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本田 > 第三章 专心致志的后半生

第三章 专心致志的后半生

  1. 39岁(昭和二十一年)

  在浜松被烧毁后的废墟的一块地方,本田有600坪土地。他把疏散时工厂的简易房搬过来,在那儿盖起了50坪的建筑物。

  本田把弟弟弁二郎和妹夫青山幸臣叫了来。总之,只有靠技术吃饭这一点是明确的。于是打起的招牌是“本田技术研究所”。

  那么,首先生产什么呢?想先生产织布机,但又觉得不理想。那就生产磨玻璃吧,总会卖得出去的。

  发现旧陆军通信器材用的小型发动机被人像废品似的出卖,于是就用低价把它买进来,加加工,把它装在自行车上跑跑试试。

  那是跑农村采购粮食的时代,于是本田便马上让幸子骑上它到磐田去采购薯类去了。

  幸子这趟下乡,起到了活广告的作用,她被称为“叭叭叭大婶”,受到了好评,紧接着订货就一拥而至。

  产品如此对路,于是就决定生产这种小型发动机。本田本来就对发动机有自信,所用的材料,无非是汤婆子和烧迹上的破镀锌薄铁板。产品于第2年3月开始出厂。

  反映极佳。收购了一些破薄铁板,生产出了茶壶大小的油箱和发动机。

  定名为A型自行车用辅助发动机 (50CC),这个也畅销得如同长了翅膀,有人从遥远的枥木和冈山一带前来求购。作为燃料,使用的是黑市汽油掺上点儿松根油,宣传为松根油。

  这时,从浜松工专毕业的21岁的河岛喜好来访。

  这家小仓库似的工厂里,有12名职工。主人本田说道:

  “请到被炉里去!”

  他们两个人热呼呼地谈起了技术方面的梦想,谈得十分投机。立刻就让刚入社的河岛搞起发动机的设计来。

  对于当时的工厂,本田的儿子博俊说:

  “在河边儿上,窗子玻璃也是破的,是座破烂工厂。庭院里像燃烧弹似的东西,到处都是,警察来拿走了。蛇还经常出没。”

  关于住房,他说:

  “后边有土地和粪肥池。到我们家来想走近道的客人,不小心有时掉到粪池里。”

  2. 41岁(昭和二十三年)

  成立本田技研工业股份公司时,厂里有职工20多人,资金100万元。

  光是山下一所厂房太狭窄了,在野口町也设立了工厂。在转移机械时,借来了拖车。

  为了增产A型发动机,这两处都增加了人,干起活儿来互相碰撞,于是隔着道路另外租了一栋房子。

  一到午休时间,年轻的职工们便到不太远的河里去游泳,被从山下到工厂来的本田看见,常常挨批评。

  这在当时街道工厂,是常见的情形。

  只是与其他工厂不同的是这家工厂老板的专心致志的气魄与超出常人的改良热。

  他对于没有魄力的人,毫不容情地挥以老拳。在山下工厂里,有两个厕所。一看到本田的脸色不好,大家便往厕所里跑,所以厕所一下子便爆满。

  尽管A型发动机畅销,本田却去尝试生产马力更强的B型发动机,B型完成以后,又去开发比B型还强的C型发动机。

  本田想检验一下成果,便把同行们请到附近的小学操场里,开始了竞赛。

  河岛突然来到了正在上课的幼儿园,把本田博俊 (本田的大儿子) 带在自行车后边说道:“走,看比赛去!”

  本田还骑上装有C型发动机的自行车,跑到东京参加在二子玉川举行的日、美对抗赛,并且取得了胜利。

  他还不满足于C型的,又去开发更强的D型 (98CC)。

  不是像过去那样往自行车上装配发动机,还设计与D型发动机相适应的有耐久力的车体,并开始了制造。也即从生产机动自行车的厂家,向生产摩托车的厂家转变,这对本田他们来说,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

  围着完成的摩托车,本田和职工们用浊酒干起杯来。

  “真是一场梦呀!”

  在一片欢呼声中,“梦想号”诞生了。这是昭和二十四年八月的事。

  货款回收和筹款方面不擅长的本田,在这一年的10月,经东京的熟人介绍,得到了一位“凡属金钱的事,可以信赖的人”藤泽武夫。

  藤泽小于本田4岁。京华中学毕业。他当过生产车刀的街道工厂老板什么的。在技术上虽然不行,但在销售与财经方面却是极其精明的人。

  在这段时间里,本田有些讨厌浜松了。附近的人传出谣言说他的“生活浪漫”啦,“夜猫子”啦,那气氛令人窒息。通融资金的人,急于往回收。

  本田想到刺激多的东京去,在无人知觉的情况下,使用宽裕的资金,从容地办事。

  藤泽说,这些资金筹措等辛苦事,由他一力承担,要本田一心一意只管抓好技术。

  只见过一次面,本田就决定请藤泽担任常务理事。

  本田认为藤泽身上有着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他的思考方法尽管与自己有相当大的差异,正因为有差异,才有搭档的价值。

  3. 43岁(昭和二十五年)

  来到了东京,在京桥镇町,设立了营业部,接着买下了上十条的缝纫机工厂,在东京设厂。

  营业部是门面两间的细长的店子,隔壁是鱼店。为此前来求职的西田通弘,用蝇拍子打着苍蝇,接受藤泽的面谈。

  几天以后,本田公司的职员来西田家作身分调查,这个职员本身,还是在一个星期之前刚刚入社的。

  当时的职工约有50个人。就是到了月底,也发不出薪水。尽管如此,社长本田还站在桔子箱上,大声疾呼:

  “别光想着要成为日本第一,还要想着成为世界第一!”

