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读书
与名人一起读书

《与名人一起读书》在线阅读

夏立群 主编

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

秦文君:阅读是一种生活习惯

  秦文君其人

  秦文君,女,儿童文学作家。1954年生,上海人。1971年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塔林林场插队务农,198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历任上海少儿出版社编辑,上海《儿童文学选刊》主编,副编审。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秦文君文集》(五卷),儿童文学集《变变变》、《十六岁少女》、《男生贾里全传》、《小鬼鲁智胜》、《调皮的日子》、《小人精丁宝》、《小丫林晓梅》、《女生贾梅全传》等。其作品往往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语言风趣幽默,且不乏感人之处,非常富于感染力。

  儿童文学《男生贾里》获1997年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1997年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奖及上海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宝贝当家》获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弟的绿庄园》获1998年冰心儿童文学奖、《秦文君中篇儿童小说选》获1995年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家有小丑》获1996年台湾九歌儿童文学奖。

  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文君的文学观及创作时时流露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曾多次提到当下的儿童文学缺少“苦难”,也提到要“感动”今天的儿童。她说这个“今天”应是宽泛的,既是对以往的承接,也是积蓄力量抵达未来的过程。

  秦文君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儿童文学品牌”。秦文君承认,世界上已没有比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更适合自己的事了。她还说过,一向很为自己的性别自豪。她有自豪的理由:中国文坛的世纪老人冰心,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女作家。

  多年来,秦文君已然习惯了白天工作、读书,夜里再从现实的生活里飞翔出来,沉浸在灵性的创作世界里。提起校园文学作家,秦文君无疑堪称标志性的经典作家。她的名字在十四五岁的少年读者当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和号召力。

  “儿童文学作家是天生的”

  “儿童文学作家是天生的”,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这句话好像就是说秦文君的。童年时的秦文君就喜欢读儿童作品;当了五年教师,期间研究的是儿童心理学及儿童教育学;在上班的路上,她要经过两个学校,学生的笑声、读书声吸引着她每天都要在校门前停留一段时间。“作为儿童作家不管艺术天分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对童年生活的念念不忘,对生活和儿童的热爱。”对秦文君触动比较大的书还是童年时读过的,记得还算清楚的是胡万春的《骨肉》。

  秦文君坦言自己的童年是很幸运的。老师非常鼓励她阅读,还给了她一张图书馆的阅读卡。“这个启蒙人是很重要的。”她特意强调说。

  秦文君初中没毕业就上山下乡了。那时正闹书荒,她爱好读书,只能借书,借了不久就得还,于是她对阅读就有了一种迫切。后来到了黑龙江,秦文君带去的那些书在她很迷茫很困惑的时候,增加了她的内涵。再后来被派到学校去教书。没有经过培训,却要去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为50多个孩子讲课,对秦文君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但秦文君并没有慌神,在教学之余,她总是静下心来琢磨,自己讲的东西,怎样才会使孩子们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才能使他们心领神会。琢磨着、实践着,秦文君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些孩子的纯真与无邪。于是,秦文君就把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写进日记里。这期间,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秦文君还读了许多关于儿童心理的书。

  一个人拿着本书静静地阅读,是秦文君心中一幅最美的景象。秦文君喜欢的书会准备两本。一本自己看,另一本准备借给朋友。

  “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有多少人能将阅读变为一种生活习惯?有多少父母会有意识去培养孩子这种习惯?秦文君说,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阅读。

  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阅读习惯的培养,秦文君认为,是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的。“阅读能给人很多东西,比如安静,比如情感的积淀,等等。而且阅读文字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享受,这种乐趣是很奇妙的。”

  秦文君觉得一个人最终是不是会选择阅读,对于自身成长是很关键的,所以说,培养孩子对阅读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阅读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西方,培养儿童阅读有两个渠道:一个是老师鼓励阅读,另一个是亲子共读。国外从1岁半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开始你不要给他太难的书,太难了孩子就会抵触;但太无趣了,孩子也会觉得枯燥。比如三年级以前可以给孩子读一些童话类的作品,到了初中读一些儿童小说。”秦文君说,如果孩子从小养成了阅读习惯,就可能终生与书为伴。“我在我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很多适合她看的书从高高的书架上拿下来,放到她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她感觉书就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讲故事时给她念到最有趣的部分就停下来,吊她的胃口。现在她长大了,书放得再高,她也会爬上去找。有阅读习惯的孩子,他的潜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对孩子的成长是不能急功近利的,要有耐心,给他积累的时间。”秦文君的孩子现在已经开始收藏各种老版本的书。在这方面秦文君是非常骄傲的,因为她对孩子的培养很成功。

