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七章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峰。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于这两部小说的产生年代,过去一般笼统地说是元末明初,而通行的文学史都把它们编入明代。我们认为,根据《三国志通俗演义》中作者附加的小字注所提及的“今地名”系指元代地名的情况,以及某些重要地名变更的年代,大致可以判定此书完成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以前,按习惯可以说是元后期。至于《水浒传》,罗贯中也是它的作者之一,对小说作了进一步加工的施耐庵则生活于元末明初。因此,把这两部小说编入元代文学要更合理些。进一步说,这两部小说的形成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就其所联系的历史背景而言,显然与元后期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形态有密切关系。所以说,尽管元后期与明初实际年份相差不多,但作为文学史的一个环节来叙述,也是把它们编入元代文学比较合理。

  这两种小说都是“章回小说”的形式,后来的古代长篇小说也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它最初起源于民间说话中的“讲史”。在说话艺术中,“小说”类基本上都是能够一次说完的短篇故事,“讲史”类则专门演述长篇历史故事,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相当后来的一回。现存早期的讲史话本,均为元代所刻,其情况在前一章已作了介绍。这类讲史话本大抵都是根据说书人的简要底本敷演为书面的读本,内容以史籍载录与民间传闻相杂。以故事情节为主,较少注意人物形象的描写,文字大多比较粗糙。在这样的基础上,由于罗贯中、施耐庵这样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文人的参与,通过对已有的材料的整理加工和提高,终于创作出中国最早的成熟的长篇小说。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仍是继承着“讲史”的传统,而《水浒传》则既吸收了“讲史”中的有关内容,又汇集了大量关于水浒英雄故事的短篇“说话”及戏剧故事加工创作而成。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 推荐:全球通史 人类简史 时间简史 未来简史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