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张恨水] 孰煌游记

  敦煌,是中国在海禁未开,通西方的大道。离县城十几公里路,自北魏以来,经过隋唐五代宋元以及清,都把沙石崖上凿了好多佛洞,就叫千佛洞。到敦煌千佛洞去参观,那不是太容易的事。因为千佛洞没有旅馆,没有吃喝,晚上还没有被盖,这些东西,事前都要好好的准备。因为到千佛洞去,经过沙漠,动不动好几十里没有人烟,借也没有地方借去。我们把一切东西,都已准备得很好,因之没有问题。

  谈千佛洞先谈外表。我们汽车经过上千里的沙漠,我们左右回顾,全是白茫茫的不毛之地,车轮下面,也是沙漠和鹅卵石子。后来汽车司机说是到了,我们看见有一个山头,也是光秃秃的。可是那沙山突然中断,弯成一个口子。口子里却是白杨罗列,把它变成树林,这就是千佛洞了。

  我们由树林穿过,挨着山边走。这就看到山壁上,开了好多洞口,有的山壁上开了极大的敞式洞门。里面塑着很多的佛,还是穿着五色斑斓的法衣。有的洞门悬在半空,修起一股栈道。有的俯伏山底,大门洞开。总而言之,满山壁上,全是

  绍洞子,有一公里长哩。白杨,我们看来,不算稀奇。可是树在这里,便是稀奇之物。这里的白杨,有五六丈高,而且不带旁的树,因为旁的树,越发不易生长了。

  这里两边都是小山,中间夹了一条干河,也变成沙漠了。口外自东到西,是一条大沙漠,在千佛洞对过,这山名叫鸣沙山。这里的山,都是积沙,内中藏着鹅卵石。自然,这山上不长树木,也不长草。事倒奇怪,这里凿壁却雕塑许多佛像。还有一事,从前西域僧人,每到榜晚,却见鸣沙山金光万道,就说这里是佛地了。

  千佛洞是笼统的一个名词,要论起名之初,那倒真有千余个佛窟。这多年以来,佛窟就屡次倒坏。尤其是明朝,嘉峪关以外,就视同化外,倒坏之处更多。所以到现在,真正的佛洞,只有四百六十九个。这四百多洞子,探纪如下:魏窟三十二个、隋窟九十个、唐窟二百零六个,五代窟三十二个,宋窟一百零兰个,西夏窟三个,元窟八个,清窟五个。这么多佛窟,先看哪一个呢?后来决定,先请这里人,带我们先看一个大致,回头就看各人的嗜好,你要对哪个洞子有兴趣,就看哪一个洞子吧。

  我们把佛窟看了,这里画的怎么样,以及塑的怎么样,我们自觉程度浅,还谈不到;不过这里有众人必须知道的,我们谈一点。

  第一,是三尊大佛。鸣沙山对过有七层屋枪,都是亭台楼阁的模样,你稍微站得远一些看,像真的一样。其实这是嵌在石壁上的,就是屋檐小一点吧。走进洞去,也是很大一间殿宇,可是石壁都没有图画。朝里一些,只看到一件袍子的下角,怎么悬下来,我们还不能望见。挨着袍子边,朝上看去,是洞内凿成七层高的佛窟。这高的窟,就是里边光立着一尊佛像。这佛身披着裂装,模样十分和气。这是一位释迎牟尼的像,佛像有华尺十丈高(三十三公尺),除了云岗石佛而外,恐怕也没有其他地方的佛像可以相比吧?洞为盛唐时代所造,总共费了一十三年功夫,可想这是何等伟大。至于身上所披的架装,以及衣服里外面,涂饰的颜色,也还半新,这不知是原来的颜色呢,或者是后代重修的,但观看颜料的配合,决计不是近代的。

  第二,也是一尊如来佛。出洞往北走,中有一门牌为一三O号,这大门是封锁了,我们走旁门进去,进去之后,上了盘梯两层,有楼,佛像刚到一半。这里向西开有极大的窗户,凭窗观看,佛像共有二十五公尺,把以前那种大佛来比,小了一丈多,其余,所制无甚分别,也是盛唐年制。

  第三,是一尊卧佛像,在这一列佛窟的尽头,是一个西夏制的佛窟。西夏为拓跋氏。当年割据称帝,宋朝打了好多年仗,总灭不掉他。一度建都横山县,后都宁夏,割有陕西边境,蒙古自治区、甘肃西北。他建立这样一个洞头,自然要看上一看。

  洞在浮沙上,先立了一个庙门。进门,站着几尊神像,都有威武之气。最奇怪的,。凡胸上或者手上,都盘弄着或者擒拿着一条蛇,这不晓得是何意义。外有两只娜子,作跳跃状而且昂起头,这越发不解了。观后入洞,洞内,为一张睡榻,两头都不空,上面睡了如来佛。身子有两丈多长。睡容为一手长垂,覆盖着在自己左腿之上。一手托着自己的右额,双目微闭,似睡未睡,这个像塑得很是不坏。身后站立七十二弟子,其像高不过二尺,环立在如来佛身边,都没有快乐样子。

