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大学生之利益与责任——毕业典礼训词(1)

大学生之利益与责任——毕业典礼训词(1)

  大学生之利益与责任——毕业典礼训词(1)

  主席卜校长,诸位教职员,诸位本年毕业生,诸位男女来宾:

  鄙人是一九〇〇年之毕业生,与张君锡良同时毕业,今日来参加毕业典礼。重游旧地,与相差卅年之间学会聚一堂,非常荣幸愉快。鄙人毕业时,母校只有两所房屋,即备馆与格致室,现在已添圣马利亚女校校址、兆丰花园以及江东新建筑。其扩充之大,进步之速,全是卜校长之功。有人说卜校长每次回美国,口袋里终要带一所新房屋回来,近来并不回美国,亦能就地变戏法,当场出彩,如纪念前卜夫人之新建筑又落成了。

  中国近代教育发达史中,曾受许多波折,母校实首当其冲。而四十年来,卜校长曾经解决无数难题,有益于后来开办之学校,亦为不少。但是廿五年前,母校曾一度走入迷途,甚至退步,而引起反对。就是本来新学生之初步英文,须有A、B、C之程度。谁知廿五年前,母校忽宣布,本校毕业生只能有A、B之程度。如此比算,学问岂非减少三分之一?又照字典解说A、B是身体康强之水手、彬彬文人变作赳赳武夫,岂不更骇人听闻?如此说来,不独毕业生受冤屈,而我们所尊敬之校长,亦要降级了。譬如美国纽约大学,授人以“***”D、D之学位。大众都以为此种意义,就是谦让。就是正智慧之基础。断没有真正认为无知无识之***的。

  今日之毕业礼,西语谓之“开始”礼,是毕业后开始为人之意,犹如从前读书人中秀才谓之“进学”,是一样意思。故今日是诸位毕业同学开始为人之期,应当再一度审察大学生所得之特别利益,与应负之责任。

  常听得人批评大学生:但能唱校歌、呼口号、踢皮球,或称之谓囫囵吞枣之理想家,能知而不能行。此种无谓之批评,自无须辩驳。只要大学生将训练所得之三大利益:(一)见界之宽大。(二)思想之深切。(三)知己知彼之体谅心。一一表显于大众,就无人批评了。

  (一)大学生既研究天下各国之历史、政治及经济,其见界必不止于一国。华谚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既有天下世界之眼见,就可减少坐井观天之弊。中国现在天天讨论统一,而国中之领袖,尚有省界之主张。常听得说“山东人之山东”,而其结果大受山东人张宗昌之害,哪里能得统一?将来诸位在社会上服务,就无此见界狭小之弊了。

  现今世界交通便利,思想易于传达。文化之进步,当如交通之进步,由小车而黄色车,而马车,而汽车。空中且有飞艇,海中又有快轮,每小时速度已达四十五海里。如此环境之中,大学生不能不具世界之眼光。即在爱国之热忱中,再进一步而有顾及世界大同之观念,是为大学生见界宽大的利益。

  (二)大学生第二利益,是思想之深切。思想须受训练,否则肤浅而无层次,且不彻底。譬如群众之心理,易于煽动,受人利用。若大学生则已受过训练,胸有成竹,是非分明,自不致迷惑不决。

  又如开辩论会时,往往听一面之词,思想即随而转移。及至最后,尚不能断定其是非。但大学生若已研究过哲学,则曾一度追随世界上历代最深奥之思想家,能启发个人之人生观,如船已有舵,不致在汪洋大海中飘摇无定。思想之深切及独立,实为大学生之第二利益。

  (三)第三利益为体谅心。书中之学识是不变的,一天功课念不通,明后天可以再会,终可以通。但人与人之关系是活的,变化无穷的。大学生在校四五六年,日与同学相处,可多得知彼知己之经验及体谅心,是为大学生第三利益。

  譬如拍纲球,有抽球压球,有硬球切球,有高低快慢等等不一。铁尔顿万国名将说“要练成健将,须辨明球之来势,而后应付”,人类亦是如此。虽则人之心理千变万化,但如球之来势,一样可分其类别,如好坏、精粗、缓急、虚实、新旧,等等是也。此种类别,有因祖传而然的,有因环境而然的,殊难转移。在学校受训练之时,或能更正。久而久之,便可变成正当个性,甚至印入面相。故将来遇人,亦可辨别人之性地,是为第三大利益。但一人之终身事业,颇赖合作之力量,往往极有学问、极能干之人,因不能合作,终归失败者。故将毕业之同学,先须自问。

  第一,曾否练到有宽大世界之眼光,以备建伟大事业。

  第二,曾否养**生观,姑终抱定愿为宗旨而牺牲。

  第三,曾否养成体谅心,对人一视同仁,而能与合作。

  若已经达到此三点,则大学生之利益已尽得到,可以处世了。若尚未完全得到,则须虚心下怀继续努力。

  中国教育尚未完全发达,大学生为数甚少,大约不出五十万人。统扯每千人中一人,是可认为社会之领袖,故其所负之责任极重大。

  现代世界之进步极快,中国远在列强之后,须要努力,急起直追,方有出类拔萃之望。譬如此远东运动会,日本得锦标最多。中国几乎落在菲人之后。大家说日本评判之不公,我亦云然。但是徒抱怒恨,无济于事。必须加工练习,具有实在力量,方可操必胜之权,因为得失全在事前之练习。大学生之生活,就是这种训练也。

  中国的现状,颇为复杂。

  (甲)就政治言之,南北之战尚在进行中,交通梗阻,百业凋零。政界失业之人,指不胜屈。据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时,谋事人有十六万之多,甚至黄浦毕业生在南京,亦闲居无事。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