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首页 > 中国古代名人传记 > 海瑞

四四

  §重振民风

  一个时期以来,江南民众中滋事斗狠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得了个不太好的名声——“刁民”,海瑞说:

  “江南刁风盛行,事诚可恶。第究所以,皆因上失其道使之。”民风不好,根在官员。一些官员根本不把民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百姓当成阿斗来哄,民间大量纠纷事件无人受理,理由是没有接到诉状。可是,一般百姓根本不识字,不懂得打官司的基本程序。出了问题找不到人解决,只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于是,斗殴不断。要解决这个问题,官员的作风要改变,诉讼程序要方便百姓,要使普通百姓有条件打官司。于是,海瑞规定,今后口头告状照样受理:“今后凡诉讼,口告者登口告印簿,状告者登状告印簿。事当量情者不供,止于状后批其情节存案簿前件下,亲注量情发落字。事当招罪者于状后备细情节名,付吏誊簿前件下注招罪字,不为苛刻,不行。但案卷不遗,心迹明白,即贤有司也。果有化民成俗之方,本院决不责其纸多寡之数。其有登簿不一状不存,一案毁灭,纸赎虽多,刻而且贪人也。虽已离任,必行追究。”

  民风不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官员接到百姓的诉状,却不认真审理,处理亦没有法度,有些人利用诉讼胡搅蛮缠,一些犯了罪的人通过熟人、同事等各种关系为自己开脱,逃避法律的制裁。

  海瑞要求:“今后各官凡听讼必须直究到底。审之审之,始不怕烦;慎之慎之,终无姑息。子云:‘夫人必痛之而后畏,然后君长刑政生焉。’处罚、惩治又不使之感到痛,或者痛却不能使之感到畏惧,则是司法人员的过错”。

  由于口头诉讼不受理,生成了一些靠替人撰写讼状生活的人,这些中间人乘机将水搅混,以反复写诉状发财。他们把一些简单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唆使一些人将可以通过调解化解的矛盾激化,诉之以官司,使民风更加败坏。“健讼之盛,其根在唆讼之人,然亦起于口告不行,是以唆讼得利。”因此,直接接受普通百姓的口头诉讼,是解决扭转这一混乱的关键,“今后须设口告簿,凡不能亲自书写的人准许其以口陈述,不必非等其写成状诉后才受理。碰到有纠缠不休的人,或者自己亲自密访,或者令里老调查,一旦查实是胡闹,则执律加刑,不给宽恕。”海瑞说,口头诉讼是十分容易做到的事,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那些诉讼中间人就活不下去了。如果我们进一步做到了直究到底,是是非非,都不能隐遁。“清水镜,刑无所逃也。秋霜夏日,气不可狎也。”如此,违法乱纪的人就会减少许多。

  纠正民风,要从根本抓起,海瑞一贯认为办教育是纠正民风的最重要措施。他对教官十分尊重,到学校巡视,他命令府官坐于明伦堂左,县官学官坐于明伦堂右。在讲学时,他要求教官只讲孔孟,多次让教官讲孟子“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卸也配义兴道,无是馁也”两节,充分反映了他对学子的殷切期望。

  海瑞决不容忍教官失道偏义的行为,他指出:“府县官侵用里甲及纸赎一分一文,皆是赃犯。儒学拜见节礼,独非赃耶?志士不记在沟壑,为非义也。教官俸禄诚薄,用度撙节,足养廉,未至于志士所自弃也。

  学校礼义相先,反惟利是计,以此介士,何能正士。

  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即此一端,关系不小,全行禁革,府县季考、学月考及三等簿,本院巡历,严加查考。缺一于此,坐以不职。”

  海瑞对维持农耕社会有特殊的热情。他认为,只要农民能够安心务农,就可以避免许多是非。他猛烈抨击一些人看不起农民,他认为,不能因为农民不善言辞,不会对上拍马奉迎就鄙视农民,不能因为农民太普通、太一般就不去关心他们。过去,政府还常常为农民提供耕牛和种子,尽量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现在这样的风气没有了。海瑞指出,社会要实现长治久安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农民。他说:“佃人之田,有田人胜得而贱之,又必知两汉力田孝悌并科之意。

  隆礼相爱,惟上意向,惟民趋之,一归本业,必返真纯,济一方于黄虞熙皓之世指日矣。舍此而言政事,本院不知其所以为政事也。”从社会稳定的角度考虑农民问题,因此他会有一些新的见解。

  海瑞认为,一些奢侈品的制造,也是民风败坏的原因之一。南直隶的生产力比较发达,民间较高档商品的生产比较常见。海瑞将此一并禁革,此举今天看来有些愚蠢,但海瑞的思想就是如此,作出此种决定也并不奇怪。

  海瑞还要求各家庭的家长,各村庄的里老管负起责任。他们的责任应该包括禁止溺死女婴,调解父子争端!这方面出了问题,要拿家长里老是问。

  孩子长大了还不结婚,寡妇守寡很久还不改嫁,并由此发生卖奸之事,则夫妇之道丧矣,这些都应该由地方官员负责。要规定明确时限,男子到一定年龄必须娶妻,寡妇守寡也不能过长。民众的性情是经常会变的,如果我们注意教育,加强管理,不给他们以机会变坏,人就可以变得更加规矩。之所以会出现世风败坏的局面,不是没有办法改变民风,而是一些庸人当政,只当官而不干事。如果每日诵念孔孟之言,遵循古已有之的办法治政,任何事都是办得到的,“事立而天下治矣。”“簿书狱讼,功在一人。化民易俗,知府为之,功在一府。知县为之,功在一县。万古不可易也”。不同岗位的人负有不同的责任,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海瑞相信,只要各个岗位的人都尽职尽则,一定能够重振民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