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看书
心理学导论

第五节:情绪的理论

  情感体验同时伴有生理和心理两种过程,情绪的理论企图对情绪的生理、心理过程以及它们的关系作出系统的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学家对情绪的产生和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进而形成了各种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

  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变化,如血液循环、肌肉、呼吸、腺体分泌的变化。1884年和1885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先后提出出相似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他们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身体外周活动的变化,如哭泣是产生悲伤的原因,惧怕产生于颤抖等,所以这种理论又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人们习惯地认为,先受到某种刺激,产生了某种情绪,才会引发机体变化和反应。但是,詹姆士和兰格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时,引起个体生理上的某种变化和反应,并激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情绪。

  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密切关系,但又片面地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最早的情绪理论引起了生理学和心理学家的长期争论,促进了情绪理论的发展。

  (二)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首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质疑:(1)在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作出区分;(2)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生理变化较迟缓,与情绪丰富变化无法适应;(3)机体的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激活一定的生理状态,不能造出某一特定的情绪。

  在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歇逐及其追随者巴德(P。BARD)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种后来被称为坎农——巴德理论的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

  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它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于詹姆士——兰格理论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它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以下介绍的扬(P,T。YONG)的理论、利珀(R。W。LEEPER)的理论和汤姆金斯(S。S。TOMKINS)的理论属于编者按动机——唤醒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情绪是唤醒、激活动机的一种持续状态,将情绪与动机相提并论。

  (一)扬的理论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扬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过程与感知过程的不同就在于它产生动机作用并影响了行为。他认为情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激活诱发行为;(2)维持并结束行为;(3)调整行为,决定其是否继续与发展;(4)组织行为,决定神经活动模型的形式。扬的理论着重于情绪的动机作用,大量引用了唤醒概念,将情感看成愉快——不愉快两极之间的享乐序列,享乐程度不同其唤醒功能也不同,对行为施加了不同的影响。

  虽然扬对情绪的动机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与其它心理学家不同的是,他更多地看到了情绪的破坏性。他认为情绪的唤醒作用干扰作为正常和有秩地进行。扬在《动机与情绪》(1961年)一书中写着:“当人们被周围情绪(即情绪性地)激励到他的大脑控制减弱或失去的地步……那么,这个人就有了情绪。:扬的理论夸大了情绪的破坏性。忽视了情绪的适应性,因为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二)利珀的理论

  利珀也从动机唤醒的角度来理解情绪,但强烈地反对那种认为情绪对行为具有瓦解作用的观点,他主张情绪是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利珀看来,情绪具有破坏性的观点是对当情绪状态干扰或使期望的行为瓦解时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事实的一种误解。

  利珀认为,情绪起着动机的作用,它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温和的激活状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着主体的行为,指示着行为的方向。例如,情绪促使我们决定采取什么方式去应付当前的局面。情绪的动机功能的基础是生理性动机,但可由社会信号所激发,“情绪机制”像反射一样进行活动。

  (三)汤姆金斯的动机理论

  汤姆金斯1962年提出了一个独创性的情绪理论。他更多地使用感情一词而不是情绪。他认为,感情系统是原始的,它具有先天决定作用,与后天形成的驱力系统相互影响并为之提供能量。感情不受时间和强度的限制,因而具有多变的特点。感情是最基本的动机系统,它的作用是激活、唤醒或放大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力。

  汤姆金斯认为感情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来完成,对面部线索的分析有助于确定个体的感情状态。

  一、精神分析和体验的理论

  这种理论用意识、意愿等术语对情绪作了理论解释。萨特(J。P。SARTE)这该理论的代表人们。

  萨特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解释情绪。(1)情绪的主体和客体密不可分,情绪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2)情绪包含着对世界的改变。如果达到某种目标时遇到挫折,那么主体就会试着改变它,使它容易应付。这种在意识指导下的情绪性改变,想象有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对黑暗感到害怕,他就会试着逃离这个环境,甚至想象离开这个环境的益处,从而免于加深恐惧感。(3)简单的行为反应不是情绪,真正的情绪必须有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按意愿而能任意罅的。如,一俱人虽然停止逃跑,却不能停止颤栗。(4)并非所有的情绪都是完全清晰可辩的。朦胧的直觉是潜在的情绪,它使人对灾祸或喜事产生模糊预感。

  萨特对情绪抽象、描述性的观点,以及对情绪模糊性、主观作用的阐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重视,但他将情绪视作本能的、不可驾驭的难以观察的论点缺乏科学依据。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和评价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将重点放在对情绪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唤醒的解释,而以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倡导的认知评价理论则将情绪的产生同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使情绪理论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

