神仙丘处机和成吉思汗在烈日炎炎的四月,结下深厚的友谊。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讲《道德经》《南华真经》,讲他所知道的一切哲学问题,成吉思汗虽然不懂,可听起来一本正经,很有乖学生的模样。不过,这种交流是短暂的,因为成吉思汗正准备追击札兰丁,所以让丘处机先回撒马尔罕,他说:“等我扫平花剌子模最后的反抗力量,回到撒马尔罕,我们再秉烛夜谈。”

  1222年八月,成吉思汗回到撒马尔罕,他和丘处机密切交流,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哲学命题。

  成吉思汗问:“如何统一天下?”

  丘处机回答:“不滥杀一人。”

  问:“如何治理天下?”

  答:“敬天爱民为本。”

  问:“如何长生?”

  答:“清心寡欲为要。”

  成吉思汗深以为然,说:“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春节前夕,冬雷阵阵,成吉思汗极不安地向丘处机询问。丘处机回答:“雷,天威也。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我听说您的国境内不孝者很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

  成吉思汗默然,说到不孝,他有个儿子完全有资格被雷劈。这个儿子就是术赤,自攻陷玉龙杰赤后,术赤就在花剌子模西边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再也没有回到成吉思汗身边。他不明白,这个儿子到底怎么了,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出身而自我沉沦,破罐子破摔,连老爹都不要了吗?

  一想到这里,他坚定地点头说:“神仙说得对,那些不孝的人就该用天威震他!”

  丘处机笑了笑,来之前,他曾在河北境内写过一首诗:我之帝所临河上,欲罢干戈致太平。这是他来的目的,他希望用毕生所学所悟劝谏成吉思汗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使天下太平。

  可是,他和成吉思汗接触时间越长,越觉得这是个幻梦。眼前这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仍然有着充沛的精力和莫名其妙的征服情绪。丘处机的感觉是,他要永远征服下去,直到世界的尽头,只有一种情况会让他停住战马,那就是死神把他带走。

  然而,丘处机又注意到,纵然这位世界征服者离开人间,他灌输给后代的“永恒征服”的思想也会如幽灵一样附着在大蒙古国的身上,渗入骨髓,大蒙古国的征战杀伐不会因成吉思汗的离开人间而销声匿迹,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丘处机,这位集儒家“以和为贵”、道家“不奢杀”和佛家“慈悲为怀”的终极思想家,面对把征战杀伐当成毕生使命的成吉思汗,一筹莫展。

  1222年初冬,丘处机请求成吉思汗放他回中原,他转弯抹角地说:“我是个道士,喜欢静处行坐,如今总和军队在一起,精神不爽,所以还是离开为好。”

  成吉思汗似乎听出了丘处机厌恶战争的言外之意,他也明白,自己不可能被丘处机塑造,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可以塑造他,那就是代表长生天的他本人。他痛快地答应了丘处机的请求,不过当时天气恶劣,路途艰难,所以他请丘处机推迟行期,并且柔和地接受了丘处机转弯抹角的劝谏。他说:“我也准备东归,等四处扫荡的军队归来,我们一起走吧!”

  丘处机对这回答异常高兴,几乎忘乎所以。于是两人在撒马尔罕过冬,1223年正月,成吉思汗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当他正在追击一只受伤的野猪时,一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那头受伤的野猪马上转身盯着他,张开血盆大口怪叫,震动山林。成吉思汗当时危险万分,如果野猪向他扑来,他必死无疑。但那头野猪只是叫了几声,继而呆呆地看了他一会儿,在随即赶来的护卫的吆喝下,扭头跑进密林。

  成吉思汗回到营帐,惊魂甫定,丘处机马上站出来说:“天道好生。您现在年寿已高,应该少打猎。此次坠马,天戒也;野猪不敢攻击您,天护也。”

  丘处机的话有理有据,使人不得不听。不过成吉思汗的应答也很巧妙,他首先感激丘处机的好意,接着就说骑马行猎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不能说改就改。

  虽然这样说,但至少有半年时间,成吉思汗再没有狩猎。也许,他真的认为丘处机说的话很对,也许,他只是用这种方式安慰丘处机的心。

  1223年三月,丘处机实在等不了成吉思汗,再次请求回中国。成吉思汗欣然应允,临行前,成吉思汗问他:“您在中原的弟子多吗?”丘处机自豪地回答:“甚众。”

  成吉思汗对身边的官员说:“神仙所有的门人都免除赋税。”

  丘处机感激不已,成吉思汗还有厚礼:派骑兵一千人护送丘处机回中原,改当时的中都北京城内的天长观为长春宫,又下令建造白云观,将长春宫和白云观合而为一,总称白云观。

  蒙古人还未正式进北京城,就已经在北京城留下了思想的痕迹。

  丘处机返程后,成吉思汗多次派人问候他,最有名的当属一封1223年十一月十五,成吉思汗写给丘处机的信,可谓无微不至,深情款款。

  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别来至夏日,路上炎热艰难来,沿路好底铺马得骑来么?路里饮食广多不少来么?你到宣德州等处,官员好觑你来么?下头百姓得来么?你身起心里好么?我这里常思量着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癸未年十一月十五日。(摘自《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1227年,丘处机驾鹤西去,同年,成吉思汗病逝。两位好友在天国,是否还能畅谈无阻,可以想见。

  成吉思汗不远万里派兵请思想家丘处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但不是唯一。东晋时期,前秦帝国皇帝苻坚为了迎接高僧鸠摩罗什东来,专为他发兵七万征服龟兹国,由此得到罗什大师。为了争取东晋帝国的道安法师,苻坚用兵十万,进攻道安法师的居住地襄阳,硬把他掳去。

  然而,成吉思汗比苻坚更高尚,因为他请丘处机原本是为了长生不老药,可丘处机让他失望后,他没有动怒,反而更加尊敬丘处机。人的高尚、伟大,往往就是在这种时候展现出来的。

  万里长征

  丘处机走后不久,成吉思汗宣称班师。民间传说,他老婆孛儿帖写信给他:老鹰已营巢于大树之巅,若老鹰长久淹留远方,难保贱雀不会飞来食巢中卵或雏鹰也。

  成吉思汗看到这封信,明白了孛儿帖背后的意思。他西征时,带着美女忽阑,孛儿帖大概是吃醋了。他对孛儿帖向来言听计从,于是决定回草原。

  1224年春,成吉思汗兵团渡过锡尔河,下诏术赤留在钦察草原,同时召哲别和速不台回国。哲别和速不台不能马上来,因为他们在下一盘大大的棋,这盘棋就是让地球颤抖的万里长征。等到两人满载而归后,成吉思汗大军开始回草原,1225年春,成吉思汗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克鲁伦河。

  现在,让我们把时钟拨到1220年,这一年,哲别和速不台率领三万蒙古兵团追击摩诃末。当摩诃末放出风声要逃亡报达城时,哲别和速不台挥军南下试图截击逃犯,二人先抵达今伊朗中部城市库姆,一战而下,再临今伊朗重镇哈马丹,哈马丹守将奉上大批财物,速不台连城都没有进,设置一名蒙古人作长官,领兵而去。

  直到此时,两位汉子才知道摩诃末放了烟幕弹,于是兵锋北指,进攻今伊朗城市卡兹文。卡兹文顽强抵抗,两人顽强进攻,城破后执行屠城,杀四万人,再毁灭城池。

  两人站在卡兹文废墟上,拔刀四顾心茫然,他们不知道摩诃末到底跑去了哪里,哲别随便指了一个很有可能的地方: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

  两人就冲进了波斯境内的阿哲儿拜占国,势如破竹地推进到阿哲儿拜占国的都城帖必力思城下,帖必力思城主惊慌失措,急忙献人献物,表示绝对臣服那个叫成吉思汗的人。

  虽然不费吹灰之力就降伏了一个国家,但哲别和速不台并不开心,因为降伏是他们的常态,他们并没有找到摩诃末。速不台向成吉思汗报告说,花剌子模西北有很多国家,摩诃末可能逃到那里去了,他请求成吉思汗要他们进兵今格鲁吉亚和高加索山北地区,一定要追上摩诃末,生见人,死见尸。

  成吉思汗大为惊奇,他原本以为西方只有个花剌子模帝国,想不到天外有天,国外有国。他搓着双手,惊喜地对速不台说:“我给你三年时间,你去西北方作一下武力侦察。过几年,咱们要玩票更大的。”

  速不台狂奔回帖必力思郊区,他和哲别一商量,人类军事史上的万里侦察式远征神奇般地开始了。

  第一个目标是位于高加索山南西部的古儿只(今格鲁吉亚),其首都是梯弗利思(今格鲁吉亚第比里斯)。古儿只人信仰基督教派的天主教,所以和四邻的伊斯兰国家极不和睦。速不台和哲别在阿哲儿拜占国纵横驰骋时,古儿只最高领导人、女王鲁速丹马上警觉起来。她派人去调查这支从未听说过的军队,当得知这支军队已经消灭了强大的花剌子模帝国后,惊恐地张大嘴巴。她急忙下令备战,但很快又听说这支神秘莫测的兵团已经退出阿哲儿拜占,向她国家相反的方向而去。鲁速丹毕竟是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以为虚惊一场,于是放松戒备。

  实际上,哲别和速不台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古儿只。他们之所以后撤,是为了到平原过冬。冬天即将过去的1222年二月,两人在几个穆斯林向导带领下,由南向北长驱直入,奔袭古儿只首都梯弗利思。直到他们抵达梯弗利思东方几十公里时,古儿只才发现敌情,鲁速丹惊得长发直抖,不过幸运的是,几个月前,为了响应罗马教皇的号召,她招募了一支三万人的十字军,现在,她把罗马教皇放在一边,用这三万人对付马上就来的敌人。

  首都城外的探子告诉她,敌人只有两万人,而且穿着厚厚的羊皮袄,疲惫不堪,像是从原始社会穿越过来的。鲁速丹鼓掌叫好,下令出城迎击。

  三万大军和速不台的两万人马在梯弗利思东方十公里处展开激战,速不台战了半个时辰,掉头就跑,士兵当然也跟着跑。古儿只大喊一声:“给我追,一个都不放过!”

