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后记

  任卫新

  整理完了《百年恩来》这部书稿之后,整个心绪依然还在《百年恩来》之中。

  虽说,这部书是随着这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而诞生的。

  但是,它又是与电视相对来讲,具有不同审美价值的一部作品。随着这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从播出到结束,留下视觉和听觉的感染之后,打开这本书,静下心来,进一步细味重温《百年恩来》,可以更充分地获得对于开国总理的感受。我想,这一点,从观众到读者,会得到的。

  因此,在整理这部书稿时,笔者并没有感到这是在做一种《百年恩来》由电视版到文字版的工作,而是一种感情的重温,感情的延续。

  但我在这篇后记中想说的,还不止于此。

  《百年恩来》这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是由周恩来亲属发起、制作的一部大型作品,其中担任总导演的邓在军,不仅是我国电视界最优秀的一位女导演,她的作品早已饮誉海内外;而且,她也是周恩来亲属的一员。虽然,作为笔者与她的合作并非首次,但这次的合作感受,却是全新的。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她一直是伴着眼泪来工作的。无论在采访中,还是在剪接样片中,还是在后期合成中,包括在最后完成的审片中,尽管这些影视素材在工作中不知看过了多少遍,但每次都是泪水抛洒。我亲眼目睹,并深知她又是以重病之身面对这部作品的拍摄。于是,我特别要把这些写在这里,告诉观众,告诉读者,也是我在《百年恩来》片中没有机会去说,而一直又特别想说、必须要说的话吧!

  然而,亲属的感情并非只是单纯的亲属对于周恩来的感情。通过笔者的参与合作,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于周恩来人格风范与人格精神更进一步透彻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始终把握着一种严格而又严谨,超越了一般的亲情。这种合作使人感到吐纳的融洽与和谐。因而,在美好的合作中,也留下了我对他们的敬重。特别是平时随意中听到总策划兼制片人周尔均将军,给我讲的一些西花厅的生动回忆,虽然并没有纳入电视片中,但作为对周恩来更深一步的理解与把握,已经无形中渗透在《百年恩来》的情感中了。这同样是我非常想说的。

  在周恩来逝世二十周年时播出的《伟人周恩来》中,笔者曾担任撰稿。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笔者又有幸参加了《百年恩来》的创作。我珍视百年恩来给予我的这个机会,同时又深感到,在《百年恩来》中,又有了一种新的升华。我想,这不只是笔者个人的认识,而是时间的认识,历史的认识,民族的认识与世界的认识。一百年的周恩来,说不尽的周恩来。在这部大型电视专题艺术片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展示。但在这重温周恩来的同时,我想,历史在重温周恩来什么?从当年的开国,到今天的开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历史重温的是一种周恩来精神。大家重温的也是一种周恩来精神。对此,多少人深有所感。这也是我在此特别想说的。

  回想起1976年,我是作为一名青年工人,在北国边城的风雪清晨的街头,聆听着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那年的雪一直在下。当时,我也写了诗来祭奠他。但是,我不会想到,二十多年后,在周恩来百年诞辰的时候,我与他的亲属们直接合作,以这样的一部大型电视作品来祭奠他。在感谢这种幸运的同时,我要说的是,让我和当年所有的普通的中国人,永远和当年一样,用一颗中国心来纪念他。他有一颗中国心,他属于所有的中国心。

  掩卷沉思:把《百年恩来》献给百年恩来。

  后记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