  西田毕业于横滨高工。这是他自己兴办事业之后的转行,后来与西田一样当上副社长的川岛喜八郎,是横滨高等商业学校毕业的,也是从东芝转行来的。

  当时住在浜松附近的川岛,首先接受了本田的接见。

  公司虽然不大,社长的话却大得很,他口出狂言地说:

  “要活跃在全世界!”

  这话令人心情舒畅。但尽管身为社长,本田却说出令人感到意外的话:

  “这不属我的范围,我不说是否采用。你到东京去找藤泽好了。”

  这话很有本田的本色。

  有一天,本田把青山夫妇找来,说道:

  “我从现在起,要搬到东京去。请你们代为关照老子们。”

  对于担心这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妹妹夫妇,本田的势头是:

  “与其犹豫,不如快去。哪能那么谨小慎微!觉得路子对,就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就是有个闪失,也是不赔不赚呀!”

  于是他借了农民协会的货运汽车,把家具什物拉上,连整理的时间也没有就出发了。

  在东京的工厂生产车体,从浜松运来发动机来组装“梦想号”。以月产300辆为目标的申请,报告给了通产省。却遭到了通产省的斥责:

  “别弄些开玩笑的数字!你们这是为了多分配汽油而夸大申请吧?”

  然而,本田却轻松地一个月生产出了300辆。不,超过了工厂设备界限的这一目标数字,生产得更多了。

  这就是本田钓香鱼招待会上所说的“洪水”。他使机械发挥机械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上的作用。据西田说,情况是这样的:

  “如果要求超越其能力以上,就会坏掉。”负责官员说。

  本田反问道:

  “哪儿坏掉?”

  “轴呗。”

  “那把轴加固一下不就行了?”

  “轴承也会烧坏的。”

  “那也给它增强一下强度好了。”

  就这样,把问题一个个地查明,经过研究加以解决。

  生产超过设计能力,马达转速加快,压力机的冲程数增加,因此终于使月产量1000辆成为可能。

  当然对产品摩托车本身,也相继地把从前的常识一一推翻了。而且还不是借用外国的智慧,一个又一个都是独创的。

  一般来说,要想把车体弄得结实,就会加重。能不能又轻快又结实呢?要想加大马力,发动机就会变大。能不能用小型的发动机来加大马力呢?……课题是无止境的。

  本田透露给藤泽说:

  “我两天没睡了。不,是睡不着。半夜里发动机总是在脑子里转,转个不停。”

  一想到发动机的事,眼睛就更亮。眼睛越亮,就越想。

  夜间走街串巷叫卖面条的小贩吹着唢呐,在附近不动的时候。

  这时本田就焦急起来,他思考不下去了。只好派幸子跑到叫卖人那儿去,把他那些汤面全买下,让叫卖人走开。

  把“梦想号”D型再次改良的E型,排气量只增加五成,马力却增加了八成。在日本的摩托车上,这是第一次装上四个周波,装上关灯(OHV)

  式的发动机。对此有人评价说,这在同行业中,先行了10年。

  设计者河岛,跨上了这辆“梦想号”E型,往箱根去试跑。本田驾驶着“必由克”号,载着藤泽伴跑。

  E型平均时速记录为70公里,但在来到箱根时,下起了大雨,本田看不见E型车了。

  当时,被认定用日本造的摩托车,一口气跑不到箱根。

  是不是掉到山谷里去了呢?本田和藤泽一块儿一边看着两侧一边儿跑,当来到影影绰绰看见芦之湖的岭顶上时,看见了从E型上下来,在树下等待着的河岛的身影。

  “好极了!这下子可以加入世界伙伴了。”

  本田想到这里,激动万分,话都说不出来了。在雨中,三个人无言地拥抱在一起,泪如雨下。

  此后不久,本田冷丁地对河岛说:

  “你到德国去!”

  意思是让河岛到德国去,去把那儿的摩托车生产设备看个透再回来。

  河岛不知所措了。那还是几乎不允许到海外去的时代。费了不少的劲才办好了出国手续,飞离了还残留着美军基地的羽田。

  到德国去,经过多次换乘,花了50多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就连年轻的河岛,都觉得自己快折腾死了。

  在德国所见到的情景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速度没有限制,“奔马”啦,“福尔克斯瓦根”等,以时速近于200公里的速度奔跑。

  河岛被压倒了。他心想:

  “再过20年、30年,不,即使是我这一辈子,日本也无论如何达不到这个水平。”

  当然了,关于机械设备方面,不愧是本田的一只膀臂,他的考虑是:

  “按照规格明细单办事,就赚不了钱。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也得超出明细单,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才行。”

  4. 45岁(昭和二十七年)

  本田又梦想着更大的“洪水”。

  尽管当时他的资本金只有600万元,却决定购买高达4亿500万元的进口机械。

  照本田的说法,就是“传播佛教和佛法,不选择毛笔”,但现在的问题不是写字。

  “在日新月异的技术世界里,也还是需要选择毛笔的。”

  他的意思是,为此就必须一下子从瑞士、德国、美国等国家购入自动车床等最新的机床。

  这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当时,把战后派的放荡不羁的年轻人蔑称为“虚无颓废派”。社会上都谣传说“本田的颓废劲儿又发作了”。 这一年,本田让5.5万个自行车店重新成为自己产品的销售店,让他们销售自己生产的叫做“卡布号”的带机动力的自行车。在只经营自行车的店子里,卖带发动机的车子,这也是一种冒险,一场“洪水”。

  然而,愿意当销售店的申请一拥而至。

  确实白色的油箱和红色的发动机,这种设计新颖,操纵容易而又性能良好的“卡布号”,销势是爆发性的。开始销售后,其势头儿是,仅以半年时间,就月产突破了7000辆。因此,本田被人看成了“得意忘形”。

  可是,本田自有本田的思想。

  日本的摩托车生产技术,比起欧美来,一般来说落后10年。然而这10年的差距,只要是使用同样的机械,一年之内就能赶上来。在追上以后,只要把机械的能力挖掘到商品说明书以上,就能超越欧美。

  他的目光,是超出日本所有厂家,朝着世界!

