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6)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6)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6)

  墨克洛教授曾谓:“清华者,美国公正待遇中国之纪念碑,是非慷慨之举实为诚实之举也。”

  1922年夏,美国海军总长邓培(又译邓璧、邓白)来华,本校特开宴会欢迎,邓氏亦发表同等之意见。鄙人推想真正美国精神,决不愿见此纪念碑倾倒而有所损坏,是故17年内,不当将赔款用尽,而宜办成大学以保存之,如其办理得法,即使经费用完,清华同学会会员,亦将以爱校之心,使清华永久存在。如此办法,又不背中美原订之换文。盖延至1940年用赔款资送之学生,将达1800余名之多,各方面苟能具远大之志意,即可减少目前争权夺利之恶现象;增加专门教育及研究学问之诚心,使职教员同学会及学生,能结成坚固之团体,为中国教育谋永久之利益。

  因此,本学年本校力图审定大学课程,求其中西并重,以宏作育。

  (四)大学俱乐会笼统批评:“清华学生皆为官吏子弟,入学不重才学,而以其父之官势为转移,一经入校,出洋可靠,并不问其在校功课合格与否”。此说似非真相。如其确凿,即当从速改良,停办清华,而恢复以前考试制度,选派学生出洋,以免**。本校深恐或有此种弊病情形,去春为考试新生事,曾一再函达各省省长,请其从严考选优秀学生,以免将来学业不合格,中途开除,致该省减少出洋学额;并各省录取学生到校复试时,亦曾严加考试,审查成绩,落第送回本省者,亦有数名。惟所有缺额,尚能由各省下学年补送。即入校者第一学年为试读时期,如成绩不及格,照常留级或除名,并填写志愿书。

  毕业后择优派送留学,未必人人有出洋之望。

  至于学生是否皆为官吏子弟,下列之统计表,可为标准。在校学生约400名,就中99名父兄为官吏不论,中央各部院及外省各地方办事人员,大小不一。官吏二字,以新思想观之,似乎可恶;其实除大商埠少数新式家庭外,中国及受旧式教育之家庭,鲜有不入宦途者,则每省历年所送一名至六名,其父兄曾入仕途者,竟占一部分,亦为势所不免,未可据以为非。本校特编统计如下(他校如有同样之统计则可比较参观):

  学生父兄之职业名数

  官吏之父兄99名

  学界之父兄120名

  实业界之父兄78名

  铁路界之父兄17名

  农业界之父兄15名

  法律界之父兄14名

  军界之父兄9名

  其他如医教等37名

  共计389名

  至于本校除名及留级等事,见诸去夏大学一年级毕业生,共81名:就中仅有30名为8年前所收,新生79名之一部分;内有21名为留级生,30名为插班生,该级中除名退学者18名。历年来总数统计如下:

  清华历年收入学生总数1500名

  毕业生636名

  开除者301名

  退学者(等于除名)135名

  病故者45名

  在校肄业者383名

  由此观之,不论以一级算,或以总数计,三分之一不得出洋(而各省既送优秀分子,此种比例,不能说“一经入校,出洋可靠”)。况且本校有委员会调查学生分数品格,以定去留,然统计数目,虽有意趣,尚不能说明学生优秀之原理。清华学校未曾成立之前派送留学生则用竞争考试之法,其时及格者,大抵来自沿海开通之地,如江、浙、闽、粤等省各学校之最优秀分子,以后改招中等科学生由各省考送,不及格者照章除名,或自行退学,所遗缺额则考取高等科插班生以补之,惟插班生不分省份。近来在美留学者,已有四百余名,而因战事生活提高,不得不酌加月费,因此经费更形支绌,不能再招插班生,并将专科生及女生之额,比前亦减少矣。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