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朱德主题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4 刘伯承元帅和夫人汪荣华

  【刘伯承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便作主在家乡为他选定了一门亲事。由于军务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4年,刘伯承在重庆养伤期间,结识了吴玉章、杨闇公等革命家,并在他们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长期南北征战,与家中失去了联系。 1936年他才又与红军战士汪荣华喜接良缘、并陪伴终生。】

  元帅——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刘伯承,第二野战军的代表,军事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 对中国军队正规化的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是“共军第一号悍将”, 而毛主席对他则别有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内军内已无实权, 位列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他的资历,二是他在军中人望甚高,三是毛主席不会将他对刘的看法公开化。

  汪荣华,县安徽省六安县西两河口乡郝家集人。贫穷,使家里人积极拥护和支持革命。汪荣华的家也便成了**人出入的地点。她的姑父冯先卓,是同乡冯家院一家地主子弟,1927年参加了**。冯先卓告诉汪荣华什么是共产主义,**是帮助穷人翻身的革命党,妇女只有闹革命才能摆脱封建礼教的压迫等。1931年5月,年仅14岁的汪荣华报名参加了红军。

  被选上的几百名青年组成一个新兵营,在麻埠经过短期训练后,于6月初开赴英山,补充驻扎在那里的红12师。红12师是由原战斗在皖西北苏区的地方部队中央教导第二师扩编而成的,师长为豫东南苏区创建都之一的肖方同志。为使这个师齐装满员,迅速成为主力师,皖西北苏区正对它进行大力扩充。

  新兵营从麻埠出发后,前后都有战斗连保护。当时,皖西北苏区刚刚恢复。而且在霍山、英山交界处的西界岭一带,为英山反动民团头子黄英所盘踞,常常袭击来往的红军和地方党政干部。

  从麻埠往英山,一路都是大山。由于汪荣华年纪小,在家时又没有走过远路,走着走着就掉队了,但她还是拼命赶上,害怕遭到敌人袭击。第二天,新兵营到达燕子河附近,负责护送新兵的首长告诉他们,前面就要通过燕子岩,进入土匪黄英控制的地带,要急行军,大家要跟上,掉队就会发生危险。

  出发的军号吹响了。新兵营刚走进山谷口,埋伏在山林中的民团就向新兵营开枪。战斗部队展开掩护,新兵营跑步前进,子弹呼啸着从头上穿过,有的打在队伍中,不时有人倒下。汪荣华就这样领略了“战斗”。她身边有两名女青年牺牲了。第一次“战斗”给她的印象只是跑,开始是小跑,后来是快跑,顶着烈日,顾不上饥渴劳累,整整跑了一上午,进入英山地办的苏维埃区域后才停下来。接着又走了两三天,新兵营到了英山城。

  英山城当时是中共英山中心县委所在地。新兵营到了12师后,汪荣华和郑先如被分配到师政治部宣传处。宣传处的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协助地方党动员群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汪荣华和郑先如分配到英山城附近的第三区杨柳湾,帮助群众建立区苏维埃政权。

  杨柳湾是个小山镇,周围群山叠嶂,土匪出没无常。在镇子旁边耸立着一座尖顶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与这个穷乡僻壤的山镇极不协调,也给汪荣华留下深刻印象。几十年后,当她回到英山寻找她的战斗历程时,就是通过这个尖顶教堂寻找到杨柳湾的。

  汪荣华和郑先如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宣传群众。开头有些群众不愿接近她们,特别是女孩子见了她俩就躲。经过几天工作,终于打开局面。一天下午,区苏维埃正在开会,土匪武装突然袭来。区苏维埃政府就组织赤卫队还击,非战斗人员马上转移。汪荣华出了村,从天主教堂旁边的一条小河通过时,追踪她的子弹嗖嗖地打在她身边的水中,溅起一朵朵水花。汪荣华冲过河后,进入一个安全的山谷中,碰上了郑先如。他们在这里蹲到太阳落山,枪声稀疏后,才返回村里。

  经过一段艰苦的工作,杨柳湾工作打开了局面。汪荣华和郑先如又转到瓦寺前新区开辟工作。到了秋天,由于她和郑先如工作出色,便一起被调到英山县小共妇女部工作。

  这年冬天,对汪荣华来说是个严峻的冬天。一天晚上,她们下乡工作了一天,回来后吃过饭便睡着了。可是,当汪荣华第二天醒来时,发现往日人声嘈杂的县委大院却冷冷清清。一打听才知道,昨天夜里保卫局来这里搞了大逮捕,县委部长以上干部都被抓起来了,机关里只剩了她们几个小孩子。汪荣华向熟人打听,他们为什么被捕。才知道这些人被说成是“第三党”、“改组派”、“AB团”。有的女同志被抓去了,是因为她们正在恋爱,是“恋爱研究社”。汪荣华听了后,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些同志,一个个为革命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成了反革命呢?