  当然啰,无疑这是孤注一掷的大冒险。本田是有自信和野心的,但他却说:

  “最后我都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即使是我家破了产,只要是给国家留下这些机械,我就感到幸福!”

  他下了这样悲壮的决心。

  5. 47岁(昭和二十九年)

  对于本田来说,看上去就像一个壮丽的新年开始了似的。

  在东京的证券市场上,开始了股票零售。在埼玉县大和町购地三万坪,在浜松购地二万坪,各自开设新的工厂。这些都建成了倾注本田梦想的工厂。

  职工们违背常识,穿着雪白的工作服。出于一种不会弄得满身油污办成清洁的工厂的创见,车间配置上也开动脑筋想了一些办法。洗手间设置在工厂里,也弄得清洁之极。

  高达4亿500万元的梦想着的新式机械,相继梦一般地到达了工厂。

  在机械到达之前,本田让各个部门事前进行了彻底的学习,地盘也准备妥帖,机械从搬进工厂的那天起,就打开开关,让它开动起来了。

  这叫作“珍惜时间”呢,还是“在时间上非常严格”呢,这是来自本田的又一思想。

  对于承包人,做法严格,在纳入的同时就能使用,也是来自于这一“时间”观念。

  “在其他社里能够通过的,在本田却通不过。”

  据说也有人发这种牢骚,但能忍受住的承包人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他们与本田一道成长起来。

  本田跑到各个工厂去巡视督促、鼓励,看看新的机械是否能够充分使用。

  旧机械闲置在那里也行,但新机械如不转动,他就会大发雷霆。

  新式精锐设备,大体上按照本田的意图转动起来了。

  就这样,本田的大冒险开始了。但刚一起步,就碰到了厄运。这一年,本田陷入了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

  危机的原因,有好几个。

  正赶上纤维业不景气的暴跌,中小企业破产不断的这一恶性循环。

  由于投资过大,资金周转不灵。

  本应成为划时代的新商品的大型摩托车“婚神星号”,由于上述原因简直卖不出去。

  还有一种新产品摩托车“奔利号”也不受欢迎。

  加之,从前两根支柱之一的“卡布号”的销售,突然停滞了。

  “卡布号”与早期产品A型的发动机是50CC,马力却从0.5一跃而大幅度地提高到了1.2。这种高性能反而使之与车体发生了不平衡。当然也有他社的竞争产品的出现,但也是由于在自行车上装配这种动力本身,正在开始过时。

  两根支柱的另一根,“梦想号”的新型,也由于出现了“库莱姆号”

  而急速滞销了。新型是把旧型的发动机的容积提高了一成的,但社里的年轻人们的意见,觉得这其中有勉为其难之处。

  然而本田却认为原因出在汽化器上,他一天天地抓住汽化器不放。

  从销售系统反映上来“没有可卖的货,希望增产旧型车”的意见。

  本田称之为“事态紧急”,要求工厂全力以赴地增产旧型车。

  本田追怀当时的情况说:

  “眼看就要垮的吧,眼看就要破产的吧,觉得惨淡极了。似乎全是敌人,在十个人中连一个,不,连半个自己人也没有。”

  本田的分析是正确的,弄清了新型车的不成功,问题是出在汽化器上,把这个一经改善,新型号就以猛烈的势头销出去了,与此同时,急忙减少旧型号的产量。

  “奔利号”和“梦想号”新型车继续进行彻底的改良,放弃了“婚神星号”和“卡布号”,因此,本田才总算稳住了局势。

  本田的独特之处,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竟然敢于向世界性的大车赛“TT竞赛”发表出场宣言。

  这不是敷衍,而是堂堂正正的期在必胜,把这事向销售系统和全体员工宣布的。

  在此稍前,本田的摩托车参加圣保罗的比赛,取得了还说得过去的成绩。

  这在世界性的比赛中,只不过是一次非正式的比赛,但本田听到他们的回国报告之后,却心情激动地以社长的身分宣言说:“这次却对欧美各国的实情,做到了如指掌。”

  他说:

  “我本想极其不拘泥于现实地注目于世界,但仍然发现我还是过多地为日本的现状所拘。如今,世界以猛烈的速度在进步着。

  “从我这多年来的想法来看,必胜的信念昂然涌起,天生的斗志不允许我无动于衷。具有绝对自信的生产态势也已完备的今天,正是好机会到来了!”

  已经不是拘不拘泥于现实的问题。本田已经深陷泥沼了。

  作为本田个人来说,他已经离开赛车的世界几年了,确实“天生的斗志”在“跳动”。但本田公司本身,此刻却是地狱中的火焰车,怎么谈得上“好机会到了”呢!

  本田以更高的调子,发表社长宣言道:

  “我们本田技术,务必完成此一艰难事业,来问鼎日本的机械工业的真正价值何在,直到实现以此向全世界夸示之目的。我们本田技术的使命,就在于给日本产业启蒙。

  “在此我公开我的决心,为了参加TT比赛,获得优胜,与诸君共同宣誓,努力竭尽心力,开动脑筋想新路。”

  脚底下已经起了火,还发表这样的高调宣言。

  本田在这种时候,还说:

  “像游泳的古桥(古桥在奥运会上,为日本拿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块金牌)选手那样,想给日本人的心里,点燃一盏希望之灯。”

  放眼世界,胸怀大志——这也是本田的思想吧。其志不谓不壮!

  为了“日本产业的启蒙”,“给日本人的心里点燃希望之灯”,此言壮哉!

