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59秒心理学

你能买到快乐吗?

  每次当你想要摆脱忧郁心情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两个词马上跳进你的脑海:"购物"和"治疗"。几分钟后,你发现自己正走向附近的鞋店或者百货商场,并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购物会让自己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你买了一双新鞋或者一台最新的高科技音乐播放器以后,你真的会感觉好过一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的快乐又会持续多久呢?最新的研究成果清楚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成果揭示了最明智的花钱买快乐的方式。

  心理学家里夫·凡·波文和托马斯·基罗维奇研究了:当你想花钱买快乐时,花钱买商品比如最新款的裙子或者手机和花钱买经历比如出去吃顿饭、买一张音乐会的票或者一次度假,哪一样更好?两位心理学家首先开展了一次国际性的访问调查,他们请世界各地的一些人回忆自己花钱买快乐时所买的商品或经历,然后对这些商品或经历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程度打分。而在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成两组,要求其中一组回忆最近买过的商品,另一组回忆最近买过的经历,然后分别对自己目前的情绪状态打分,一组的评分标准是从"4分的不好到4分的好,另一组的评分标准是从"4分的难过到4分的髙兴。两个实验的结果都清楚地表明,不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买经历都比买商品带给人更多的快乐。

  为什么如此呢?我们对经历的记忆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滤,但我们的商品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破旧过时。同时,购买经历会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最有效的导致快乐的行为——和其他人共度时光。此外,社会性本身也是经历的一部分,当你把经历告诉别人之后,你的经历也就具有了社会性。与之相比,购买最时髦或者最昂贵的商品,有时候反而会使你与嫉妒你拥有这一商品的朋友或家人隔绝开来,而对商品的把玩也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孤立的状态。而且对物质要求越高的人,越不快乐,对生活也越不满意。当然,这个结果并不适用于每一个物质主义者,你也许是物欲横流的人,你也可能是最快乐、最幸运的人之一。

  那么,如何来解释这一普遍的倾向呢?你也许认为这和物质主义者想获得时髦商品的渴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有关。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与花钱本身无关,而是与怎么花钱、让谁从金钱中受益有关。

  物质主义者一般都是自我中心的。研究表明,当向他们提供假想的四万美元时,物质主义者打算花费的平均金额是其他人的三倍。而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伊丽莎白·杜恩的研究表明,这种表现会严重妨碍人们获得快乐。

  杜恩及其同事已经对收入、花费和快乐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好几项研究。在其中一项全国调查中,参与者们被要求为自己的快乐程度打分,说明自己的收入状况,并提供一份详细的他们给自己和他人买礼物,以及捐赠慈善机构所花费金额的清单。在另一项研究中,杜恩衡量了一些公司职员在分得3000-5000美元公司红利之前和之后的消费模式对其快乐程度的影响。类似的研究结果再次出现了:将更多的收入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比将更多的收入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更快乐。

  当然,对此表示怀疑的物质主义者会争论说:研究者们将因果关系弄颠倒了,并不是花更多钱在别人身上才让你快乐,而是快乐的人才会花更多的钱在别人身上。这个问题很有趣,而杜恩和她的团队通过一个聪明的实验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一个简单但绝对原创的研究中,他们给参与者们装着5美元或者20美元的信封,并要求他们在当天下午5点之前将信封里的钱花出去。这些参与者们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比如自我放纵一下,给自己买一份礼物,另一组被要求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如给朋友或家人买一份礼物。结果,"快乐的人才会把更多的钱花在别人身上"的预言落空了,事实表明,花钱给朋友或家人买礼物的人明显比花钱给自己买礼物的人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就埋藏于你的大脑之中。俄勒冈大学的神经学家威廉.哈堡及其同事给实验参与者们100美元的虚拟银行存款,然后请他们躺在大脑扫描设备中。参与者们首先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钱通过强制税收的方式给了一些有需要的人,然后被询问是否愿意将剩下的钱捐献出来或者留给自己。大脑扫描的结果显示,者们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钱送到了有需要的人那里时,他们大脑深层的两个原始区域——尾状核和伏隔核变得活跃起来,而自愿捐献一部分钱的时候,这两个区域尤其活跃。当我们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这两个大脑区域也会活跃起来,这说明在帮助别人和获得快乐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大脑联系。