  不能只教孩子“切蛋糕”

  现在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书很功利,阅读文学书籍一般不能一下子显出效果,觉得还是看作文书效果明显。也曾有家长来感谢秦文君,说她的孩子看了她的书以后,作文成绩提高了好几分,她是好心给秦文君戴了朵大红花,秦文君却觉得很悲哀,因为文学给人的东西太多了。“当然,文学书看得多了,如果用心的话,肯定会对作文有帮助,但文学能给予我们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些,急功近利的家长把阅读小说也功利化了。”

  秦文君看到很多小孩子只读作文书,他们向她提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怎么写作文。“我觉得,作文辅导书仅仅是工具书,它教给孩子的只相当于‘切’蛋糕,而阅读就像‘做’蛋糕,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底蕴就是在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中形成的,否则他的精神世界将是苍白的。阅读是给你经验,又促进你去思考,是不可替代的。其实读闲书对孩子的认知能力、写作能力都有很大帮助。今天读了明天就能马上见效,这是不可能的。”秦文君一向认为,名著是一种财富,读通了它们,世界的真谛、生活的原则便掌握在手。

  感动今天的儿童

  在秦文君看来,现在的孩子能利用的时间原本就不多,对阅读的需求也并不自觉,一定要通过一些有趣味的形式才能吸引他们。孩子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但如果仅仅是好玩、幽默,而不提供思想的资源,就很快会被遗忘。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在幽默、犀利、妙趣的底下,还蕴藏了人性、万事万物的规律性以及生活的一些逻辑等大的命题,有了这些内容,幽默才有支撑,才能很完美地永恒存在着。

  秦文君说,快餐的、通俗的、艺术低下的少儿读物在市场上时有风行。儿童的接受,仿佛一个容器,如果先装进些完整的、优质的东西,以后哪怕再有些杂芜的东西也不过是增加些多样性;而如果一开始进入的就是趣味低下的碎片和杂芜,那么不仅影响审美趣味,一些大的、完整的东西也就装不进去了。

  秦文君还对当代儿童阅读量的减少表示了极大的担忧。“阅读量减少会使孩子们在口语表述中的词汇量减少,语言的驾驭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退化,这会对孩子在表述内心、认识世界以及人际情感沟通与交流的丰富性上造成很大影响……阅读的缺失也容易造成孩子人文精神和情感的缺失。”一代少年儿童疏离阅读,语言和情感的缺失,会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秦文君希望老师们多鼓励孩子读好书,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秦文君给各个阶段的孩子开了一份书单:上小学三四年级之前的孩子可以读张秋生的《小巴掌童话》以及国外经典童话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孙幼军的童话以及秦文君所写的《小香咕系列》;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读《彼得·潘》、《小王子》;初中生可以读马克·吐温的作品以及秦文君所写的《男生贾里》和《女生贾梅》。

  “要感动今天的儿童”,是秦文君一直追求的目标。她认为,重要的是“今天”二字。因为时代在变,每个儿童也是多元化的,现在仅仅靠幽默、离奇、故事是不会吸引孩子们的目光的。“既能表达作家的感受,又能感动孩子是最难的。这是儿童文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一直追寻的境界,但直到现在也没找到。”秦文君爽朗地笑了。

  作为第四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秦文君的文学观及创作时时流露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她曾多次提到当下的儿童文学缺少“苦难”,也提到要“感动”今天的儿童。她说这个“今天”应是宽泛的,既是对以往的承接,也是积蓄力量抵达未来的过程。过去、现在、未来的传承,是儿童文学作家的历史使命。

  “有时候我在想,哪一天我要是不写书了,我就去教孩子怎么阅读。”说完这句话,秦文君露出了希望的眼神。

  秦文君书语

  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时候,才是真正的阅读。

  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底蕴就是在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中形成的,否则他的精神世界将是苍白的。

  小读者的知己

  当今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能取得像《男生贾里全传》一样成功的实不多见。此书发行已逾20万册,还尚未封顶,可见多么受少年读者欢迎。它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至今热度不减,它的日文版、英文版、台湾繁体字版也正在相继印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心理学书籍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