  当时,在本田的心底里,有着一种“挑战到这个份儿上,如果倒下去也无所谓的”破罐子破摔的决心。

  本田现在也常喜欢说:

  “在战争中,我的近亲中没有一个人牺牲。一想这一难得的事,我就是倾家荡产也是不在话下的。”

  说一千道一万,本田是不愿意让社内的气氛低沉。

  被泥泞陷住脚,可别把精气神给夺了去。路还长着哪。大家提起精神来!——他真想这样叫喊,以使全体人员振奋起来。他的宣言,就是贯穿着这样的想法的。

  指挥官决不能胆怯,那也不是无缘无故地总是硬撑。本田的坚强是有根据的。在此之前,他为技术做出了非同一般的献身,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自信。

  还有一个:在销售和筹措资金方面,本田信任藤泽,一切都信得过。

  实权全交给藤泽了。

  本田说,“我一丝不苟地生产好产品,你一如既往地,毫不含糊地把它们卖掉吧。”

  据川岛说,在本田与藤泽之间,是一种一面互相补充,一面又是珠联璧合的关系。

  本田对藤泽说:

  “我生产出优质产品交给你,你把它们卖出去吧。”

  藤泽对本田说:

  “我给你好好卖,打开市场。你生产多少,我包销多少。”

  他们互相间都是“不在话下”和“敞开说话”。

  这种珠联璧合,使本田能够专心致志于技术。

  在这之前不久,有过这样一件事:

  本田订立了一个月产一万辆“卡布号”的毫无道理的目标,并把它完成了。

  到了销售阶段,恰好进入由秋到冬的季节,这也是成灾的原因之一,就连藤泽都处置不了啦。

  这时本田朝着藤泽道:

  “怎么?一万辆卖不了啦?”

  藤泽默默地转过头去。对当时藤泽那委曲的表情,川岛说至今他也忘不了。

  本田信任藤泽,与藤泽比赛。即使是处于困境,他们都一如既往地彼此产生活力。

  本田的参赛宣言是3月份发表的。

  此事被通产省讥笑为自不量力,在同业当中,也成为被嘲笑的话柄。

  这自不量力的议论,本田本人也早就知道了。他说:

  “我在曼岛获胜,让世界都知道!”

  于是,6月,本田为了参观车赛到欧洲去了。

  所谓的TT车赛,就是把曼岛的公路为了车赛用而闭锁起来,一口气跑完420公里,到当时为止,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参加比赛的欧美的各公司,是在近50年的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参战的。

  在与日本之间的技术上的差距实在太大这点上,使本田感到愕然。

  比方以一样的发动机来说,很轻松地就可以超出日本的马力的三倍。

  “人嘛,也太随便了。稍微有了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

  本田有些后悔了,但为时已晚。

  “不管是看什么,全都是新的。心想不该口出大话,可是一度说出口的话,就收不回来了,这是我一生中的失策。俗语说‘枪打出头鸟’,这话真不假。我垂头丧气了……”

  话虽如此,本田还是不肯罢休的。在另一方面,他又想: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想是这么想,从轮圈、车胎、汽化器到管塞,凡竞赛用的东西,日本连一样都没有,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本田在欧洲各地转悠,把路费全部花光,把凡是觉得有用的零件都买下了。

  于是他身背轮圈和车胎,把金属类的东西装在提包里,想从罗马回国。但人家说超重,要他补款,可是他的钱全都买了零件,已是身无分文了。

  为此,本田把皮包中的金属类的东西全部缠在了身上。然后被汗水和重量弄得摇摇晃晃地,于7月20日离开了罗马。

  回到本国的本田,召集各工厂的设计科的人员,成立研究部,投入了比赛用的机械的开发。

  面对河岛他们,本田说得好:

  “这是个极高的目标。正因为如此,才向它挑战的。”

  “通过比赛,继续开发摩托车发动机!”

  这叫作“本田思想”吧,他的信念是不动摇的。

  摩托车的发动机因为小,看上去好像简单,但它受到体积的制约,受到剧烈的震动,而且在非发挥高性能不可的这一点上,作为发动机来说,毋宁是最难的。正因为如此,才有干的价值。

  但是,这次所揭示的目标,太远大了。不,过分远大了。不仅要赶上欧美,还必须超过它。亚洲的一个无名的厂家本田所生产出的车子,一流选手不会来驾驶的。这就是说,必须生产出即使是由二流、三流,不,五流的选手来驾驶,也有胜利希望的机械才行。

  他对每一个零件,都开始了彻底的改良。对有关的配件厂,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关于发动机本身,已上溯到燃烧的原理,开始进行研究。

  从发动机里,一氧化碳和碳化氢不燃烧而排出来,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目标是想把这些不燃的东西,也给它燃烧掉。

  为此,不仅是混合比,从管塞的位置,到燃烧室的形状,把一切都彻底地来了番清查,重新改制。这件事与后来世界性的被称为低公害发动机的CVCC发动机的开发联系起来了。

  从那时起,到TT车赛上场,需要6年的岁月。

  在这期间,本田每年都参加富士山登山比赛、浅间比赛等国内的摩托车比赛。

  被称为有270个公司的摩托车生产厂家,这个时期被淘汰成了40个公司,厂家之间的竞争变得炽烈起来。

  为此,作为本田来说,虽然他有自信,但未必一定尽出好成绩。比方说昭和三十二年的浅间比赛中,以拿出的“梦想号”SB型350CC级的,曾垄断了从第一到第五名,但125CC和250CC级的都败下阵来。

  “明明指示别再跑得更快,可是选手们斗胜,把五辆车全弄坏了。

  为此,让‘丁香号’用小快步跑给夺去了优胜。”

  当时的本田比赛负责人说,竟然也有过这样的事,500CC级的,本田也曾时胜时败。

  在国内大赛中尚且如此,还敢向TT比赛挑战吗?