  因此,从科学上讲,如果你真的想通过购物疗法来摆脱忧郁,那就通过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吧,因为作为回报,你的大脑产生的直接反应会让你感觉更快乐。

  当然,你也许会说你真的没有多少钱来捐献给别人。尽管这样,善行也是随处可及的。几年前,快乐研究专家索尼娅-留波米斯基和她的同事安排一组参与者连续六周每周做五件无需花钱的善事。这些善事都非常简单,比如写一张表示感谢的便条、献血或者帮朋友做一件事情。有的参与者一天做一件善事,有的参与者一天做五件善事。那些一天做一件善事的人显示出有一点点的快乐度增加,而那些在一天内就将五件善事一口气做完的人却难以置信地显示出,他们的快乐程度增加了40%。

  顺便提一下,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变得物质主义?

  也许这种对爱的占有来源于人们的性格、童年经历或者成年以后的生活经历吗?根据心理学家兰-恩格-查普林和德博拉·罗德·约翰的研究,物质主义植根于人们早期的童年生活,并且主要受较低自信度的驱动。通俗地说,物质主义者由于缺乏自信,所以需要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来增强自己的信心。

  这一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者首先安排一组8到18岁的孩子完成一份标准的测试自信度的调査问卷。接着,研究者向孩子们展示了画有各种形象的图片,这些图片内容涉及五个方面:爱好、运动、物品、人物以及成就。研究者请孩子们看这些图片,然后自由挑选其中一些图片,将它们组合起来说明"是什么让我快乐起来"。这个有趣的实驗可以使研究者通过发现物品在选择中所占比例来评估每个孩子的物质主义程度。结果显示,自信和物质主义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自信度越低的孩子表现出来的物质主义倾向越强。

  但是还有别的原因和结果吗?会不会是物质主义导致缺乏自信呢?为了检验这一可能性,研究者又安排这组孩子在纸盘写出自己的优点,然后根据这些优点分别对每个孩子进行了充分的赞美和表扬。这个简单的写满"我的优点"的纸盘显著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为此将原来选择的物品"减少了一半。这个实验再一次证明了较低的自信度会导致较强的物质主义倾向,而这一倾向在童年时代就形成了。不过,这个实验也向我们说明了,就像只需花一点钱在别人身上或者日行几善就能变得更快乐那样,一个纸盘和片刻时间也足以改变人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

  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向你今天推荐的两个最重要的建议:

  购买经历而非商品:想花钱买快乐吗?那么把你辛辛苦苦賺来的钱用来买经历吧!你可以出去吃顿饭,听场音乐会,看场电影或演出,可以远行度假,去学舞蹈,出去写生,去蹦极,等等。事实上,你需要参与到任何让你和别人待在一起的机会,并在事后将你的经历告诉别人。当你花钱买快乐的时候,请记住,经历才是你花得其所的东西。

  给予比接受更好:不论是跳激情四射的舞蹈,还是在惊险刺激的蹦极中尖叫,都不能带给你长久的快乐。如果你问人们究竟是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更快乐还是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更快乐,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然而,科学研究却提供了相反的事实:人们给予别人而不是自己之后往往表现得更快乐。当然,你不必真的把自己大部分收入用来捐献或者给朋友、家人和同事买礼物,实际上,即使是最小的礼物也会迅速给人们的快乐带来巨大而持久的变化。花几美元给别人买一份小礼物将会成为你最好的投资。如果你真的无法把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捐献出来,那么请记得一天做五件不花钱的善行,这同样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快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推荐:抗日战争书籍 传记文学 茅盾文学奖作品

点击收藏 小提示:按键盘CTRL+D也能收藏哦!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