  如你所知,他们中计了,古儿只追出几公里后,进入一条山谷,指挥官正在疑虑时,山谷之上喊声大起,一大群人骑马从山上猛冲下来,此路军的指挥官正是哲别,他和速不台上演的则是蒙古军的拿手绝活:诱敌到埋伏圈,歼灭敌人。

  一个时辰后,三万军队全军覆没。梯弗利思城只能唱空城计。不过让鲁速丹莫名其妙的是,这支野蛮人兵团并未来攻击她的首都,而是掉头向南奔帖必力思去了。

  鲁速丹后来才知道,她的国境内到处是高山深谷,骑兵不易发挥力量。而且,速不台和哲别此次只是武力侦察,并未想过要吞没古儿只。

  速不台和哲别第二次来到帖必力思,帖必力思城领导人破财在所难免。速不台和哲别带着这些财物继续向南,目的地:哈马丹(今伊朗哈马丹)。二人所以又故地重游,并非恋旧,而是因为哈马丹被花剌子模残余势力占据,他们旋风一样来到城下,二话不说,马上攻城。三日后城陷,两人不但对哈马丹进行了屠城,而且把哈马丹周边地区也蹂躏了一遍。

  然后,两人从哈马丹北上,长驱直进,抵达古儿只东方边疆的重镇札根(今阿塞拜疆占贾),面对速不台和哲别的劝降,札根守军嗤之以鼻。两人在进攻了一天后,札根发现这支野蛮兵团只要愿意,就能攻陷城池。于是急忙求和,奉献大量财物。速不台和哲别本是觅道北上,翻越高加索,所以就同意了札根的求和,带着大批财物向东进发,来到了高加索山脉东南方的设里汪国(今里海西北)。

  两人撤出古儿只境后,鲁速丹终于灵魂附体,这位女王给罗马教皇写信,字里行间透露着惊恐:“有一种野蛮的鞑靼人,像地狱魔鬼一般,对战利品的贪婪像饿狼,作战像狮子一样勇敢,侵入了我们的国家……”

  罗马教皇没有给她回信,大概是以为她神经错乱了。设里汪国首府沙马哈(今阿塞拜疆舍马合)面对这群地狱魔鬼提出开门投降的命令时,也认为这群地狱魔鬼神经错乱了。速不台和哲别用疯狂的进攻告诉他们,地狱魔鬼没有疯。设里汪国国王失儿湾沙是个老态龙钟、精力和智慧同时不济的人,面对这群地狱魔鬼各种先进攻城器械的呼啸,他选择投降。哲别和速不台进城后,进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屠城,然后让失儿湾沙找出十名贵族担任向导,因为他们要取道打耳班(今俄罗斯达吉斯坦捷尔本特)翻越高加索山脉。

  失儿湾沙大惊失色,说:“人不可能翻越高加索山。”

  哲别和速不台说:“我们不是人,你们不是称我们为地狱魔鬼吗?少废话,找出十个贵族来!”

  失儿湾沙通过抓阄的方式选了十个贵族,送到蒙古军营。哲别先杀掉一个才说话:“只要你们把我们带过打耳班,我们就饶你们一条命。”

  九个人当然恐惧死亡,只能死心塌地地带领蒙古人向打耳班走去。

  打耳班城是波斯帝国防御北方野蛮民族南侵的边防重镇,屹立在一座异常险峻的山头,上面只有通到北方去的小路,不过在此时,打耳班属于设里汪国,所以哲别和速不台在那九个战战兢兢的贵族带领下,轻松地过了关。然而这片漫长的滨海地带,一边是海,一边是山,道路崎岖不平,人马行动极度困难。哲别和速不台只好把所有攻城器械都统统焚毁,单枪匹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成功越过高加索山脉,来到高加索山区的帖雷克河流域。

  他们的敌人已等候多时。敌人中有善于山地战的阿速人,善于马战的薛儿客速人,动作奇怪、突击力强悍的勒思吉宁人,还有里海、黑海北方大草原地区的主人翁,骁勇善战的钦察人。

  帖雷克河之战爆发。蒙古兵团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已十分疲乏,又突然撞上压倒性优势的敌人,形势当然很不利。不过蒙古人依然选择开战,双方互相冲锋,杀声震天,把帖雷克河的河水震荡得波涛汹涌。经过一天的厮杀,双方不分胜负,于是休兵,等明日再战。

  就在那天夜里,形势大逆转。速不台派人携带大量珠宝和一个口信来到钦察人军营,速不台说:“咱们有共同的祖先,阿速人和其他几种人都是外人。你们帮外人来对付自己的兄弟,实在说不过去。我有个建议,这点财宝先做个铺垫,只要你们撤兵,你们想要多少财宝,我们绝不讨价,双倍奉上。”

  钦察人在里海、黑海北方大草原无敌几百年,也是见过世面的。可他们从没有见过如蝉翼薄的金缕衣,也没见过如美女肌肤光滑柔软的丝绸,钦察兵团司令对这些连做梦都梦不到的宝贝垂涎三尺,当天夜里,就拔营而走,回去等着蒙古人更多礼物去了。

  第二天黎明,速不台和哲别兵分二路,速不台猛攻阿速人,哲别突袭薛儿客速人和勒思吉宁人,双方大获全胜,敌人全军覆没。

  速不台和哲别不可能放过蹂躏对手的机会,三万蒙古兵分成几百个小队,驰骋过阿速人的各个村庄,沿途焚毁、抢掠、屠杀,把阿速人的家园变成了人间地狱。整个高加索山区都受到了蒙古人的袭扰。据夸张的记载说,蒙古人这次在高加索山区的屠杀给当地居民造成了无与伦比的恐怖。当地人民在极度恐怖中毫无反抗,纷纷引颈就戮。在一个小镇被攻破后,一个蒙古妇女进入一所民宅,将宅中数名男子全部杀掉,屠杀过程中,无一人反抗。还有记载说,一个蒙古士兵经过住有一百多人的巷子,从头杀到尾,他所遇到的唯一反抗就是叫骂。

  关于蒙古妇女杀人,有必要做如下补充。那位被成吉思汗灌醉的宋人赵珙说:“其俗,出师不以贵贱,多带妻孥而行,自云用以管行礼衣服、钱物之类。其妇女专管张立帐篷,收卸鞍马、辎重、车驮等物,事急能走马。”

  这说明蒙古兵团中有很多妇女,而且她们不仅仅是后勤,有时候还能杀敌,比如上面说的那位妇女,就是例子。

  速不台和哲别彻底扫平高加索山地后,毫无悬念地把兵锋指向钦察人。

  钦察领导人自偷偷离开盟友回到老巢后,把军队解散,各自回各自部落,望眼欲穿地等着蒙古兄弟送财宝上门。遗憾的是,蒙古人给他送来的是战争。由于没有任何备战,钦察各部在速不台和哲别的闪电袭击下,陆续崩溃,残余势力慌忙西逃。哲别和速不台宣布钦察草原已被蒙古人接收,接收人是成吉思汗的大公子术赤,然后猛追钦察残余。两人循着逃敌的踪迹,渡过顿河,沿亚速海北岸西进。

  钦察人发现一大群人逃跑,目标太大,于是分为三部逃跑。一部逃入匈牙利,被匈牙利人同化;一部渡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后被拜占庭帝国吸收;另一部很有骨气,逃进俄罗斯边境,向俄罗斯人乞求援助,俄罗斯人不知蒙古人的分量,欣然同意,决定和这支东方来的野蛮人较量一番。

  速不台和哲别暂时还没有时间和俄罗斯人亲密接触,两人率领兵团推进到克里米亚半岛,自然而然地和热内亚人交上了火。热内亚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自由城邦,拥有一支所向无敌的海军,但陆军几乎没有战斗力。蒙古兵团和它交手的第一个地点是热内亚要塞——苏达克,它由一个大城堡和十四个塔楼组成,虽然易守难攻,却有一支烂泥扶不上墙的守军。结果,在蒙古兵团的猛烈攻击下,苏达克陷落。速不台和哲别保持蒙古传统,焚毁了此城。

  当他们在废墟上跳着蒙古舞庆祝胜利时,欧洲已经得到他们到来的确切消息。

  实际上,当时基督教世界中心拜占庭帝国早就得到了蒙古人东来的消息,古儿只被攻时,拜占庭帝国里的教皇就收到了古儿只女王的信。之后不久,钦察难民渡过多瑙河南下,带来了更确切的消息。紧接着,热内亚人又带来了苏达克陷落的噩耗,拜占庭帝国惶恐,整个欧洲震动。

  虽然知道大敌将来,可拜占庭帝国和欧洲各国毫无办法,下面就是原因。

  拜占庭帝国虽称为帝国,可它能控制的地区只有首都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帝国,互相攻伐,又对君士坦丁堡虎视眈眈,也就是说,拜占庭帝国名不副实,没有力量挑起抵抗蒙古人的重担。

  再来看欧洲各国。欧洲各国自1097年到13世纪时,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的战争。各国的财政捉襟见肘,精疲力竭。而各国内部又总闹内讧,尤其是政教冲突,严重得一塌糊涂。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正被罗马教皇发动的十字军缠得头痛欲裂;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已暮色沉沉,正和国内的封建势力做着殊死斗争;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还是个孩子,此时尚未亲政,国内又闹着大宪章运动,危机四伏;西班牙国内,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长期战争,依然打得难分难解;至于意大利,当时只是个地理名词,整个半岛四分五裂,根本没有能力出兵。

  欧洲各国虽然震动,可由于没有实力只能坐等敌来,还有个原因使它们不会主动出兵,那就是俄罗斯比它们更有压力,因为俄罗斯离蒙古人太近了,蒙古人就在它邻居钦察人的家里。但俄罗斯比欧洲各国还拿不出手。

  当时的俄罗斯远没有现在这么大,其领土只限于欧俄北部。俄罗斯的政体类似于中国西周政体,中央政府最高领导人称为大公,是名义上的领导,在中央政府之下有无数公国,各个公国的独立性很大,它们经常不顾大公的面子,互相攻伐,俄罗斯的实力就这样被它们逐渐削弱。俄罗斯的邻居钦察人发现了这一事实,不停地向它进攻,屡屡击败它,要它贡献金银财宝和牛羊马匹。1169年,俄罗斯大公把首都从基辅迁至弗拉基米尔,俄罗斯大公的影响一落千丈,各个公国因不停地被钦察人蚕食,也是半死不活。

