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智力
智力(INTELLIGENCE)又称智能或智慧。
智力是心理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概念,但由于它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西方,对智力的解释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智力就是个体学习的能力。个体的学习成绩就可以代表智力的水平。智力高的学生,学习快、掌握的知识多;智力低的学生,学习慢、掌握的知识少。例如,伯金汉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亨孟认为:“智力就是获得知识和保持知识的能力。”他们从智力来推断学习能力,或由学习能力推断智力。如克龙巴赫认为:智商130的人,可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智商120的人,可以大学毕业;智商115的人,可以读到大学一年级;智商110的人,可以高中毕业,有一半机会大学毕业等等
(二)智力是个体抽象思维的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智力高的人善于抽象思维,善于判断和推理。例如,法国心理学家比标认为,智力是“正确的判断,透彻的理解,适当的推理”能力。又说:“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和善于推理是智力的三种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推孟认为,个体的智力与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
(三)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些学者认为,智力愈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就愈强。在西方最早给智力下定义的德国心理学家斯胖认为:“智力是指个体有意识的以思维活动来适应新情境的一种潜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
(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这是一种操作性的定义,对智力的内涵并没有作出规定。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离开了智力测验,几乎无法了解智力的含义。例如,弗里曼认为,“智力就是运用智力测验所测到的东西。”史蒂芬斯认为,“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事物。”希尔加德认为,“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定的结果。”
近年来,心理学家采用综合性的定义。布朗认为,智力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情境的能力。日本心理学家矢田部达郎认为,智力是“很好理解、记忆事物,在面临新问题时,利用自己的知识、有效地解决它的能力。”综合式的定义虽然比较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面各种定义的片面性,但在揭露智力的本质上则可能变得暧昧了。
我国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智力究竟由什么因素所组成,以及如何组成这是当代心理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迄今为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探讨智力的结构对于深入了解智力的本质,合理设计智力测验,确定发展智力的策略都是必要的。
二、我国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
(一)我国古代的智力结构理论
在我国先秦诸子的书里,“智”与“知”常常是通用的。古代史书《国语》把智力概括为:“言智必及事”,三国(吴)韦昭注:“能处事物为智”,所谓“能处事物”大体上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教科书中讲的“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我国古代学者通常把智力理解为认知。并且和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脱离了人的具体活动,就谈不上智力。
(二)朱智贤的智力结构理论:朱智贤教授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笥,它主要包括:(1)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2)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3)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结构。
(三)林传鼎的智力结构理论:林传鼎教授把智力定义为: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他指出智力活动包括下列几个侧面:1、思维;2、创造力;3、解决问题的能力;4、元认知能力。元认知指对个人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认知的作用大体包括3个方面内容:(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技能。
(四)吴福元的智力结构理论:吴福元教授提出智力的三亚结构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智力由素质结构、认知结构(智力因素)和动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三个亚结构有机地综合为一个整体。素质结构是指人的遗传因素和由遗传得来的先天素质,如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与神经类型的特点。认知结构,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基本能力。这是智力的一般能力。动力结构,指个体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心理倾向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它属于个性中的动力体系。
(五)五极盛的智力结构理论:王极盛教授认为,个体的智力结构是由5种基本能力所组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这5种基本能力是智力结构的5大要素,它们在智力结构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起着独特作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接收器,接受来自外间世界的信息;记忆力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保存与检索各种信息;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加工器,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使各种信息有活力;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的转换器,它是智力转达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他指出,在智力结构中创造力量重要,它主要不得由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所组成。
