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记文学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 十一、可贵的尝试
十一、可贵的尝试
《平民之声》终刊后,巴金颇有失落之感。往日的紧张的活动突然停下来,朝夕相处的朋友风流云散,生活变得空虚了许多。巴金深深感到地处大西南的成都的闭塞,渴望能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见见世面。但是家里坚决反对,他也无奈。
然而,巴金不甘寂寞。他每天照常跟三哥一起到“外专”读书,心里却继续想着川外的世界。近一两年来由于办刊物的需要,他同上海、北京等地的报纸、期刊有了密切的联系,阅读范围也变得极为广泛。他想从这里也许可以找到通向外部世界的一条道路。于是他开始给上海等地的刊物投稿,最早的尝试就是写诗,——这也自然,因为诗总是青年人抒发感情的第一选择。
1922年7月下旬,就在《平民之声》停刊不久,上海的《时事新报》副刊《文学旬刊》发表了署名“佩竿”的12首小诗,总题为《被虐者底哭声》。这是巴金最早发表的诗作。《文学旬刊》是著名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在该刊发表新诗的主要是文研会的作家,如郑振铎、王统照、俞平伯等知名人物,巴金作为远在四川的一个无名青年而能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作品,除了编者的慧眼和无私,也足见其本身的不凡。接着,9月和11月的《文学旬刊》又连续发表了巴金的《路上所见》等5首稍长的诗。随后,成都的文学刊物上也刊发了巴金的诗作。以上这些作品大多都是两行或三五行的小诗,也有几首稍长的自由诗,合起来约有30余首。
巴金的诗歌创作,首先是受到文研会作家冰心的影响,冰心的诗集《春水》与《繁星》从形式到内容都给巴金以感染和启示。20年后,当巴金已经成为一个著名作家的时候,还曾深情地说,他和他的三哥李尧林当年都是冰心作品的爱读者,他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按:指冰心)的作品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懂得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的母爱。”还说,“甚至在今夜对着一盏油灯,听着窗外的淅沥的雨声,我还能想起我们弟兄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我抑制不住我的感激的心情。”晚年,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他更明确地说:“20年代初,我很年轻,看了《春水》、《繁星》一类新诗歌,受到感染,模仿着也写了一些。”巴金早期的小诗,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从《春水》、《繁星》来的,带有明显的“模仿”的痕迹,内容上也受到《春水》、《繁星》中一些作品的启迪。如巴\/除非你自己创造罢!与冰心的《繁星·九十八》:“青年人!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创造你自己。”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不言自明的。又如巴金的《小诗·母亲》:“母亲呵!每当忍受人们的冷酷待遇时,便自然忆起了亡故的母亲呵!”和另一首《小诗·一》:“没有母亲保护的小孩,是野外任人践踏的荒草呵!”与冰心那首为人广泛传诵的《繁星·一五九》:
“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中间的联系就更明显。但巴金的小诗毕竟又与冰心不同,他的激情和无畏使得他的诗里渗透着更多的愤懑、抗争和进取精神。
同巴金在思想上更靠近、影响也更直接的是文学研究会另一位作家郑振铎(即西谛),当时他是《文学旬刊》的编辑,同巴金有直接的联系。巴金最早发表的诗组《被虐者底哭声》中的第一首诗,就是从郑振铎不久前发表的诗作《侮辱》中生发出来的。《侮辱》中作者写道:“被侮辱的人,不要哭罢!你的哭声只不过一声声打入我的心里。他们,他们强暴的人能听见吗?被侮辱的人,不要哭罢!……谁还留意你的弱小的哭声?”而巴金的诗则是:“被虐者底哭声何等凄惨而哀惋呵!但能感动暴虐者底残酷的心丝毫吗?”诗的立意是从郑诗直接引申而来,虽只有两句,却更凝炼,深沉有力。还有小诗《梦》,自由诗《报复》等,也与郑振铎的诗作密切相关,或立意相近,或在同一题旨下作进一步抒写和发挥,而且表现了共同的关注人生并改造人生的精神。
巴金早期的诗歌,“模仿”的痕迹是明显的,这是初学者大多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重要的是他并不停留于此,而是在每一篇作品中都有着自己的思索,自己的创意,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由此迸发的精神火花。更重要的是,在这些作品中,巴金从一开始就鲜明地体现了文学研究会所提倡的“为人生”的倾向,关心社会现实,同情民众疾苦,痛恨专制压迫,用自己手中的笔积极参与改革社会的现实斗争。对于这一类的作品,当时曾有一些所谓的“高雅”人士很以为不屑,说它们“浅薄”。针对这种论调,郑振铎曾作过有力的驳斥,他说,在新文学起步时期,这些作品虽然“技术是‘浅薄’,但他们的感情和意识却是伟大深厚的,他们的心是热的”。说得好啊!同这些早期的诗作者一样,年轻的巴金也有一颗火一样热的心。
巴金后来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和散文,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早年的习作性的作品外,他一生很少写诗,仅有的一些也不被看重,作者自己也不把它们放在心上。但写诗却是巴金文艺创作的起点,是他走向文艺殿堂的第一步,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这第一步算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必太计较。但这“第一步”本身却是重要的,应该充分肯定。
而且,在这当中他所表现的执著和敏感,激情和忘我精神,以及他所选择的方向和道路,可以说是贯穿了他的一生。这些都非常可贵,不应该被忽视。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