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李时珍

一〇

  §四、实践创新

  1552年,李时珍年满35岁,在这一年,他终于下了决心,一定重新编写一部新的“本草”。李时珍想,这类书经常给人翻阅查找,应便于使用,因此,体例上一定要条例清楚,提纲挈领,纲目分明。

  这本即将产生的书,就叫做《本草纲目》吧!于是他在稿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这4个大字。

  在酝酿过程中,李时珍也得了他父亲李言闻的鼓励和帮助。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人帮。”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一个巨大的科研任务,如果没有得力助手,靠个人单枪匹马去干是难以完成的。

  在封建社会里,完成私家科学研究项目,不可能靠官府给配备助手。李时珍需要的助手,全部靠自己亲自培养。他的培养方法就是让助手们在科学实践中提高。

  在这一年,李时珍收了个叫庞宪的徒弟。庞宪也是蕲州人,字鹿门。他在小时候患病几乎死去时,是李时珍救了他的命,长大以后就拜李时珍为师。他对老师十分尊敬。此人性格孤僻,但学习认真,工作踏实,待人诚恳,深受李时珍喜爱,李时珍常常带他一起外出采药问方。庞宪对医学基本理论有较深造诣,他对《灵枢》、《素问》等书都有独到心得,后来成为名医。

  李时珍的另一个得力助手是他的次子建元。建元小时候也中过秀才,是黄州府儒学诸生,学习期间由官府为他提供食宿费用。由于乡试未中,加上他父亲需要助手,就跟他父亲学医。医术也相当高明。

  李时珍开始“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是从遍采医籍方书开始的。

  医药自古不分家。古代本草,多出自良医;古之良医,皆精研本草。本草知识,虽多集于专著之中,然而本草专著之外的医书中讨论本草的也不少。如唐朝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设有药物专记;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王济总录》等医籍中均有大量的药物资料。显然单凭本草专著来总结本草学是不全面的。李时珍从医籍方书中搜集资料来进行整理,上自《灵枢》、《素问》等医宗经典,下至宋、金、元、明的名家大作,凡是与本草有关的内容,都在征引之列。据统计,李时珍在旧本草引用的84家医籍的基础上增补了277家,超过了旧本草引征书数的3倍。

  李时珍将大量的医籍资料引进本草,大大地丰富了本草内容。

  在对各种药的说明中,对药物性能和运用的论述,引经据典,旁采诸家,议论宏阔,阐述纵横。其中采录了陶弘景、陈藏器、大明、张元素、王好古等十家的论述,转引了《灵枢》经文。许胤宗医案和魏直论痘疹的原文,有理有案,论方论药,搜集了前人研究的精华。同时,对古人从各个不同角度对药物种种用法的阐述,结合自己用药的经验作总结。分析前人对药物的错误记载,引用其他医经理论和一些实例来对其错误进行批驳。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言之凿凿。

  对于药物后面的附方,李时珍几乎综列了所有医籍方书的经验良方。在旧有《本草》书中,附方为2935,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增加了8161个,增方数约为旧本草附方数的4倍。如将同一种药物的不同药用部分的附方综合计算,那么附方之数更多。

  李时珍引录医籍方书的范围之广,以及使用医籍方书的频度之繁,都是历代诸家本草所远远不及的。

  李时珍不仅是本草研究以来采纳经史百家书籍数量最多的,同时也是运用经史百家资料最有成就的。

  本草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从上古传说到文字记载,都有涉及疾病和药物的内容。研究本草的发展历史,考究药物的源流变迁,总结药物利用的兴废规律,自然离不开经史百家的资料。同时因为药物品类浩繁,无所不有,涉及整个自然界;以药治病,涉及整个人类。因此,引用采纳各种经史百家资料是本草学发展的自身需要。

  李时珍引录经史百家的书,不仅仅是为了佐证,而是运用经史百家资料考证、辨析、澄清历代本草中的疑难问题,扩充本草的内容,提高本草的质量。

  李时珍首先考究本草的源流。本草这门学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探索它的渊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对于谷类药物,李时珍认为:在远古的时代并没有谷类粮食,都是靠猎狩过生活的。从神农氏时起,开始了种植谷物,通过尝试各种植物,来给百姓治病。到轩辕氏时,开始教百姓烹饪,同时开始熬汤药,才开始了养生之道。周官有五谷、六谷、九谷的名称,谷物的种类繁多,应该对各种谷物加以区别。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