  阿诺德认为,同样的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估量和评价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对以往经验的记忆存贮和通过表象达到的唤起,在认知评价中起关键作用。考虑是让人恐惧的,但关在动物园的老虎与山林中的老虎不一样,它不会引起人的恐惧。因为经验告诉人们被铁笼牢牢围住的老虎无法对人构成威胁,这种认知评价决定了个体对笼中老虎没有恐惧情绪,更多地是好奇与欣赏。

  2、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作用

  阿诺德认为,当外界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产生的神经冲动经内导神经传至立脑,再到大脑皮层,由大脑皮层产生对情绪刺激与情境的评估,形成一种相应的情绪。

  拉扎勒斯(R。S。LAZARUS)发展了阿诺德的认知评价学说,将“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他认为,这个过程由筛选信息,评价、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应的反馈,以及对活动后果的知觉等环节组成。情绪的产生是生理、行为和认知三种成分的综合反应。对认知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心理结构,即信爷、态度和个性的特征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着个体对刺激情境的知觉和评价。

  (二)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用电器沙赫特和辛格(S。SCHACHTER&J。SINGER)在20世纪30年代由一系列情绪实验的结果推论出与前人迥然不同的情绪认知理论——三因素论。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各种情绪状态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以一定形式的普遍唤醒。人们通过环境的暗示和认知加工对这些状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类。认知对刺激引起的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引导与解释导致情绪的产生。

  沙赫特和辛格精心设计了证明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的实验。这个实验先给三组大学生被试注射肾上腺素,使他们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但只告诉被试:注射的是一种维生素,其目的是研究这种维生素对视觉的影响。然后,实验者对三组被试作了三种不同的说明来解释这种芗可能引起的反应:(1)告诉第一组被试,注射后将出现心悸、手抖、脸发烧等肾上腺注射后的正常反应;(2)告诉第二组被试,注射此药后身体发抖,脚有点麻,其它的反应不会有;(3)对第三组被试不作任何说明。

  这个实验的第二步是将三组注射完肾上腺素的被试各分为两部分,让他们分别进入预先设计好的两种实验情境中休息。一个实验情境能看到一些滑稽表演,是引人发笑的愉快情境;另一个实验情境有人强迫被试回答繁琐的问题,并强加指责,是惹人发怒的情境。

  实验预测:如果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生理唤醒状态决定,那么第三组被试应产生一致的情绪反应;如果情绪由环境因素决定,则各组被试应是在愉快的环境中感到愉快,在愤怒的环境中产生愤怒。但是,实际结果却是:第二、第三组被试在愉快环境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在愤怒的情境中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则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愉快或愤怒的体验。即第二、第三组被试的情绪反应证实了生理唤醒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第一组被试的表现则说明了认知因素的决定作用。由于实验者准确地向第一组被试介绍了药物会引起的身体反应,使被度对后来的真实生理反应有了正确的估计与解释,并将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进行了认知解释,因而能平静地面对环境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情绪状态实际上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将外界环境信息、内部生理变化信息以及经验、情境的认知信息整合起来,产生一定的情绪。认知比较器是情绪产生的核心。

  (三)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伊扎德(C。E。IZARD)以整个人格结构为基础研究情绪的性质和功能。他的情绪认知理论受汤姆金斯的影响很大,重视情绪的动机作用。伊扎德认为,情绪是在生命进程中分化发展起来的,包括情绪体验、脑和神经系统的相应活动以及面部表情三个方面。他提出出一个情绪一认知一运动反应模型,认为在激活情绪的过程中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其间个体内部认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认知、运动系统和情绪的相互作用经过认知整合导致了一定的情绪、体验和反应。

  在重视认知因素对情绪作用的同时,伊扎德将情绪的适应价值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认为情绪是基本动机。情绪使有机体对环境事件更敏感,能激起机体的活力;情绪对认知的发展和认知活动起着监督作用,它激发人去认识、去行动。例如,兴趣激发人去学习、研究和创造。

  伊扎德认为情绪不是其它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而具有独特作用,他强调情绪对人格整合的动机功能。他主伙,人格是由知觉、认知、运动、内驱力、情绪和体内平衡六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组织,情绪是这个复杂组织的核心。这个复杂组织的整合是靠情绪的动机作用来完成的。

  情绪的认知理论既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制约作用;它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一种较全面的理论。这一理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上一页 下一页

在线看小说 趣知识 人生格言