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周恩来小传

  周恩来,号翔宇,笔名和别名有伍豪、飞飞等。原籍浙江绍兴,一八九八年三月五日出生于江苏淮安。幼年在淮阴读家塾,一九一○年夏到辽宁省铁岭县堂伯处寄居读书,一九一一年转至沈阳市伯父处居住,在东关模范小学读书。一九一三年小学毕业,伯父送他到天津,考入南开学校读书。在南开学校,他发起组织进步学生团体敬业乐群会,编辑出版《敬业》杂志,同时担任学生会校刊《校风》主编。一九一七年六月,他以优良成绩毕业,同年九月赴日本求学。在日本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一九一九年四月回国,六月到达天津,在“五四”爱国运动中是天津学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发起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主编学生联合会机关刊物《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九月,他入天津南开大学文科学习。一九二○年一月因领导天津学生界的请愿活动被捕,七月获释。八月,他邀请少年中国学会等四个进步团体的代表李大钊等在北京陶然亭开会,商讨爱国运动的发展方向和联合斗争的问题。十一月,赴法勤工俭学。一九二一年春,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三年筹建旅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当选为执行委员会书记。

  一九二四年九月,周恩来回国,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后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十一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建立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一九二五年初,应胡志明邀请,到广州文明路,为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主办的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讲课。同年二月,广州政府东征讨伐陈炯明,周恩来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身份负责校军政治工作,同校长蒋介石及苏联军事顾问加伦等率黄埔军校校军东征。十月,第二次东征,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两次东征,歼灭陈炯明的反动势力,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作了重要的贡献。一九二六年夏,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运动与军事运动》课程。同年冬,周恩来离开广东到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兼中央军委委员。一九二七年二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事委员会书记。与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了上海八十万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三月二十一日中午开始经三十个小时的战斗,取得武装起义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也是世界工人阶级武装起义史上有数的成功记录之一。四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起草致中共中央意见书,主张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但未被中央采纳。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五月下旬,根据党的决定离沪赴武汉,任中央军人部(军事部)长。七月十二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改组中共中央,成立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周恩来是政治局常委五人小组成员之一。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宣布反共。七月下旬,出席中央临时中央常委会议,决定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义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制定起义计划。八月一日,他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一九二八年六月,周恩来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十一月,回到上海,参与中共中央领导,在这一阶段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工作的实际主持者。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周恩来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一九三三年春,他和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一九三四年十月,周恩来随中央军委机关开始长征。一九三五年一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并继续被选为中共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发生,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率代表团前往西安,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统一战线工作,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反对分裂,广泛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努力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一九四五年四月,在中共中央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揭露蒋介石集团假和平、真备战的虚伪面目,以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一九四五年八月,周恩来同毛泽东、王若飞一起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一九四六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周恩来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一九四九年四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后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协定未能实现。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的八届、九届、和十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党的八届和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一九五四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一九五五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友好人士和团体代表,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在十年动乱期间,周恩来处于非常困难的地位,一方面顾全大局,任劳任怨,处理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千方百计地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科学家和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士,尽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另方面要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他为实现中美、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九七二年,周恩来患病以后,仍然坚持工作。在一九七五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规划。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在北京逝世。

  周恩来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为祖国、为党鞠躬尽瘁,无私地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2007/09/10

  周恩来小传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