  但是,有个问题,为什么俄罗斯会收容那支被蒙古人击败的钦察人呢?原因有二。第一,收容那支钦察残余的人,是第聂伯河上游的哈里克斯公国领导人穆斯提斯拉夫,此人早先为了避免钦察人的袭扰,主动迎娶一位钦察贵族的女儿为妻,而此次来的钦察人正是他的老丈人;第二,穆斯提斯拉夫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听说了蒙古人的大致情况后,马上召集各公国到俄罗斯大公那里商讨对策。俄罗斯人认为,与其等蒙古人侵入俄罗斯领土再作抵抗,倒不如去钦察人的地盘和蒙古人作战。这就是把战争拒之于国门外,战争的最高艺术就是,在别人家里打自己的架。

  于是,著名的卡尔米乌斯河之战打响。

  大战俄罗斯

  当俄罗斯诸侯们开始在第聂伯河集结军队时,速不台和哲别的侦察兵早已带回了消息。据保守估计,俄罗斯大军有八万人,由于俄罗斯经常有内战,所以这些士兵都久经沙场,训练有素,能征善战。速不台和哲别的任务只是武力侦察,从未想过要和如此强大的一个军国为敌,于是两人决定采取外交活动,把这个敌人无声无息地消化掉。

  速不台在钦察草原得知俄罗斯人百年来总受钦察人的欺负,于是他派出十个头脑灵活的蒙古人担任使者,到第聂伯河附近来见穆斯提斯拉夫。蒙古使者对这位表情冰冷、满脸横肉的老汉说:“蒙古与俄罗斯向无仇怨,蒙古军此来,只是追讨抗命的钦察人,俄罗斯为什么要出兵呢?”

  穆斯提斯拉夫冷笑:“钦察人从未做过你们的藩属,何来抗命?你们侵略人家的地盘,还振振有词,岂有此理!”

  蒙古使者见此计不成,只好拿出离间计:“人人都知道,钦察人经常侵犯俄罗斯的领土,大肆蹂躏,你们和钦察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为何要和仇人联合?你们是不是该考虑,趁这个大好时机,干掉钦察人,以解心头之恨呢?当然,你们也可以和我们联合,因为咱们的信仰是相同的。”

  穆斯提斯拉夫又冷笑:“狗屁,现在最大的敌人是你们,而不是钦察人。况且,你们信萨满教,我们信东正教,怎么能是同一个信仰?”

  蒙古使者终于失去耐心,跳起脚来大骂,这缘于他们多年来百战百胜、把所有人踩在脚下的傲慢,这种心态极要不得。穆斯提斯拉夫暴跳如雷,把十个蒙古人拉出营帐,斩首示众。

  接着,他带领八万俄罗斯和钦察联军渡过第聂伯河东进,迅速击溃了蒙古人的一千警戒部队。速不台知道战争已不可避免,派两人到穆斯提斯拉夫处放下狠话:“你们杀我的使者,攻击我的前哨部队,你们要战争,我就给你战争!我们绝不用诡计陷害你们。普天之下共戴的唯一长生天将会做我们的裁判!”

  速不台在说谎,蒙古人打仗,向来是阴谋阳谋双管齐下,他不可能不使用诡计,因为诡计是蒙古兵团的灵魂。他和哲别决心采用诱敌深入、后退决战的计策,在此之前,他们的侦察部队已经得到了俄罗斯兵团的详细情况。来自波洛维赤公国的骑马的弓箭手,加利西亚公国的步兵,还有俄罗斯本部的重装骑兵,这些人骑在护甲的马上,挥舞着圣象旗帜,戴着圆锥形头盔、铁质面具,右手提着长剑,腰里挂着狼牙棒、流星锤等重型武器。这身装备,不必迎敌,只需走出十公里,士兵就气喘吁吁。俄罗斯兵团的辎重则由大车运载,同时还驱赶了一大群牛羊,这也是军粮的一部分。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指挥,这支八万人的兵团各显神通,那些弓箭手走在最前面,步兵在中间,辎重部队紧跟其后,重装步兵喘着粗气走在最后,远远看去,整个军队里挤满了牲畜。

  哲别担任吸引敌人的任务。他带领五千人和这支挤满牲畜的兵团若即若离,只要对方的轻骑兵离主力部队距离稍远,哲别就对他们发动一次进攻,然后迅速后退;当敌人远远地落在后面时,哲别就停下来等他们一会儿。

  速不台则带领主力退到顿河以西地区集结,等待敌人,或者说是等着敌人自投罗网。

  俄罗斯兵团猛追九日,追到了亚述海北方一条河边,这条河就是卡尔米乌斯河,蒙古人在河对岸,嬉笑看着俄罗斯军队和军队里的牲畜。

  此时,穆斯提斯拉夫决定全军渡河作战。他扯着嗓子喊:“上帝保佑我们,杀光这些不敬上帝的野蛮人,不要怜惜他们,前进!”

  问题是,他的兵团并非单一兵种,有轻骑兵、重装骑兵和步兵。他的命令一下达,轻骑兵自然而然地抢在前面,接着是重装骑兵,他们的马一涉入河水,立即变得异常吃力,最后面则是欢快渡河的步兵,并且很快超过重装骑兵。没有渡河的则是善于用车辆摆成防御阵形的一万基辅工程兵,他们正在不紧不慢地布置战场,有人还在开玩笑说,他们根本派不上用场,因为大军一渡河,蒙古人必死无疑。

  在俄罗斯兵团乱糟糟的渡河过程中,速不台和哲别没有下令攻击。击敌人于河中间,乍一看很高明,实际上,聪明的将军绝不会用这招,因为敌人在河里行动困难,自己在河里的行动也容易不到哪去,除非你有绝对优势兵力,以十敌一。

  速不台和哲别就在敌人渡河过程中,确定作战计划。一支精锐骑兵攻击即将上岸的钦察人,这是挑软柿子捏,钦察人和蒙古人较量过,知道蒙古人的厉害,已经有了畏敌如虎的惯性,只要消灭他们,就会给俄罗斯兵团以震慑。

  果然,最先登岸的钦察人畏畏缩缩,蒙古人刚冲锋,他们就一哄而散。接着上岸的是轻骑兵,速不台采取“田忌赛马”策略,用自己的重骑兵攻击对方的轻骑兵,用轻骑兵攻击对方正在上岸的步兵,至于对方的重装骑兵,则用弓箭手对付。

  敌人迅速溃败,互相践踏。速不台下令集结兵力于一点,采用密集队形把俄罗斯兵团挤压到河里去。河岸上战马的嘶鸣声、杂乱的马蹄声和武器的碰击声交织在一起,河水在这么多人的猛烈搅动下,变得浑浊不堪。蒙古兵团势如破竹,一直把俄罗斯兵团逼回河对岸,登岸之后,猛砍猛杀,如快刀切西瓜。

  那支喜欢用车辆摆出防御阵形的基辅工程兵团倒霉地派上用场,侥幸活下来的人纷纷跑进大车围起的圆圈里,用飞斧和弓箭抵抗飞扑过来的蒙古士兵。

  蒙古人把他们团团围住,用火箭摧毁他们的大车,同时围着圆圈大车阵形不停地旋转、放箭。但圆圈里的俄罗斯人仍然会飞出斧子,没有丝毫胆怯。

  速不台派人来到大车外面,高声喊话:“你们别浪费力气了,如果你们投降,我们就网开一面放掉你们!”

  穆斯提斯拉夫“呸”了一口,说:“这些野蛮人有仇必报,咱们杀了他们的使者,他们不可能放过咱们,只有一条路,突围!”

  所有人都赞成,于是突围开始了。这是用肉身做盾牌的一次残忍计划,在无数俄罗斯人肉体的掩护下,穆斯提斯拉夫成功脱逃,他身后留下的是一万余具被射成筛子的尸体。

  至少有六名俄罗斯王公和七十名贵族被俘,速不台和哲别用从大车拆卸下来的木板压在他们身上,然后让五百名蒙古士兵在上面跳舞饮宴,这些人活活被压死。他们为穆斯提斯拉夫擅杀十名蒙古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卡尔米乌斯河之战,俄罗斯的八万人活下来的不到十分之一,蒙古兵团几乎毫发无损。

  俄罗斯兵团的覆灭,使得俄罗斯南部成为真空。不过,速不台和哲别都知道,区区三万人不足以彻底征服俄罗斯,他们只是在俄罗斯边境扫荡一番,然后引兵北上,突然消失在南俄罗斯草原。蒙古人的离开,使得俄罗斯和残留的钦察人认为自己已经从其铁蹄下解脱出来,有几个钦察小部落陆续回到支离破碎的家乡,而俄罗斯的诸侯们又开始了争吵,他们以为蒙古人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哲别的确永不会回来,1224年,成吉思汗命令二人东归,哲别在回师的路上病逝,这位以神射手和千里突袭声动天下的名将就此成为传奇。

  速不台还会回来,而且在十几年后成了俄罗斯的终结者。

  哲别和速不台的这次远征,以区区三万人历时三年,转战八千公里,打了几十仗,轻而易举地击败了波斯人、古儿只人、高加索人、钦察人和俄罗斯人,如入无人之境,可谓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称它为神奇的远征,并不为过。他们不仅征服了那么多民族,而且还带回了价值重大的情报,那就是西方各国的实力,这些可贵的情报为大蒙古国后来发动的更大威力的西征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兵团最辉煌的时刻,同时,也是成吉思汗人生的尾声。

  多年以后,被蒙古军击败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俄罗斯人、匈牙利人、波兰人回忆蒙古军时总会想起如沙粒一样铺天盖地的敌人,因为他们总感觉处处受敌、时时有警,他们认为蒙古军每次作战,兵力都在数十万以上。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就对成吉思汗的西征兵力神经兮兮地说,足有七十万战斗队员。