  这洞画的供奉人,衣服及鞋帽与汉人有什么分别没有,我本想研究一下。但是壁上像只有尺把高,看起来,男人长衣方巾,女人也是长衣,脑上挽了一个圆髻。洞中又很阴暗,可说一无所得。

  我们谈完三尊大佛,就对洞子也谈上一谈,当然这不过是百分之一而已。先说北魏的洞子,假如我们为了立刻就看到的话,穿过杨树林,这里有一座古牌坊,上面题了字,日古汉桥。穿过牌坊去,有坡子,两旁有木栏杆,因为这坡子相当的陡。这里佛洞,就一个挨着一个,而且上下都是一样,最多的洞子,有上下五层。所以走这坡子,就越过两层佛洞,方才到达我们所要到的佛窟。这才第一看见北魏窟。这里所谓北魏,不是曹巫的魏,是晋朝已不能守北方,交与魏国。那魏国拓跋氏,,建都洛阳,北几省的地盘,差不多都归了他。洞里有几尊佛像,是何时代出品,还不能定。至于壁上画的壁画,那确是魏朝人的手笔。它这画一律是粗线条,眼睛画两个圈圈,嘴上画一撇,这就是眼睛和嘴。但是画得好,画得刚刚就像嘴和眼睛。其余身上有脱赤膊的,也画几根粗线条,将上下一钩,就两条胳膊出现,这个完全以旷野表示。

  离开这里,两边佛窟都可以相通的。不过佛窟,有大小不同。有大的,有我们屋子四五倍大,照样是雕格玲珑。小的呢,那就只好容一人在里面。因为这是当年供奉人供奉着佛,就打一佛窟,供奉人有的钱多,就打大些,有的钱少,那就小得只容一个人。但是虽然大小不同,供佛都是一样,所以佛的香案上,至少有三尊佛像。我跑了许多洞子,有的低着头,一翻身就是一洞,有的就如同进了庙里一样,十分宽大。

  我们以朝代而论,先就论到隋朝佛窟。隋佛窟中佛像的衣服,花纹很少,佛像有时呆板一点,不过所画的供奉人,都长袍大袖,那就不是魏佛窟所配的人像,是旷野一流了。而且不但衣服花纹很少,那折纹也少得很。隋朝在中国虽是统一了江南江北,但是年数很短,还没有在艺术上表现特点。

  回头就论到唐朝了。唐朝在画上是两个特点,一个是盛唐,一个是晚唐。盛唐画法,只是堂皇富丽,晚唐的画法,却甚细致。本来唐朝佛窟这层也有的,只是求几幅代表作,还是向底下去看,经过了底下靠北几个佛窟,这就到了几个盛唐时代的代表作的洞子。这里有一个佛有半座佛堂那样大,上面有五尊佛像,塑法都十分自然。尤其居中一个,对人嘻嘻地笑。至于所穿衣服,这都有细细的波纹。画人像方面,自然只能代表唐时候的人。男子头戴乌纱,身披着长袍,异常宽大。至于女的头发,都是头上梳一个圆圆的发髻,束在头顶当中,外穿一件半长的长袍子,下面露着裙子尺把多长。这个时候,都是天脚,鞋子前面,一个平头。手里提着香炉,但香沪不是现在的香沪,像个熨衣服的熨斗。提了一只柄,上面还有一个圆盖。至于十三四岁的姑娘,头发左边梳一圆髻,右边梳一根辫子,横过来塞在小圆髻之下。此外,一把遮阳伞,伞的样子,也和五十年前的万民伞差不多,但是它的伞柄不同,就是伞下伞柄约有尺把长,稍微弯弯一曲,那阴处恰盖在前面人的身上。这虽不足代表唐朝的全部,然而这总可以表示一点点吧?

  至于五代画,我看到与唐朝尚无分别。到了宋朝,这个佛窟的作风,又是一变。我曾参观许多佛窟,所塑的佛像貌,以及衣服,又觉得稍花一点。但是所塑的像,那精神没有以前的好。所有供奉人都是长袍要瘦些。唐朝供奉人,大的画得比我们人还高,至于宋朝大的也不过两尺高,小的就几寸高了。

  下降元清两代,我匆匆看过一遍,无甚可言。再就佛的画像说,画着的多是佛家故事,都在佛窟两边墙上,这本是极好的故事画,但大半均已模糊。我们细细观看,这里分成舍身喂虎,得道成佛等等。这些故事,尽管是佛出世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当作参考资料,了解古来的生活。比如说,我们没有凳椅坐位,这画里,就有些比桌椅还矮的桌子,供奉鲜果,这就可以想到古来堂屋是怎样一个模样。又比如说,我们从前牛车马车是怎样的坐法。这画里,画得也有。所画的牛车马车。比桌面还要大,比桌子还要高,人盘了腿坐在上面,这也可以想到我们古来马车是怎样坐法了。所以这些古董虽然还是古董,但翻开历史,比没有参考,那总要好得多。

  敦煌要谈的事情是很多,这仅是我草草勾画出的一个轮廓。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