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避强就弱。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
二、先面后点。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及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
三、歼敌为主,略地次之。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及地方为主要目标。后者是前者的结束,往往需要反复多次才能最后地保守或夺取之。
四、一点两面的包围战,歼灭性打击。劣势中的优势,转入全体优势。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之方法,即集中全力打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之目的。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这样,就数量说,在全体上,我们是劣势,但在局部上,一个具体战役上,我们是绝对优势,保证战役胜利。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将在全体上转为优势,直到最后歼灭一切敌人。
五、无准备、无把握不打。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之把握。
六、勇敢牺牲,不怕疲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与连续作战(即短期内不休息地连续打几仗)的作风。
七、运动战与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意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及城市。
八、区别攻城战的各种情况。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及城市,则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守备而又为环境所许可夺取之据点及城市,则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之据点及城市,则等待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九、主要补充在前线。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及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十、间隙休整不要长。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与整训部队。休整时间,一般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时间。
以上这些,就是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主要方法。
增加的:
一、正规战与游击战相结合,野战军与地方军相呼应,正规军与民兵相配合。
二、内线与外线配合,由内线转到外线,由外线形成内线,再由内线转往外线。
三、夺取敌人武器,加强自己,以提高技术和战术。
四、大踏步前进、后退和机动,与发动群众创造战场相结合。
五、节省人力、物力及弹药,用于歼灭敌人解决战斗方面。
敌人可能之对策:
一、强守弱跑。强者守,弱者跑。
二、大者夺、中者诱,小者弃。大城市筑坚固工事,以中等力量守之;中等城市或集重兵或备援兵诱我往攻,中等城市无重兵可守可援者及小城市遇强敌不守,有利时调重兵反攻。
三、消耗为主。以消耗战为主,守则坚守,攻则穷追,不受城市及地域的牵制,尽量摧毁一切战争人力资源。
四、避免包围,坚持消耗,保持全面优势,争取“扫荡”优势。坚持消耗战,避免被敌孤立包围,分散兵力,坚守据点;强大兵力连环前进,分散固守,集中“扫荡”,守点线为劣势,“扫荡”面争优势。
五、迫敌作战。逼迫敌人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以增加其消耗。
六、连番战术。准备连续轮番作战,增加敌之疲劳、消耗。
七、变运动战为阵地战,变速决战为消耗战。以连环前进避免被围,以轮番作战增敌疲劳,使运战、野战转成村落阵地战,造成对方巨大消耗;调集各路增援,准备连续决战。
八、坚守弱退,中等者相机。守城原则:弱者退;中等工事而又有援可增者守,否则退;城坚者必守。
九、焦土战。摧毁乡村,集中人力资源。退者败者炸毁一切,使敌一无所得。
十、调兵轮战。调换兵力,连番作战,使自己有休整,使敌人无喘息。
【出处】
根据周恩来手稿刊印。
【注释】
〔1〕这是周恩来为阐述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研究和总结敌军的有关对策而撰写的提纲。
2007/09/10
我军十大军事原则及敌军可能的对策〔1〕(一九四八年春)
子午书屋(www.ziwushuwu.com)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