  本田在认可败掉的情况下,述说了他坚强的信念:

  “本社的摩托车,一切都是由本田独自研究、开发生产出来的,其积累起来的宝贵财产,一定有开花的时候到来。其他厂家有照抄模仿先进的外国产品,但本社绝对不模仿他人。无论多么苦,都要靠自己的双手,以制造日本第一和世界第一为目标而继续努力。”

  本田本人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的:

  “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一两个星期也不回家,那是家常便饭。有家回不去,饭也吃不上,这都是小事一桩。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了。”

  本田,不但对开发部门,对制造部门也发起了“洪水”。

  首先,在铸造、锻造工厂的同一栋里,也安装上了工作机械。

  在铸造、锻造部门又是振动,又是使用沙子,因此有大量粉尘飞舞。

  让精密机械与这样的部门同居,从常识来看,是难以考虑的。

  然而本田却说,可以开动脑筋,让粉尘不飞舞,也可以让振动消失。

  由于利用了鼓风机和静电,真的办到了。

  关于铸造,比起把铁水流入模子来,还是用把铁粉就那么加固的烧结方式,既节省时间,又没有粉尘,但被认为在强度上有问题。

  对此进行了研究改善,用烧结的办法,制作出了很多有充分强度的部件。

  铸造、锻造出来的东西,有挤出的部分和粗糙的部分,接着还要经过砍削和研磨的工序,但如果能提高铸造、锻造的精度,这道工序即可减少。把这项工作向极端推进,要求铸造、锻造一次弄得干干净净,就不要再用工作机械加工了。这就是第二次“洪水”。

  本田公司的某位干部,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时苦笑道:

  “有一次老爷子来工厂视察,猛然大吼道:‘机械闲置在这儿,是怎么回事!’我惊慌失措了。因为有机械才叫工厂。”

  把一切工序都弄得出乎意外地精密而又清洁,这不光是为了合理化。为了生产出安全的车子来——这才是本田的思想。

  6. 52岁 (昭和三十四年)

  6月份,任命河岛喜好为本田队的领队,第一次去参加世界TT车赛。

  本田本人没有去观看。

  路透社向全世界发出了电报:

  “引人注目的功绩之一,是日本本田产品的性能。本田的车手,在难关的曼岛山地路线上,非常善斗,在250CC级的比赛中,从第一名到第六名当中,他们夺得了三个名次,125CC级的比赛中,全体车手都跑完了全部路线,占据了第六名到第十名的名次。”

  车手除一人之外,全是日本的青年。他们对比赛不习惯,对路线也不熟,练习也不充分,然而却取得了这样的成果。

  在125CC级的比赛中,本田队得到了制造者奖。也就是说,在这一级别中,得了世界第一产品“鉴定书”。

  “这是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本田向公司内部报纸这样说过之后,补充说道:“这次学到了很多东西。技术上在日本到底发现不了的新的需要改善之点,这次也发现了,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今年的这场比赛中,没有夺得第一名,岂不是更好吗?比起夺得第一名的喜悦来,更令人可怕的是对此的满足,从而停止自己的研究。

  我希望永远为了得到进步而有反省的机会。”

  这是他坦诚的感想。胜就胜了,败就败了,不管胜败如何,都要对这胜败的原因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赛的目的即在于此。

  从困境中,经过了6年,本田总算走上了安定的轨道。

  改良结出的果实,“奔利号”(90—140CC)和“梦想号”(250—300CC)的各个车种,很畅销,头年生产的超小型摩托车“超级·卡布号”(50CC)惊人地好售。

  本田对“超级·卡布号”本来不太感兴趣,藤泽却鼓励他说:“你生产吧,我给你卖出去。”原来是这样一种商品。

  本田使用从“婚神星号”学来的合成树脂,以求轻量化、低廉化,装备上非离合器电池马达,还在座位底下不放管子,就是穿裙子也能乘坐的具有独创性设计的摩托车,而且价格只有5500元的廉价。

  易销的条件全具备了,藤泽对于产品如此之好,感到惊讶。他说:

  “我一个月给你卖30000辆看看。”

  这回本田吃了一惊。

  在那阵子,本田的货一个月可以卖出7000辆,而全国各公司加起来,每月只卖出20000辆。

  然而藤泽的考虑是能够开拓出盯着新商品的新的需要层,结果真的不出藤泽所料。

  销售两三个月后,出现了要求索赔的,但当即予以解决了。“超级·卡布号”被称为“孝顺的儿子”,对本田的成长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田的资本金,在6年前处于困境时,是6000万元,但现在的情况是增至1.2亿元,3.6亿元,7.2亿元……以成倍的势头儿增长,这一年增至14.4亿元,第2年又增到了它的三倍。

  可是,本田仍然眼睛盯着世界,到这儿又发起了“洪水”,那就是打入美国。而且还是百分之百的独资,取得当地法人资格,用自己的手销售自己的产品。

  以出口没有实际成绩为由,通产省和大藏省都态度冷淡。对他申请的50万美元的外汇,只给了他25万美元。

  即使如此,本田的梦想,也够宏大的了。请美国的一家大代理店替他销售7500辆,正要送货,发现对方虽曾一度答应,但情况可疑。

  后来查明,原来本田说的是月额,而美国方面说的却是年额。美方拒绝说:

  “美国再怎么大,每月销7500辆也太岂有此理了。”

  被汽车所排挤,在美国摩托车销路下降,摩托车正在被视为“乱跑乱撞族”的乘用之物。

  对此,本田以“超级·卡布号”为中心,无论如何也想推销出去试试,把川岛喜八郎等三个人派出去了。然而第一个月仅仅卖了8辆。经过3个月,好容易卖出了50辆。前途是多难的。

