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张良

  到了距黄河不远的阳武马头镇,两人不急于行动。先饱饱地进了酒饭,踏踏实实地睡了个透觉,尔后,踏着一片月色,来到黄河北岸的博浪沙。只见月光之下,黄沙之上,一片空旷。沼泽地上有几片芦苇,高没人顶,异常茂密。张良看了地形,度了芦苇距河畔大道的足距,约有不足两百尺,便心中有数,遂对沧海公道:“只有这里,比较合适。”

  “其他都可,只是太过空旷,怕不好藏匿。车驾通过时,官军必要先搜索。”沧海公说。

  张良沉吟良久,说道:“只有一个办法。我们借芦苇隐蔽,挖两个沙穴,以芦苇棚顶,再用沙土覆盖。不踩到穴顶,很难发现。待官军搜索过后,再探出身来,隐藏在芦苇丛中。这样神不知,鬼不觉,更有把握些。”

  “另外,”张良接着说,“欲进先要思退,有进无退,匹夫之勇而已!

  因此,先要预备一只快船,隐伏于河畔。那暴君车驾来时,作奋力一击。待众人救驾混乱之时,即下快船,疾速离去。如此方可保进退从容!”

  此后,两个人又对种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行动细节作了考虑,同时又多方打听秦始皇巡幸的路线行踪,直到觉得无所遗漏,万无一失。

  秦始皇的车驾在马头镇宿营的前一天晚上,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躺在客栈的床上,张良把前后经过细细想了一遍,然后对沧海公说:“荆轲、高渐离两度行刺,都没有成功。但事虽未成,持之永恒!秦皇无道,我们天天刺他,总有成功,天下人都刺他,他纵然命如天大,也难活下去。”

  两人对行刺的成功,充满了信心。

  这暴君或许真是天命神授,命不该绝?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苦心设计、全力拼斗和这次行刺的经过,张良感到有些神情恍惚了。

  张良在客店中一住就是一个来月。

  他原本身材不高,相貌白净,且又体弱多病。多年来,为报仇复韩大业苦心积虑,颠沛流离,饱受风霜雨雪之苦,身体越发不支,全靠胸中一股发愤浩气相撑。博浪沙一击,功败垂成,他懊恼不已,五内俱焚,加上惊惧心荡,丧魂落魄,穷于藏身避祸,身体如何能吃得消?所以到了下邳,住进客店,随即急火攻心,寒热并发,浑身酸痛,咳嗽不止。他从小饱读诗书,也曾涉猎歧黄之术,一边请人医治,一边自我调养,病势日渐缓解。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时半刻,不得彻底痊愈。

  转眼间又是一年春草泛绿,百花蕴蕾。官府搜捕的风声日渐松懈。天气睛好的日子,张良便到处走走。不过,他心性细密,从不往人多眼杂的热闹去处插足,多在偏僻的田间陌上、林中渠畔独自徜徉,怡情消烦。

  一天,春风和熙,艳阳可人。张良用了早饭,饮了一杯酽茶,便收拾打扮一番,离了客店,出了城门,信步往郊外走去。虽说流落异乡,落魄失魂,但他毕竟出身世家,是韩国的贵胄公子,改不了讲究穿着体面、儒雅风度的习性。

  发源于齐国境内的记水蜿蜒而来,越过城西,调头东去,在邳邑城南留下碧绿一带。汜河两岸,树木葱茏,花盛草茂。阳光照在春水之上,波光点点,碎银般粼粼闪烁。

  不知不觉,张良来到横贯南北的汜水桥上。放眼望去,四周空旷沉寂,只有远处的田畴间,零零散散的农人在躬耕劳作。收回目光,张良发现桥的南头,有一位老人搭着腿侧坐在桥边的石栏上。他没有在意,自管向前走去。

  来到老人身边,只见那老者鹤发苍髯,脸色红润,头颅昂然,平视远方,目光深邃,身着一件土黄色大褂,浑身透着一派仙风道骨来。那老人明知有人走来,也不回眸,照旧一只脚上下晃荡,趿拉着一只破布鞋拍着脚心,像在打着板眼。张良见状,也不问话,径直向前走去。就在这时,老者有意无意之间,脚跟一缩,那只鞋就掉到桥下去了。他并不回头,朗声说到:“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捡上来。”

  张良闻声,环顾四周,并无别人,想那老者必定是在和自己说话,心里就有些不快。素昧平生,并不相识,自己鞋儿掉在桥下,却让别人去捡,连句客气的话也没有,实在令人气恼。本想发作,奚落那老人一顿。可再看那老人,年纪似已不小,替他捡鞋上来,也不为过,遂走到桥下,将鞋捡了上来,伸手递了过去。谁知那老人仍不答话,依旧坐在桥上,也不伸手来接,只是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

  张良一愣,心中又觉好笑,又感可气。但他又想:送佛送到西天,好事干脆做到底吧。也不再说什么,索性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拿着鞋给老人穿上。那老者也不答谢,站起身来,捋一把胡须,微微一笑,大摇大摆地径自走了。

  张良觉得纳闷,便跟着老人走下桥来,尾随而去。约摸走了半里多地,那老者就像知道张良跟着他似的,蓦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

  张良闻声,有些忍俊不禁。天下之大,躬身求教于人的不在少数,而好为人师,又大言不惭,似乎不太合乎常理。但转念之间,便又想到:老者相貌奇伟,超凡脱俗,谈吐不凡,说不定正是世外高人,身怀绝技,胸有良谋,腹藏经纶,自己切莫错失良机。想到此,便赶紧屈膝跪下,向老者拜了三拜,用极诚恳的态度答道:“老仙人若肯收晚辈为徒,晚辈三生有幸。学生给老师施礼了。”

  那老者也不多言,说声“五天以后,你早些到桥上来见我”,便飘然离去。

  有此奇遇,张良再也无心游览。回到客店,早早吃了晚饭,也不点灯,便上床就寝。

  躺在床上,却一时不得入睡。白天所遇,历历在目。多年来的经历,复又涌上心头。自己为报国仇家恨,只身飘零到此,有家难归,亲人离索,空怀壮志,难以得酬,正苦于无计可施。若那老人使我能学有所成,就是一时半刻杀不了秦始皇,待将来天下有变,也总会有机会乘势而起,有一番作为,不枉大丈夫一世为人。想到此,消沉日久的心中竟有些冲动,仿佛过去失落的豪情又激荡起来。

  张良在焦的的心境与纷繁的思绪中熬过了四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