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彼得大帝传略 > 第六章 波尔塔瓦战役的起始

第六章 波尔塔瓦战役的起始

  象往常一样,彼得在莫斯科迎来了新的一年。他想,正应该是在今年,1708年,战争会进入决定性阶段,而且会有最终结局。可这结局究竟会如何呢?

  彼得对强大的敌人有充分的估计,不抱任何幻想,而对变幻莫测的战事有同样的认识。这有他在去军队前发出的命令为证:继续加强莫斯科城防,并为城防部队增员。另外一件事纯属私人性质:万一他不幸殉国,他命令拨给他未来的皇后三千卢布。

  这个时期的俄军总数是十万人,当时瑞典国王手下的人马是六万三千,但双方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人数多寡。

  瑞军与俄军不同,他们久战沙场。训练有素,并且坚信自己的统帅所向披靡。此外查理十二还有一个优越条件:主动权攥在他手中。他想打就打,彼得只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对付他的进攻。

  查理十二把自己的队伍从格罗德诺带向何方?是带往北方——里加、普斯科夫、彼得堡,还是带往西方——斯摩棱斯克、莫查伊斯克、莫斯科?关于这一点, 1月里彼得及其将领都一无所知。而且连查理十二本人也不清楚,从萨克森出师格罗德诺,而最后决定进攻莫斯科的想法,只有过了一个半月之后才形成。由于缺乏有关查理十二战略计划的情报,彼得又面临新的困难,但不管敌方朝哪个方向进军,都应该随时准备着。

  彼得有一种天生的概括能力,他说掌握敌军的动向“是战争最主要的东西。”但这个最主要的东西,他现时并未弄到手。

  彼得是1708年 1月22日驾临格罗德诺的。

  而 1月23日敌军并未靠近格罗德诺。翌日,彼得获悉敌人的新情况:他们已于夜间撤退,去向不明。这可能是查理十二的诈术,也可能是准备去冬营宿地。

  随着情况的变化, 1月24日,信使衔命分驰各司令部。给列普宁的命令是:“见字立刻停止进军,未获新命令之前,不得妄动。”给钱伯斯的命令是:“见字就地驻扎,在未见新命令之前,寸步勿动。”给舍列麦捷夫的命令是:军队“接本命令后,立即停止前进。”

  25日,彼得获悉新情报,得知瑞典人又调头转向格罗德诺方向移动,而且离他只有四米里亚。他于是发出一道道新命令。给列普宁:“按指定地点撤退,注意粮秣”;给舍列麦捷夫:“按此计划行动,行动,行动。不再写信,诸事多加小心。”

  彼得从格罗德诺去了维尔诺, 1月28日到达该地。去维尔塔的目的何在?原因是瑞典人从格罗德诺出动,目标很可能是北方——里加、普斯科夫和诺夫戈罗德,但其意则在彼得堡。

  紧张的一周过去了,寝不安席和旅途劳顿,损害了彼得的身心健康。彼得这位沙皇从不要求舒适安逸,而且善于忍受艰难困苦的戎马生涯。他可以几昼夜在马上休息。但这毕竟是有限度的。在维尔诺他第一次对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发开了牢骚。

  查理十二决定不在格罗德诺久留,那儿既缺军粮,也无马料。但出乎彼得意料之外,他不是进兵北方,而是挥师东进。瑞典人行军速度很慢,这有多种原因:俄军在撤退时毁掉了全部粮草,牵走了牲畜,并设置了不少鹿砦。彼得很快遂了自己的心愿。

  2月,瑞典人占领了斯摩尔冈,一直呆到 3月17日;然后经过一昼夜行军,进入拉多什科维奇,准备在那里滞留三个月。

  查理十二在斯摩尔冈逗留期间,彼得已作出正确判断:冬季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毫无结果,而且最近两三个月春汛会影响军队积极行动。沙皇决定返驾彼得堡。他把皇室都带到“天堂”(彼得堡)去。

