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44)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44)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44)

  梁启超在1926年3月,因便血入协和医院诊治。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一侧肾患结核已坏死,决定手术切除。3月16日,协和医院院长刘瑞恒为梁启超作了肾切除手术。但术后检查,切下的肾脏并无病变,梁启超仍然时轻时重地尿血,稍一劳累病情就会加重,发现刘瑞恒给梁启超切掉的是好肾,病变的肾居然没有切。此后,梁启超多次入协和医院治疗,1929年1月19日,终因救治无效而溘然长逝,享年56岁。 奇巧的是,曹云祥在1937年2月8日去世的时候,也是56岁。曹云祥也是死于西医(牙医)之手。不同的是,梁启超在术后生命延缓了3年,而曹云祥差不多是死在术后脑充血,不到1天。

  陈守实在1928年1月17日的日记中,记录了其师梁启超对他说的一番话:“研究院教授颇难聘请。章太炎先生,吾曾以私人资格托友人往询,章以老病且耳聋辞,不愿北来。又,张尔田(念劬)则年亦太高。实为无法,若从此停办,则此种学术机关又弱一个,亦殊为可惜”。 可知在师资力量方面,研究院当时已力不从心。另一则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校内资源分配冲突,即大学部与研究院学生利益之间的冲突。

  其实研究院始创之初,就有不同意见。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钱端升在一开始就不认同,提出:“研究院之应否特设机关更堪疑问。现时研究院所开之科,仅国学一门。国学之为重要,无待烦言,而在偏重西学之清华尤然。现时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皆当代名师,允宜罗致。然注重同学罗致名师为一事,而特设研究院为又一事。清华学生受益于梁启超、王国维者,初不限于研究院学生,何以不竞聘先生等为大学教授,尊而崇之,而必名之曰研究院教授乎?岂大学之尊不足以容先生乎?特置一研究院,即多一个机关,亦即多一份费用,而益陷校内组织于复杂难理之境。” 钱端升力主废除研究院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认为研究院与西式大学本科教育不接轨,主张要用“毕业院”(即大学院)来取而代之。这在吴宓任国学研究院主任时与张彭春的矛盾中已有体现。

  1928年,国民政府委派罗家伦出任校长。在罗家伦到职前,清华学生会成立了校务改进委员会,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推派代表带着改进意见书赴南京与罗家伦进行谈判。当时提出了八条意见,其中第五条就是:“停办国学研究院,从速筹备大学毕业院。”这等于正式宣布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结束。

  刘寿民先生(崇鋐)记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立及停办说:

  “清华大学初成立的时候,有一件事值得大书特书,那就是国学研究院的创办。当时主持学校大计的人,以为清华有独立的经费,特殊的历史,应当有独特的工作,在学术上有所表现。以往清华只是留美预备学校,所以偏重英语英文与西方文化科目。现在既改成国立大学,应当提倡国学的研究,来沟通中西的文化,用西方的科学方法、科学观念,来整理国家固有的文化。时在五四新潮之后不久,国学与科学同为当世所重视,所以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成立很受学术界的注意,所聘导师是当时一时人选,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之诸先生,各以蜚声学术界的专门学问,来指导后进。所招收的研究生,也多是相当成熟,国学具有根柢的热心求学者。整理国故,研究古文物,孜孜努力,后来颇有几位有卓著的成就。可惜为时不久,王、梁二师先后逝世,继者无人,煌赫一时的国学研究院,只训练了四期的学生,便如昙花的一现,没有继续下去,日后的清华大学,还是以理工见称。”(见《中华民国大学志》。刘先生在清华任教时,目睹研究院的始终,故四十余年后记之,犹甚确实。)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