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坊
传记文学

首页 > 传记文学 > 奥巴马传 > 第53章 莎拉·佩林

第53章 莎拉·佩林

  在大选之前,奥巴马还要面临一个最重要的决策,那就是敲定副总统的人选。在此之前,行动敏捷的奥巴马团队已经组建了一个审查小组,只能锁定提名,这边的相关承租就可以立即铺开。审查小组由吉姆·约翰逊、卡罗琳·肯尼迪和埃里克·霍尔德三人组成。他们的主要职责是领导一批志愿者律师,对可能的副总统人选进行彻底调查,而不是像大家所误解的那样,插手被提名人的筛选工作。

  副总统候选人向来是选战过程中被大肆渲染的一件事,人们自然都不想挑选出一个损害选情的人,而是希望这位候选人能够锦上添花。“我更关心的是我所选择的人作为副总统的实际表现会如何,而不是他是否能给我选战助理。”奥巴马很清楚的表达出了重点。

  希拉里一开始就在名单之上,但希拉里说,除非确定选她,否则她不能接受正是的全面审查流程。而奥巴马也在认真的考虑希拉里,她身经百战,影响力巨大,虽然身份角色不一样了,但奥巴马认为她还是能帮上很大忙的。

  6月中旬,总统候选人名单上的人数锁定到了10人左右。奥巴马的大选宣传活动还有没有进行多少,已经落后于麦凯恩,另一方面,副总统的候选人又是不可以掉以轻心的大事。并且,一旦副总统候选人被提名选定,就需要立刻上阵厮杀。既有可能,这个副总统既时帮手也是麻烦。奥巴马依然满脑子都是希拉里:“我还是认为希拉里有很多我希望在副总统身上看到的东西,聪明、自律、坚定。”但是奥巴马也坚持认为,希拉里身上具有太多复杂因素,比如克林顿,比如她从事法律工作时期的记录,等等。奥巴马虽然看重她的工作能力,但选择副总统是个政治决策,执行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8月初,副总统候选人名单缩减到三个人:“特拉华州参议员乔·拜登、印第安纳州参议员埃文·贝赫,弗吉尼亚州州长蒂姆·凯恩。奥巴马终于决定放弃希拉里,是因为他考虑到选择她会带来太多复杂因素,超过了可能的好处。

  锁定的三名候选人各有优势。拜登有大量外交政策经验,且人格魅力巨大。拜登出身与宾夕法尼亚州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个身份能让他吸引大量蓝领阶层。年轻时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后来走出巨大的悲痛,于第二个妻子结合,并生儿育女。他内心的坚强曾赢得两党议员的很高评价,但这不是说他身上毫无缺点。拜登容易失态,讲空话,还有过剽窃记录,这些不利因素都将被翻出来发作文章。不过除此之外,拜登总体表现不错。奥巴马团队对拜登的表现很满意。

  蒂姆·凯恩和奥巴马的私人交情很好,两人有很多共同背景和爱好。凯恩的家庭来自堪萨斯,奥巴马的母亲也是。凯恩信奉天主教,他经常和奥巴马图案论他们对于极端实用主义的共同信仰。这一点可以让奥巴马再度重申变革的理念。这是奥巴马个人比较亲近的一个人,而凯恩也愿意和奥巴马团队分享他的战略和策略想法。一旦他当选副总统,那么他将是和奥巴马团队沟通最顺畅的一个人。

  埃文·贝赫原来是希拉里的支持者,但他生情谨慎温和,并未和奥巴马之间有过任何不快。但也恰因为如此,贝赫本身是个有些乏味的人,所以他是个安全之选。据之前为埃文工作过同事称,贝赫行事保守不会犯大错,所以奥巴马可以相信他不会偏离他的政策路线。

  奥巴马要求阿克塞尔和普洛夫尽快抓紧时间和这三位候选人面谈,最终敲定人选。于是,阿克塞尔和普洛夫先会见了拜登。拜登一见到他们,先来了一段近20分钟的独白,首先他岁奥巴马在艾奥瓦的强劲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他:“一开始不看好他,但现在我很看好他。”拜登说自己其实不想当副总统,“做了36年一把手,现在去当二把手还真难。”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我会是一个好战士,无论在国内国际,我都能真正派上用场。”