  彼得 3月末回到彼得堡之后,就病倒在床。他认为是在波兰得的热病,尽管他在信里提到,“已将雪橇内仔细检查一遍”,即指抓虱子这件事。

  他为自己的亲人们举行盛大的欢迎会。还放了九只轻便帆船到施利色堡,坐在船上的有沙皇伊万的遗孀——普拉科斯维娅皇后以及他自己的三个公主,沙皇说:“我之所以要使我的家族成员到水上去游览,目的是让他们习惯大海,让他们逐渐爱上四面环水的彼得堡。凡是跟我一起生活的人,应该经常到海上去。”他命令皇嫂和公主们穿荷兰式短上衣、裙子,戴女式礼帽,并强制她们过女航海家的生活:要她们经常邀请客人到海上去游览,而他们也要常到喀琅施塔得和彼得高府去。

  1708年 4月 8日,传来顿河起义的消息。

  顿河流域的坐地户哥萨克不知道什么是农奴制。他们实行的是自治,有自己的统领。他们从不出卖出亡到这块地方来的人——“顿河不干出卖的事。”哥萨克的自由生活自古以来就使众多的农民羡慕不已,特别是在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正是苛捐杂税猛于虎的年代,中央地带有不少农民背井离乡,跑到顿河哥萨克那里去,以求保住性命。

  占领亚速之后,顿河地区被划入国家管辖的领土,政府对自治的顿河区还不断施加压力。为了迎合地主阶级的利益,政府开始要求交出逃亡农奴。这引起了居住在顿河下游的富裕哥萨克的不满,特别引起前来投奔的农民的不满。他们不久前才哥萨克化,定居在顿河上游。交出逃亡农民,这直接剥夺了富裕哥萨克的廉价劳动力,因为他们全靠这些人手从事打渔、放牧。对逃亡来的农奴说来,这等于再让他们回去受二茬罪,何况还要担负沉重的国家赋税。

  起义的导火线是沙皇1707年 7月 6日向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公爵颁发的一道命令。沙皇派公爵去顿河遣返所有的逃亡农奴,连同他们的向导,妻室儿女,都要回到原来的城乡。这种残酷的做法激怒了逃亡者,于是他们在大统领康特拉季·阿法纳西耶维奇·布拉文领导下,向多尔戈鲁基的派遣部队进攻,并把他们杀得一干二净。富裕哥萨克组织了以统领卢基扬·马克西莫夫为首的一支人马,对起义者进行了打击。1707年11月,沙皇给缅希科夫写信说,起义看来已平息下去,但沙皇错了。

  布拉文在扎波罗什过冬之后,于1708年春重新出没在顿河地区。起义队伍象滚雪球一样,日益扩大。彼得派遣被布拉文部下打死的多尔戈鲁基的弟弟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前去顿河,任务是“尽快扑灭这股怒火。” 4月12日,沙皇亲自制订计划,授权公爵可以采取象彼得镇压射击军叛乱的残酷手段:“凡参加起义的城乡一律夷为平地,‘要烧得片瓦无存’,人要斩尽杀绝,车裂而死,或是钉在尖桩上,因为除了施用酷刑之外,别无他法镇压这帮畜牲。”

  但起义有如燎原之火,愈烧愈旺。揭竿而起的不仅有顿河哥萨克的贫困阶层,而且还有扎波罗什的哥萨克、纤夫、普通工人、顿河一带县里的农民。反抗封建剥削的共同要求使他们同仇敌忾。在一份告劳动阶层的檄文中,布拉文写道:“公侯、贵族、敲骨吸髓者,鱼肉乡民,天良丧尽,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名叫尼基塔·戈雷的统领的所说的话清楚地表明了起义运动的阶级倾向。他说:“我们秋毫无犯,决不伤害百姓。只对那些以诈骗敛财为能事的贵族大老爷们,我们才晓以颜色。”

