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圆太极作品集 > 刺局2·字画中的诡异杀技
赵匡胤的危险来自两个人。一个人提着的武器是张渔网,但这不是一般的渔网,而是一张铁网,网结上挂满了周边锋口的铜钱,轻轻一抖声响如同雨打铜铃般悦耳,这铁网叫“云罗天网”。宋代无名氏所编撰的《奇兵散谱》是专门收录江湖奇异兵器的著作,但所谓“散谱”,就是只将兵器收录但并不进行排名。此书中就有此“云罗天网”的收录。
另一个人更加奇怪,远远看着他时还以为他空着手。离近了再看,原来他一手抓一块黑色砖块,那砖块和一般的青砖大小差不多。
赵匡胤江湖走得多了,他一眼就看出这砖块不是普通砖块,而是镔铁铸成。但这对铁砖到底是兵器还是暗器他却不知道,因为除了看到过街上的“混混”用砖块对拍、对扔外,他还从未在江湖上和战场上见过有人用砖块当武器的。
赵匡胤面对危险后首先将气息调匀,然后一只手依旧紧抓住缆绳,另一只手一抖盘龙棍。龙口从龙爪上松脱,盘龙逆鳞也从缆桩上拔出。然后他单手提棍,稳住身形,严密戒备对手的异动。棍子前段的龙身在甲板上,随着船身的起伏盘旋不停地翻扭游动,真就像一条活龙。而赵匡胤高大的身形稳稳地挺立在那里,手中抓着一条游动的活龙,身后是潮起浪打、云卷雾漫,真就犹如天神下凡。
带来危险的两个人始终没有动手,不是因为距离远,也不是因为所处境地非常险恶,而是因为有些格斗不需要实际进行就已经可以预知到结果。
赵匡胤可以算是武功第一的皇帝,他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这大小盘龙棍法,其实就是为他手中兵器的特性而创。虽然前段龙身是软的,一般只能以鞭法招数使用。但赵匡胤却最终能将其运用得想硬就硬、想软就软,前段龙身不但可以抽、旋、盘、收、拉、挂、拖、绕,而且还能像硬棍一样震、崩、弹、砸、点、戳、扫。后人使用的双节棍,其实只学到他盘龙棍法的一部分,并未领悟到棍与鞭综合运的精髓。
拿渔网的人虽然是渔夫打扮,但这人正是一江三湖十八山现在的总瓢把子童刚正。他肌筋蠕动的大手紧抓住渔网,内息、血脉一直湍流不息。虽然力随气行并且贯注全身,但童刚正却始终稳住了身形没采取行动。
其实潮势有好几次的起伏都让两条并排靠在一起的船出现大幅度的倾斜,而且是他们的大船在高位,赵匡胤的小船在低位。这个时候童刚正都试图顺势下滑直扑小船,撒开整张铁网,用罩、收、绞三式强攻赵匡胤。但也总是在这个时候,他会发现赵匡胤手中盘龙棍的龙身由柔软游动状一下绷直变硬。龙头翘起,一根棍子变得比两根还长,并且龙头直指他的面目。
前段龙身变硬可以多出“戳”字式和“滑”字式,这“戳”“滑”两式是“云罗天网”所有撒开攻击招式的克星,它可以从网眼中穿过直接对持网者进行攻杀。而且龙身与铁网纠缠在一起时,对方有长棍带动龙身,力臂比自己要长,争夺下来搞不好会被对方将铁网夺了过去。如果自己将铁网收作一束采用抽砸的招式,网的长度也远比不过盘龙棍棍身加龙身的总长度,对战起来,自己只有挨打的份儿。
旁边拿铁砖的人长得像个屠夫,穿着却像教书先生。他是新近加入一江三湖十八山的高手,江湖上没名号,只知实名叫郑尚。这家伙也一直没动,而且看起来好像从来都不曾有过要动手的念头。那两块镔铁砖拿在手里就像拿着两本读不懂的书,又像捧着两块不知道怎么烹制合适的肉块,满脸的茫然。但身在如此凶险的大潮之中,面对格外厉害对手之时,犹自能摆出一副茫然面容,只能说明这人的道行非同一般,其心中所有的盘算没有人能够揣摩出些许。
不过有一点却是非常明显的,郑尚手中这对铁砖作为武器太过短小,很难有机会越过盘龙棍的防御范围来近身攻击。而如果作为暗器来用的话却显得太大、太笨重,并且如此明显地拿在手中已经成为明器,失去了暗算的优势。但是只要郑尚继续保持这样的对峙状态,继续将这铁砖拿在手中,就始终会是赵匡胤的一个巨大威胁,让他不得不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来应付。
但是郑尚也是有顾忌的,一旦这铁砖飞出攻击却不能得手的话,接下来就只能空着双手没任何兵刃招架,成了被棍子抽打的活靶子。所以他的攻击方式只能走偏道辅杀,在童刚正出手缠斗的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以意想不到的角度、难以想象的力道给予赵匡胤致命的打击。由此可见,偏道辅杀的手段总是比正面的手段阴狠歹毒,而且更加有效。
