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新时代之大同教(3)

新时代之大同教(3)

  新时代之大同教(3)

  逼害交加

  巴孛既有以上之自称,因此群众信仰之者日众。不论贫富智愚,靡不大受感化。但他方面反对者亦日烈。尝用种种毒辣手段,强占信徒房产,并虏其妇女,甚至用刀枪等凶器,谋害男女信徒。此种逼迫手段,反使信徒之信仰更为虔诚。盖回教中本有预言曰:“米地至完善,至尊贵,至忍耐,其信徒必受**迫,大杀戮,大恐慌,血染大地,而妇女将为此受难之圣人而啼哭也。”

  巴孛殉难

  一八五〇年七月九日,巴孛殉难,年仅三十有一。其门人亚利者,自愿偕巴孛同登塔孛利城之刑台受难。正年前二小时,二人受缚高悬台上,亚米尼兵士即开排枪射击之,待枪烟散后,见二人未死,盖枪弹击断绳索,二人下坠,并未受损,巴孛即入一室与友人谈话。迨至正午,二人再度被转悬台上,但原有兵士不愿再发枪,乃另换一队兵士击之,二人遂殉难也。

  巴孛之敌人,以为此役其信徒必将星散,岂知其信心益坚,盖真理决不能被武力压倒也。

  嘉梅山之墓

  巴孛与亚利殉难后,军人抛其尸于墙外。次夜,数信徒即设法收殓,而私藏于波斯之私窆中。数年之后复历尽难卒,运往圣地,安葬在嘉梅山坡,与古代先知——意利亚墓之山洞相近。博爱和拉大圣人,晚年常在此地盘桓;死后亦安非于此。今各国大同教之信徒,谒博爱和拉之墓者,未有不赴巴孛先锋之墓,而祈祷者也。

  巴孛之著作

  巴孛之著作甚多,如《经义注释》、《新祷文》、《论道及劝谕》等,其大旨系解释独一无二之造物,及修养品性,洗涤尘垢,与依赖造物,等等。而其著作之结晶品,则为颂赞将来之真理,及其自称仅能为其先锋;并云若与之相比,犹如露水之于海洋。是以其为至圣受刑殉难,实为至欣慰之事。其信仰之精神,已可概见矣。

  造物之显圣

  巴孛曰:“将来之显圣,即真理之太阳,发扬其荣耀与威严。”又以极谦恭之态度曰:“在造物显圣时,听一圣语,较诵千卷其他经文为有福。”巴孛之所以甘受一切苦楚者,无非希望能使显圣之事迹顺利耳。倘得如愿以偿,则已心满意足矣,他复何求。

  复活与天堂地狱

  巴孛曾将复活、审判日、天堂、地狱之真意义,详为讲解。其言曰:“复活者,真理之太阳,照彻人心也;即人之心灵,由粗蠢及**中,觉悟而重生也。审判日,即新显圣时,人类善恶之判明也。天堂者,能认识及敬爱造物,而自修完善,俾死后得进天堂,而享永久之道也。地狱者,不认识造物,不能修到完善之境,而失却天恩也。至于物质之天堂、地狱,等等,皆属理想而已。”又曰“世人之灵性,尚有无量改善之地步”。

  伦理及社会训条

  巴孛著作中之最重要者,厥为劝人以仁爱;其次为提倡美术及手艺,普及初等教育,解放妇女,筹集公款,救济贫民。禁乞赈,禁酒,亦皆于社会有益之教训也。

  巴孛最纯洁之教训为“纯粹仁爱”。即不求奖偿,亦不畏惩罚。如《巴音经》中有言曰:“崇拜造物,而遭火灾,亦不变宗旨。若因畏惧而崇拜,则万不能到造物至圣之神界。若崇拜之目的在求天堂之福,则不啻视造物之光荣,为交换条件矣。”

  苦难与胜利

  巴孛终身之精神,如前节所言,能认识及亲爱造物,能表现造物之真性于世界,预备造物之显圣。

  巴孛之生而无忧,死而无惧,以其热诚之爱,已将畏惧心打倒。是故视受刑殉难,无异供献其身心于至爱之造物,诚为增快乐之事也。如斯真心敬爱造物,亲爱人类之教师,反受信徒之恶恨与杀戮,不亦奇哉!巴孛先知也,圣贤也,宣布造物之福音者也。虽盲人亦能辨别之,彼陷害之者,岂竟毫无思想,抑亦囿于偏见使然耳。

  巴孛毫未享受世界上之荣耀及安乐,是为表现其灵界精神之唯一能力。有如此能力,故能甘受极刑;不借世界之援助,而能战胜一切极恶厉之反对也。敌人如此恶毒,假友人如此犴猾;而巴孛仍能无忧、无惧,如鹤立鸡群、卓然不凡。彼又能宽恕仇人,而反为之祝福,是岂非表现造物至圣之爱力于不信之人耶?

  巴孛虽受尽苦楚,但终获最后之胜利。盖有数千人,亦因信爱巴孛,而牺牲其生命、财产;否则,纵有君王之权力,亦不能使人如是悦服。况后来之大圣人,已确信其为先锋,而予以荣耀矣。

  第三章  造物之荣(博爱和拉)Baha'u'llah

  “造物显圣尚何待哉。观其圣殿,何等庄严,何等荣耀,是即固有之荣耀之新显圣也。”

  ——博爱和拉

  博爱和拉之幼年

  博爱和拉原名默照和爽因亚利,为波斯之大臣默照亚伯之长子。其族中因系贵族,富室之后裔,故为波斯政府文武大员者甚多。博爱和拉(义即造物之荣耀)生于一八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其生地在波斯都城德黑兰。幼时未入学,仅受家塾教育,但自幼聪明过人。父早亡,博爱和拉即继父理家事,并负管教弟妹之责,其长子名亚卜图博爱尝向著者,述其父幼年事迹如下:

  “自幼性善,量大,好作户外游,常在田园中度日。富于吸引力,人咸乐就之;名公巨卿,亦常与之亲近接谈,而尤为孩童所欢迎。年十三四,其学问智识,已颇著声誉;又善于讲解各种复杂奥妙之问题,常在大会中与著名教士,讨论宗教上之难题,听众皆表钦佩。在二十二岁时,其父逝世,波政府令其继任父职,不就。波国宰相曰:“其思想卓越、志望高超,余不能测其深浅。但将来必有大成,官禄非其所欲,听之可也。”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