三、学者的智力结构理论
(一)单因素论:智力单因素论者认为,人的智力有高低,但只有一种,智力指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比奈、推孟等人都认为,智力是单因素的。所以他们编制的智力测验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量一种智力。
(二)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可以被分析为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所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必须依靠这两种因素。他认为,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一般因素在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斯皮尔曼还发现有5类特殊因素:(1)口语能力因素,(2)数算能力因素,(3)机械能力因素,(4)注意力,(5)想象力。他认为,还可能有第6种因素,即智力速度。他指出,每一个人的G因素和S因素都不相同,即使具有同样一种S因素,但程度上是不同的。
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相互联系着,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基础。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取样以求得一般因素。他认为,人要完成任何一项作业都是由G因素和S因素决定的。V代表词汇测验,A代表算术测验。这两套测验结果出现正相关,因为每种测验中有G因素,但它们不是完全相关,因为每种测验中包含有S因素。后来,他认为可能有群因的存在,它在活动范围上处于中间地位。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最初的G因素和S因素的观点。
(三)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第一个以多因素论来解释智力。他认为,可能有三种智力:(1)抽象智力,包括心智能力,特别是处理言语和数学符号的能力;(2)具体智力,即个体处理事物的能力;(3)社会智力,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他还设计了CAVD智力量表。包括填空补缺(C)、算术(A)、词汇(V)、执行批示(D),主要测量抽象智力
(四)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是群因素论的主要创导者。他凭借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突破过去的智力因素理论的框架,提出了“基本能力”学说。他认为,智力包括7种平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不同搭配,使构成每一个独特的智力结构。
瑟斯顿所提出的7种平等的基本能力是:计算(N)、语词流畅(W)、语词理解(V)、记忆(M)、推理(R)、空间知觉(S)和知觉速度(P)。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可用椭圆形V1、V2、V3、V4代表4种言语能力测验,椭圆形S1、S2、S3、S4代表4种空间能力测验。各种言语测验和各种空间能力测验都有相当高的相关。V和S分别代表语词理解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但这两种能力是分立的,彼此不相关。
瑟斯顿设计了许多测验,然而,测验的结果和他的设想相反,各种能力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在相关。这就说明各种能力并非是独立的、彼此无关的。
瑟斯顿修改了自己的看法,提出次级因素的概念。他认为,斯皮尔曼的G因素可能就是这种次级因素。但他指出,在评价一个人的智力时,分析特殊能力更为有用。
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论和群因素论对认识个体的智力结构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他们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绝对地对立起来。后来,斯皮尔曼和瑟斯顿都修改了自己的看法,观点趋于接近。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现在可以称为“一般因素——群因理论”,而瑟斯顿的群因素说,现在可以称为“群因——一般因素理论”。
(五)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用因素分析法研究智力,否认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操作有5种:认知、记忆、分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认知是发现或认识;记忆是保持已经认知的信息;;分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吉尔福特的创新,也是最富有特色的概念,它与创造力密切相关,分散意味着由一项给定的信息扩散而成多项信息,以答案的多元化为特征。吉尔福特把分散思维定义为:“由给定信息而产生信息,强调从同一个起源产生结果的多样化和数量,它往往体现出迁移的作用。”集中思维的起始条件比较严格,问题的要求也很明确,只能产生有限的结果。他认为,集中思维实际上是逻辑演绎能力,以答案的一元化为特征;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智力的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信息材料的类型。内容有5种: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视觉是通过视觉器官获得的具体信息。听觉是通过听觉器官获得的具体信息;符号主要指字母、数字等;。语义指言语含义或概念;行为指与人交往的智力。
智力的第三个维度是产物,即信息加工所产生的结果。产物有6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单元指字母、音节、单词、熟悉事物的图案和概念等等;。类别指一类单元,如名词、物种等等;关系指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系统指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指改变,包括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蕴含指从已知信息中观察某些结果。
从单元到蕴含是从最简单的产物到最复杂的产物。智力因素就有150种(5*5*6),图上的每一小立方体代表一种智力因素。
与传统的智力结构理论相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能更好的说明创造性。在“操作”维度上包容“分散思维”为全面地理解人类的智力作出了贡献;他还为测量分散思维编制了新的测验,这就为研究人类的创造性提供了工具。他的智力结构理论引导人们去探索新的智力因素。但是,吉尔福特否定智力的普遍因素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受到心理学家的批评。他的测验数据中有76%的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性,24%的相关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他的智力结构模型中容纳了非智力因素等原因所造成。