  实际上,成吉思汗的兵力不过十三万。西方国家之所以有蒙古士兵铺天盖地的印象,和蒙古军的行军作战技巧有关。成吉思汗一手创建的蒙古军作战时总是分为数个纵队,数个纵队平行推进,这就给人造成数量庞大的印象。同时为了搜索、警戒、运输的便利,每一纵队的活动地区异常广大。一次大军作战,往往涵盖数百里。特别是它的搜索部队,经常在大军之前四散而出,登高眺远,有时为了摸清敌情,会远离纵队一二百里。每一支搜索部队都是一支精锐骑兵,遇到弱小敌人可以攻击时,他们就马上发动攻击;遇到强大敌人时,他们就回撤报告大部队。

  只休息了一年

  无时无刻都绷紧神经的人,总会有放松之时,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成吉思汗自丧父开始直到西征结束,始终紧绷着神经。开始时是为了生存,后来是为了发展,再后来是为了比天还高的发展,他一直坚信他是长生天在人间的代表,老天是不能休息的,所以他到处开辟战场,到处杀戮。也许他根本就没有目的,战争和征服本身就是目的。

  从他回到克鲁伦河的1225年年初到出征西夏的秋初,他终于有了短暂的不到一年的休息时间。他的神经终于不易察觉地放松下来,有一天,他站在草原高处,看向远方,一股奇怪的气味使他顿时忧郁起来,他忽然觉得心里有一种需要平静生活的欲望。他对着那片草原深情地说道:“此地风景甚美,真乃乐业百姓盛会之处、野兽奔跑之地、老者休息之所也。”

  他彻底地放松下来,和他的战友们饮宴,偶尔进行一次规模很小的狩猎活动。如今,他的版图已从东方的北京延伸到了西方的撒马尔罕,看上去他知足了。他曾得意洋洋地说,现在一个柔弱的妇女不必带任何武器,就可以从北京安全、顺畅地抵达撒马尔罕。

  对如此光辉的成就,成吉思汗本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他曾对一位穆斯林长老说:“在我死后,一个强有力的名字将在世界上继续流传。”该名穆斯林长老的脑海里马上飘过那些死尸和废墟,他说:“您屠杀了那么多人,任何躲过劫难的人都不可能会记住你的名字。”

  成吉思汗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还没有被我屠杀的人,他们会一直传颂着我的名字!”

  也就是说,成吉思汗在生前就认定,他必将是名垂史册的人,无论是美名还是恶名。不但要有名声,还要有实惠,这些实惠就是他给儿子们的礼物。他希望他的子子孙孙永远传播他的名字,将他的名字颂扬到世界的尽头,而报酬就是广大的地盘。

  术赤分到的是钦察人的广大地盘,还有玉龙杰赤以及呼罗珊地区;察合台分到的是西辽故土;窝阔台分到的是今新疆天山以北地区,西至伊犁河流域。蒙古本部和乃蛮部、克烈国故地都给了幼子拖雷。金国被攻占的领土并未分配,也许是他想留给大蒙古国的第二任领导人。

  分封这些土地时,他的三个儿子满面笑容,只有术赤没有笑容,因为他根本就不在,他正在钦察草原,他给成吉思汗不能回蒙古草原的理由是自己正在生病。这是成吉思汗的一个心结,也是他在不到一年的休息期间最让他头疼的一件事。

  成吉思汗在花剌子模那次摔落马下、被野猪注视之前,曾下令术赤到撒马尔罕,一起回蒙古草原。但术赤委婉地拒绝说,他正在经营钦察草原,因为有很多钦察人正酝酿着反叛。成吉思汗三召他,他三次不来,只贡献了一大群野兽给成吉思汗的狩猎活动助兴。

  成吉思汗回到克鲁伦河后,又召术赤,术赤有病在身,不能前来。

  察合台开始煽风点火:“术赤喜欢钦察人胜过喜欢蒙古人,他在花剌子模不准蒙古人触犯任何一个钦察人,并且经常说些大逆不道的话。我还听说,当初父汗在撒马尔罕狩猎时,他曾想实施刺杀计划,自己称王称霸。”

  这显然是恶毒的诬陷,术赤不可能有这种想法,纵然有这种想法,也不可能被人所知。但老人家耳根软,疑神疑鬼,听了这种话,不禁大发雷霆。他命令弟弟帖木格带几个搏击高手去见术赤,并且嘱咐道:“就说我要他来,如果他还推三阻四,你不必和他废话,悄悄杀掉他!”

  帖木格还未走,一个从钦察草原回来的蒙古高级官员受到了成吉思汗的召见。成吉思汗问他:“术赤是否在生病?”

  官员回答:“没有啊,我走之前,他还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狩猎活动,杀死的狗熊、野猪能堆成一座山。”

  成吉思汗像头野兽一样震怒,他一脚踢开面前的桌子,跳了起来。这一动作吓坏了那位官员,他以为成吉思汗要吃掉他。但成吉思汗没有,反而马上冷静下来,思考了十几分钟,他招来耶律楚材,说:“我要出征钦察草原。”

  耶律楚材惊讶万分,成吉思汗说:“术赤要造反。”

  耶律楚材不相信,成吉思汗又暴怒,他把三个儿子都叫来,问他们:“术赤谋反,你们相信吗?”

  窝阔台和拖雷一言不发,察合台怒目圆睁:“父汗,让我去讨伐他,我要把他捏成灰烬!”

  窝阔台去拽察合台的衣服下摆,频频给他使眼色,拖雷则愤怒地瞪着察合台,成吉思汗把三个儿子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被气昏的头脑清醒过来,他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这事先放一放,容我想好再说。”

  他已没有时间想好。不久,一封加急文书从花剌子模送来:术赤病逝。

  成吉思汗哭得死去活来,急忙去找那个诬陷术赤的高级官员,那位早已溜之大吉。术赤之死是大蒙古国初期的疑案之一,有人说,是成吉思汗派人毒死了术赤,不过更多的说法是,术赤的确是病逝。

  成吉思汗下令术赤的儿子拔都继承他父亲的遗产,这件事对他产生的打击并未持续太久,他很快就从伤心中复苏,一复苏,他的休息时间也就结束,毫无悬念的战争重新开启。

  这次的战争目标是西夏,那个喜欢耍小聪明、能发不能收的跳梁小丑。

  征西夏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成吉思汗西征前夕向西夏借兵的事,当时西夏的大臣阿沙敢不回了成吉思汗一句很不恭敬的话,成吉思汗因为要西征,所以没有精力收拾他。不过,从不宽恕别人错误的成吉思汗绝没有忘记西夏。1223年三月,一直在中原蚕食金国的木华黎病逝。成吉思汗在花剌子模派木华黎的儿子孛鲁回中原继承老爹的位置,继续蚕食金国。临行前,成吉思汗命他讨伐西夏。

  1224年秋七月,孛鲁对西夏发动进攻,攻陷西夏的银州(今陕西省横山县东),屠杀数万人。此时的西夏皇帝是李遵顼的儿子李德旺,能力极为有限,在那位骄傲的大臣阿沙敢不的“辅佐”下活一天是一天。对蒙古人的进攻,李德旺绞尽脑汁,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和金国重新结盟。双方谈了一年,1225年九月,终于达成联盟协议,金国政府居然敲锣打鼓地昭告天下,蒙古人知道了西夏彻底地背叛了他们。

  1225年春,成吉思汗决心征讨西夏,并且彻底灭亡它。当年秋天,成吉思汗率领大军从蒙古草原出发,冬初,大军越过贺兰山。

  成吉思汗面对眼前的绿洲和牧场,突然有了狩猎的冲动。随行的窝阔台和拖雷都劝他不要进行如此剧烈的活动,可他不听。伴驾的也遂也劝他,他还是不听。其实,成吉思汗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一场围猎活动对他而言,小菜一碟。

  可意外竟然如奇迹般地发生了。在围猎活动中,一群野驴在蒙古将士们的追赶下,突然冲到成吉思汗马前。贺兰山的野驴生性凶猛,狗熊在它面前都要噤若寒蝉,一头野驴发起疯来横冲直撞,冲击力不逊于坦克,所以一群野驴,就是一个坦克群。坦克群排山倒海似的冲向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没有害怕,他的坐骑很不争气地恐惧起来,马首忽然昂起,马蹄一阵乱腾。成吉思汗一时控制不了,被重重地掀翻在地。

  坦克群的任务似乎就是把他吓趴下,当他敦实地落到地上后,坦克群掉头呼啸而去。众将士慌忙把成吉思汗扶起,成吉思汗呻吟不止,感觉浑身骨头都裂开了。大军于是停止狩猎,就地扎营。

  当天夜里,成吉思汗做了个怪梦。他梦到自己平地青云,升腾而起,飞得筋疲力尽后,他抵达一处所在,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雪白一片。他在里面转来转去,始终走不出来,最后,他哭起来,哭得那样伤心,当身边的也遂把他推醒时,他还在忧伤地号啕大哭,向也遂的怀里钻。也遂像抱孩子一样搂抱他。他想把梦境说给也遂听,但却忘得一干二净。他只记得自己曾做过一个梦。

  凌晨时分,成吉思汗突发高烧,把一个生鸡蛋放到他额头上,很快就能熟。也遂找来窝阔台和拖雷,还有成吉思汗的那些战友,向他们报告了这一不祥的事实。

  有将领马上提议推迟远征:“西夏是定居国家,我们来或者不来,它都在那里,不动不移,我们今天打它或者一百年后打它,都一样的。”

  成吉思汗被高烧侵袭得浑身发抖,牙齿打战,众人都劝说他推迟远征,养好身体再说。成吉思汗想了想说:“我们兴师动众而来,西夏人早已知晓。如果我们撤兵,西夏人必以为我们胆怯,派使者去问罪,看他们怎么回答,然后再作打算。”

  成吉思汗的使者来到西夏都城,开门见山道:“你以前说过要做我们的右手,为此我们在西征时要你出兵协助,可你不但不出兵,还讥讽我成吉思汗不配称大汗,你们多活了几年,是你们的造化。现在我西征凯旋,找你算账来了,说!为何要讥讽我?”

  李德旺马上魂不附体地回答:“讥讽你的话不是我说的。”

  那个败事有余,同时也是成吉思汗追命者的阿沙敢不腆着肚子站出来,大声说:“那话是老子我说的。回去告诉那个狗屁成吉思汗,要打的话,就到贺兰山,我在那里有营盘;想要金银的话,就来中兴府,但拿不拿得走,就看你们的造化!”

