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9)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9)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9)

  此外,还为刊物题词,作诗四首以为鼓励:

  一

  顾黄人去几经年,

  一代先河任孰肩。

  难得英贤攻考据,

  置身重到汉周前。

  顾亭林、黄梨洲二先生,开有清学术之先河,今诸生作业,有与相似。故以为此,非以贡谀也。

  二

  谁宗许郑薄程朱,

  异派同源趣不殊。

  须识文章该性道,

  骊龙原自有元珠。

  册中多考据词章之作,或疑遗弃义理,故揭其宗旨于此。

  三

  大地搏搏万学张,

  精神物质岂相妨。

  殊途会有同归日,

  却藉卮言作引喤。

  大地文明,虽略有精神物质之别,然同为人类所发明,则非无可合之一日,惟今尚未至耳,姑书于此以候之。

  四

  风雨萧萧晦不明,

  九州几复听鸡鸣。

  江郎幸有如花笔,

  大道原期与共行。

  学问之道,以切磋而得益,若秘不示人,则长短无由得知。斯册之刊,意亦如此。固无标榜之见存也,故更著数语以勉之。

  曹云祥的题诗和自注,言明对学生开展研究的殷切希望,也道出了《实学》月刊存在的意义。题诗中的含义相当深刻,表达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一的愿望,阐述了国学研究的重要性,肯定了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和最终会走向殊途同归,这些思想明显带有巴哈伊教的色彩。

  同年5月份出版的《实学》第2期,极受欢迎,“购者纷纷,供不应求”,并且于7月1日前,再版第1期一千本,还在《清华周刊》上发布广告。《实学》月刊受到外界欢迎,教授们始料不及,很快纷纷转变了态度,原来反对学生办杂志的梁启超和王国维,也转而支持,分别捐助大洋50元、20元,并为学生们提供论文。

  1926年10月底,研究院师生举行本学年的一次茶话会,王国维、粱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教授均到会,曹云祥也应邀出席。

  梁启超向来主张在社会上要做一位“不逐时流的新人”,在学术界上要造成一种“适应新潮流的国学”,在这次茶话会上,他对着曹云祥和诸位师生说:“校长,诸位先生,诸位同学:今天是研究院第一次茶话会,本来早就要开,因王静安先生有不幸的事发生(此处指王国维的长子王潜明病故),到上海去了,所以缓后了许久。到今天,大家有个聚会的机会,我很高兴。”他以研究院的宗旨,是改变“呆板的教育”,因此“参照原来书院的办法”,“创造一个新学风,对于学校的缺点加以改正”。他认为学校不应该只是一个贩卖智识的地方,而是应该树立“智、仁、勇三者并重”的新学风,他说:“本院发生一个新学风,是我们唯一的责任”,“诸同学既在这全国最高学府内修业,必当发奋做一个伟大的人”。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由陆侃如、刘节二人记录为文,以“梁任公先生在清华研究院条话会演说辞”为题,刊于11月12日《清华周刊》第389期。

  在国学研究院的带领之下,清华逐渐走向教育和学术独立的道路。道路虽然曲折,但是经过后继者的努力,清华学校的国学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举世瞩目。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