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5)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5)

  第四章 高标准创建国学研究院(5)

  曹云祥告诉他:“清华现在分成旧制部和大学部两部分。旧制部是原来的留美预备学校,大学部又分成普通科和专门科。政府准备将清华办成国立清华大学,所以还要办研究院,希望你来主持其事。”吴宓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名上的,即马上正式任命他为研究院主任;二是事实上的,即他有全权办理事务。如果曹云祥不答应,他还是回东北大学。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吴宓又提出,为了更好地专心于工作和学术,他要求住清华园西客厅。曹云祥也答应了。为此,有些同事颇为嫉妒,因为当时清华学校不负责教员的住宿。他们在校训育委员会(专管校风的机构)开会时,说吴宓不应该有此特权。但是曹云祥顶住了压力,让吴宓顺利住进了人人艳羡的“藤影荷声之馆”。 6月15日,曹校长差人送来聘书,月薪300元,任职一年。吴宓基本满意,但名目是研究院国学部主任(相当于系主任),而不是研究院主任,吴宓将聘书退还给曹云祥,说不能应聘。18日,曹云祥亲自送来新的聘书,改为研究院主任,吴宓这才答应了。曹云祥说:“一年后,你如果不愿意再当主任,而只愿当英文系教授,聘书可以自由改动。” 如此,吴宓成为了国学研究院的主任。

  根据刘明华《吴宓教育年谱》 ,我们可以看到清华国学院创立之初,吴宓到该院任职的一些情况:

  1925年2月,吴宓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任,时年31岁。

  吴宓初到奉天,即有去意。认为“东北大学,终嫌僻在一隅,发展难期,设备不周,不如清华地位之重要。且此地不宜居家,清华则一劳永逸,可以常居。而书报杂志较多,易于会友而行事。又基础稳固,不受政治之牵动。苟有得赴清华之机会,断不宜任其错过。况今年北来奉天,经济损失已不小。而日来江浙战起,南京慌乱,室家迁徙飘流,不如接赴北京,长住久安。是则此刻即往清华,实为必要”。但东北大学亦有长处,且又不愿中途弃之。“细思之,似以寒假时转至清华,为适宜之中道”。

  因哈佛同学、外交部秘书顾泰来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吴宓回校任教,并受聘任研究院主任,主持制定《研究院章程》,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研究院教授。

  授课:翻译术(留美预备部高年级,研究院指导学程)

  演讲:普通学问与专门研究之关系(普通科师生茶话会,10月16日)、文学研究法(10月22日)

  1926年3月,吴宓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教授,时年32岁。

  1月,吴宓扩大研究院范围的意见在教务会议上未能通过,“未能畅其志而被迫辞职”。3月起,专任清华大学部西洋文学系教授。(1926至1927年度,1932至1933年度,1933至1934年度代理系主任)

  授课:英国浪漫诗人、希腊罗马文学、西洋文学史(代)、翻译术(1926年下期,5人)、中西诗比较、文学与人生、大一英文、大二英文(即英文作文)古代文学史、专集研究(二)

  吴宓在清华大学期间的研究及著作名称:《欧洲文学史大纲》(英文)、《吴宓诗集》、《世界文学史大纲》(英文)、《文学与人生讲义》(英文)

  演讲:孔子、儒教、中国与今日世界(1927年1月7日,燕京华文学校,英文演讲),西洋文学系课程内容及编制之用意(1927年3月7日,清华大学一年级),儒教、耶教与现代中国(1927年10月28日,东单三条协和大礼堂,为教会中人及本校师生),西洋文学系课程(1928年2月16日,代王文显为一年级学生演讲),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之比较(1928年3月15日,清华终南社,212教室)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