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庄子

二四

  §一、《内篇》

  《内篇》是《庄子》全书的精华。包括的7篇文章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这7篇文章,分开来看,每一篇都是首尾完整、结构严密的独立的文章;但总体来看,这7篇文章又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又构成了一个大的体系,更特别的是,这样一部思维严密、内容深刻的著作,却主要是以寓言的方式写作的。作者把玄妙、抽象的哲理溶于具体形象、简单的故事中去,让读的人很容易就理解了他所想表达的观点。

  内七篇全面地阐明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它的基本内容是:描绘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产生和人的本性,说明人应该怎样看待世界万物、怎样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主张人应该从事自我修养,恢复淳朴的天性,与自然合为一体,达到“充我”、“无己”、绝对自由的境界;要懂得一切事物的差别都是相对的、暂时的,甚至都是虚幻的,因而应该把一切的是与非、大与小、善与恶、美与丑都看成一样的;治理天下,要无为,即不要做太多的干涉,让一切自由发展,要回到远古的蒙昧时代;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符合产生一切、主宰一切的“道”。这样,世界万物才能合乎天理,顺乎自然;社会安定,人无是非哀乐的干扰,才能养生长寿。

  庄周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他在《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等篇中,从处世哲学、认识论、养生之道、道德论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这一理想。《逍遥游》与《齐物论》是《庄子》一书中最有代表性的名篇,可说是《庄子》中光彩夺目的双璧。这两篇文章中所提出的理论,不但是庄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也是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哲学观点。

  1

  《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没有拘束的样子。“游”,交游,指与人、与事、与自然界的相处往来。庄子认为逍遥是人的理想境界。

  为了达到这一境界,首先必须做到“无符”,即摆脱与外界事物的对待、依赖关系,而做到“无待“的关键又是“无己”。就是以内在的精神力量超越外在的条件乃至形欲与知虑的限制,以达到实现精神上的绝对的自由。这就是本篇的主旨。

  “鲲鹏变化”的故事是人们所喜爱和经常引用的,它是《逍遥游》开篇所讲的第一个寓言。说的是北冥(冥即溟,北溟即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体积巨大,大得不知道有几千里。它一变而成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鹏奋起飞翔,它的翅膀就像从天上垂挂下来的云彩。这只鸟,当风起海动时就要由北海迁移到南极大海。南极大海,是天然的大池。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先用翅膀拍打海水,激起三千里宽广的海浪,掀起巨大的旋风。

  然后,借旋风的力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一飞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到达南海才能停下来。可是,胡蝉和楚鸠这些小雀儿听说后嘲笑大鹏说:“它何必飞那么远呢?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飞不到,那就落到地上罢了。我向上飞腾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草香蒿中间翱翔,非常愉快,这已经达到飞翔的顶点。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

  “逍遥游”的意思是自由自在地遨游,不受到任何约束和任何条件的限制。在庄子看来,小雀不理解大鹏因而嘲笑它,固然可笑可怜。可是不论是大鹏雄飞万里,还是小雀腾跃在蓬蒿之间,这只是大小的差别罢了,其实它们都要受到限制。小雀不说,就算是大鹏,它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它凭借了大风的力量,有大风在它的翅膀下,它才能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再如,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一昼夜。生命只有一个夏季或一个秋季的蟪咕(寒蝉),不会知道什么是一年。这就是“小年”。楚国的南面有一种冥灵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季,以五百年为一个秋季;远古时代有一种大椿树,更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大年”虽然不知比“小年”长了多少倍,但终究还是有限度的,这就是因为两者都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总之,这都叫做“有所待”,即有所依赖或凭借而受到了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的范围内活动,而不能超越这个范围。这样,他们的自由就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所以不能算是“逍遥游”。

  下面接着又写了一个叫宋荣子的人,说当整个社会上的人都赞美他的时候,他不以为荣,当整个社会上的人都批评他的时候,他也不因此而更加沮丧。他对自己的内心和外界的事物有明确的见解,对于光荣和耻辱有自己的标准。他对世俗的声誉不去追求。庄子认为这样的人世界上很少有,但他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

  他还写了有个叫列子的人,他能驾着风飞行,样子轻快美妙极了,一直走了十五天才返回来。对于求福的事,从来不去涉及。庄子认为,能像列子那样幸福自由的人世界上少见,可是他虽然不必用脚走路、却仍要凭借风力,还是“有所待”的。

  庄子认为,只有那种顺应自然的本性,能够顺应天地间的阴、阳、风、雨、晦、明六种气的变化,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任意无边无际地遨游的人,才是“无所待”的,这只有“至人”、“神人”和“圣人”才能做得到。至人忘掉了自己,神人不去追求有功,圣人不去追求成名,所以他们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而受到限制,这才叫“无待”。“无待”才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绝对自由的境界——“逍遥游”。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