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念的奇迹 > 附录 佛经选读 · 五
佛经选读(二)
正念得呼吸:《入出息念经》 (4)
(4) 巴利经典《中部》第118经英译中:广净法师
诸比丘!持续不断修习入出息念,能获大果,能致大誉。持续不断修习入出息念,可令七觉支修习圆满,持续不断修习入出息念,可令智慧解脱完成。
诸比丘!如何修习入出息念,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获大果,能致大誉?
诸比丘!如此,比丘或往林中,或往树下,或往寂静处,结跏跌坐,端身正直,系念在前。息入知正入息,息出知正出息。
(吸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吸气;呼气,行者知道他正在呼气。)
一、观身
1.吸入的气很长,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长息”;呼出的气很长,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长息”。
2.吸入的气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气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短息”。
3.“我正在吸气,同时注意到息的全身。我正在呼气,同时注意到息的全身。”行者努力练习。
4.“吸气我令息的全身宁静祥和,呼气我令息的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二、观受
5﹒“吸气我感到喜悦,呼气我感到喜悦。”行者努力练习。
6﹒“吸气我感到快乐,呼气我感到快乐。”行者努力练习。
7﹒“我正在吸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我正在呼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行者努力练习。
8﹒“我正在吸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宁静安详。我正在呼气,同时了知我心理的活动宁静安详。”行者努力练习。
三、观心
9﹒“我正在吸气,同时察觉到我的心。我正在呼气,同时察觉到我的心。”行者努力练习。
10﹒“我正在吸气,同时使我的心愉悦祥和。我正在呼气,同时使我的心愉悦祥和。”行者努力练习。
11﹒“我正在吸气,同时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气,同时集中我的心。”行者努力练习。
12﹒“我正在吸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我正在呼气,同时疏解我的心结。”行者努力练习。
四、观法
13﹒“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无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练习。
14﹒“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离染”行者努力练习。
15﹒“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解脱。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解脱”行者努力练习。
16﹒“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诸法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诸法出离”行者努力练习。
诸比丘!如是修习入出息念,如是持续不断练习,能获大果,能致大誉。
五、圆满四念处
诸比丘!如何修习入出息,如是持续不断练习,能令四念处修习圆满?
(一)身念处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吸气”;呼气,行者了知“我正在呼气”;呼出长息了知“我正呼出长息”;吸入长息,了知“我正吸入长息”;呼出短息,了知“我正呼出短息”;吸入短息,了知“我正吸入短息”。当出入息时,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执著、忧患。
行者如此专注于入出息修习四念处的第一念处——身念处。
(二)受念处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呼气,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悦”;吸气,了知“我感到快乐”;呼气,了知“我感到快乐”;呼气,了知“我心理的活动”;吸气,了知“我心理的活动”;吸气,同时令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呼气,同时令心理的活动宁静祥和;行者坚持安住观受在受,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的执著、忧患。
当出入息时,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宁静祥和”。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执著、忧患。
行者如此专注于入出息修习四念处的第二念处——受念处。
(三)心念处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吸气了知其心;是其心愉悦祥和和集中心念;令心解脱。行者坚持安住观心在心,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执著、忧患。诸比丘不修习入出息念则不能得到任何禅定智慧。
我正在吸气,同时观察出离。我正在呼气,同时观察出离。行者努力练习。
(四)法念处
诸比丘!当行者专注于呼吸,照见诸法无常、离染、解脱、出离的本性。行者坚持安住观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状况,超越世间所有之执著、忧患。
诸比丘!如此修习入出息念,如此持续不断修习,能令四念处修习圆满。
诸比丘!如何修习四念处,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圆满安住于七觉支?
诸比丘!若行者恒坚持观身在身,观受在受,观心在心,观法在法,无分散意,可令念觉支坚固,念觉支坚固故,念觉支能过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念(专注,禅定状态)无分散意,能审视心中生起的诸法——心的对象,能令第二觉支——择法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持续,坚持不移观照、审视诸法,无分散意,能令第三觉支——精进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精进坚固,沉着住于修习之流,则离欲喜起,能令第四觉支——喜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喜的状态,无分散意,能令身心轻安,身心轻安则令第五觉支——轻安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身心轻安,则心易于达于定境,能令第六觉支——定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若行者住于甚深禅定中,能除诸分别,令第七觉支——舍觉支生起趋于圆满。
诸比丘!如何广修习七觉支,如何持续不断修习,能令正智解脱完成?
行者住寂静除,遵循七觉支之道,观诸法离欲,可令念觉之修习,如是乃至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觉之修习,如此修习七觉支能令正智解脱完成。禅者的初心
佛世尊说此经已,诸比丘皆大欢喜。
佛经选读(三)
观心念:《学处集要》 (5)
(5) 梵文英译:Edward Conze
菩萨四处寻找自己的心念。但,是什么心念呢?
既不是渴爱,也不是嗔恨或无明。
那么,是过去?是未来?或是现在吗?
但,过去已不复存在;未来还未来临;现在又不确定。
迦叶!
这是因为心念无法从身内、身外,或身之内外间去捉摸。
这是因为心念无形、无色、不可见、不滞止,无法掌握,无法维持,又漂移不定。
诸佛从未见过心念,现在见不到,未来也不会见到。
诸佛从未见过的,又怎会有观察的过程?除非是出自虚妄的想象认知?
心念就如魔术之幻,诞生于虚妄的想象力,幻现出千变万状。
心念就如川河之流,刹那也不停息,才刚迸现,就碎散消逝。
心念就如灯中之焰,随因缘递变。
心念就如雷电,瞬间爆裂即杳无踪迹……
菩萨四处寻找心念,于心内、心外都见不到,于五蕴、四大或六内处也找不到。
因为见不到,他转而寻找心念的动向,并自问:“心念究竟来自何处?”
他想到:“心念的对象在哪里,心念就在那里生起。”
那么,心念是一回事,心念的对象是另一回事吗?
不,心念的对象是什么,心念就是什么。
倘若心念是一回事,心念的对象是另一回事,那么就有两重心念了。
所以,心念的对象本身就是心念。
那么,心念能观察心念吗?
不,心念无法观察心念。
正如剑刃无法自砍,心念也见不着自身。
此外,不管怎么从四面八方振荡它、困住它,心念依旧源源不断,毫不迟疑,敏捷如猴,飘忽如风。
它范围迢远,无形无体,瞬息万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六境(色、声、香、味、触、法)相触即被牵引,且随境流转不休。
换个角度说,心念的稳定、一心、不动、不恼、专注一境与不散乱,即为正念。
佛经选读(四)
不住无为:《维摩诘所说经》 (6)
(6)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大正藏》第14册)中译:鸠摩罗什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
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
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观于正法,而不随小乘。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
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
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
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佛经选读(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7)
(7) 《大正藏》第8册 中译玄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子午书屋(ziwushuwu.com)
上一章:附录 佛经选读 · 四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