  7. 53岁 (昭和三十五年)

  已经五十好几岁了,本田已经进入了培养接替自己的技术人员的时期。

  为此,根据藤泽的建议,在这一年使研究部门独立,成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它不受公司的组织制度的约束,是一座专门为了研究、开发的人们而建立的“城堡”。研究费为本田销售额的2.5%。

  最高领导人为社长本田一个人。研究员虽然有资格制度,但都是平列的,没有上下级关系(镇尺型的组织)。

  由研究员自己申报研究项目(自我申报主义),由一个人牵头编成小组,由他全面负责 (一件一人主义)。

  向着同一个或相似的课题,若干个小组之间,各自自由研究、自由竞争(并行异质竞争主义)。

  随着这种竞争的进行,一面进行比较对照,研究就会遭到收敛(收敛主义)。

  然后,将研究成果,由老手们组成的审评会进行评价,转向商品开发。

  这一年,本田坦率地写了个东西,其中,关于研究所,是这样写的:

  “所谓生产厂家,不是像夜市的商人那样,在这儿卖完就完事的生意。如果你想长久地把生意做下去,当然你必须考虑用金钱所买不到的每天都要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行。我们公司之所以成立技术研究所,也就是为了这个。300个人,每个月使用3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钱,光我们本公司就能够办展览会,在展览会上展出我们生产的各种各样的试产车。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感到自豪。我认为,你只要是看一看我们的车,就会一目了然,我们是不是仿造了人家的车子,照着别人的做。买现成的,也许轻松得多,但这样一来,就没有自己的明天了。”

  开发再开发,改善再改善,把它们作为一项工程固定下来。

  当然啰,所属工厂和承包配件厂,也对此采取能够顺应的态势。也可以说能够顺应,就是一个好的工厂的标志。

  “有一种牢骚说本田的设计变更太多,但请不要忘记,越是使承包厂和销售店应付不了的,能够不断变更的工厂,才越是好的工厂。能够飞快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尽快地改变这种状况,如果不是工厂的指挥系统以及在一切方面的管理都相当通畅,是办不到的。等到在哪儿也卖不出去以后,才去考虑产品更新,那就会倒大霉。到那时就会矛盾重重,进退两难。所以,我决定总是在能够卖出去的时候,就实行产品更新。

  只有在这时,产品更新才能作为有效的刺激剂,成为销售额更高的保障。

  我的秘诀不是 ‘不惜爱情’,而是‘不惜产品更新’。这一秘诀,适用 于一切。”

  培养年轻人,信任年轻人,这一年,在铃鹿创办新工厂时也是如此,本田只是选定了厂址。

  后来的事,他只是发出了一道指令说:“以全体社员的智慧,在铃鹿建设起一座模范工厂来。”建筑问题、技术问题、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近100亿元的工厂建设大事,全都交给年轻人了。

  8. 54岁(昭和三十六年)

  到了这样的年纪,本田重新被人称呼为“战后虚无颓废派”起来。

  “超级·卡布号”的库存积压,他若无其事地下令工厂在3月初的5天内停产。

  这年冬天由于连续下大雪,加之铃鹿工厂的开机,“超级·卡布号”

  又增加了产量,使得销售跟不上了。

  本田断然地下令说:

  “生产过剩了,调整是理所当然的。”

  他不拘于面子。如果说为此而被称为“颓废派”,那就是他的光荣。

  不能像旧日本军那样,把退却叫做“转进”,来遮遮掩掩。退却就干净利落地说退却。

  乡下的老户往往如此。生活一发生困难,就先悄悄地卖仓库里的东西,然后再卖远处的田地,但房屋却先不卖,以此为担保来借贷。这贷款利息岂止是要失去房屋,还得背上一身的债。

  这样的例子,本田看见过许多。可不能重蹈覆辙。

  “玩扎枪的名人,更重视拔比扎的时候速度快。”本田说。

  但是,生产调整的那5天,并不只是悠悠然地休息。

  本田总是向前看。那5天他排得满满的,他用于整个工序的再检查,设备的配置更换,以建立一种更加能够提高效率,增加产量的态势。

  这年6月,从欧洲传来了好消息。

  在TT比赛中,本田队是第三次上场,125CC级和250CC级,双双大获全胜。

  当时在《每日镜报》的称赞报道中,有这样的文字:

  “让我们揭开日本车的秘密看看,说老实话,它优秀得让我们吃惊。

  这车子制作之精,就像手表那样。而且它决不仿造任何东西。”

  这使本田高兴极了。

  比起优胜本身来,自己的思想通过车子得到了欧美的高度评价,这对本田来说,比什么都令他高兴。

  领队河岛喜好也是,与其说是激动,其实际感受是:

  “争当世界冠军,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

  他脑子里想的是今后应该怎么办。

  9. 56岁 (昭和三十八年)

  这一年,本田又发了两场“洪水”。一个是工厂办到了比利时,另一个是向四轮车进军。

  打入美国的销售“部队”的努力,结出了果实,以“超级·卡布号”

  为中心,显示了醒目的销路。

  大大地进行了“本田真是了不起的人”的有组织的宣传,还展示了四五种富于多样性的车种。《生命》杂志还写了“与本田恋爱的美国”

  为题的报道,因本田之故,摩托车从联想为“从穿着黑皮作业服的粗暴的人们”,变为“愉快的形象、幸福的形象、能够为许多美国人接受的形象”,据报道说,到今年年底为止,本田将占领美国摩托车市场的百分之七十。

