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例如,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总是首先注意有关数学的著作和报导,他的认识活动优先指向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并且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我国古代翁森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来抒发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他赞美春季“读书之乐何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百般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兴趣发生影响。环境对兴趣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斯卡尔(S。SCARR)等人研究表明,儿童与其亲生父母的兴趣问卷分数方面有许多显著相关,但100多名领养的儿童与其养父母之间的分数只有较小的相关。血缘关系相近的儿童之间比无关系儿童之间兴趣相似性更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能够干好的事情感兴趣以及遗传在决定能力和气质方面有重要作用,这两项事实表明,遗传通过能力和气质影响兴趣。”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在生理性需要基础上所产生的兴趣是暂时的兴趣。例如,一个人在口渴情况下需要饮料,对饮料产生兴趣,但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口不渴了,这种兴趣也就减退了。稳定的兴趣是建立在社会性需要基础上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常常会引起更浓厚的兴趣。如翁森终身读书,读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不论春夏秋冬对读书始终“乐陶陶”。许多心理学家指出了需要和兴趣的密切关系。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不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兴趣又和认识、情感密切联系着。如果个体对某些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产生情感,因而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二、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无论是无意注意或有意注意都与兴趣有关,若对某种事物不感兴趣,对它也就不能集中注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赶不上醉心于它的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比如搞物理试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急切地希望发现我所要探索的东西。”通过长期努力,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发现了“J粒子”。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凡是符合个体兴趣的活动,就能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使人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兴趣对活动有下列几咱作用:(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2)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拉扎勒斯(A。L。LAZARUS)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他将高中学生按照智力和兴趣分成智力组和兴趣组,智力组学生的平均智商120,但对于语言的阅读和写作很有兴趣。在学期结束时,兴趣组的成绩远远超过智力组。
三、兴趣的分类
人类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1、物质兴趣。物质兴趣表现在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对个人的物质兴趣必须加以正确指导和适当控制,否则会发展成畸形的、带有贪婪的形式。
2、精神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数学等的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本身的兴趣。
2、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职业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
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数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年龄稍大的儿童才会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也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开始学习外文,对学习本身不一定感兴趣,只是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这是间接兴趣);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学习本身也感兴趣了(这就是直接兴趣)。
四、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倾向性指个体对什么发生兴趣。人与人之间在兴趣的倾向性方面上差异很大。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文艺,等等。兴趣的倾向性有高尚和低级之分。前者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发生兴趣。个体有些兴趣倾向表现得较早,如幼儿时已表现出倾向于某种活动,避开另一些活动。但职业倾向要到高中或高中后才稳定下来。罗(A。ROE)认为,职业兴趣是儿童期与家庭人员的关系所造成的。和谐的家庭使儿童“以人取向”,冷漠的家庭使儿童“以事取向”。兴趣倾向性与人的生活实践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并且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与阶级利益相关联的兴趣倾向,往往具有阶段性。
(二)兴趣的广泛性:兴趣的广泛性是指个体兴趣的范围。在兴趣的范围上,人与人之间差异也很大。有人兴趣范围广泛,对许多事物和活动都兴致勃勃,乐于探求;有人则兴趣范围狭窄,常常对周围一些活动和事物漠然置之。兴趣的广泛程度和个人的知识面的宽窄密切相关。个人兴趣愈广泛,知识愈丰富,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历史上许多卓越人物都有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例如,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北京师范大学高玉祥教授等等对入学前后的大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调查,他指出,大学生的兴趣既广泛又多样,他们对书籍、娱乐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广泛的兴趣。
广泛的兴趣应该在正确的倾向指导下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否则如果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一无所长,难有建树。只有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使兴趣既博又专,才可能取得成就。
(三)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持久性又叫兴趣的稳定性,指个体兴趣稳定的程度。在人的一生中兴趣必然会发生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兴趣的稳定性,则是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根据兴趣持续时间长短,兴趣可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的兴趣。人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将会一事无成。儿童早期兴趣比较不稳定,兴趣一般在15岁以后才趋向稳定。兴趣的持久性是可以培养的,它和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密切联系着。
(四)兴趣的效能:兴趣的效能指个体兴趣推动活动的力量。根据个体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五、学科兴趣
(一)小学生学科兴趣
新疆师范大学祝学明副教授对1208名小学生的学科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最喜欢的学科是体育、语言和算术,喜欢这三门课的学生之和占总人数的76.2%;最不喜欢的学科是美术、音乐和其他,不喜欢这些课的学生之和占总人数的68%。她还研究了学科兴趣与必别的关系,发现小学生的学科兴趣与性别无显著差异,男女生只是在对待音乐课的喜欢与否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其他各科兴趣都与性别关系不大。
(二)青少年学生的学科兴趣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显的分化,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课讲得好。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稍大于男生。
六、兴趣的发展水平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
(一)有趣;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幼儿经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有趣,青少年和成年人常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经常变化的。
(二)乐趣: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有趣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并对某一客体产生特殊的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初呼一打乒乓球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积极参加打乒乓球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三)志趣: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
人与人之间在兴趣发展的速度上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有趣经过乐趣,发展为志趣;有些人却长期停留在有趣和乐趣阶段,达不到志趣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