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导航太平御览

首页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专题 今人新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卷六百九十九 ◎服用部一

  ○帐

  《释名》曰:帐,张也,张施於床氏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

  《尔雅》曰:帱谓之帐。

  《史记》曰: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汉书》曰:东方朔曰:"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甲乙,帐名。瓒曰:造甲乙之帐,缀以随珠。)燔之於四达之衢。"

  《东观汉记》曰:冯鲂,永平中,上行幸诸国,敕鲂车驾发后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诏:"南宫复道,多恶风寒,老人居之且病靡苦。(音肥。风病。)内者多取帷帐,东西竟塞诸窗,望令致密。"

  《汉官仪》曰:祭天有绀幄帐。

  《魏略》曰:大秦国金织成五色帐,又以明月夜光珠为帐。

  又吴时《外国传》云:斯条国王作白珠交结帐。

  《魏志》曰:吕布将辞袁绍还洛,绍欲煞之。明日,当发,绍遣甲兵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於帐侧,伪使人於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己死。明旦,绍讯问,知布尚在。(事见《乐部》。)

  又曰:太祖帷坏即补纳。

  又曰:典韦拜都尉,太祖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帐,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

  又曰:曹爽从帝朝高平陵,司马宣王语弟孚曰:"陛下在外,不可露宿。送帐幔诣行在所也。"

  《吴志》曰:蒋钦字公希,拜左护军。权尝入其内,母疏帐缥被。权叹其贵而守约,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段易帷帐。

  《晋令》曰:锦帐为禁物。

  《晋后略》曰:张方兵入洛,御宝、织成、流苏、武帐,皆割分为马〈革戋〉矣。

  《晋令》曰:元帝时,有奏太极殿施绛帐。帝诏曰:"汉文以上书皂囊为帷,冬可青布,夏青疏。"

  又曰:桓玄小会,於西堂殿施绛绫帐,镂黄金龙衔五色羽葆流苏。群臣切相语曰:"此颇似轜车,亦王莽仙盖之流。"

  沈约《宋书》曰:高祖围广固,夜忽有鸟,大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中。胡蕃起贺曰:"苍黑,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

  《齐书》曰:高祖俭素,内殿施黄纱帐。

  又曰:吐谷浑王河南,其国多善马,有屋宇,杂以百子帐,即穹庐也。

  《隋书》曰:炀帝北巡,欲夸戎狄,令宇文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帝大悦,赐物千段。又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推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

  《唐书》曰:高祖时吴王杜伏威献竹帐,上以劳人不授。

  又曰:始毕可汗衙帐无故自破,高祖曰:"此何祥也?"内史令萧瑀进曰:"昔魏文帝幸许昌,城门无故自坏,帝恶之而返,其年文帝崩。始毕帐坏,即其类也。"高祖然之。

  《抱朴子》曰:蔡伯喈到江东,得《论衡》。中国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得异书。求其帐中隐处,果得之。

  《傅子》曰:太祖武皇帝(魏武帝。)愍嫁娶之僣上,公主適人不过皂帐。

  《郭子》曰:许侍中、顾司空俱作王丞相从事,常夜在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使入己帐中眠。顾至晓,犹展转不得熟寐,许上床便大鼾。丞相语诸客曰:"此中亦是难眠处耳。"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纳妃,有熟绛绫帐绛绢幄。

  又曰:东齐夏施乌纱单帐,四率坊、洗马坊乌练帐。

  《三辅事》曰:秦时奢侈,绨帐绮绣,土被朱紫。

  《汉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桓谭《新论》曰:李少君置武帝李夫人神影於帐中,令帝观见之。

  《燕丹太子》曰:秦始皇置高渐离於帐中击筑。

  又时《外国传》曰:斯调王作白珠交结帐、金床氏天竺佛精舍。天竺王见珠圆好,意欲留焉,臣下谏,乃止。

  《拾遗录》曰:蜀先王廿后坐於白绢帐中,於外望之,如月下聚雪。

  《益都耆旧传》曰:翟辅上事云:"汉文帝连上事书囊以为帐,恶闻纨素之声。"

  《神仙传》曰:茅君当授神灵之职,众宾皆至。忽然有素缣帐於屋下,敷数重白毡,金案玉杯,人皆饱醉。

  又曰:茅君仙去,民为立庙,茅在帐中与人言。

  《邺中记》曰:石虎御床辟方三丈,冬月施熟锦流苏斗帐,四角安磋囵龙头衔五色流苏。或用青綈光锦,或用绯綈登高文锦,或用紫綈大小锦,絮以房子绵百二十斤,白绨为里,名为里复帐。帐四角安磋囵银凿金香炉,以石墨烧集和名香。帐顶上安金莲花,花中悬金薄织成碗囊。春秋但锦帐,表以五色,总为夹帐。夏用纱罗或綦文丹罗,或紫縠文为单帐。

  邓德时《南康记》曰:阳道士葬岩室,经数年,尸犹俨然葛帐覆之。

  《幽明录》曰:晋朱黄祖奉亲至孝。母病笃,天汉开明,有一老翁将小儿持箱自通,即以两丸药赐母,服之,患顿消,因停宿。夜中厅事上有五色气祭天,琴歌清好。祖往视之,翁坐斗帐裹,四角及顶上各有一大珠,形如鹅子,明彩炫耀。

