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

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天?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戊戌年、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反对。下诏变法才一百余天,慈禧太后再次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重新临朝听政,这就是对晚清政局颇有影响的戊戌政变。由于这是一次宫廷政变,知晓内幕者甚少,加上有关著录诸多曲述,所以关于这次政变的真相,还有不少至今未解开的谜。政变发生的日期,即是其中之一。

  关于戊戌政变发生的日期,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八月初四日(9 月19日)政变说、初五日(9 月20日)政变说和初六日(9 月21日)政变说。翰林院侍讲恽毓鼎于清朝最后一年将所见所闻纂成《崇陵传信录》。据此书记载,戊戌年八月初四日黎明,光绪皇帝诣慈禧太后住处颐和园请安,而太后己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慈禧太后抵光绪皇帝住的大内养心殿,尽括章疏,携之以去,怒诘说:“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光绪皇帝战栗不发一语,良久才嗫嚅着说:“我无此意。”慈禧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皇帝不能理万机为辞,临朝训政,政变发生。此为初四日政变说的主要依据。作者恽毓鼎曾事光绪帝19年,“传螭头,领兰台,所居皆史职”。是书记述清宫内幕甚多,为研究清末统治集团活动的重要资料,信者不少。颇有影响的史学家李剑农所著《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即采此说。

  与康有为至交笃谊的同乡张荫桓,戊戌政变时为户部侍郎,他被牵连获罪,流戍新疆。途中,对解差王庆保、曹景郕谈及不少变法之事,王、曹据以整理成《驿舍探幽录》刊行。此书说初五日这一天,日本前相伊藤博文在勤政殿觐见光绪皇帝时,由张荫桓带领,到班时,张向伊藤拉手;上殿时,对答词毕,又挽伊藤之袖。拉手、挽袖本为外国礼节,而此时西太后正躲在帘幕之后,这一切都被她偷听偷看了,她怀疑其中有诈。燕谷老人张鸿的小说《续孽海花》还明确描写:这天早晨,慈禧太后从颐和园住所赶回皇官,搜检光绪帝文件,当晚发生政变。台湾学者萧一山据此推断当日发生了政变。

  (见《戊戌政变的真相》)

  比较流行的是初六日政变说。费行简的《慈禧传信录》、袁世凯的《戊戌日记》以及苏继祖的《清廷戊戌朝变记》等都是如此记述的。史学界的老前辈范文澜、郭沫若、胡绳等的著作都主此说。研究生房德邻的硕士论文《戊戌政变史实考辨》,挖掘了不少新材料,进一步证明政变确于初六日发生。

  光绪皇帝亲政时有行动自由和独立处理政事的权力。这一天之后,光绪皇帝已无独立批阅奏章的权力。政变前,光绪皇帝处理政事是在大内乾清宫或颐和园仁寿殿,这一天发布的《吁恳慈恩训政诏》却规定“今日始,在便殿办事“,即在中南海仪鸾殿(今怀仁堂)随同太后办事了。这一天开始,光绪皇帝的住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通常住的大内养心殿,搬到了涵元殿。涵元殿在名为南海的大内离宫中心赢台,这里四面皆水,有一板桥以通出入,由慈禧太后信任内监十余人监守。房德邻并且认为:初六日政变与袁世凯告密并无关系。慈禧太后得知密告是在初六夜晚,而政变在此日一早便已发生。

  在维新过程中,光绪皇帝罢黜顽固派官僚礼部尚书怀塔布,召见握有重兵的袁世凯,引起慈禧太后的不满和惊惧。及至八月初三日,李鸿章的儿女亲家杨崇伊上密折,请太后“即日训政”,说康有为兄弟“引入内廷”,并“变更成法,斥逐老成,位置党羽”,还要将政柄拱手让与东洋前相伊藤博文,触及慈禧太后痛处,于是决定发动政变。初四日她从颐和园回宫,作了一番布置,为避免政局震荡并稳往光绪皇帝,故意放出消息说:将于初六日仍回颐和园。初六日卯初二刻,尚蒙在鼓里的光绪皇帝,按原计划准时到中和殿看祝版(礼部拟祀社稷坛秋祭文),阅毕出殿,有侍卫、太监来,称奉太后命,将他引到慈禧太后处。慈禧太后责之曰:“汝之变法维新,本予所许,但不料汝昏昧糊涂,胆大妄为,一至于此。汝自五岁入宫,继立为帝,抚养成人,以至归政,予何负于汝?而汝无福承受大业,听人播弄,如木偶然,朝中亲贵重臣,无一爱戴汝者,皆请予训政。汉大臣中虽有一二阿顺汝者,予自有法治之。”遂发动了政变,将光绪皇帝幽禁于南海瀛台涵元殿。(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周俊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刘少奇系列文集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