眼下的问题是童刚正没有足够的把握出手。不仅没有把握,甚至是害怕出手,因为出手之际也许就是自己被制之时。而童刚正不出手,郑尚也就寻不到机会走不了偏道,一对镔铁砖只能一直握在手里,就像紧握住情人的双手不愿让其离去。
而童刚正和郑尚不动,赵匡胤就更没有理由动了。他这趟是来谈生意的,而且很明显此前对方已经有所误会,连交流的机会都不愿给自己。所以现在不要说出手了,就是话说错了,结果都是会迥然不同的。所以他只能等,等对方做出反应,不管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有了反应自己才能相机行事。
赵匡胤如磐石般与敌对峙,而旁边的张锦岙却是随着潮涌浪击之势猛然间出手了。
他是抓住船体被潮浪推拱出一定倾斜度的时机,身体突然滑向与大船相靠的船舷,然后采取单腿跪姿尽量稳住下盘,右手撑扶住船舷稳住上身,以左手单手持枪,甩出一个大朵的枪花。甩起的枪花并非为了攻击,而是封住一个很大范围的进攻面,因为在这个进攻面上有两个光华闪烁的团花滚动而来。
两朵团花护住的只有一个人,这人就是刚才在大船船头上的第三个人。此人一手也是单手持磨钢长枪,另一只手持一把九齿锯背刀。很少有人能刀枪一起使用,除非传授此人技击术的人或者他本身曾经是操船的高手。只有这样的高手才习惯于一手持篙一手挥刀进行搏杀。而九齿锯背刀原本就是船上高手经常使用的刀型,它不仅可以砍杀,而且能割缆锯桅,破船断桩。再有,现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不是操船的高手,怎么都不可能在船体起伏势头对自己并不有利的情况下依旧滚动身形攻扑过来。
查阅过各种书籍和民间传说后获知,历史上能以双手各使刀枪而成名的高手极少。数得上的恐怕只有方腊造反称王时手下的镇国将军厉天润。而眼前这个高手也姓厉,叫厉隆开。江湖人称“劈江挑山”。至于他和水浒传中提到的厉天润有没有关系,笔者没有找到任何佐证资料。但是有几点巧合让人感觉他应该是厉天润的一宗先辈,首先他也姓厉,所用兵器与厉天润完全相同,这情况已经很是少有。然后从一江三湖十八山的势力范围来看,他们最重要的活动位置也是在方腊后来起事的范围中。另外与厉隆开搭档的郑尚擅长用铁砖伤人,而方腊的手下大将中也有个会用金砖打人的郑彪。郑彪不但也姓郑,除了会使用金砖伤人,还会妖法祭请神鬼对敌。而郑尚加入一江三湖十八山的时间并不长,能有如此地位也是因为他会一些玄学诡异之术。所以再加上这些巧合相互证明,不单能说明厉隆开与后来的厉天润有关系,那郑尚和后来的郑彪也应该是有关系的。
张锦岙单枪封住攻击面,但只能是一时间阻住厉隆开。一朵枪花怎么都无法挡住那两个锋芒化成的团花,除非张锦岙的技击术能高出对手很多,枪法快过对方双倍。张锦岙的技击术没到那样的功力层次,而且更吃亏的他是马步将,而对方是操船高手。在大潮巨浪中颠簸盘旋的船上对决,更是落尽下风。所以才走了四五招,张锦岱就已经被逼得离开船舷,身体随着船体的摇摆逐渐往后滑行。
这样一来,赵匡胤的局势就危险了。一旦厉隆开冲上了小船,分出一刀或一枪旁攻于他,那么童刚正和郑尚便可以借机寻隙夹攻,赵匡胤能耐再大也难以阻挡。
这时张锦岙好像彻底气馁了,索性彻底放弃了阻挡。他单腿跪着的身形一下滑退到船的另一侧,将背部抵靠住船舷。单手舞动的枪花脱离了对方刀枪的合力纠缠后,他便没有了任何需要面对的负担。这是一个以退为进的招数,是要将自己全部精力用于另一种方式的攻击。
厉隆开很自信,他觉得自己将对方这一枪逼开是预料中的结果。但他也多少觉出些不对,对手的状态、反应好像在什么方面存在不合常理的现象。是哪里呢?就在他舞动刀枪纵身往对方船上纵出时,脑子里突然灵光闪现。对了!对手怎么始终只以左臂持枪?一般而言,不管练家子练的是单手枪还是双手枪,在遇到强势的攻击而无法阻挡时,最正常的反应应该是下意识地双手持枪护着自己,然后才移动身形后撤。但是这个对手始终是单手枪,并没有下意识护住自己要害的动作。不好!这是诱招,是佯退!
但是身形已经纵出再难退避,厉隆开只能是将刀枪的团花舞动得更加密集,同时将身形尽量收缩,尽量躲进刀枪团花的防护范围内。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