  但摩托车市场的优胜候补者,毋宁说是以摩托车为交通手段而使用的欧洲。也就是说,今后的问题,不单是把生产出来的车子出口到那儿去,而是在那儿就地办工厂。

  所以选择了比利时,不单是因为那里是欧洲的中心,也是因为那儿是“在各个方面,都最难的地方。”与参加 TT比赛出席宣言一样,正因为不容易,才决定一试的。

  与其说是挑战,不如说是冒险。对于日本企业来说,轻工业且不说,以重工业进入欧美市场的事例,还处于几乎是没有的时代。

  果然在比利时办的工厂,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使本田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本田在制造摩托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但本田是不会对此满足的,他仍然在继续改良摩托车的同时,在其他领域,也想一试身手。

  去年,他募集轻型飞机的机体设计方案,还试行生产轻型四轮车。

  这年的8月,以轻四轮运输车T360型进行了销售。这个时期,通产省想把汽车生产厂家压缩为三个公司或三个集团,作为本田来说,也处于必须加紧进入四轮车生产的状态。

  不论怎么说,这一年,是从单纯的摩托车生产厂家转变之年,是告一段落之年,恰好也正当创业的15周年。

  于是,在9月份举行了纪念会,在京都举办“买尽京都之夜”的活动,被世人称为“本田颓废症又发作”了。

  看上去很像是本田干的事,其实并不是本田的主意。

  是向全社征集意见决定的,从制定计划到实施,一切都交给了年轻的社员委员会。

  这天晚上,全体社员随便在餐厅、酒吧尽情欢饮,尽情吃喝。几个人配备一名艺妓,不管连饮多少家,都在次日早晨一起算账,为此整整花费了预算的1亿元。

  本田只是交待了一句:

  “绝对别给人添麻烦!”

  为此,既有一整天都为维持交通秩序挺身而出的人,也有在圆山公园的庆典之后,彻底清扫之后再回去的人。

  尽管如此,曾经是本田一个人玩儿过的东西,这天晚上竟有八千多人一道尽了欢。

  对此,本田感慨万千。

  10. 57岁 (昭和三十九年)

  “通过极端残酷的比赛来进行开发”这姿态,本田在四轮开发上,也是这样贯彻的。

  这年1月,他发表宣言参加 F1比赛。关于比赛用的汽车,有“方案1(F1)”和“方案2(F2)”等规格的。F1在其中是最大马力的机械,是最高奖比赛的精华。当然啰,对于本田来说,完全是一种未知领域的车子。

  被任命为开发这个项目头头儿的杉浦 (现在的会长)本人,都处于 反问“F1是什么”的状态。又发起了一场大洪水。但挣扎着下去的道路还是有的,那只有“为之拼命”!

  杉浦想起了被迫制造竞赛用摩托车那个时期的事来。

  把接连不断出现的创见加以应用,星期一二设计出来,星期二三着手铸造、锻造,星期三四开始生产,星期五眼看要上飞机之前进行检验。

  然后把还在发热的发动机进行捆包,把它们背到羽田机场登机去欧洲。

  每个星期都周而复始。如果再现这种拼命精神,F1也能够征服。

  F1被称为“能跑的实验室”。与这一实验相并行,本田还热衷于制造四轮。

  试制接着试制。

  有人批评说:

  “虽说在本田叫做试制,其实一开始就制作真正产品,因此废品很多。”

  本田却说:

  “总之,不实际干一干不知道……”

  他始终是个实物主义者。

  在这当中,相继地开发出了他梦寐以求的车子。什么S500,被称为运动名车的S600,货运车的T500,还有S800……

  生产四轮车的狭山工场已开始动工。

  这年夏季,社内进行了大幅度的组织变动。

  把干部全都召集到本社,为此盖了间很大的干部会议室。把权力几乎全都交给了河岛等常务理事。

  各工厂的干部全都离开了厂子,各厂都以年轻的五个为首的人来分担责任,通过五长协商来对工厂进行管理。从此“五长制度”开始了。

  这一来,副社长藤泽,就渐渐不到公司露面了。社长本田原本就不到社里去,对这种组织变动,也听说他如同局外人一样。

  加之,本田在这段时间里,埋头于四轮的开发,也没到工厂去。也就是出现了一个业务上的一切都由年轻人承担,社长和副社长都从本社和工厂消失了踪影的奇怪的公司。

  托这种福,年轻人茁壮成长,担起了工作重担。

  与松下电器之间,试行互派年轻的社员进行研修十天的交流计划。

  从松下研修回来的本田社员说:

  “那样严格统制,有利于工作。”

  从本田回来的松下社员说:

  “别看他们那么放任自由,工作却很出色。”

  为了公司的现代化,这一年本田送别了一个人。

  从战争之前起,经过东海精机时代、创业时代,辅佐本田的弟弟弁二郎,辞去了常务理事,离开了本田。

  弟弟比他小7岁,就是把弟弟放在接班人的位置上,也不奇怪,但本田讨厌一家班。当然啰,他也不想让这阵子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博俊到自己的公司来。弁二郎也是理解这件事之后去职的。现在,弁二郎说:

  “开山、砍树,把圆木放倒架在山谷的时代终结了。已经架起了宽桥,大桥,漂亮的桥,现在已经是谁都能够通过了。再说,组织壮大了,兄弟同在一个公司,在100年之前也许是允许的,但现在公司也有曲线前进的时候。”

  11. 61岁 (昭和四十三年)

  对于本田来说,在某种意义上,这几年也许是他在第一线上最后的光荣年份了。

  F1在上场第二年的昭和四十年,很快地在墨西哥比赛中获得了日本车的最高奖,昭和四十二年九月,在意大利比赛中,也获得了最高奖。

  在另一方面,F2级的比赛中,装有本田发动机的“本田·布拉班号”

