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名人传记

首页 > 名人传记 > 聂荣臻回忆录

六五

  ※第十一章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初创

  §受命之后

  晋察冀根据地的开创工作,经过一个艰难的过程。初创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是非常困难的。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八日太原失守后,晋察冀地区陷于更加混乱的状态。各县的政权机构,实际上都已瓦解。晋东北地区,除五台、孟县两个县政府,分别在宋劭文和胡仁奎领导之下,仍能执行一些政务外,其他各县政府的人员,都已逃散一空。在这个广大区域中,简直找不到行政负责人,社会秩序极端混乱,散兵流匪乘机作恶,汉奸到处欺骗造谣,人民情绪惶恐不安。那个时候,不少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几乎没有什么信心了,悲观绝望的情绪相当严重。我们经过市镇,市镇是萧条的;走进县城,县城是空荡荡的。城镇上留下的,多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许多县城都笼罩着死沉沉的气氛,呈现出兵燹之后的荒凉景象,实在令人心酸。

  当时,正是深秋初冬季节,五台山区已经开始飞雪。而我们的许多指战员还没有棉衣,赤脚上穿的还是草鞋。部队的给养问题,使得负责供给工作的同志很是发愁。没有一定的供给来源,常常是顾得了今天,顾不了明天。

  在运输和物资动员方面,更是不易筹措。因为一批又一批败退的国民党部队,牵走了大批的驮骡毛驴,驮着家私和女人后逃。据一天的统计,溃军向五台县要的驮骡总数达六七千头。五台县长哀叹:“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是没有办法的。”败退的国民党部队和日本侵略军经过的地方,把当地的物资洗劫一空,给我们部队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要打仗,就免不了有伤亡,而受伤的战士,当时既没有后方医院,又没有充分的医药,连棉花绷带都缺乏。许多伤病员,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因而延长了的治愈时间。

  那时,我们遇到的另一个困难,就是兵力过于单薄。我深知,在偌大一个地区,留下的兵力不过三千人,为了创造根据地,给予敌人更大的打击,最关键的是必须要有更多的武装力量。然而,这些力量从哪里来呢?除了积极发动群众,没有第二条路。但是,群众武装也不能一下子训练成有坚强战斗力的部队。同时,新成立的队伍,普遍缺乏武器,所搜集到的国民党军队遗弃的武器,也多残破不全。

  这就是当时我们面临的困难形势。

  如何战胜困难,度过难关,完成开创抗日根据地的任务呢?受命之初,我首先考虑的是,必须使每个留下来的同志懂得党中央决策的意义,把党中央放手发动群众,组成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图,变为每个指战员的自觉行动。最初,我们住在五台山的庙宇里。尽管山峦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同志们手足冻裂,但是,大家仍然热烈地讨论着这个问题。

  当时我对同志们说,所有留下的同志,应该深刻认识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只有这样,才能对坚持敌后斗争有必胜的信心。

  关于必要性的问题。我对同志们讲,这个地区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四条铁路之间。如果我们在这里成功地创建一块抗日根据地,就会象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直接威胁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张家口等敌人的战略要点。创建晋察冀根据地,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可以拖住敌人,给以致命的打击,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它可以打击和摧毁汉奸组织,使丧心病狂的民族败类不能巩固其统治。另外,它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不可侮的。它不仅今天配合全国军民进行战斗,以箝制日本侵略军的进攻,而且在将来会成为反攻敌人的最前线的有力阵地。我谈到,如果不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拖住日本侵略军,而象国民党军队那样,一触即溃,让日军长驱直人,敌人就可以轻易地从北平进取武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非常必要的,同志们比较容易地理解了这一点。

  最困难的是要解决能不能建成抗日根据地的问题。我对同志们说,摆在面前的困难是巨大的,但是,只要我们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放手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自己,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在具体行动方面,我们要在靠近铁路、公路的地方,先开展工作,也就是北向平绥路,东向平汉路,南向正太路沿线发展。对刚收复的涞源、蔚县、繁峙、广灵、灵丘、曲阳、完县、唐县等地,更要积极宣传抗日,组织群众,做好抗击日本侵略军来犯的准备。所到之处,要积极收集散在民间的武器弹药,按政策筹集粮饷,以利独立自主地坚持敌后长期抗战。在作战方法上,要善于多打小胜仗,积小胜为大胜,一般不能和日军硬打硬拚。日军侵占一个地方后,我们不能正面进攻它,但可以扰乱它,它总要出来活动吧,我们可以伏击它,打它个措手不及。

  我还对同志们强调说,创造根据地,绝不能单从地形上看问题。晋察冀边界地区虽然大山连绵,地形险峻,这是创建根据地的一个条件,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民群众。所以,在最初举行的几次干部会上,我反复说明,创建根据地的可能性,就在于人民群众支持我们。我对同志们讲,在晋察冀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比我们在内战时期建立根据地有更为有利的条件。战争的性质变了,社会基础要比那时广泛得多。只要不是汉奸,谁也不愿做亡国奴,我们高高举起抗日这面大旗,人民群众就会踊跃地聚拢在这面大旗之下。当然喽,能不能获得群众的广泛支持,还取决于我们执行一套什么样的政策。战争性质变了,社会基础变了,我们的政策也必须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第一步,首先是要在各地贯彻统一战线、减租减息、合理负担等政策,群众就一定能够发动起来。所以,如果我们只从兵力和装备上看问题,就看不出前途来。敌人经过多年的准备,来势汹汹,枪多弹足,这一点,它占着绝对的优势。我们被隔绝在敌后,人少弹缺,不能与之相比。但从全面看,我们比敌人强,而且会越来越强。

  同志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对创建根据地的可能性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

  中央决定我留在晋察冀,一开始,在执行政策问题上,我就注意到接受内战时期“左”倾错误的教训,尽量把一切愿意抗日的人们最广泛地团结起来。只要你赞同抗日,支持抗日,我们就团结,就欢迎。由于我们执行了中央的正确政策,所以到后来,不论我们走到那个地方,都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拥护。抗日战争期间,我住在冀西山区的时候,经常一个人只带一个警卫员,从这里到那里,安全得很。在创建抗日根据地问题上,晋察冀地区建党比较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多地方曾经举行过农民起义,革命的火种一直没有熄灭,这些,也是有利条件。

  在被隔绝的敌后建立一个抗战的堡垒,我对面临的困难是有足够估计的。太原失守后,黄敬、邓拓这些年轻同志来到五台山区的时候,我同他们谈了很长时间。我说,欢迎你们来,但是,你们必须准备吃苦,准备长期地、艰苦地进行游击战争。因为我们是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四面八方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必然会被敌人所利用。我们搅得敌人不得安宁,敌人也决不会放过我们,要准备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这就是我所说的,在晋察冀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巨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