  成吉思汗得到阿沙敢不的答复后,暴跳如雷:“我就是死,也要消灭西夏!”他不顾高烧和摔伤,立即下令进兵。这次征西夏纯是前几次征西夏的翻版,和前几次不同的是,此次征西夏后,世间再无西夏,成为绝版。

  1226年二月,成吉思汗大军先攻黑水城,黑水城守军抵抗顽强,誓死不降。三日后,他们被成吉思汗的几尊回回炮吓破胆,开门投降。不过晚了,成吉思汗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将城门口放下武器的守军就地格杀,城中凡是活物,无一幸免。

  夏天刚刚来到,成吉思汗兵团在扫荡了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甘肃酒泉)外围防御后,对两座城市同时发起猛攻。成吉思汗在浑垂山一面避暑一面接到各地的捷报。唯一让他不太满意的是,身体状况不容乐观。那次从马上跌落后,整个身体就如同中了魔咒,始终不能复原。

  1226年七月,在蒙古人的疯狂扫荡和进攻下,西夏皇帝李德旺忧惧而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扶上摇摇欲坠的龙椅。李睍是个悲剧人物,他坐到龙椅上的职责就是做亡国之君。

  就在李睍潦草的登基大典闭幕时,成吉思汗兵团神兵天降至西夏的第二大城市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城前。西凉府守军发现蒙古兵团如山如海,走在最前面的是他们的同胞,蒙古士兵夹杂其中,面对这种尴尬的场面,他们只好投降,成吉思汗赦免了西凉府的平民,守军却全被屠杀。自此,西夏西北领土全部丧失。

  七月末,成吉思汗兵团渡过泥泞不堪的黄河,从东南方向逼近西夏首都中兴府。沿途各城的顽强抵抗,让成吉思汗兵团进展缓慢,十一月,成吉思汗兵团才推进到距中兴府南仅三十公里的灵州(今宁夏吴忠)。攻城迅速开始,灵州危急,中兴府危急,西夏危急。

  中兴府方面自成吉思汗征讨以来,第一次变得主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成吉思汗发动进攻以来,中兴府始终按兵不动,被成吉思汗攻陷的所有城市在未陷之前,都向中兴府求救,可中兴府像是死了一样,没有半点回音。

  灵州被围攻,西夏皇帝李睍拍案而起:“如果灵州失守,那中兴府也时日无多,我们必须要在灵州阻挡蒙古人!”1226年十一月中旬,李睍率领西夏主力军五万人向南前进。成吉思汗得知西夏主力前来,大喜过望,下令停止攻城,专心对付这支西夏援军。

  双方就在结冰的黄河上展开激战,战事极为激烈,成吉思汗本人都来到战场,站在封冻的黄河上亲自指挥战斗。蒙古兵团先用弓箭射击,西夏兵团猛烈还击,弓箭射完,双方就近身肉搏,西夏兵团在国破家亡来临之际,爆发出了一百倍的勇气,不过他们的数量处于明显的劣势,最后被蒙古人全歼。但蒙古人也付出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代价:死亡十分之一。

  皇帝李睍在失败前的最后一刻,逃回中兴府,他知道大势已去,西夏完蛋了。

  消灭西夏的有生力量后,成吉思汗掉头攻击灵州,灵州已无一丝抵抗意志,城市很快陷落。蒙古大军进入灵州,屠杀了三天后,蒙古大军向孤零零的中兴府前进,三天后,对其完成包围。成吉思汗没有去中兴府,而是在今天的盐池县一面休养身体,一面制订下一步作战计划。他知道,西夏灭亡只是时间问题,已无任何悬念可言。

  成吉思汗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对付金国,从西夏迂回进攻金国是成吉思汗多年来的夙愿,现在,他开始实现这个夙愿。

  1227年正月,成吉思汗留下一支兵团继续围困中兴府外,把主力兵团分三路,进攻金国。第一路由窝阔台率领,沿泾水而下,其任务是攻陕西凤翔,取京兆。金国当时虽虚弱不堪,可陕西力量却很强大。窝阔台在凤翔城下遇到了金国名将杨沃衍和他的得力干将刘兴哥,所以窝阔台至少用了四个月时间才攻陷凤翔,然后移兵东进,预定攻取京兆,但这个任务没有完成,因为不久,他就收到了成吉思汗要他回师的消息。

  第二路兵团司令速不台,奔河湟地区(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与湟水流域),1227年五月,速不台攻陷临洮,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速不台兵团如同儿戏般地攻陷河州、西宁等重镇,金国在河湟地区的力量被消灭殆尽。

  成吉思汗和拖雷统帅第三路兵团,从盐池南下,攻击德顺府(今甘肃省静宁县东),四月份,德顺府被攻陷。闰五月,天气酷热,成吉思汗抵达六盘山(今宁夏固原境内),准备在这里避暑,然后继续蚕食金国。

  他不知道,这是他在人间的最后两个月。两个月后,他将离开人间,离开茫茫大草原,去见长生天。

  第一股热风吹进六盘山时,成吉思汗行动已不便,而且莫名其妙地咳嗽,发烧。炎炎夏日,他居然要穿两件羊皮袄,即使这样,他仍然冷得直发抖。此时,他还未预见到大限已到,在接见前来求和的金国使者时,他冷笑不已。他说:“你们金人侮辱杀害我的祖宗,这是不共戴天之仇,我必让你们下地狱。”

  金国死皮赖脸,矢志不移地不停派使者来六盘山,请求成吉思汗的宽恕。1227年的第二个五月初,金国派出一位巧舌如簧的使者来见成吉思汗。这名使者终于取得成功,成吉思汗同意,计划取消对金国的军事行动。他说:“希望你能四处宣扬我停止干戈的话,让天下人知道我的慈悲之心。”

  感动成吉思汗的恐怕还有一条:金国贡献来的耀眼夺目的大批珍珠。成吉思汗把这些珍珠撒到草地上,对他的军官们说,凡是有耳环孔的,都可以取。军官们猛地扑上去,没有耳环孔的,临时抱佛脚,用各种尖锐利器现场演示扎耳环孔。

  当这群蒙古人在追逐珍珠时,金国使者如犯了羊痫风一样,跑回开封,把成吉思汗同意和解的天大好消息告诉了金政府。金国感激成吉思汗的慈悲,却不知道成吉思汗对待仇敌,根本就不知慈悲为何物。他之所以计划停止对金国的进攻,是他身体每况愈下,他试图用这种和平方式争取健康。

  1227年六月,成吉思汗命人到西夏中兴府去探听西夏人的口风。中兴府被围困数月,已易子而食,又因为五月份一场大地震,几乎成为废墟。李睍同意投降,成吉思汗要他来觐见,可李睍却说,他需要一个月时间准备丰盛的礼物来觐见大汗。

  成吉思汗勉强同意了李睍的要求。那天晚上,他做了个诡异的梦。他见到苍茫的天上飘下雪花,把大地染成一片银色。突然又下了一阵雨,雨是红色的,山河大地又变成了猩红一片。他把梦境说给也遂听,这位半老徐娘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确定这并不是好兆头。

  成吉思汗不动声色地召来耶律楚材,把梦境复述给这位半仙听。耶律楚材听完,也不动声色。他说:“这很正常,您现在有病,压力大,做这种奇怪的梦最自然不过了。”

  成吉思汗第一次对耶律楚材表示出不信任来,他秘密命人去把拖雷和窝阔台叫到身边,虚脱似的说:“等李睍到来,不管我在不在,将他就地处决。攻陷中兴府后,中兴府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斩尽杀绝。如果我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切,你们每次饭前都要大声告诉我,西夏人已被杀绝,成吉思汗已殄灭其种也!”

  窝阔台看着老爹沧桑的脸和有气无力的精神,马上哽咽起来,拖雷已经哭出声。成吉思汗阻止了他们,说:“此时不是哭的时候,过几天,把李睍的人头拿给我看。”

  李睍来了。1227年六月末,李睍带着大批礼物来了。一尊金佛、九只金碗、九只银碗、九对童男童女、九匹阉马、九只骆驼以及其他更多的东西,当然还有中兴府的地图,因为投降条件之一,就是献出中兴府。

  成吉思汗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接见了李睍。一道厚厚的帘幕,垂在帐篷前。李睍跪在敞篷前,向成吉思汗问好。帘幕后没有一点回响,在他身后,却突然起了骚动。随他而来的几名徒手护卫和几十名大臣都被蒙古人按在地上,蒙古刽子手手起刀落,那些人的脑袋滚出好远,都张着惊骇的嘴。

  李睍吓得连跳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他就跪在那里,浑身颤抖。在突然之间,他的意识模糊,有个想法如闪电一样射进他的脑海:帘幕后面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这个世界上也从没有一个叫成吉思汗的人,而他跪在这里,只是一场幻梦。

  有人惊醒了他的梦,把他提起来,说:“走吧!”

  连李睍本人都为自己出奇的镇静感到惊讶,他温和地笑了下,问那名蒙古军官:“是要砍我的头吗?”