  5月 1日,起义者占领了顿河军的首府切尔卡斯克,推选布拉文为统领,以代替被绞死的卢基扬·马克西莫夫。

  布拉文所部在察里津和瓦路伊卡重创沙皇军队,战果赫赫。布拉文本人亲自去亚速,准备占据要塞,以保后方安全。

  要塞的命运颇使沙皇担忧。他命令多尔戈鲁基:“严密监视亚速的局势,以防不测。”“务必提高警惕,在抵达驻地之前,切勿使亚速及塔于罗格受到滋扰。”

  沙皇对多尔戈鲁基能否平息起义已失去信心。如果说 5月初他曾放出风声说要亲临顿河,实际他当时并不能前去;那么 5月末,在获悉切尔卡斯克被占领之后,他决定亲临闹事现场,以平定叛乱。

  5月27日,他写信告诉缅希科夫,他将到那里去逗留三个月。

  7月的头几天,政府军两胜起义军:一次是在托尔,一是在亚速。布拉文本人死于队伍内部阴谋分子之手。他的死使政府各部额手称庆。彼得甚至鸣炮致贺。莫斯科也想依例来一番庆祝,只因担心人民群众会在首都闹事,这才作罢。

  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在这之后,起义大军的个别根据地又与政府军顽抗了两年之久。但是,正象封建时代的所有起义一样,自发性的顿河起义军队伍涣散,故此很难逃脱失败的命运。

  沙皇的顿河之行并未实现,个中原因不详。彼得派去正规军团(其中有普列奥勃拉任斯科耶团两个营)驰援多尔戈鲁基。

  查理十二在戈洛夫奇诺战役中取得了最后一次胜利。但这只是局部的、战术上的胜利;瑞典人伤亡惨重,而俄国军队仅蒙受了轻微的损失。

  查理十二在打完戈洛夫奇诺一仗之后,转而情绪低落,这与他固有的冒险精神大相径庭。这位君主在莫吉略夫滞留了差不多一个月。估计无法在短期内组织力量保卫城池,彼得决定弃守,而把两万五千人的军队集中在位于莫吉略夫东北的戈尔基城。

  瑞典国王为什么踟蹰不前呢?心中有何打算?关于这点无论是俄方指挥人员或是瑞军参谋部都不明就里。

  当彼得还沉浸在善村一役的欢乐情绪中时, 9月10日,在拉耶夫基镇,查理十二指挥骑兵团进击俄国龙骑兵,结果遭到惨败。瑞典国王的坐骑被打死了。俄国军队差点儿把一个希罕的猎获物,敌国之君,生擒了过来。彼得亲自参加了这次战斗,而且离查理很近,甚至能看到对方的面部轮廓。

  查理十二在拉耶夫基吃了败仗之后,不等已从里加动身前来的辎重运输部队和援军,也不想再进军莫斯科,而是往南疾走。莱文豪普特本来应该能够撵上瑞典的主力部队。但查理十二不顾而去的这个冒失决定,把莱文豪普待的辎重队交给了命运去摆布,而且很有可能使自己的大军被分割而终至溃散。

  彼得 7月15日才第一次获悉莱文豪普特给处于困境的瑞典军队运送军需、火药、大炮的意图。从此以后,莱文豪普特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沙皇的书信和命令中。 9月10日沙皇才确悉瑞典人的动向。一天之内他获得两条重要情报:一、敌人的主力“已向马克兰方向移动”;二、“莱文豪普特将军从里加带着他们名牌军团前来和国王会师。”彼得主持的军事会议决定把军队一分为二:主力由舍列麦捷夫率领追踪进军乌克兰的查理十二;少部分兵力由彼得率领拦击莱文豪普特的军团。这支部队有一千名称叫游动队(快速部队),没有辎重,只有驮子。

  莱文豪普特几乎使沙皇上当。冒充向导而被派往俄国军队后方刺探军情的人报告说,莱文豪普特还没有渡过等聂伯河。游动队本来准备渡向右岸,但后来才弄明白,三天前辎重队已渡过河去了。如果骗局得逞,莱文豪普特有可能会溜掉。