  于昭和四十一年在世界各地的大赛中,获得了八连冠,昭和四十二年获得十一连冠,在大赛史上创下了空前的记录。本田的发动机,已是天下无敌。世界各地的比赛场上的年轻人称为“本田音响”,听那发动机声听得入了迷。

  另外,在这一年,批量生产出了N360,作为轻四轮,显示了令人惊异的销路。

  是空冷双气筒,前轮驱动(FF)方式,有宽敞的乘坐四个大人的空间,加之有与小型车比美的马力,装有只有“奔驰”和“波雪”才采用的冲击吸收方向盘,价格却只有31万5000元。这要是卖不出去才奇怪呢。

  当时全国的轻四轮年销售量,还不满6万辆,光只N36,却有销售10万辆的势头儿。

  趁这个势头儿,第二年,以600CC的小型车出口美国,但遭到了失败。

  但本田仍有以F1、F2连战连胜的自信,接着向1300的销售进军。

  它空冷100马力,最高时速175公里。尽管它是1300CC规格的,却有着当时的2000CC级的同样性能。因为是以“专利所加强的车”,所以成本高,车体重,耗油量大,又出了故障,因此没有到过美国市场,就消失了踪影。

  12. 64岁 (昭和四十六年)

  一心想提高燃烧效率的多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果实,作为低公害发动机,完成了划时代的CVCC。这是好长时间以来没有的好消息了。

  作为本田来说,这两三年来,是不如意岁月的连续。

  继丰田、花冠·日产、回声的由消费者协会所组织的缺陷车的追究,也波及到了本田的N360。

  N360的驾驶系统等故障多,协会方面认为,这是由于急于抢时间销售,突击工程所造成的。

  被本田给中断了的一部分旧经销商,成立了“旧全国本田会”,由于他们支持消费者协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了。

  有要求和解金,审判,国会召去传讯等事,宣传机器也大肆报道。

  为此,N360在这年的销售量锐减为头年的五分之一。

  在本田公司,西田、川岛两位常务理事穷于应对。本田没有出场。

  尽管头衔是社长,但公司本身,是由河岛、白井、川岛、西田四位常务理事共同经营的。

  本田方面的反驳,认为事故是由于整备不彻底和对FF车的特性不理解的驾驶操作造成的。

  因这两码事,在社内出现了对抗本田的开发路线的思考方法。

  对于重视空冷发动机性能的本田,他们的思路是重视水冷发动机,主张比起性能来,更重视居住性。

  在这当中,本田把自己兼任着的研究所长之职,让给了河岛。

  据《世代传说经营》一书记载,西田在闲谈中暗示说:

  “研究所已经培养了这么多人,也应该交班了。”

  本田回答道:

  “你说得好,我今天就辞去这个兼职。”

  关于当时的情况以及本田的心境,后面再说。

  13. 66岁 (昭和四十八年)

  正月,副社长藤泽,通过常务理事向本田传话说:

  “今年建社纪念日时,想辞去工作。”

  这时,本田说:

  “两个人一道,我也不干了。”

  之后,两个人有了见面的机会。

  “这些年来还凑合吧?”本田又加了一句,“真的很幸福。”

  “真幸福,衷心地感谢您。”藤泽道。

  “我也得感谢你,你给了我最佳的人生。”

  说了这么几句之后,藤泽在笔记中写道:“关于引退的谈话,就谈完了。”

  恰似禅语问答似的,淡淡如水。

  早春,死别的悲哀降临到本田家。

  在美国留学的次子胜久,因病归国,治疗无效,于3月初升天,享年24岁。

  据长子博俊说,“与我不同,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还会象棋,常与本田对弈。

  这样的儿子死去,本田不会不伤心的。周围的人都感到,尽管他装作和平常一样,却没有了精神头儿。

  藤泽下决心引退的原因,据他在“辞职致词”中说,是如下的年龄问题:

  “睡眠不足地连续考虑了三天,也拿不出个好主意来,就算不得是个经营者。平常的时候倒还没有问题,但当经营者在决断场上发生了异常事态时,由于年龄而带来的缺乏坚韧不拔的身体的 ‘错误判断’而使 企业破产的例子,我知道很多。……50岁而死掉了的信长,能够策划男性未来的展开,而年纪高迈的秀吉却不能。因此,我想在建社25周年之际引退。”

  本田在“辞职致词”中,也说了同样的话:

  “就是在美国,前途有望企业的社长的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60多岁的社长所领导的公司,据说就没有活力,有停滞的倾向。我深切地感到年轻该有多好。……使我们望而瞠目的新价值观,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令人有新鲜的感觉,现在到了建筑在这些东西之上的,需要清新的经营的时代。”

  本田已经下定决心。不如说,他从辞去研究所所长时起,就不再恋战了。

  对于为专心致志于开发而生的本田来说,公司就是研究所。

  “刚辞去工作那时节,早晨起来,吃完饭,收拾一下,立刻就开着汽车出去了,路上遇到红灯就停下来等。 ‘哦,我这是上哪儿去呢?我 不是已经引退了吗?’想到这里,便打道回府。如果真的去了公司,可就糟了。我不是已经交了权吗?既然托给了别人,就不要再去了。”

  退下来的苦涩,已经在两年前经验过了。往后,就是似乎相扑中所说的“死体”。

  本田在“引退致词”中说:

  “想起来,我受过苦,也有过失败,说些任性的话,使大家为难的事也不少。但是,重要的是,在新的大事业成功的背后,在研究和努力的过程中,堆积着99%的失败。正因为理解了这一点,大家才顽强地抱成团儿,直到有了今天。”

  “和本田一起生活的这25年,对我来说,每天都切身感到最充实,最有人生价值,大家干得漂亮。”

  “谢谢!”

  “真太感谢啦!”

· 推荐:中国名人传记 红色经典 世界名人传记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