  除了他身上的那股对奥巴马极有力的蓝领味道,拜登身上还有个最重要的优势是他对麦凯恩很了解。这将会派上大用场。

  和贝赫的会面时,他正在度假,妻子和孩子出去玩了。贝赫有点紧张,和阿克赛尔和普洛夫之间的对话有点刻意,说明他之前做了充足准备。这和拜登的侃侃而谈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了:拜登有可能频频越界,而贝赫则不会越雷池半步。贝赫更多的谈起他的家庭,他那才华横溢、在多家公司任职的妻子,以及他的教育孩子的理念等等。这时的贝赫和传闻中的他很不符,面前的贝赫显然更温暖。

  最后一站是和凯恩碰面。他的开场白是三个人中最有水准的:“很荣幸被选中,但我不得不猜目前我大概是垫底吧。我会尽力说明在下何以是合适人选,且对于眼下选战和将来拿下江山后皆如此。即使落选,我也不会有丝毫失望怨恨。我从一开始便投身麾下,只愿奥巴马将来当选总统。”

  这话让阿克赛尔和普洛夫听着很受用。但不意味着他就会因此被选中。毕竟凯恩的外交经验实在太单薄。

  总之,一天下来,拜登依然是首选。但选他既有希望,也有危机。贝赫倒是可以接受,既会减轻奥巴马的压力,也不会带来什么意外。凯恩虽然有奥巴马看重的品质,但经验欠缺。“真是两难之选。”阿克赛尔说,“结果不名。不管怎样,我很高兴最后是由奥巴马而不是我们来决定。他将来作为总统,也要独自面对这种艰难决策。不过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稍稍倾向于拜登吗?”

  “我想还是让他自己决定要不要偏向拜登一点吧”普洛夫说。“但我们都别绕弯子,把对各人的看法都说出来。我可不想将来在2010年某个危机期间接到他打来的电话,问我,‘普洛夫,你给我说清楚,当初你说服我现则拜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当晚,奥巴马听完了阿克赛尔和普洛夫的汇报之后,奥巴马没有当时表态。他说他要回去试着想象一下就任总统后的不同情境,然后再决定最终希望谁在身边帮助他。

  8月17日晚,奥巴马打电话给阿克赛尔和普洛夫,宣布:“我决定了,就是拜登了。”

  拜登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有一点受宠若惊。他表示一定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团队成员们的情绪都很高涨。米歇尔也很高兴奥巴马终于有了一个副手,可以分担一部分责任。奥巴马和拜登的组合可以称得上“绝配”。正如米希尔所说:“我想他会是一个勇士,一个乐观的勇士。很高兴我们有了增援的力量。”

  另一方面,希拉里虽然没有成为民主党内的候选人。但此时此刻,她漂亮的呈现出了同仇敌忾的大将风范,转而高调支持奥巴马。在民主党代表大会上,希拉里从容不迫的拿过纽约州代表席的麦克风说:“此时此地,让我们用同一个声音高喊,巴拉克·奥巴马是我们的候选人,他将是我们的总统!”

  代表大会现场一篇沸腾,大家高声表示同意。这一幕也打动了奥巴马,她的支持演讲是奥巴马梦寐以求的,她毫不犹豫的表示了对奥巴马的支持,并且强烈抨击了麦凯恩。她不计前嫌,付出所有的让人们深受感动。

  有了拜登这个有力助手,曾经的敌手也变成了队友,奥巴马的前景可谓大好。现在,他只需要调整好最佳状态去应对麦凯恩了。

  但身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麦凯恩,将会挑选一个什么人来担任他的副总统一职呢?所有人都在静静等待着。

    莎拉·佩林没有成为麦凯恩的新搭档之前,奥巴马团队并未对麦凯恩的能力水平都未做过太高评估。或者刻意说,奥巴马连希拉里那样强劲的对手都打败了,而麦凯恩并未给过他太强的压力。但是那个清晨,奥巴马接到了像紧急通知那么火急火燎的电话,他被告知,麦凯恩的竞选团队选择了莎拉·佩林作为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形势一下子变得不同起来。

  莎拉·佩林的身份就像一个谜。奥巴马的电脑里有其他可能人选的所有资料,唯独没有她的。因为佩林如此冷门,没人想到她会当选。所以奥巴马在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能从GOOGLE上搜索她的资料。

  佩林是一个猎手、体育爱好者和运动员,丈夫是雪地摩托车赛冠军,两人育有一个孩子。她曾经担任过市长,接着是州长。从她的生平来看,看不出有什么是她会赢得副总统候选人一职的必要因素,因此奥巴马猜不出麦凯恩为什么会选择她这个大冷门。他也没心思去猜了,现在他只想尽快召开会议,摆平佩林这个挑战。

  曾经为佩林工作过的安妮塔·邓恩向奥巴马汇报说:“她辩论和演讲的视频虽然没什么实际的东西,但是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表演者。她的故事简直就是好莱坞电影。她一定会轰动一时。”

