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清华之父曹云祥 >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2)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2)

  第三章 从清华学校到清华大学(12)

  次询校长对于美国第二次退回赔款1500万美金已否请求拨归我校。校长谓业已呈文外交部请速向美使交涉收回赔款拨归我校;如此,五年中须借157万之巨款即可免却,七年之中即可完成大学多招学生,应全国高等教育之需要。

  十八年大计划,业已呈部,候批准后再公布。基本金存储办法等等,并拟呈部请中外银行专家研究是否巩固。

  关于派送专科女生事,今年已经费支绌,恐难办理。

  校长现拟呈请以后专科生每年男女轮招,惟女生游美年限恐将由七八年而改为四五年。是以所招专科女生程度,当较前为高。记者又询清华男**校是否可以实行。校长谓大学可招女生惟今年不招插班生,女生一时亦难添招。至民国十六年(1927)以大学一年级改为二年级,再添办三年级,届时当可兼招女生。

  记者又以国文部聘请学识超卓之教员事相询。校长谓国文部教员,现定薪水过少,殊难位置杰出之人才,以后增加聘金规定数目当易设法。

  谈话已一时半,逐兴辞。

  到1923年,清华成立了18个有关的委员会,曹云祥亲自兼任童子军高等委员会主席、审查捐款委员会主席。

  工作了一年多,曹云祥累倒了。1923年4月,在病中,曹云祥应清华周刊社之邀写了《清华学生生活与教育》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曹云祥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大同”的思想。这是来自于中国儒家和巴哈伊教的思想。曹云祥将清华学校分为四个时期:开创期、盛世期、黑暗期,到曹云祥时的改革期。清华学校的缺点是“小团体之争斗,师生感情之淡泊,同学友谊之疏忽,出洋之心太专,礼貌之间太略”。他认为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精神,日本教育尚武道,德国教育尚科学,英国重法律,美国重商业,均富有国家思想,惟独中国教育没有一定方针。他主张“国家教育之目标,即吸收西方文明,保存中华国粹,以免与社会接触多所隔阂”。他认为,中国传统仅重视家族思想是不够的,“应进而为社会思想,更进而为大同思想,使成国家教育,而为中国之模范,以应世界之需要” ,这是曹云祥第一次明确用巴哈伊思想来看待教育问题。

  稳步实现改大计划

  1919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参观了清华校园,对清华的环境非常欣赏:“清华大学位于西山之麓,有不少精美而牢固的美式建筑……一进校门就可以发现中国惯常缺少的所有美德都呈现在眼前,比如清洁、守时和高效。我在清华的时间不长,对它的教学无从评价。但所见到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让我感到完美” ,作为曾经的皇家园林,清华的风景着实令罗素陶醉,但对于清华的教育,罗素则未赞一词,只说“清华学校恰像是一个由美国移植来的大学校” 。

  曹云祥接手之时的清华学校,被公认为是“贵族学校”。学生们“平均每四五个人便有一个听差侍候”,即便在美国,“也是很难找到的”。 当时的一篇文章,将清华的学生分成甲等四种类型:圣人派,沉静寡言,终日开矿,目不斜视,行不由径,口不道非礼之言,耳不听**之声。跌宕派,即不修边幅的一些学生。政客派,喜为政治上之活动。慈善派,本牺牲精神,喜欢为社会服务。乙等两种类型:实力派,雄赳赳,气昂昂,身强力壮,挺胸大肚,为清华运动健将。书虫派,为分数读书。除出洋而外,不知有天地世界。丙等四种类型:饕餮派,为富商大贾之子弟,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清华”者。多情派,翩翩公子,顾影自怜,大部分光阴,用于修面整容,每逢礼拜日则进城一显身手。票友派,喜戴小帽,走天官路,摇头摆尾,鼻中哼哼有声。若逢暇日,则顿开喉咙高唱。糊涂派,书未读,玩不会,终日忙忙碌碌,糊糊涂涂,不知所为何事。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