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6)
1926年6月,教务长张彭春因受到保守势力的攻击而辞职,从而引发了所谓“挽张去恶”的风潮。在少壮派教授们的支持下,学生们在校内游行请愿,高呼“打倒清华恶势力”,“改造清华”等口号,当面要求“与清华前途发展有妨碍者三人辞职”。被要求辞职的三人,便是曹云祥安排的亲信,时任清华机要部主任,斋务处主任和大学专门科筹备主任,当时被清华学生称之谓“清华三恶”。
这些内容,有的和事实出入比较大,仔细的分辨详见本书后面的章节。
可喜的是,到2009年年底,出现了一篇真正肯定曹云祥教育贡献的文章,作者是张勇军,其文章《曹云祥对清华教育本土化发展的贡献》 指出:曹云祥时期的清华被称为改革时期,也是清华本土化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曹云祥提出中西并重、为国储才、以才救国的办学方针,沟通东西、融冶新文化的教育目的,及以教授治校为主的体制改革,大力进行的课程改革与教师结构的调整,为清华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说:
曹云祥坚持清华完全人格教育的传统,认为“所谓教育,是欲养成高尚完全之人格”。他系统地阐述了中西并重,为国储才,以才救国的办学方针和沟通东西,融冶新文化的教育目的。“……清华之设,原为养成游美学生,但决不能以此自囿,时势与社会,既有推移,学校之方针,宜谋适应……至现时所办大学,课程则中西并重,目的则体用兼赅。为国储才,以才救国。合教职员学生及毕业同学,陶铸一种新精神,而建设一种新事业,此余所深祷者也。”“教育之目的……在西洋则‘探求真理’、‘完**格’、‘服务社会’等常认为学校教育之准鹊,在吾国旧时则‘明明德’、‘修己治人’以及前清‘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条,皆尝作为教育之目标。……居今日而论教育目的,仍舍民治而博爱末由。至赞普通文化与专门学术,亦必兼容并进,方免畸形之发展。若留学生之特殊使命,尤在了解与沟通东西之学艺思想,掣其精英,舍其糟粕,以融冶一种新文化也”。在此思想指导下,曹云祥提出“变更学制,十年后扩成正式大学”的计划,成立了关于清华校务的“调查委员会”,着手筹划改办大学的具体步骤和措施。他还积极推动内部体制改革,成为清华教授治校的奠基者。清华之所以能贯彻教授治校精神,是尽管由经费独立,不受政潮影响以及师生长期在美国自由主义文化沐浴熏陶之下,养成崇尚自由的人格,形成民主参与的共识与涵养外,曹云祥本人具有民主素养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教学方面,曹云祥成立课程改革委员会,注意创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增聘中国教师,提高中国教师待遇,逐步实现教师的本土化。清华教育的目标是要养成中国式的人才,清华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是要建设纯粹中国式的大学。曹云祥的改革取中庸之道,他说“虽力图改良,曾一再声明主张天演自然之道,反对速成革命之法,既不辞‘敷衍了事’之见责,又不图一日告竣之虚荣,不偏不倚,择乎中庸而已”。通过他的一系列改革,在当时中国教育欧美化严重,中国本土学术文化日渐沦丧的大背景下,曹云祥逐步将清华办成“益宏乐育,卓尔不群”的中国式大学。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