  但是阿克赛尔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她在全国没什么曝光度,没经过考验,“就像把一个婴儿扔进海里要他游泳一样。”

  于是奥巴马团队发表了一份声明:“今天,麦凯恩推选一个只管理过9000人小城的前十章,一个没有任何外交政策经验的人为副总统候选人,州长佩林跟约翰·麦凯恩是一样的。麦凯恩发誓要追随石油利益集团的议程、延续小布什失败的经济政策,而佩林也是如此。这不是我们需要的变革,这是抱残守缺。

  奥巴马对这份声明并不满意,他觉得只要发表声明欢迎佩林加入战局就可以了,至于她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是否能搅乱战局,这不是他们现在就该发表意见的。掂量佩林的这个举动,还是要挪到私下里比较好。有报告透漏给奥巴马,认为麦凯恩是在最后时刻才选择了佩林,他仅仅跟她在电话中聊了聊,几天之后就敲定了她。这个行为实在太像政治把戏了。

  对此,奥巴马再次展现了他高瞻远瞩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只要坐稳钓鱼台,玩自己的就好了,远离热闹喧嚣,清净几天也不坏。我们应该置之不理,这就是约翰·麦凯恩和我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于谈到佩林时,我想我应该强调选择程序之间的差异,因为它昭示了将来我们在白宫决策方式上的不同。”

  媒体紧紧抓住佩林不放,有关她的报道几天内就满天飞。佩林的女儿怀孕的报道成了轰动新闻,评论员抨击佩林言行虚伪,口口声声把家庭价值挂在嘴边,女儿却十几岁就怀孕。

  奥巴马对此却为佩林感到愤愤不平:“家庭是个禁区,孩子更是个禁区,不应该把他们牵扯到政治中来。”他觉得这跟佩林作为州长的表现毫无关系,他甚至还帮佩林呼吁大家不要碰这类话题。“家务事和十几岁的孩子不应该成为政治话题。”

  在随后的共和党代表大会上,奥巴马认为佩林表现得出色,举手投足之间都洋溢着激情。但佩林毕竟是横空出世,像奥巴马这样政治圈内的政治人物倒是可以对她有客观评价,但是媒体和大众还是对她知之甚少,因此负面新闻还是较多。

  比如她贬低“社区组织人员”,吹嘘麦凯恩的经历和性格,生硬的讨好希拉里选民等等。她的这些不被民众看好的缺点,恰好为奥巴马带来了益处。佩林在共和党代表大会上演讲后的三小时,奥巴马这边已经进账数百万美元。她的演讲也许鼓舞了麦凯恩的支持者,但那也神奇的鼓舞了奥巴马的支持者。奥巴马的支持者们对佩林的演讲愤怒之极,因为她竟然在演讲中几次诋毁奥巴马,风度尽失。“麦凯恩的这个选择令人生厌,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这是大部分支持者的共同想法。

  但这并未能阻止佩林最终成了一个奇观。在佩林没成为候选人之前,麦凯恩通常每场活动吸引不到1000人,现在,有了佩林在他身边,他能轻松吸引到15000~20000人。也许因为越是有争议,越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佩林的演讲几乎都被有线电视台转播了。但是拜登却没这个待遇。实际上,拜登比佩林要辛苦努力许多,他一直在稳扎稳打的做实地工作,因此奥巴马觉得拜登就算不被媒体关注也不是很重要。

  奥巴马本人也避免和佩林直接交锋。考虑到麦凯恩选择佩林的初衷可能就是让她来“惹是生非”的。只有那么一次,奥巴马疏忽了。在一次采访中。记者试图把他跟佩林在政治经验上进行对比,而奥巴马没留神,中计了。随后,相关报道就大量涌现。那以后,奥巴马开始谨慎小心的避开佩林。

  和奥巴马比起来,麦凯恩显然没有全身心投入。在弗罗里达、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和印第安纳州,他的行动都不怎么积极。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员工、办公室、广告、现场走访。

  让奥巴马尤其想不明白的是,在麦凯恩的竞选总部就在弗吉尼亚,但他在那里却悄无声息。麦凯恩的组织仿佛总是朝三暮四,试图取悦旁观者,奥巴马和他的团队都认为,这样的组织必然是死路一条。而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回归到原计划上来,踏踏实实的落实他们的战略计划。

  离大选只有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身临其中的每个人,却都未从那种难言的压力中解脱出来。阿克赛尔和普洛夫甚至找了个空档大吵一架。大选在即,没有人轻松得起来。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