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书屋
周恩来主题阅读

德国革命运动的过去〔1〕(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五日)

  【正文】

  大战停了五年多,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但战败国因为战争结果弄得一团糟,便是战胜国又何尝不是左支右绌,艰于应付。这样的局面谁起来开展他?从事实上的证明,只有各国的工农阶级和弱小民族联合一致,来推倒这扰害全世界的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唯一的出路,便是革命。但这个向资本主义宣战的革命,是要以广大的群众——尤其是集中在城市工人阶级——做基础的。假使某一国的被压迫民众尚未集合有可靠的革命先锋——亦即是受革命党指挥的战斗员——自然这一国的革命便难发作,即使发动了,不是等于昙花一现,便要备受挫折。前者如大战后德、匈的共产革命;后者如今日中国的国民革命。且不仅如此,我们的敌人——资本帝国主义——是国际的,故某一国的革命发动,至少也要含有国际性或更有普及国际的可能。例如土耳其的国民革命掀起后,顿时影响了中亚、印度、东亚的各弱小民族,一致起来做国民革命运动,这便是前者之例。至俄罗斯十月革命,不待说是属于后例了。持此以观察今日各国的革命运动,不仅其成功与否可以预料,便是革命的时机也未尝不可预测。而其中尤可以预料预测的便是德国无产阶级革命。

  在德国,无产阶级因其工业特别发达之故,已造成极广大的群众。当一九二○年选举时,德国有选举权的人在其六千万民众中有三千三百八十余万,其中工人获有选举权的为二千二百七十余万,约当总数三分之二。选举结果,投工人阶级政党票的有一千零九十余万,当全票数二千六百余万的百分之四十三。其时社会民主党党员有一百万人,独立社会民主党数十万人,共产党约八万人。以如此广大的无产阶级,有一千万以上的可靠的后援,将及二百万受指挥的先锋军,假使社会民主党、独立社会民主党在德国革命进行中不于中途变节,自安于民主革命,则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在一九一八年停战后至一九二一年随时都可爆发,又何至内而使德国无产阶级延长其受压迫穷困的运命,外而懈中欧各国革命的朝气,并助长法兰西、意大利两帝国主义日渐增高的凶恶呢!

  次之,德国又一革命时机,便在去年秋后。当时库老内阁因工人阶级的反对而倒,工人阶级的势力足以左右政局,已是确然无疑。革命的潮流更涨高到极点了。但主持革命的德国共产党却顾虑到:(一)共产党的党员数目尚不甚多(在一九二一年为三十五万九千余人,至去岁约近四十万),革命的工人未必能有多少;(二)反动派的势力正盛,革命发作后未必能持续多久。于是第三国际乃依其顾虑,定出工农政府的口号,与社会民主党左派合作,希望取渐不取急地夺取政权。果然撤格逊、土灵根的工人政府实现了。然而三个共产党员当了些时阁员竟无法施展,不但工人阶级革命的勇气因此消沉不少,便是反革命派的势力也在此革命停顿期中,才得以增大起来。至汉堡工人骚动的失败,更是因各方为工人政府的空气所蒙蔽不为响应所致。结果,反动派势力愈长愈大,撒、土两省的工人政府解散了,共产党封闭了,共产党报纸禁印了,共产党员被捕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了,集会、结社受限制了。资本政府的威严如此,于是始证明取渐进而不革命的工人政府的手段为不合时宜。惟渐进的虽遭失败,革命的究有无把握,初尚属一疑问。及最近德国本届选举揭晓,共产党所得的票数竟自五十万一跃而达三百七十一万,选出议员六十二人。社会民主党得票近六百万,选出议员一百人。最反动派(保皇党)的国民党得票五百七十余万,选出议员九十六人。民众党得票一百九十余万,选出议员三十二人。从这个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投票总数二千九百二十五万余人中,投工人阶级的票数仍保有与前届相近的票数九百六十余万,而反动派的票数也不过七百六十余万。至民主派民主、中央、[人]民三党,则无不失败,议席无不减少。由此可推知,去秋的革命情势是非常急迫而可靠了。因为工人阶级经了这半年来反动势力的压迫、破坏、摧残和分散,犹能保持原有的信心,犹能有自改良派的社会民主党的欺骗政策下,跑到共产党中来的如是之多(社会民主党此次失去票数约四百余万,失去议员七十三),则半年前,处在较自由的空气中的革命势力当决不仅此数(四百万的革命派,一千万的后援)。反动派要不经这半年的培养,不但民众党不得发生,便是已有的国民党也未必能这样张牙舞爪地大肆活动。民主派本是现今的当局,经了史脱拉斯曼和马克思先后的努力,其失败尤如此,假使在库老方倒的时候便发作革命,其在人民中的信用更可想见,故当时德国共产党的顾虑实未将局势看得清楚,以致时机坐失。

  腊狄客说:“德国革命不是从外国输来的,是要从德国无产阶级自身嚷出。因此他便赞成在德国先试行工人政府的主张。诚然,德国革命是要德国无产阶级自己要求,俄国无产阶级的磨砺以须,只不过助长他的勇气,为他发难后[的]防御,而发作终要他自己做起。但我们要追想十月革命是谁为俄国无产阶级嚷出来的?俄国有列宁,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便应时而现。德国虽有费须尔一派,力持反对工人政府之议,但他们振臂一呼,号召革命的卓越识见尚未养足,使我们乃不得不缅怀死去的卢森堡和李卜克利西了。革命需首领,尤其是在革命的紧急期中,证于德国革命遂益知其然。

  【注释】

  〔1〕本文原载一九二四年5月15日出版的《赤光》第8期,署名“伍豪”。

  2007/09/10

  德国革命运动的过去〔1〕(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五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