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回忆录

一〇二

  在这历史转变的关头,在延安的各抗日根据地负责人,一个个都归心似箭,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要求立刻返回前线去。毛泽东同志要我们暂留一下,开了一个短会,研究日本投降以后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根据会议讨论的情况,由周恩来同志连夜起草了一个文件,决定全军的重点任务是尽量多占领一些地方和主要交通线,同时,要高度重视东北,决定派大批干部和部队去东北开展工作,争取东北成为我们的根据地。因为早在“七大”开会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在一次报告中提出,我们党要特别重视东北,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地区,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会后,八月二十八日,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同志飞往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我们留在延安等待搭乘美军飞机,以便尽快地返回各根据地。

  当时的形势还是相当严重的。日本政府虽然已经宣布投降,但是日军的庞大武装尚未解除,它们仍然盘据着许多城镇和交通要道。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企图独吞抗战的胜利果实,一方面调兵遣将,抢占大中城市;一方面极方阻挠破坏我抗日军民向日伪军反攻和受降,无理地要我军“原地驻防待命”。

  就在毛泽东同志召集我们开会的同时,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已经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向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展开了猛烈进攻。晋察冀军民反攻的矛头,主要指向北平、天津、张家口、承德和山海关、锦州等地,并以一部向东北挺进。

  鉴于前方形势的急剧发展,九月九日,我同肖克、刘澜涛、罗瑞卿等同志一道,由延安乘飞机返回晋察冀,组织部队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计划。

  §关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基本经验

  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异常辉煌壮丽的一页。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们党创造和积累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关于这方面的经验,毛泽东同志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做过很好的概括和总结。在这里,我仅就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问题,讲一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为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提供一些素材。

  创建革命根据地的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经验,这是由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革命是以长期的武装斗争和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最后战胜敌人的,是以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在抗日战争中,敌后游击战争被提到战略的地位,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晋察冀地区的抗战而言,尽管感受和体会涉及到许多方面,但集中到一点,就是在被隔绝的敌后,成功地创建了一块幅员广阔的根据地。在西起同蒲线,东临渤海湾,南至沧石、正太路,北至古长城内外的广大地区,建设了一个山地、平原、丘陵、湖泊相互依托的敌后根据地。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复杂、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感受和体会,在前面的章节中零零碎碎地涉及到一些。这里,再粗略归纳一下,初步理成十条,这十条概括得也许不尽完善。

  第一、要胜利地进行游击战争,必须有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为依托。

  根据地的问题,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这之中,既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创立的成功经验,也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失去根据地的惨痛教训。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没有一个可以落脚的根据地,时时处处都在流动状态中,那个滋味是相当苦的。给养不能补充,伤病员无处安置,想停留休整一下都极其困难。讲得再远一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也往往因为不理解建立根据地的重要而陷入流寇主义,开始时轰轰烈烈,最后不得不归于失败。

  当我受命留在敌后五台山的时候,尽管当时战局瞬息万变,留下的兵力极少,有千头万绪的事情在等着我们去做,但是,我首先考虑,首先着眼的,是如何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立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留下的部队也好,派出的工作团也好,摆在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经过深入细致地发动群众,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终于在晋察冀牢牢扎下了根,获得了一个广大的生存基地。

  为什么必须要有根据地?因为,根据地是游击战争的依靠。行军打仗,要以它为依托;人民子弟兵的兵源和供应,支持战争的人力物力,都要以它为来源。抗日战争中的晋察冀边区,就是我们胜利地进行游击战争的战斗堡垒。

  第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必须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依靠,关键是发动群众。

  敌后广大人民群众对抗战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最可靠基础。在创建根据地的问题上,是地形重要呢,还是群众条件重要?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开创说明,地形虽然是一个重要的条件,但人民群众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只要把人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不论山地还是平原,都有可能成为巩固的根据地。比如冀中平原地区,没有险峻的山地,没有天然屏障,但是,人民群众一经发动起来,就有了足以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人山”和“人海”。没有人民的支持,没有群众的依靠,即使有险峻的山岳,良好的地形,也是不能生存的。吃没吃的,穿没穿的,怎么能坚持?虽然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我们的根据地大都建在山峦之间,但根本的条件,还是依靠山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所以能屹立于敌后,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发动群众的成功。由于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关键,所以,我们在山岳,在平原,在水淀,在冀西、冀中、冀东、平西、平北、察南广阔的土地上,都建起了可靠的根据地。

  第三、要想把千百万群众发动起来,党的政策又是决定的因素。

  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充分发动起来呢?这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就客观条件来说,一个民族要吞并、奴役、甚至消灭另一个民族,最终是办不到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侵略面前,除极少数甘为敌人效劳的汉奸之外,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有一个起码的政治觉悟——不甘当亡国奴。这就是我们发动群众最有力最广泛的政治基础。

  就主观因素来说,是我们在创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这一整套政策,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有总的政策,还有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包括减租减息政策、统一战线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两面政权政策、除奸政策,等等。当然,这些政策不是我们一个区域的独创,不过是将党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正确路线,灵活地运用于晋察冀地区的具体实践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