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36)
第六章 清华校长不好当(36)
今天是一年快满的日子了。趁天气睛和时候,约请同学在此相聚。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完全明了了解这二点——做人做学问一一而努力向前于下去呀。
在这之前,梁启超在南京讲演,对国学这样主张:
我以为研究国学有两条应走的路:
一、文献的学问。应该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
二、德性的学问。应该用内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
第一条路,便是近人听讲的“整理国故”这部分事业:这部分事业最浩博最繁难而且最有趣的,便是历史。我们是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我们一家里弟兄姊妹们,便占了全人类四分之一,我们的祖宗世世代代在“宇宙进化线”上头不断的做他们的工作,替全人类积下一大份遗产。从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手里一直传到今日没有失掉:我们许多文化产品都用我们极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虽然记录方法不很整齐,虽然所记录的随时散失了不少,仅即以现存的正史、别史、杂史、编年、纪事本末、法典、政书、方志、谱牒,以至各种笔记、金石刻文等类而论,十层大楼的图书馆也容不下,拿历史家眼光看来,一字一句,都藏有极可宝贵的史料。
在《如何造成一个学者》中,梁启超说:
清华研究院之重要目的,在养成一般学者,但此事非短时期所能办。古今中外大学问家,四十岁以前多作预备工夫,其成就总在五六十岁或七十岁,文学家艺术家大部分依赖天才,可以早成;若用科学方法研究学风必须经历相当时间,受过许多磨练。希望在—两年内造成大学者,真是妄想。清华研究院固不敢希望在两年短时期中有大学者出现.但却愿使诸君得到造成学者之基本修养。
造成学者之基本条件有二:
一,养成作学问之能力。
(甲)明敏,明敏者,眼光锐敏之意:古人所谓读书得问是也。苹果落地、牛顿怀疑而发现地心吸力;沸水冲动壶羞,瓦特惊异而发明蒸气机。于毫无问题之事物现象中能发现问题,此为研究学问第一要素。
(乙)密察。即《中庸》所谓文理密察。吾人对于问题,须从各方面观察,须精细观察。
(丙)别裁:对于杂乱繁多之材料,须能鉴别其为真或为伪,有用或无用,重要或次要。
(丁)通方:通方者,彻始彻终之渭。一问题并非孤立,必有与之相关之事件或问题,吾人对于本问题全部固须了解,即对于相关事件及司题亦须有常识。本通旁通,方可免于偏陋拘墟。
上述四端为作学问必具之能力,我辈在研究院中,希望帮助诸君养成。
他在清华学校政治学会对学生的首次学术讲演是《政治家之修养》。他要求学生们能够养成伟大的人格:
我们想养成伟大的人格,最好是在历史上找一个人作模范。拿破仑生平学凯撒,甚至于头发的分法都学他。苏东坡之学白香山,也是无微不至。历史上模范政治家,外国如华盛顿、林肯、格兰斯顿,中国远的如胡林翼、曾国藩等,我们都可模仿。例如张江陵为宰相的时候,对于天下督抚,都时时亲自和他们通信,疆臣有不对的地方,他明白指出他的错误处,辞意恳切而严正,使人心悦诚服。曾文正、胡文忠一般人都是学者出身,起初不过办团练保护桑梓,并无大的野心,后来出应时世,一步一步的做去,经过许多困苦艰难,竟有绝大的成功,实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奇迹。我们如果将他们的书札、日记、专传等,细细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加以研究,将自己的生活加以比较加以反省,自然有相当的成功。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