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老子》,其实是一部用韵文写的哲学诗,短短不过5千言,却蕴含着深邃丰富的思想,洋溢着玄远浪漫的情致,凝结着荆楚之地哲人的智慧,是中国古文化的一枝硕果累累的哲学之花。从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老子》为此后的中华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可以不断阐释、开出新意的“文本”。
《老子》的作者即老子,现在一般多认为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他生活的时代约与孔子同时而稍早。他是一个见闻广博、知识丰富、思想深沉的学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晚年隐居著述,著成《老子》,开创先秦道家学派。
今天流传的《老子》一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汉代以后又被称为《道德经》。据现代学者考证,《老子》可能是道家后学根据老聃的思想言论记述、整理、加工而成的,约在战国初年成书,以后又有不同版本流传。然而,不管怎么说,《老子》代表了先秦时期的原始道家思想,则是确定无疑的。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样,都生活在春秋末期,都对当时的社会大变动持比较保守的态度。但他又与孔子不同,没有那种修己治国的政治抱负和游说谋官的积极性,而是力图置身于社会大变动的激流旋涡之外,冷静地思考宇宙人生,任凭自己的思想在天地古今之间遨游,从而讲出了一番关于“道”的“玄之又玄”的哲理。正是这样,他的哲学思想既含有丰富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较高的思辨色彩。在哲学思维水平上,老子比孔子更胜一筹。
《老子》的哲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予以系统的论证。被《老子》所尊崇、所景仰的“道”究竟是什么呢?在《老子》看来,这个问题却是难以回答的。《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认为“道”如果说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尽管“道”无法用语言表达,但《老子》还是对“道”作了各种描述和说明。
《老子》认为,“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不具有可感知的物象,是一种叫做“惚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因此,“道”是超经验世界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又可以称为“无”。“道”之为“无”,实际是相对于“物”之为“有”而言的。也就是说,如果人们只把经验世界的具体事物看作是“有”的话,那么作为非经验世界的“道”只能被看作是“无”。“道”与万物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正因为“道”不同于万物,是与“有”相对立的“无”,因此,它能成为宇宙根本,成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存在的根据。“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得以衍生的本原和赖以生存的根据,“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存在,而万物则是暂时的、有限的存在。
从这些描述和说明中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道”,既是哲学意义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意义上的宇宙本原,更是人之为人之道。由于古代哲学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老子》不可能自觉地将这些区分开来。尽管没有进行这种区分,但《老子》所提出的“道”毕竟为古代中国人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与经验世界不同的超经验世界,把人们的思维引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老子》从“道”的高度来看待经验世界,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作了哲学概括,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发展了古代的矛盾学说。《老子》憧憬的是一个“小国寡民”式的理想社会。对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老子》表示出仇恨和完全排斥的态度。《老子》还认为,统治者要保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另一方面,统治者也要装糊涂,表现出“无为”、“不争”,这样就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出现“无为而治”的局面。以后,人们把《老子》提出的这套统治术称作“人君南面之术”。
《老子》的这些思想,在战国时期分别为庄周学派和稷下道家所继承和发挥。先秦道家思想,特别是老、庄思想,对先秦以后的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