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屈原

  从公元前354年到公元前351年,商鞅率大军三次伐魏,均大获全胜,压倒了魏国的嚣张气焰,使秦国声威大震。前340年,商鞅伐魏,俘获魏将公子卬,收复河西之地,从而一跃成为七国中的强国,扭转了被动挨打、无力插手中原的局面。尽管秦孝公死后,商鞅惨遭车裂之祸,但“商鞅亡后,秦法未改”,推行二十一年之久的“商鞅之法”

  妇孺皆知,已深入人心,不能动摇了。秦国刑政修明,百姓善战,居高临下俯视中原的地理形势,已有足够的势力与原来的强国齐、楚抗衡,并与之争夺天下了。

  社会的大变革自然也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

  首先是民的地位的提高。在此之前,民的地位与六畜相同。周代以前的典籍中往往将民与六畜并举。如《周官》有云:朝士“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又“质人掌城市之货贿人民牛马珍异”,甚至“民”干脆还比不上六畜,孝公时代的《曶鼎铭》载明曶曾以一匹马、一束丝换回五个人。自春秋到战国时期敬德保民的思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

  儒家倡导仁爱,墨家提倡兼爱,道家主张齐物平等,甚至于法家也要用制定法律的形式为平民百姓争得一席生存的地位。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与《左传》中普遍宣扬的民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明显地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极大提高。这种思想对屈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广泛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

  民的地位的提高,相应的便是神的地位的下降,而作为神之子的地上的君主的地位也便发生了动摇,对君主的要求也严格了起来。“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商汤弑其君,孟子义正辞严地说:“闻诛一夫纣耳,未闻弑君,”说明更多地是以德来衡量君主。儒家在遵守等级制度的前提下,也有为民请命的要求,甚至也有对国君的限制,对暴虐之主,孔子与孟子当然也是坚决反对的。

  割据战争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于是,要求罢战,要求统一便成为人心所向,成为历史发展之必然。虽然各家思想体系不同,如儒家主张以礼义文治德教感化而达到使各国归服的目的,法家则主张强兵利刃以武力兼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墨家主张兼爱,其目的都有要求统一的倾向。从战国后期来看,仁义不及感化,兼爱不能救拔,武力兼并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战国七雄的对垒中,楚国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合纵,还是连横,直接关系到楚国的危亡。“连关中之谓横,合关东之谓从”(《战国策》高诱注)。关东六国联合叫合纵,秦国联合六国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国家叫连横。苏秦主张合纵,张仪则坚持连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

  在战国七雄中,地处西北部的秦国兵力最强,地处长江流域的楚国版图最大,处在山东半岛的齐国,因有海滨的鱼盐之利,故最富。秦、齐势均力敌,秦、楚又势不两立,苏秦游说楚威王时说:“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张仪游说楚怀王时说:“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因此,除韩、赵、魏、燕四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外,几乎形成了秦、齐、楚鼎足三分之势。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秦、齐、楚战和关系十分复杂。在秦、齐的争雄中,“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的楚国向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秦为了牵制齐国,必须与楚联合,又必须结成稳固的联盟,然后求得发展。

  楚国能否改革朝政,能否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策略,是关系到楚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屈原就是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登上历史舞台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