  9月28日,游动队和敌军在林村遭遇。这支快速部队的出现,对瑞典人来说可说完全出乎意外,他们“穿密林,过泽地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是无法想象的。”沙皇晚年积极参加编写的《北方大战史》中提及战斗过程中的一个细节: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双方士兵均已精疲力竭,无法再战,于是敌军在其辎重车旁围坐,我军则就地散坐;双方各自休息若干时刻,此时两军相距仅及加农炮射程之一半乃至更近。”

  两小时后,双方重新交火,一直打到天黑。

  骑兵的驰援解决了战斗相持的局面。此时敌方已无心恋战。翌日清晨,俄军发现瑞军营地已空无一人,原来莱文豪普特趁着黑夜溜了,丢弃在战场上的有两千辆车组成的辎重车队,另外还有八千具未掩埋的尸体。俄军于是乘胜追击。

  用彼得(他是这次胜利的组织者和战役的直接参加者)的话来说,在林村的战斗中“莱文豪普特及其整个军团已全军覆没,”沙皇希望这条捷报能振奋首都民心。于是派两名急使,前面由吹吹打打作引导,沿京城大街一路跑,一面宣布胜利消息。此外还通知各国驻俄使节,以及俄国驻外使节。有关此次大捷的战役,分别用俄文与荷兰文印成战报在国内外同时发行。

  10月 1日,查理十二接到林村战败的消息。有个士兵回到国王大本营向他禀报从早打到晚上的战斗情况;还讲到莱文豪普特从战场脱逃之事,瑞典国王作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军队,况且还是由身经百战的莱文豪普特亲自任指挥的军队,竞会遭此惨败。消息使国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神色忧郁,寡言少语。不久,10月12日,莱文豪普特本人来到国王大本营,但没有率领他从里加带来的一万六千名的军团,而是六千七百名衣衫褴褛、冻饿不堪的溃军,这哪里是什么部队,活脱是一群乌合之众。莱文豪普特向国王详细禀告了战争失利的经过,以及如何丢失辎重、炮兵几乎全部被歼等经过。

  如果瑞典国王是个有头脑的明白人,那么他就应该考虑到军队急需火药和大炮,而辎重车队又迟迟不到的现实情况,立即撤退。方为上策。但查理十二却往斯德哥尔摩发了一通捷报,又继续向乌克兰进军。

  直到事隔多年之后,彼得还是坚持认为林村的胜利是北方大战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认为这次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次的胜利,我们可以称之为最重要的一次胜利,因为还从来没有象这样击败过瑞典正规军,况且我们又是以寡敌众,实际上,这次大捷是俄国日后国运亨通的起点,是我军将士出师告捷,人心为之激扬鼓舞。此次战役作为波尔塔瓦战役的起源,在九个月之后又结出硕果。”

  10月 2日,彼得率领近卫军团去斯摩棱斯克,在那里他受到枪炮齐鸣的欢迎。在林村战役中,彼得的帅才充分表现了出来:一是创造了游动队(快速部队)这个形式,士兵可以轻骑前进,二是战斗地点选择适当。

  当时的战术规定,不得在隐蔽和岗峦起伏的阵地进行战斗。留在阵地上的雇佣军,必须时刻置于军官的监督之下,否则令人不放心,然而彼得善于发挥俄国军队的优势,他们甘愿为守土而抛头颅、洒热血,与一般雇佣军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沙皇指示将领,今后的战斗不要在“空地进行,而应以树林作掩护”。

  此外,彼得改进了西欧军队作战一贯采用的单线部署,而是分兵两路,既能兼顾后方阵地,又便于进攻。

  1708年10月,俄国军队又打了一次胜仗。柳贝克的一万三千名瑞典军团企图在夏季从芬兰出发进攻彼得堡。海军上将阿普拉克辛坚守城池,不仅在涅瓦河左岸打退了瑞典人的几次进攻,并且迫使敌人从水路仓皇而逃。在上船之前,柳贝克命令将六千匹马杀死。瑞典军的人员伤亡惨重,——军团死伤三分之一。这是瑞典人对彼得堡最后一次进犯。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