  《马融别传》曰:融为通儒,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节,居宇器服多在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次相传授,鲜有入其室者。

  《风俗通》曰:灵帝好胡服帐,京师皆竞为之。后董卓拥胡兵掠宫掖。

  《语林》曰:刘植诣石崇,如厕,见有绛文帐大床,茵褥甚丽。不得行,乃更如他厕。

  《俗说》曰:桓玄在南州,妾当产,畏风,应须帐。桓曰:"不须作帐,可以到夫人故帐与之。"

  《世说》曰:郄超为桓温参军。时谢安王坦之尝诣温,温令超帐中卧听论事,风动帐开,见超。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又曰:卞范为丹阳,羊孚於南州暂还。往卞许云:"卞疾动不堪坐。"卞便开帐衤弗褥,羊迳上卞大床,枕入被下,乃回坐倾〈月来〉,移辰达暮。羊去,卞执手,曰:"我弟一理其卿,卿莫负我。"

  魏武《遗令》曰:吾与妓女皆着铜雀台上,施六尺床练帐。月朝十五,辄向帐作乐。

  古诗曰: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柴子大《七折》曰:锦衾内设,罗帱缋帐也。

  较型《别赋》曰:春宫闷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

  孔稚珪《北山文》曰: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离骚》曰:翡翠羽帐饰高堂。

  刘玄休诗曰:罗帐延秋月。

  ○幔

  《说文》曰:幔,幕也。

  《释名》曰:幔,幔相连缀之言也。

  《广雅》曰:幔,掩也。

  《东观汉记》曰:岑彭与吴汉围隗嚣,壅谷水,以缣幔盛土为堤灌城。

  《宋书》曰:晋安王子勋叛逆,取所乘车除脚以为辇。其夕有鸮集其幔。

  《梁书》曰:曹景宗为扬州刺史,性躁动,不能沉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开',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此悒悒使人无气。"

  又曰:柳惔(音谈)甚重妇,颇成畏惮。性爱音乐,女妓精丽,略不敢视。仆射张稷与惔狎密,而为惔妻所敬。稷每诣惔,必先相闻夫人。惔每欲见妓,但因稷请奏。其妻隔幔坐,妓然后出,惔因得留目。

  《六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天雨不张帐盖,名曰礼。将不躬礼,尾馛知士卒寒暑也。

  《军令》曰:战时皆取舡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贼有炬火、火箭,以掩灭之。

  《拾遗录》曰:周穆王时鸾章锦幔者,摩连国献焉,锦文如鸾翔。

  又曰:吴主赵夫人巧妙无双,权居昭阳宫,倦暑,乃褰紫绢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贵也。"权使夫人厝其思焉。答曰:"妾欲穷虑尽思,能使下绢帷而清风自入,视外无有蔽碍。列侍者飘然自凉,若驭风而行。"权称善。夫人乃析发,以神胶续之。神胶出郁夷国,接弓弩之弦,百绝百续。乃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之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时权尚军旅,常以此幔自随,以为征幕。舒之则广纵一丈,卷之内文漆枕中,谓之"丝绝"。

  《秦记》曰:苻坚以太常韦逞母宋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乃就家立讲堂。书生百人,隔纱幔而授业焉。

  《陆机别传》曰:机梦黑幔绕车,手决不开,至明见诛。

  《世说》曰:庾太尉亮有儿,年数岁,温太贞常隐幔怛之。(怛,惊也。)此儿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论者?"乃谓:"不减亮。"

  王融《咏幔诗》曰:幸得与珠缀,幂历君之楹。日映不辞卷,风来辄自轻。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但愿置樽酒,兰釭当夜明。

  ○幌(《说文》作櫎)

  《说文》曰:櫎,帷,屏风之属。

  《晋惠帝起居注》曰:有云母幌。

  《邺中记》曰:石虎太武殿西有昆华殿,閤上辄开大窗,皆绛纱幌。

  华延隽《洛阳记》曰:洛阳城十八观,皆笼云母幌。

  ○帱

  《说文》曰:帱,单帐也。

  谢承《后汉书》曰:黄昌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

  又曰:羊续为庐江太守,卧一幅布帱,帱穿败,糊纸补之。

  《淮南子》曰:楚将子发求伎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愿以伎自效,子发礼之。后齐伐楚,偷乃夜解齐将之帱,献之子发,因复还之,齐将惧而退。

  《楚辞》曰:翡翠帱高堂,纱版玄玉梁。

  又曰:翡翠珠被(被,烂衾。)齐光弱,阿拂壁罗帱张?"

  马融《广成颂》曰:张云帆,施霓帱。

  曹植《九咏》曰:蕙帱兮荃床。

  ○床幨

  《通俗文》曰:障床曰幨。(沧芪切。)

  《释名》曰:床前帷曰幨。幨,垂也。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纳妃,有录石绮绢裹床幨二。

  ○青庐

  《世说》曰:魏武帝少时常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偷!"青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刀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棘林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人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俱免。

  《唐书》曰:建中中议公主出降之仪曰:"近代设毡帐,择地而置,此乃北胡穹庐之制,不可以为佳。宜于堂室中置帐,以紫绫缦为之。"

  《太平御览》 宋·李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ed by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