  汪荣华作为幸存者,是因为她工作积极,还因为她太小。年幼天真保护了她。她以后才知道,1931年4月,张国焘等人到鄂豫皖苏区推行“左”倾路线,遭到曾中生、许继慎等,党和红军领导人的抵制,张国焘为强制推行“左”倾路线,便首先在红军中发动了“肃反”,杀害了许继慎等2500余名红军将士,她的姑父冯先卓此时已成了红军团政汉部主任,也同时遇难。张国焘接着又把“肃反“推向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地方武装,整个英山中心县委杀得只剩下几个炊事员和汪荣华这样一批小孩子!

  “肃反”也没有动摇汪荣华投身革命的决心。1932年2月,汪荣华作为英山县的代表,到她阔别8个多月的麻埠参加了皖西北苏区青年团代表大会。会后,汪荣华回到英山,新成立的县委少共妇女部部长黄新兰代表组织找她谈话,让她到英山、霍山、罗田交界的第五区石头嘴镇担任少共妇女部部长。

  石头嘴镇与安徽霍山和湖北罗田交界,有一二百户人家。汪荣华从麻埠到英山第一次长跑急行军结束地也就是这里。这里山高林密,为黄英土匪出没区。汪荣华她们宣传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土匪就搞反宣传,说**长不了,同**争夺群众,因此,工作很难开展。汪荣华白天率领少共妇女部到镇子里工作,晚上有时到群众家里住,有时到镇外山包上的工事里。工事的顶部就是木头和铁皮子,能挡风遮雨。有一天,汪荣华她们在工事里刚吃完午饭,突然枪声大作,土匪袭来,子弹打在铁片上当当直响,一直到晚上,土匪才退去。汪荣华深深感到,因为“肃反”扩大化,使地方党组织削弱了,群众对她们也不像从前那么信任了。因此,工作进展得不怎么顺利。

  在石头嘴开展工作不久,第四次反“围剿”便开始了。9月13日,“进剿”鄂豫皖苏区的国民党中路军上官云相纵队从南边攻占英山县城。设在英山城内的党和苏维埃机构都撤到城北的金家铺和石头嘴一带。因为方面军总部决定经英山、罗田回师鄂东北苏区,从9月底开始,汪荣华她们便看到接连几天都有大队红军和群众从英山向西走,红四方面军西撤长征开始了。

  汪荣华她们走了一夜,到罗田县,追上了红军,指引她们的恰恰是红军宿营时燃起的一堆堆篝火。她们追上的也正好是红12师34团。现在的12师也不是汪荣华入伍时的12师,那个12师于去年冬改编为红25军73师。现在这个12师由原来的13师和皖西北地方部队合编而成,其中不少干部战士大都是皖西子弟,他们看到这群来自皖西北苏区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便立刻围上来,问寒问暖,显得格外亲热。接待她们的是团政治部主任周士英。他看了介绍信,对几个女孩子起了同情心。周主任说:“好,那就跟我们走吧!”接着他又问:“你们女同志走得了这么远的路吗?”

  汪荣华说:“走得了! 跟得上!”

  那时,敌人第二、第六纵队在方面军主力后面平行尾追。方面军主力急于先敌赶回鄂东北老苏区,寻机歼敌一路,打破敌人第四次“围剿”,每天都是急行军。汪荣华她们嘴上说走得动,脚却不听使唤,走了一段路就掉队了,直到中午休息时才赶上部队。连续多日的强行军,脚上打了泡,脚掌也麻木了。但汪荣华鼓励同伴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决不掉队!就这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向西疾走,几天后,她们再也没有掉队了。终于跟着主力回到了黄麻老苏区。

  10月9日,方面军主力进入鄂东北苏区的红安城以西地带,即遭到敌人主力的合击。10月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军委会在黄才畈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分局和总部率方面军的红10师、11师、12师和73师跳到外线作战。10月15日深夜,汪荣华随所在师越过平汉铁路,西征两千里,到达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创建了川陕苏区。在这块仅次于中央苏区的根据地内,汪荣华先后担任川陕省委少共妇女部部长、省苏维埃邮政局副局长。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历经千山万水长征到达川北懋功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但汪荣华所在的省苏维埃机关和总部驻在川康交界的杂谷垴,没有看到这一振奋人心的会师场景。

  几天后,总部和省委、省苏维埃机关接到通知:吃过早饭后整装列队,欢迎中央代表团。

  那一天,阳光灿烂,碧空如洗。上午9时左右,中央代表团来了。顿时,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阵响亮的口号声和掌声,整个山寨沸腾了。

  中央代表团共有十几位同志,对汪荣华来说,其中有位特别引人注目:这是位高个子军人,戴着眼镜,浑身洋溢着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18岁的汪荣华便悄悄地问站在身边的总部参谋陈明义:“那个戴眼镜的人是谁呀?”

  陈明义看了看汪荣华,大声地说:“你连他是谁都不知道?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

  后来,中央决定刘伯承随朱总司令到红四方面军工作。恰好汪荣华也从省苏维埃机关调到总参谋部四局工作,和刘伯承见面的机会多了。从杂谷垴相见到三次共同走过雪山草地,二人也从相知到相爱。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迎来了和红二方面军的会师。为使刘伯承免遭张国焘的陷害,贺龙、任弼时和朱老总协商“调”刘伯承到红二方面军工作。8月,摆脱了险境的刘伯承,和汪荣华在红二方面军驻地甘肃成县清源河边的曲子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