(六)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英国心理学家阜南在1960年提出智力层次结构模型。他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认为智力结构不是立方体三维结构模型,而是按层次排列的结构。他把智力划分为4个层次,智力的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因素);第二层次分为两个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
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是斯皮尔曼智力二因素论的深入,他在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加了大因素群和小因素群两个层次。他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又是智力层次结构理论的先导。他把大因素群分为言语和教育、机械和操作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近年来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即大脑左半球以语言机能为主,右半球以空间图象感受知机能为主。
(七)艾森克的智力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和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型。
1953年艾森克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3个维度:心理过程(推理、记忆、知觉),材料(语词、数学、空间)和品质(速度、质量)。艾森克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和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相类似,艾森克模型中的“心理过程”维度与吉尔福特模型中的“操作”维度相类似;艾森克的“材料”与吉尔福特的“内容”相类似;艾森克的“品质”与吉尔福特的“产物”相类似。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艾森克的“品质”维度比吉尔福特的“产物”维度更能剖析智力的实质。在艾森克模型中的“品质”包括“速度”和“质量”。“速度”指被试在智力测验中的反应速度,“质量”指被试改正错误的多少和解决问题时的正确性和坚持性等。因为,用相同材料测验不同的被试时,被试的心理过程相似,但在品质上却有个别差异。如反应速度有快慢,错误有多少,坚持性也有不同等等。
本世纪70年代,艾森克根据瑟斯顿的6种主要心理能力之间的相关量和每种能力与G因素的相关量,提出了一种能力层次模型。不过,他认为斯皮尔曼的G因素是存在的,它是一般智力,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如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二层次是特殊能力,指人在各种专业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第三层次是与各种测验所测的内容相应的各种特殊能力的具体表现。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需要有理解数学符号的关系能力、概括能力和运算的敏捷性等,这些都是计算能力的具体表现。
(八)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等人在因素分析中发现了斯皮尔曼等人没有注意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他在再次进行因素分析时,发现一般智力因素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本世纪60年代他明确地阐明了他的两个G因素理论。
卡特尔认为,流体智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所以称为流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这些能力大部分是先天的和依赖于大脑的神经解剖结构的,并且多半不依赖于学习。卡特尔认为,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所以称为晶体智力。晶体智力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都是晶体智力。卡特尔认为,通常这两种智力包含在任何一种智力活动中,是很难分开的。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有着不同的发展曲线。流体智力随机体的衰老而衰退,随生理成长而变化,在14岁左右时达到顶峰,以后逐渐下降。晶体智力的衰退很慢,它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能够保持,而且还能有所增长,一般到60岁左右才开始缓慢衰退。
近年来,心理学家倾向于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智力活动内部过程的分析,并重视元认知成分的作用。
(九)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顿伯格认为,当代的许多智力理论仅仅是对智力特质的描述,没有阐明智力活动的过程。他提出,应该用实验方法来分析智力的过程,对智力活动过程的要素进行分析。他提出,可以把智力看作心理上的自我管理。1985年,斯顿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该理论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成分理论:成分理论阐述解决问题时的各种心理过程,被认为是智力三元结构的核心。它又包括3个层次的成分:(1)元成分,它对执行过程进行计划和监控,并对结果进行评价。(2)操作成分,它接受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认知操作,并提供信息反馈。(3)知识习得成分,它学习选择解决总是的策略,学会如何解决新问题。
2、情境理论:情境理论说明智力在日常情境中具有适应当前环境、选择新环境和改变旧环境的功能。
3、经验理论:经验理论在经验水平上考察智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
(十)智力的PASS模型:达斯和纳格利里在本世纪90年代提出智力的PASS模型。他认为个体的智力活动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这三个认知功能系统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又执行各自的功能……
1、注意——唤醒系统:注意——唤醒系统起着激活和唤醒作用,处于心理加工的基础地位,使大脑处于合适的工作状态,影响个体对信息加工等。
2、编码——加工系统:编码——加工系统对信息进行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智力的主要操作系统,因为智力活动的大部分“实际动作”是在该系统进行的。
3、计划系统:计划系统是处于最高层次的认知功能系统,从事智力活动的计划性工作,与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中的元成分相似。在智力活动中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并且起着临近和调节作用。
达斯等把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分别与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所提出的脑的三个机能系统联系起来。
他们根据PASS模型编制了智力测验。称为DN认知评价系统。它包括4个分测验,分别测定P、A、S、S。每个分测验由三组不同题目组成,全量表由12组题目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