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罗刘:
一日十二时电〔2〕悉。
(一)敌五个步兵师四个骑兵旅正向绥〔3〕东寻我杨成武部〔4〕作战,我杨罗耿〔5〕部虽不能到绥东,但不能不在平张段〔6〕集全力积极行动策应杨成武。如行动奏效,可钳制或各个歼灭现守平张段之敌暂三军〔7〕及十六军一个师,并可影响现在通州之十六军另两个师暂难东调。
(二)因此,你们应靠自己的力量对付津榆段〔8〕可能增加或出关北援之敌,而关键则是迅速攻克锦州,望努力争取十天内外打下该城。
军委
二日五时半
【出处】
根据周恩来手稿刊印。
【注释】
〔1〕一九四八年九月底十月初,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中攻克兴城、义县后,蒋介石从华北调兵增援锦州。为此,东北野战军首长致电中央军委建议调杨罗耿兵团直接配合东北作战。本篇是周恩来针对这个建议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楼的电报。辽沈战役,是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北宁线上的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一个战略要点。打下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一个纵队和六个独立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团继续围困长春,以五个纵队又一个师以及炮兵纵队主力、一个坦克营围攻锦州;以两个纵队配置于锦州西南的塔山、虹螺山一线,十一个师配置于彰武、新立屯以东地区,分别阻击由锦西、葫芦岛方向和沈阳方向救援锦州之敌;以一个纵队位于高桥地区为战役预备队。锦州地区的作战是从九月十二日开始的。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占昌黎、北戴河、高桥、西海口等地。二十八日,东北野战军首长报告中央军委,决定立即攻击锦州,然后再打锦西。二十九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这个计划,并指出,必须将作战重心放在攻占义县、锦州、锦西三点上面,因为这是东北整个战局的关键。同日,东北野战军攻克兴城。十月一日,攻克义县。十月二日,蒋介石慌忙飞到东北亲自指挥,并急调北宁线华北“剿共”总司令部的五个师来援,连同原来在锦西的四个师,共九个师,于十月十日起开始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人民解放军阵地。廖耀湘兵团(国民党军第九兵团)十一个师又三个骑兵旅由沈阳驰援锦州,被人民解放军阻击在彰武、新立屯地区。十月十四日人民解放军对锦州发起进攻,经过三十一小时激战,全歼该敌,俘敌东北“剿共”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以下约九万人。锦州的解放迫使长春敌人的一个军起义,其余全部投降。此时,东北国民党军全军覆灭的命运,已成定局。但蒋介石仍然想夺回锦州,打通关内外的联络,严令廖耀湘兵团继续向锦州前进。东北野战军在攻占锦州后,就立即向东北方面回师,从黑山、大虎山南北两翼合围廖耀湘兵团。十月二十六日将廖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经两日一夜的激战,全部歼灭该敌,俘敌兵团司令廖耀湘,军长李涛、向凤武、郑庭笈以下十万余人。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十一月二日解放沈阳、营口。至此,辽沈战役胜利结束。辽沈战役的结果是:(一)歼敌四十七万人,加上当时人民解放军在其他各个战场上的胜利,就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对于国民党军也占了优势;(二)解放了东北全境,并为解放平津和全华北准备了前提;(三)人民解放军获得了进行大规模歼灭战的经验;(四)由于东北的解放,解放战争获得了战略上巩固的和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后方,党和人民获得了逐步转入经济恢复工作的有利条件。
〔2〕指林彪、罗荣桓一九四八年十月一日十二时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一)锦州为敌要害,又为其弱点,我攻锦时敌必自沈阳与海上及山海关方面拼命增援。长春之敌亦必乘机突围。故此仗发展前途可能变为敌我大决战,我方可能收复全东北。(二)我对付锦西援敌及山海关兵力少而弱。为了牵制榆津段敌军及为了第二步在榆津段上抓住几个师,待北面大战结束后,调兵南下予以歼灭。我们建议杨罗耿兵团,如已来不及向绥东前进协同杨李姚作战时,则该兵团除留一两个旅在平张线破路外,主力可直向唐山、滦县前进击敌,盼考虑。”
〔3〕绥,指绥远省,当时辖区为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东部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一九五四年撤销。
〔4〕杨成武,当时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司令员。
〔5〕杨罗耿,指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当时分别任华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参谋长。
〔6〕平张段,指京包铁路的北平(今北京)至张家口段。
〔7〕暂三军,指国民党军暂编第三军,辖暂编第三十一、第十和第二十七师。
〔8〕津榆段,指京哈铁路的天津至山海关(榆关)段。
2007/09/10
争取十天内外打下锦州〔1〕(一九四八年十月二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