  那名蒙古军官回答:“不砍头,你毕竟是个皇帝,我们杀你这种大人物,不能见血,跟我走吧。”

  李睍顺从地跟着那位蒙古军官向一个帐篷走去,就如同他几年前顺从地跟着礼仪大臣坐上龙椅一样。他走到帐篷门口,停下脚步,回头看了刚才跪过的帐篷一眼,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

  他这句话如果在两个星期后说,就是事实,而他这个时候说,就不是事实。李睍是如何死的,没有记录,最大可能是受到和札木合一样的刑罚:活活被勒死。

  一个月后,中兴府被攻陷,正如成吉思汗吩咐的那样,西夏人无一幸免,全被屠杀。西夏灭亡,西夏人灭种。

  成吉思汗归天

  1227年七月初,成吉思汗拖着病体从六盘山来到清水县,这里成了他在人间的终点。七月的第一天,成吉思汗大有病入膏肓的模样,他枯坐在帐篷里,如云的美女簇拥着他,他视而不见。有人把李睍已被处决的消息轻轻告诉他时,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他蜷缩在两件厚厚的羊皮袄里,冷得直发抖。那段时间,窝阔台和拖雷始终和他一起吃饭。有一天晚饭,他放下筷子,昏黄的眼睛看向两人,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命不久矣。赖天之助,我已为你等建下一个广大帝国,自国之中央达于四方边极之地,皆有一年行程。如果你们想保护它,使它不至于瓦解,必须要兄弟同心,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还要为你们的下属增加财富。你们三人之中,应该有一人来继承我的汗位。”

  他看向窝阔台:“就是你。”接着说,“拖雷是我最小的儿子,按蒙古传统,应该继承我的产业。你两人不得违背我的遗命。”话锋一转,“察合台在草原守家,你两人合力不要让他生乱心。”

  窝阔台和拖雷一起下泪,成吉思汗摆了摆苍老无力的手,说:“现在哭丧,还不是时候。”至于什么时候才是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心中有数。

  谈话的第二天,成吉思汗被人抬着来到清水境内的西江河畔,他看着涓涓清水不停向东流,心中立即起了一阵感伤。蒙古人不喜欢山水,诗情画意的山水是柔弱民族才喜欢的东西,蒙古人喜欢辽阔的草原,喜欢翻越各种荒无人迹的沙漠,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开始喜欢小河沟一样的水,大家都知道,他已柔弱不堪。

  他看着水,吃力地抬头看了看蓝天,屏退众人,只留下窝阔台和拖雷。他指着东方,从牙缝里蹦出一句:“金人,世仇,不可不灭。”

  窝阔台和拖雷谨听教诲,成吉思汗说出了他的第二道遗嘱——灭金——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速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开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敝,虽至不能战,破之必矣。

  七年后,窝阔台按此方略,灭掉金国。事实和成吉思汗的计划稍有出入,南宋抽风没有借路,是蒙古兵团强行借的路。

  说完这段话,成吉思汗喘息好久,才又说道:“必须要遵守大札撒,后代子孙绝不许违反。”

  窝阔台点头如捣蒜,成吉思汗费力地向夕阳指了指:“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而我现在就是它。”

  去世的前两天,成吉思汗在病榻上睁着无神的双眼,像是喃喃自语,像是问询耶律楚材:“世人会如何评价我的一生?”

  这句问话像是一根魔法棒,在耶律楚材面前变幻出无数的场景。他看到用鲜血和眼泪交织而成的一条大河,滚滚东流;他看到一座座美丽大城瞬间灰飞烟灭而成废墟;他看到蒙古骑兵踏在累累白骨上,白骨被马蹄踩得稀巴烂;他听到魔幻般的场景中发出声音——长生天要我来杀你;当然,他也看到了那部伟大的蒙古法典《大札撒》,在其他民族的废墟上闪烁着灿灿金光。

  他回答了成吉思汗的询问:“您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按长生天旨意惩罚天下的一生,您建立了既伟大而又惊心动魄的超凡事业。只有写一整部书叙述您的征战、勋业、言论,才能精确地把这些事实列举出来。”

  成吉思汗伸出干枯的双手,眼神发出光彩:“这件事你来做!”

  不多几年后,在大蒙古国政府的主持下,用蒙古语、汉语和波斯文写成的成吉思汗传记面世,在这些书中,成吉思汗成了蒙古人的永恒领袖和人类史上最光辉的人物。

  这位人类历史上的巨人自和耶律楚材谈话完毕,就再也没多说一句废话,1227年七月十二,成吉思汗病逝。巨轮一样的夕阳落下山,在最后一抹光留在人间时,他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个总结:“我有过许多残忍的行为,我杀死了不可胜数的人,而并不晓得我做得是否有道理,然而,不管将来人们怎样议论我,我都不在乎。”这种对后人的评价如此漠不关心的态度,正是一向我行我素的成吉思汗的真实写照。

  说完这句话,他又说了第三道遗命,也是对他从前的话的重申:“我死后秘不发丧,不能让西夏人知道,一定要攻陷中兴府,将他们全部屠杀。”

  围在他身边的人都流下眼泪,他说:“哭吧,是时候哭了。”随之,他的情绪伤感起来,他用一种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窝阔台和拖雷,忧虑地说:“我的子孙后代必将锦衣玉食,跨宝马雕鞍,拥绝色美妇。他们永远不会去想,此等荣华富贵所赖何人而有之也……”

  这既是对后代子孙的担忧,又是对自己离世的不甘。在那个不吉利的七月,他去见了天上的精神导师长生天,而他在人间的精神导师丘处机也离开人世,两人同年同月死,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的故意安排。

  成吉思汗没有死在床上,而是像个合格的老兵,死在了前线。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终结了,当我们回顾他六十余年的戎马生涯,感觉如同一场幻梦。十几天前,李睍按蒙古人的指示跪在厚重的帘幕前时,他怀疑帘幕后面根本就没有人,根本就没有成吉思汗。但凡是成吉思汗时代和之后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个人,一个破天荒的巨人!

  成吉思汗升天后,蒙古兵团把他的遗体放在一辆十二头牛拉的大车上,准备返回他的家乡。灵车启动的刹那,全军悲悼哭泣,哭声震天。就在这一片悲痛的哭泣声中,灵车缓缓前进,像是今天影片中的慢镜头。

  成吉思汗的战友们随车一边呜咽,一边呼唤着死者:

  呜呼,我主!

  雄鹰腾飞民之上兮,汝昨非翱翔于天宇耶?

  呜呼,我主!

  灵车轧而行兮,今岂载汝而去耶?

  呜呼,我主!

  贤妻爱子世所罕兮,汝果离之而独去耶?

  呜呼,我主!

  忠臣良将愿效命兮,汝岂弃之而不惜耶?

  呜呼,我主!

  雄鹰矫健展翅飞兮,汝昨非盘旋于天宇耶?

  呜呼,我主!

  马驹欢跃狂奔驰兮,汝岂忽而倒地耶?

  嫩绿新革正值春兮,竟遭暴风而折披耶?

  六十年征战擎大意兮,今将住合乐一统兮,汝岂离纛而去耶?

  汝岂堰眠而不起耶?

  这声音是如此的悲情,使拉灵车的老牛都流下眼泪。十二头老牛突然停了下来,车夫猛力地甩鞭子,十二头老牛如泥塑的一样,一动不动。正史说,这是因为灵车陷入泥泞之地,无法动弹,至少有一万名将士前来推拉,灵车纹丝不动。野史则说,灵车不动,并非是陷入泥泞之地,而是成吉思汗的灵魂不想离开。

  据野史的说法,1226年成吉思汗征西夏来到今天鄂尔多斯时,不禁被当地的景色所迷,甚至把马鞭都掉在地上。他赞叹眼前的景色说:“此地非凡,土黄如金,水清如翠,牧草流油,马壮羊肥。此地头枕黄河,身卧高原,手握天柄,眼望苍天,恰是葬身之地。”随行将士们一听,马上附和成吉思汗,认为应该在这里建立敖包(蒙古人祭祀山神、路神的土石堆)。成吉思汗欣然同意,于是,十万蒙古士兵每人搬来一块石头,堆起了一个大敖包,这个敖包就是今天的金碑敖包,是敖包中的巨无霸。

  灵车无法动弹的地方,恰好就是金碑敖包之地。众将心知肚明,这是成吉思汗的灵魂不想走了,就想在此安居。于是,众将开始呼唤成吉思汗的灵魂。一大段招魂词刚刚念完,落地生根的灵车就突然自己启动,十二头牛欢快地哞哞叫,大军继续启程。虽然灵车移动,可祭祀官却认为,成吉思汗的灵魂已停留在此。于是拖雷和窝阔台就把此地改名为“伊金霍洛”,意为“圣主陵园”。同时,指派五百名士兵和形似长矛的“苏鲁锭”留在了伊金霍洛。今人认为成吉思汗的陵墓在鄂尔多斯的伊金霍洛旗,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来的。

  为了对成吉思汗死亡的消息保密,灵车所过之处,凡是活物统统被杀。那些偶然碰到送灵队伍的人、兔子、野猪、野驴霉运当头,全都成了蒙古人的刀下之鬼。为何如此残忍,有两个原因。第一,那些刚刚表示臣服的金国人如果听到这个消息,可能会有所行动,而蒙古人没有适当的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第二,是应古老风俗的要求,为死者寻找其在阴间的奴仆。正是这种野蛮风俗,所以蒙古士兵杀那些倒霉的路人时,一边杀一边虔诚地如同祷告似的说:“到阴间侍候我主去吧!”

  直到灵车被送到克鲁伦河上游的蒙古大本营时,拖雷才向世界公布了成吉思汗的死讯,一时之间,所有身在外地的蒙古人都纷纷回到克鲁伦河,哭泣着向遗体告别。远道者走了三个月,才走到克鲁伦河,足以想见大蒙古疆土的辽阔。

  人们在祭拜他时,总会想到这位世界征服者说过的那些嘉言,这些话如同天宇梵音一样,萦绕在他们头上。

  养马的官员会想起成吉思汗这句话:“马肥时能疾驰,瘦时亦能驰,肥瘦得中时亦能驰,乃为良马。”

  将军们会想起成吉思汗这句话:“将士临敌,当思得名,如围猎然,祷佑于天,务多获而后已。”还有想起下面这段话,它是为将之道的真谛:“者勒蔑的儿子最勇敢,终日战而不疲,不饮不食而不饥渴,人莫能也。然不可使为将,彼视人犹己,士卒疲矣,饥渴矣,而彼不知也。故为将者必知己之疲,然后推之于人。其行军也,必知路之远近,以量士马之力。量力自弱者起,弱者能之,强者无不能也。”

  主持民政事务的武人会想起他的这句话:“临民之道如乳牛,临敌之道如鸷鸟。”

  在为人智慧上,很多人会想到他的这句话:“一言而见为善,必行其言;见为不善,则不必行其言。知己为何如人,乃能知人为何如人。”

  妇女们则会想起他说过:“人不能如日光,无远近不烛照,则家事赖有内助。夫或外出,客至其家,款待饮食,必致丰厚,而后谓尽妇职,遐迩称誉。观其家即可知其人也。”

  喜欢急进的人则会想起成吉思汗下面这段话:“人在忙遽仓猝时,当效法达尔海乌哈。某日,他出门,有二人从行。见远处有二敌人,从者谓以三人攻二人,必胜。达尔海乌哈曰:‘我已见彼,彼岂不见我哉?’策马而去,和自己军队汇合。既而知此二人,一为塔塔儿酋长,潜伏五百人于山隘,独出诱敌,往则为擒矣。”

