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传记纪实小说

首页 > 名人传记 >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八六

  刘思齐止住哭泣,擦一擦被泪水沾湿的两颊,以忧伤的眼睛望着毛泽东说:“爸爸,你要保重身体啊,我再也不哭了!”

  毛泽东痛苦地拍着她的手臂,怆然而语:“好孩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女儿,你有什么要求和困难,尽管提,我会帮助你的……”

  “爸爸……”眼泪又堵住了刘思齐的话语。刘思齐知道她的悲痛会引起毛泽东更加深沉的为失去爱子的伤感,于是咬紧牙关强忍着,抹一把泪脸,头重脚轻地走了。与其说是走出了菊香书屋的大门,不如说是逃出去的。

  毛岸英的牺牲对刘思齐的打击太大了,她寝食难安,精神恍惚,为了不引起毛泽东的悲痛,她只好躲在屋里暗自饮泣。可是在饭桌上,她那双哭得又红又肿的眼睛还是被公公看见了。毛泽东闭嘴沉思,长叹一声,放下碗筷,水米未进,含着悲情和无奈起身离开了餐厅。

  从此,刘思齐把悲伤硬是压在心底,饮泪不哭。然而,毛泽东深知儿媳内心的痛苦,看到她落落寡欢的神情,看到她形销骨立的身影,常常劝慰道:“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孩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人民而牺牲。”

  自从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公开后,毛泽东对刘思齐总是说:“今后,你就是我的大女儿。”从那时起,毛泽东就格外疼爱刘思齐,还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就要照顾好我的女儿思齐。”在每次通信中,总是称她为“娃”、“亲爱的思齐儿”,给了她无比深厚、伟大的父爱。

  就在刘思齐因丧夫而悲痛欲绝时,却有人放出谣言落井下石。刘思齐受不了这恶毒的人身攻击,便给公公写了一封信。毛泽东复信说:“谣言不足信,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不胜其烦。你的心要清闲些。把身子养好要紧。”听到毛泽东亲切的声音,愁苦迷惘的刘思齐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又鼓起了生活的风帆。

  毛岸英千真万确地牺牲了,毛泽东已明确地告诉了刘思齐。但刘思齐仍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她的感情,她的心都在拒绝这个噩耗,总觉得岸英还活着,岸英“出差”到了一个遥远的、她所不知道也去不了的地方,幻想着在某一天下午或是晚上毛岸英会突然回到她的身边。但是,她的最亲爱的人毛岸英已经化作冲天的烈焰,匆匆地上路了!刘思齐这种感情上的拒绝,一直持续到毛岸英牺牲后整整十个年头。

  【第八章 洒泪祭英魂】

  刘思齐扑通一声跪在墓前,双手抚着墓碑嚎啕大哭:“岸英啊,我看你来了,代表爸爸看你来了。这么多年才来看你,来晚了……”

  毛泽东: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中南海永福堂灯火通明。这是一座挂着乾隆御书“永福堂”匾额的北京老式四合院,五间北房东西一字排开,当中一间是餐厅,东侧的两间是彭德怀的起居室,西侧的两间为办公室。东厢房曾作为召开军委办公会议的会议室,西厢房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和宿舍。由于年久失修,有的门窗已经损坏,廊柱上的油漆开始剥落,整个四合院显得较为破旧。

  此时,已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彭德怀正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神地审阅军委总干部部送来的一份电报。他推开文件夹,摘掉老花眼镜,端起杯子咕嘟咕嘟喝了几口水,然后起身在办公室的地毯上来回踱步,脑子里琢磨着电报里的内容。

  几天前,志愿军总部就安葬毛岸英烈士一事给中央军委发来一份请示,军委总干部部起草了复电,要求志愿军总部将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北京安葬。按理说,在国内安葬毛岸英无可厚非,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等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以及在朝鲜牺牲的团以上干部遗体,均已运回国内安葬在安东、沈阳等地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因此这样做并无特殊。

  彭德怀是一个原则性很强和光明磊落的人。他看完电报后,觉得把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国内安葬不太妥当,但又觉得事关国家主席,自己不好擅专。他准备给周恩来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吃罢晚饭,他又坐回办公桌前,严肃得如同一尊神像。他点上一支烟,缭绕的烟雾漫过了他的发际,使他的心绪难以平静——

  一场旷日持久的抗美援朝战争,牺牲了多少中华儿女啊!他们都安葬在朝鲜的国土上,毛岸英也不应该例外。毛主席不是亲口说过岸英是志愿军中的一位普通战士嘛!再说作为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的象征,作为毛主席本人和中国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毛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这是一座友谊的桥梁,架设在鸭绿江之上;这是一座感情的丰碑,竖立在中朝人民心中!

  毛岸英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既有利于教育中国人民,又有利于中朝友谊。想到这里,主张“中国生、朝鲜死、朝鲜埋”的彭德怀掐灭烟头,戴上花镜,提笔疾书:

  总理:

  昨二十四日赖传珠同志拟一封电稿,将毛岸英同志尸骨运回北京,我意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名义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的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以此教育意义甚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稿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

  敬礼

  彭德怀

  十二月二十五日

  周恩来看完彭德怀写来的信,沉思良久,认为老将军说得有道理,毛岸英的尸骨不宜运回国内安葬,更不宜在北京安葬,应该和牺牲了的所有志愿军烈士埋在一起,这也是主席的意思,这样做政治意义更大。于是,他将彭德怀的信批转给毛泽东阅示。

  “主席!”毛泽东的秘书拿着文件夹走进菊香书屋,轻声说,“总干部部给彭总发来一个电报,说岸英是主席的儿子,要求将岸英的遗骨运回祖国,破格安葬在北京。彭总从大局考虑,认为这样做不妥。这是彭总写给总理的报告,总理批给您阅示。”

  秘书把文件夹递给毛泽东,接着又说:“金日成首相来电,向主席表示慰问,他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他们希望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