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武双全 诗才超凡
正如王阳明十五岁所言:“武举之役,仅得骑射搏击之士,而不可以收韬略统驭之才。”这句话是为了批驳现实中的武官只有“骑射搏击”的才能,而不注重“韬略统驭”智的培养。所以,王阳明一直提醒自己要双方并重。在上一节里,王阳明的雄才韬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王阳明打仗时也是勇猛异常,常冲锋陷阵在最前方,特别是阳明射箭,百发百中,让众人赞叹不已。在生擒宁王朱宸濠的战役中,就曾一箭射掉宁王的大刀,让欲自刎的宁王也暗暗佩服王阳明的箭术高超。
王阳明不仅有统帅千军万马的才能,更善于将所情所感溢于文笔之间,写成诗文。他十一岁时替祖父作的两首诗,就使众人惊叹,表现出超凡脱俗的诗才。
二十一岁时,又与文人魏瀚等同结诗社,潜心研究诗文的辞章,语句,后来又与当时文坛“四杰”——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同学习古诗文。有时讨论得正激烈,王阳明诗兴大发,随口吟来,语言,平仄都恰到好处,往往赢得众人的一致好评。王阳明一生著作盛丰,诗文多仿古体诗文而著,包括赋骚多首,也有仿唐诗绝句。
难怪王阳明的挚友湛若水,曾总结了王阳明的五大爱好,称之为“五溺”: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民之习,正德元年(1506),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湛若水的“五溺”把王阳明一生的追求都写了出来。王阳明正是在诗、武、学这几方面不断努力,且颇有造诣。
下面,将针对王阳明的几首佳作具体分析,让读者能真正感受到他诗文的诱人魅力。
在讲诗文之前,先向读者朋友澄清一些知识。既然王阳明擅长诗文中的赋、骚、绝句,那么什么是赋、骚、绝句呢?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诗文,这里只作简单介绍。
赋,正如古人所云“赋者铺也,赋者敷衍。”
“非诗非文,亦诗亦文。”也就是说,赋多作为一种单独的文体,采用铺陈的手法,通过直接叙述描写而达到咏物抒情的目的。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赋又分为骚体赋,散体大赋,咏物小赋。历史上荀子是第一个写赋的,楚国的宋玉为赋体文化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以贾谊的《吊屈原赋》为代表的汉赋是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取得的成就也最大。
骚体,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来并渊远流长。它通过比兴的手法,采用大量神话、传说为素材,和现实世界组成一个雄伟壮丽的幻想世界,来反映现实,揭示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后人常常用“风骚”(《诗经》中的《国风》,屈原的《离骚》,分别代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来总称文学。
绝句,是唐代格律诗(律诗,绝句)之一。格律诗在篇幅上讲究“字有字定,篇有定句”,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在声律方面讲究“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中无对仗者,似截律诗首尾两联;若全部对仗,似截首尾两联。在韵律方面,格律诗讲求“偶句押韵,一韵到底。”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便是七言绝句中的佳作。“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下面,让我们具体看看王阳明诗句的魅力所在:
1.《归越诗三十五首》之一
十年尘海劳魂梦,
此日重来眼倍清;
好景恨无苏老笔,
乞归徒有贺公情。
解析:这首诗是王阳明初入仕途,中得了个闲职,终日无所事事,内心沉郁难舒,来到钱塘西湖散心,心胸豁然开朗,不由想起白居易,苏东坡等人不计个人得失,更不自暴自弃的形象,再度燃烧起对人生的理想与热情。表达了对前途虽然风云不测,但却非常自信的情感。
2.《芙蓉阁》
青山意不尽,
近向月中看。
明月归城市,
风尘又马鞍。
岩下云万重,
洞口桃千树。
终岁无人来,
惟许山僧住。
解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中前四句中看,鞍相押韵,后四句中“树”,住相押韵,朗朗上口,既易读来又易体会。又用“青山”、“近向“;“明月”、“风尘”等鲜明对比,刻画出诗的意境。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