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8)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8)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18)

  其时在清华学校,谭唐博士推行的德国大学“三自”经验,对师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谭唐即Geoige H. Danton,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历任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员、哈佛大学德文导师、巴特勒大学德文教授、纽约大学交换教授等,在清华有着良好的声誉。所谓三自经验,即自由教授,自由求学,自由转学。

  此外,曹云祥十分重视学校图书馆建设,认为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的兴盛。他说:“近人有言:大学图书馆之发达,其原因虽多,要皆根据于自动研究学术之原理。大学乃探讨学术之所,而图书馆则流传学术之府库也。”他指出,之前的教学法着重于课本及师长的讲义而不涉及其他名著。在这种教学法之下,大学图书馆的作用甚微。“近年来,大学之行政与教学之法则大有变更。为教师者,指导学生就研究之问题,参考各家学说,而不徒令其强记课本,此‘提纲挈领’与‘参考工作’之教学法所以见重于当世也”。

  国学研究院成立之初,由于图书馆中文书籍不足,学校便设立“国学书籍审查购置委员会”,请王国维为主席,吴宓、吴汉章(图书馆代主任)等为委员,负责调查馆内已有国学书目,拟定选购方针和审查所购书籍。学校特拨研究院购书专款2万元,刚成立的国学书籍审查购置委员会,因此得以展开工作。王国维和助教赵万里,亲往北京琉璃厂,寻购到十三经和二十四史等善本古书多种。由于王国维的积极搜购,两年间,图书馆的新书涌入如潮,图书馆人手不足,除增加编目及誊录各一人及书记二人外,还请赵万里、梁廷灿、浦江清及柳哲铭四人来馆协助编目。根据1926年出版的《清华学校图书馆中文书籍目录》,关于国学,有经部和诸子(3332部)、史学(1866部)、文字文学(1453部)、别集(自汉至民国3145部),以及金石古物等,共分为六十余类,近一万种之多。此外满、蒙、藏文及欧美、日本书籍杂志,亦购买多种。其中,大部首之书如《道藏举要》、《频伽精舍藏经》、《大正藏经》。丛书有《续古逸丛书》、《适园丛书》、《聚学轩丛书》、《豫章丛书》。明版书有《古今逸史》、《翼学编》、《六十种曲》、《初学记》、《方舆胜略》等。罗振玉所著及所刻书籍,全部约六七十种;董刻诸书十余种,陶刻诸书七八种,贵池刘氏所刻书约十余种,均陆续购得。 王国维等人的努力,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藏书质量,也为清华学子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求学条件。

  在学校办学制度的推动下,国学研究院学生受其导师教诲与影响,养成了重视学术研究的风气。刘盼遂、杜钢百、余戴海、汪吟龙、闻惕、吴其昌等人以“实事求是整理国故”为志趣,发起组织“实学社”,于1926年4月创办学术月刊《实学》,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

  本来,研究院教授会曾决议不办杂志,只办丛书或论丛,但同学热衷研究,有旺盛的发表欲,于是乎,创办了《实学》月刊。

  从一开始,曹云祥就大力支持研究院学生的这种愿望,特为刊物撰写《发刊词》,言明该刊的宗旨:“本之经以明圣贤之心,攻诸史以寻治乱之迹。汇百家之学,集万国之观。由近而及远,举一以反三。若纲在纲,有条不紊。治丝必断,析难而解纷。取精用弘,积薪居上。钩元索邃,矛弧以麾。庶几足以备天下之美,合始终之德。洽于古今,通乎中外。天鸡鸣而晨曦出,文德耀而群载熙。窃本斯旨,作为文章。授之剞劂,质诗当世。虽无当于弘范,或不戾于微志。”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