  战士们则会想起成吉思汗这段话:“围猎时多得兽,战阵时多杀敌。若天为其开一生路,则我可以缓,而人可以忘。”

  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会想起父汗的这句话:“教诫子弟,使毋忘本。不可使其但知鲜衣美食,乘骏马,拥娇妻,以免忘记我等开刃之劳。”

  这些嘉言并未随着成吉思汗躯体的下葬而销声匿迹,它们一直回荡在所有蒙古人的心中,回荡在大草原上,后来又回荡在地球四分之三的陆地上。

  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世界征服者被埋葬在肯特山的某处。埋葬后,驱万马将其踏平,在葬处杀一匹小骆驼;明年,青草生,掩盖了葬地;扫墓时,则牵来小骆驼的母亲,老骆驼嗅到小骆驼死处会发出悲鸣,于是,就知其葬所。不过,岁月日久,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后人就渐渐找不到确切的埋葬地点了。

  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确切知道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里,这成了千古之谜。我们只是知道,他生于草原,又回到了草原的怀抱。这片神秘辽阔的土地保护着他,藏匿着他,他永远地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但纵然世界陆地上最偏僻的角落都能感觉到他在地下发出的声音。

  成吉思汗去世的消息很快传遍世界,世界知道了,却屏住了呼吸。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没有人知道。大蒙古国却知道,他们必须要继承成吉思汗的遗志,扛起长生天惩罚天下的大旗,继续征伐四方。

  按蒙古传统,可汗需要经过忽里台大会选举产生,在未召开忽里台大会前,大蒙古国暂时由继承了成吉思汗物质遗产的拖雷监国。两年后(公元1228年),拖雷主持召开忽里台大会,大会全票通过窝阔台为大蒙古国第二任可汗,再两年后的1230年,窝阔台践履成吉思汗的遗嘱,向金国全面开战,向西方开战,向整个地球所有未臣服他们的地方开战。

  大蒙古国在成吉思汗之后,迎来光焰万丈的岁月,他们重新塑造世界。

  塑造世界

  沉寂三年后,蒙古兵团再度按下战争的按钮。蒙古兵团先克山西,1231年二月,攻陷凤翔。窝阔台命拖雷率兵四万,穿过南宋领土,逼向金国邓州(今河南邓州)。邓州守军有十万人,而且拼死抵抗,拖雷无法攻克,领兵北上,扫荡邓州和开封之间的诸小城。窝阔台派遣多名战将率兵一万,渡过黄河直奔开封,他本人则随后跟上。邓州十万人担心开封有失,仓促北上,由于沿途各城镇都被蒙古人占领,所以补给异常艰难,又被神出鬼没的蒙古兵团四处袭击,疲惫不堪。

  1232年正月十六,这支金兵团抵达钧州(今河南禹县),即将入城休息。拖雷在钧州城外的三峰山设下埋伏,用诱敌之计将金兵团引诱到埋伏圈中,全部歼灭。金国精锐丧失,灭亡已指日可待。

  窝阔台抵达开封城下,紧紧围困,金国求和,窝阔台同意。但不久,金国又反目,杀了蒙古的使者,速不台再围开封。1233年春,开封城被围缺粮,金政府放弃开封,跑到归德(今河南商丘)。蒙古兵团跟踪而至,围攻归德。1233年四月,速不台攻陷开封城,尽诛完颜宗室,血流漂杵。1233年六月,金国皇帝从归德逃亡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兵团如冤魂一样紧跟不舍。1234年正月,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在蔡州城绝望地上吊,蔡州城很快陷落,风光了一个多世纪的金国灭亡。

  窝阔台灭金,完全是按照成吉思汗遗嘱的方略。灭金之后,1235年,窝阔台在库伦—乌里雅苏台附近建都和林,这就是大蒙古国的首都。和林是个简陋的都城,马可·波罗说,它只有两条大街,皇宫和平民居住的地方没有多大差别。所以如此简陋,可能是因为窝阔台没有时间构建自己豪华的住所,因为还有很多仗要打。

  灭金之后,窝阔台同时开辟两个战场:西征和灭南宋。

  先来看西征,1236年春,术赤之子拔都率兵西征,这是大蒙古国第二次西征,目标是扫平钦察残余的叛乱。拔都兵团先到伏尔加河东方集中,然后征服了不里阿耳,再挥师南下,扫荡卡马河—里海之间的钦察残余。钦察人已是惊弓之鸟,一见拔都兵团,立即溃逃。拔都追到里海海岸,彻底消灭了最后一波钦察人,此次战争用时一年。

  1237年十二月,拔都突然兵锋指向俄罗斯。他的兵团迅速渡过伏尔加河,进攻俄罗斯,先攻破也列赞城(今俄罗斯梁赞)、科罗木纳(今俄罗斯科洛姆纳)。1238年二月,拔都兵团进围俄罗斯都城弗拉基米尔,俄罗斯大公弃城而走,城破后,拔都兵团屠城三日。之后,拔都兵团分兵略地,四邻的重要城镇都被一一拿下。1239年春,拔都兵团进至打耳班附近,打通了高加索的南北交通线,使波斯—钦察连成一气。1240年,拔都兵团渡过顿河,向南俄进攻。十一月,渡过第聂伯河,十二月初六,拔都兵团攻下基辅,把这座名城彻底摧毁。摧毁基辅后,拔都兵团继续前进,攻占了俄罗斯南部诸城,还一度派兵进入波兰境内,大肆抢掠。

  彻底扫荡南俄后,拔都兵团又把矛锋对准了匈牙利。攻势从1241年春开始,1241年秋结束,匈牙利全线溃败,国王出逃,整个欧洲如惊弓之鸟,夜不能寐。

  1241年十一月,窝阔台去世,皇后乃马真暂主持政局。1242年三月,西征大军班师,大蒙古国的第二次西征结束。拔都留镇钦察,建立钦察汗国,统治俄罗斯二百余年。

  1246年,忽里台大会召开,窝阔台的儿子贵由被推举为大蒙古可汗,贵由在位三年去世,皇后海迷失主持朝政三年,拖雷长子蒙哥被推举为大蒙古可汗。由此,大蒙古国大统的继承,从窝阔台位下转入拖雷位下。

  1253年,蒙哥命令皇弟旭烈兀西征报达城。在此之前,札兰丁和报达的哈里发勾结,在已被蒙古平定的波斯境内大肆进行反攻。旭烈兀这次西征,目的是彻底平定波斯动乱和伊斯兰圣地报达,重新塑造伊斯兰世界。1258年二月,旭烈兀兵团攻陷报达,西亚伊斯兰世界全部归入大蒙古国。其后,旭烈兀兵团又进攻叙利亚,对埃及发动进攻。1260年,面对埃及的顽强抵抗,旭烈兀停止了长达七年的远征,1265年,旭烈兀在九年前建立的伊尔汗国东至今印度河下游,北至咸海—里海—高加索—黑海之线,南临波斯湾与阿拉伯,西至地中海。疆域之大,实力之强,使欧洲噤若寒蝉。

  蒙哥在位九年去世,其弟忽必烈在1260年继任大汗,他不但称汗,而且仿效汉人模式,十一年后又称帝,定都北京,这就是元帝国。忽必烈具有双重身份,不但是大蒙古国的大汗,还是中国的皇帝。

  至此,大蒙古国的一个帝国(元帝国)和四个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尔汗国)全部到齐。

  忽必烈称帝后最迫在眉睫的事就是结束长期以来的对宋战争,灭掉南宋。此事要从头说起,我们还记得1231年,拖雷兵团穿越南宋领土直奔金国邓州的事。其实,当时蒙古兵团是按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向南宋借道,可成吉思汗没有料到,南宋居然不借道,而且还把前来谈判的蒙古使者杀了。

  拖雷暴跳如雷,道也不借了,命令蒙古兵团强取。远征军司令拖雷在大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轻易地撕开了一道口子顺利进入南宋,拖雷兵团在南宋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狂风扫落叶般荡平了南宋数十州,然后又顺利地离开南宋境,进入金国境内,猛攻邓州。

  1233年春,蒙古人攻陷开封。金国最后一位皇帝完颜守绪跑到蔡州,窝阔台和南宋签订军事同盟,蒙古帝国要求南宋供应蒙古军队粮草,并且出兵,双方共同攻陷蔡州,事成之后,两国以淮河为界。

  1234年,金国灭亡。蒙古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扫战场,南宋突然集结二十万大军向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里的蒙古人发动攻击。注意,这三处都在淮河以北黄河以南,按宋蒙当初的约定,淮河以北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跟你南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这是赤裸裸的叛盟和侵略。

  进展非常顺利,1234年阴历八月,南宋军队光复三京,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方面还未来得及摆庆功宴,蒙古人已发动反攻,南宋二十万军队几乎同时在三京崩溃,溃退到淮河南岸后,足足损失了一半士兵。

  南宋这次突然叛盟激怒了蒙古人,而那不堪一击的战斗力又使蒙古人向其发出灭亡通知书。从1235年开始,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兵团沿着南宋边境,持续不断地发动攻击,让南宋吃不香睡不着。

  1253年,蒙古帝国剑走偏锋,绕过南宋,深入万山丛中的云南地区,灭掉大理王国,随后又使安南王国臣服。1258年,蒙古帝国分三路进攻南宋。1259年,其中一路的忽必烈强渡长江,抵达鄂州(今湖北武汉)城下,百道攻城,鄂州城马上就要陷落,突然合州战场传来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忽必烈大吃一惊的嘴还未来得及合上,又传来消息说,他的兄弟阿里不哥正在蒙古本部举行大汗上任典礼。

  忽必烈认为自己比阿里不哥更有资本担任大汗,于是放掉鄂州,掉转马头回蒙古帝国本部和兄弟“相煎”去了。经过四年血流成河的内战,1264年,忽必烈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1269年,忽必烈对南宋全面宣战。1274年,蒙古远征军司令伯颜攻陷鄂州,顺长江东下,陷安庆,在芜湖江面击溃了南宋军队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蒙古军队可以大摇大摆地去临安了。南宋急忙求和,伯颜按忽必烈的指示同意了。忽必烈的本意没打算灭南宋,而是希望南宋和安南一样,做元帝国的卫星国。

