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26)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26)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26)

  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综合素质,所以,举凡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化,都应该作为学习的对象。比方说音乐,它是人类教育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虽然是物理现象,但它与精神相联,精神可由此手段获得升华,音乐会唤醒人真实、自然的本性,即人的本质。音乐在人际交往中,在塑造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品性与人格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能激发起生理与精神的情感。诗歌也一样,巴哈伊教认为,诗歌即是词组的对称排列,是经由和谐与韵律产生喜悦的,因此诗歌较之于散文,更能打动人心,情感表达更为有效、完整,因为诗歌有更为精致的组合。就连上苍之教导,也是以赞美诗或是以祷文的形式,被悠扬地演唱时,才是最动人的。 这样看来,巴哈伊教所提倡的人文教育,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总和,人应当尽力学到这两种知识,丰富、发展和提高自己。

  德的教育类似于巴哈伊教的灵性教育,因为灵性教育应该集中在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使人的品格达到卓越与完美,其最终目标是:拥有灵性学识的人必须具备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必须拥有智慧、才干、洞察力、直觉、谨慎和远见,甚至拥有自制、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由衷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灵性的教育就是天国的教育。什么是“天国”?巴哈伊教有自己的解释,认为“天国”的外在表现称为“天堂”,但天堂只是个比喻和模拟,并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因为天国并不是一个物质的地方,它是超越时空的。它是一个灵性的世界,一个神圣的世界,也是上帝之权威的中心,它脱离**及**的一切属性,并且它圣洁超越于人类的一切现象。 灵性的教育要靠宗教来获得,因为宗教是神圣本体的外在表现,“宗教进一步来说,不是一系列的信念,不是一整套的惯例;宗教是制定人类真正生活、激励人类高尚思想、修炼人类品格、奠定人类光荣基础的教育”。 宗教教育的实施,主要靠上帝的启示,因为灌输给所有创造物的能力,都是这个最受赞颂之圣名的启示所带来的直接成果。

  在巴哈伊教看来,宗教有两个主要部分:灵性的部分、实用的部分。灵性的部分永不改变,所有的宗教先知都教导人类同样的真理,给予人类以同样的灵性律法,教人以同样的道德准则,在每个宗教的灵性的、永不改变的律法里所包含的关于道德的一切规范,在逻辑上都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宗教与科学的结盟,“宗教和科学是两只翅膀,人的精神力量乘上它们飞向高处,有了它们,人的灵魂才能取得进步。只有一只翅膀的人就不能飞行了。如果有人想试验只用宗教的翅膀飞行,那他就必然跌进迷信的沼泽中。另一方面,他如果只用科学的翅膀飞行,也不能取得进步,而只会掉进没有希望的唯物至上的泥坑”。 实用部分则要随着时代的变更而变更,如“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被巴哈伊教改变成“爱你的敌人,为恨你的人做善事”,严厉的律法被改为仁爱、慈悲和容忍的律法所代替。

  宗教的灵性教育,主要就是精神教育。而精神教育的重点,则是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使人的品格达到卓越与完美。巴哈伊教的卓越与完美有特定的含义,其最终目标是:拥有灵性学识的人,必须具备内在外在的完美,必须拥有智慧、才干、洞察力、直觉、谨慎和远见,拥有自制、对上帝的敬仰和由衷的畏惧。 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三个必要的条件: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