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11)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11)

  第五章 用世界眼光办教育(11)

  这次谈话内容在《清华周刊》 发表,标题是“与泰戈尔谈话记”。泰戈尔借鉴了巴哈伊的世界大同思想。他曾于1912年10月带着儿子和儿媳妇造访美国,会见了巴哈伊“圣约的中心”阿布杜?巴哈,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受到巴哈伊教的感染。他们有关东西方文化的见解非常接近。阿布杜?巴哈当时恰在北美访问,在八个月的时间里从东海岸到西海岸,访问了华盛顿、芝加哥、克利夫兰、匹兹堡、蒙特克莱、波士顿、伍斯特市、布鲁克林、凡伍德、米尔福德、费城、西恩格尔伍德、泽西城、剑桥、梅德福、摩里斯、都柏林、格林阿克雷、蒙特利尔、莫尔登、布法罗、基诺沙、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奥马哈、林肯、丹佛、格伦伍德斯普林斯、盐湖城、旧金山、奥克兰、帕洛阿尔托、伯克利、帕萨迪纳、洛杉矶。

  另外一个事实,或许也说明泰戈尔的巴哈伊情结:在清华度过亲切愉快的一周后,泰戈尔返回城中。因为这年5月8日是泰戈尔64岁生日,北京学界要为他开祝寿会,地点在北京协和医学校礼堂,胡适任主席。寿礼是十九张名画和一件名瓷。 这十九张名画,不是也与巴哈伊教的数字十九有关吗?

  泰戈尔访问清华并且演讲,在校内外掀起了一场泰戈尔热,一时间好评如潮。梁漱溟评价泰戈尔“是位虚怀若谷的诗哲,对学问十分认真,关切中国问题,又如此不耻下问,不为自己的名望所累,是很难得的” 。清华师生对泰戈尔印象也很美好,“吾人居此蔼祥可爱之乐园,得聆此诗哲环琦之高论,不禁心旷神怡,觉天下事无事不乐,天下物无物不美矣。” 王文显形容泰戈尔“其状高臞,其发灰白,其体从容而尊严,其音和平而甜美,其举动不用矫揉造作”。历史教授陆懋德认为“泰氏实有一种感人之态度。令人一见而知性情之冲淡,胸怀之坦白,心地之光明,人格之高尚”。他同时也指出,社会上对泰戈尔的许多误解来源于对他身份认识的不当。泰戈尔自述“彼非哲学家,亦非宗教家,亦非政治家,不过诗人而已”,应让他回归诗人本色。如果“视之如大哲学家,如大圣人,而就之以解决道德政治各种问题”,不但是对诗人的极大误解,也会引起诗人的“不耐烦”。针对国内欢迎派与批评派言论,陆教授认为二者对泰氏思想均有误解:欢迎派误将泰氏与甘地等同。欢迎派误解泰戈尔,批评派因则为欢迎派而迁怒于泰戈尔。反对派批评泰戈尔反对物质文明,实际上,“泰氏亦非劝人绝对的不用物质文明,不过指出物质文明之弱点,使人知物质文明之外,尚有精神文明之重要而已”。

  同学们反映“太氏温蔼可亲,且善为青年劝导。是以聆其谈话者,莫不佩叹云” ,称赞泰戈尔清华之行“实在是我们最引为荣幸,并且在清华的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泰戈尔“离开了清华之后,他的印象是曾常时存留在我们的脑筋里。他对于我们的行动和思想是有很大的影响。他曾使得我们此次欢迎他的兴趣不但不渐渐消灭,并且引导我们到了一条新辟的大路上,使得我们心头上时时刻刻地记着他的话,向前进行”。泰氏让学生心潮澎湃,“是因为他带了一份极珍贵的礼物来送给我们享用。这份极宝贵的礼物就是他那伟大的人格”。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