  但是,南宋自己送死。伯颜派去杭州的谈判使者在半路上突然被一名南宋爱国将领处决,伯颜听到这个消息,气得马上变成了一个炮仗。南宋中央政府慌忙派人去向伯颜赔罪,并且发誓要严惩凶手。伯颜压制自己不要爆炸,第二次派出使者。想不到南宋的爱国人士太多了,第二个使者走到半路时,又被杀掉。

  伯颜气得哇哇怪叫,命令军队进攻临安,在强大的蒙古兵团面前,柔弱的临安没有别的出路,只能陷落。南宋中央高层对伯颜的暴怒很不理解,认为伯颜没有诚意,如果真有诚意,死掉两个使者,还可以再派嘛。

  他们不明白的是,是他们亲手制造了伯颜这个炮仗,你制了个炮仗,还点了两把火,却不想让它爆,这对炮仗太不公平了。

  1279年,南宋软弱无力的流亡政府在崖山被蒙古兵团彻底摧毁,南宋正式灭亡。

  从1234年宋蒙交火到1279年南宋流亡政府灭亡,前后历经35年。在这35年时间中,大蒙古国被两次西征分散了兵力,直到忽必烈称汗后,才真正把所有兵力用在了宋蒙战场。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元帝国统一中国。大半个世界被蒙古人重新塑造了一遍,但疯魔一样的征伐狂仍未消失。

  早在1274年,忽必烈就向日本派过使者,要他们称臣纳贡。日本人没有理他,于是这年年末,他命令兵团东去,征讨日本。蒙古兵团在博多湾击败了日本的九州部队,正要乘胜进击时,遇到飓风,损失一半兵力,狼狈撤回。

  忽必烈虽然吃了败仗,可仍旧派了使者到日本,要他们俯首。日本人怒不可遏,斩杀蒙古使者。1281年,在作了多年准备后,忽必烈集结汉人、朝鲜人兵力二十万,下令二次征日。让人惊骇的是,飓风重新又来,把停泊在海边的蒙古战舰全部摧毁,蒙古人这次几乎全军覆没,再次狼狈而回。日本人后来称这两次飓风为神风,二战时期日本勇往直前不顾生死的“神风敢死队”,精神支柱就在此。

  此次大惨败后,忽必烈曾多次预谋三征日本,但在众大臣的劝说下彻底放弃了这个艰难的计划,日本也成为亚洲地区唯一未向蒙古人称臣的国家。

  再来看安南。早在1257年,蒙古兵团就攻破其都城,大掠而还。之后,安南始终向蒙古人称臣。1277年,忽必烈要安南国国王到元大都(今北京),安南国国王拒绝。忽必烈认为这是挑战他的权威,但当时灭宋战争正如火如荼,所以六年后的1283年,忽必烈才下令进攻安南。蒙古兵团长驱直入,攻占安南首都。不过,由于当地气候炎热,蒙古人无法忍受,又因为安南游击队猖獗,所以蒙古人很快从安南撤兵,在撤兵途中,安南残存的军事力量把蒙古人诱进埋伏圈,这支蒙古兵团几乎全军覆没。有仇必报是蒙古人的特点,1287年,蒙古兵团再入安南,几乎是上一次的复制版。攻破安南首都,四处掳掠,受不了当地炎热,撤兵回国,半途又遭到安南的伏击,损失惨重。

  两次击败蒙古人,并未让安南傲慢,相反,1288年,他们派使者到大都,称臣纳贡。但安南国国王并不按规定进大都,蒙古人对于那地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安南国如此,对缅甸同样如是。缅甸在1271年被忽必烈一纸诏书搞定,缅甸俯首蒙古人,但人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真心归附。1277年春,缅甸人侵犯元帝国边境,忽必烈的反应极为缓慢但异常严厉。1283年,一支蒙古精锐兵团进入缅甸境,双方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了六年。1289年,缅甸彻底臣服,然而也只是口头上的。

  蒙古人的最后一次扩张,是远征爪哇国。爪哇国只是个小岛,比日本还小,而且离中国更远,可蒙古人仍然到了那里劝降,爪哇人把蒙古使者羞辱一通,又在脸上刺字赶走,以表示对蒙古人的轻蔑。

  忽必烈不是随便受轻蔑的人,1292年,一支两万人的蒙古兵团乘战舰进攻爪哇。爪哇国王先是假装称臣,然后趁蒙古兵团疏忽大意之时,发动突袭,蒙古兵团败走。

  以上的几次远征战役,虽屡有挫折,但对于大蒙古而言,实在无足轻重。这几次远征的兵力都是大蒙古国子国元帝国的力量,其他四个汗国纹丝未动。

  到了忽必烈统一中国,这个史无前例的大蒙古国便告完成,大蒙古国的疆域可谓惊心动魄: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到南海。版图达3500万平方公里,注意,地球陆地面积是15000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打通了东西方紧闭千年的大门,使得亚、非、欧三洲成了一家。

  然而,仅仅百余年后,大蒙古国就开始把它吃到嘴里的肉纷纷吐了出来,而且呕吐得很悲惨。1369年,在大明北伐军的进攻下,元帝国最后一任帝妥懽帖睦尔下令退出大都,又退出长城,最后退回了他们的老家蒙古草原。他们并不是第一批被打回老家的蒙古人,早在60年前,统治新疆、中亚地区的窝阔台汗国就已灭亡,残余蒙古人逃回蒙古草原。当两方蒙古人唏嘘不已时,又一噩耗传来:统治中亚的察合台汗国宣告死亡,侥存性命的蒙古人狼狈不堪地逃回老家。19年后的1388年,统治今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的伊尔汗国破灭,伊尔汗国灭亡的114年后,公元1502年,统治匈牙利、波兰、欧洲部分地区的钦察汗国内部分裂,如一座冰山在烈日下消失不见。

  至此,大蒙古国的一个帝国和四个汗国全部灭亡,成吉思汗一手缔造的大蒙古国灰飞烟灭。这群蒙古人和160多年前一样重新住进蒙古包,重新寻找牧地,重新和周边的部落斤斤计较、打打杀杀。伟大的过去忽然成为梦幻泡影。不久之后,他们就成了贫苦的游牧人,一如千百年前他们的祖先一样。他们绕了个大大的圈子,回到了当初的出发点。再之后,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草原,蒙古健儿万分信仰,所有的激情沉寂如井水,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再也不会降临人间。

  这已和成吉思汗无关,当然,这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成吉思汗的启示

  读成吉思汗,到底对我们有何意义,或者说,我们能从成吉思汗身上学到什么,来指导我们的人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并不惹人喜欢,也许,我们从成吉思汗身上什么都学不到,即使学到,在当今世界,也无法用上。

  任何人的成功必有条件,成吉思汗的成功条件是我们无法复制的。

  第一,成吉思汗崛起时,正是蒙古草原各部、中原王朝和西亚各国处于没落之时,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他抗衡。

  第二,成吉思汗的成功更多要归功于他有一支所向无敌的蒙古兵团,这支蒙古兵团有着显著的机动性,使得他们对千里奔袭、闪电战等一系列快速作战方式驾轻就熟。在那个时代,天下战争,唯快不败。注意,成吉思汗兵团只有在游牧民族中才能产生,所以很多民族无法复制。

  第三,成吉思汗个人的素质。

  谈到成吉思汗,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就是用兵如神。的确,成吉思汗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有百余次,吃过的败仗不超过三次,这让很多军事家惊羡万分。然而,成吉思汗的用兵是天赋,天赋是学不来的。他能在混乱的战场上,一眼就看到敌人的弱点,这种技巧,没有几人能学得来。

  对忠诚特别看重,是成吉思汗个人素质中的一大特点。只要他认可你的忠诚,就会委之以重任。

  自我控制,也是成吉思汗难能可贵的素质之一,这是很多人都缺少的素质。他见丘处机大为失望时,却没有表现出来,这就是自我控制。

  对敌人冷酷无情,或者说,恩怨分明,应该是我们向成吉思汗学习的又一个素质。一个有原则的人才能做出事业来,老好人永无出头之日。

  当然,成吉思汗的成功密码中也有不可取的地方。很多人都把成吉思汗的组织能力当成圣经,其实,我们前面早已说过,“十进制”的组织方式是落后的,现代管理学认为,一个人管理的极限是4—5人,而不是10人。所以,要学成吉思汗的组织能力,不如随便找本现代管理学书籍来看,比他要高明一百倍。

  自成吉思汗死后的几百年里,深受其害的各路人马,欧洲人、俄罗斯人都对他口诛笔伐,用他们的思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这对成吉思汗是不公平的,至少没有辩证地看问题。世界征服者名单中,亚历山大、恺撒、穆罕穆德、拿破仑,哪个不是杀人千万,血流成河,这是历史的局限,也不必单单揪着成吉思汗不放。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重新塑造了世界,在此之前,你很难想象,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会有一条人走的路。

  他不仅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还是人类的英雄,纵然不去狂热崇拜,也要理性地正视他。因为他是人类的巅峰状态!

  (全文完)

  [1]进如山桃皮丛:要像灌木丛那样分小队低姿势联络前进,使敌人看不清有多少人;在攻击时,四处开花,让敌人难以应对来自一个方向的攻击;完成攻击后,各小队向四方疏散,敌人被击伤却又无法有质量地还击。

  摆如海子样阵:主要应用于进攻上的军事原则。在被包围后,各个单位开始发动进攻,由前面一长排士兵放箭,随即又由下一排士兵取而代之。他们就如同波浪般打击敌人,快速出现,随即又快速消失,返回后方之后又组成另一波攻击,每波轮流上阵,永无休止。

  攻如凿穿而战:集中优势兵力组成一个“凿子阵形”的尖头分队深入敌人纵深,使进攻者得以把最大的力量集中到一点上。

  这三条原则是互相联系、浑然一体的,它们是成吉思汗兵法中最重要的原则。铁木真之所以能征服世界,其战术思想的灵活高超是原因之一。在其后来的征战中,这三条原则已成为他的杀手锏,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灵魂始终未变。

上一章 回目录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